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北宋大法官» 第781章 激勵法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北宋大法官 - 第781章 激勵法字體大小: A+
     
      趙頊答應的是非常輕鬆,也足見他雖然明白其中道理,但還是並不清楚這其中的利害關係。

      古人對於技術,向來就不是很看重,從不強求,古代理財就一招,休養生息,始終是著重於分配,而是非常生產。

      他肯定想不到這種技術的革新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這倒不是說這趙頊天資愚鈍,這都不明白,其實除張斐之外,誰都不明白此中道理,也包括王安石他們在內。

      雖然王安石的新政也是擦到一點邊,但重心還是在金融理財方面,稅幣就非常對王安石的胃口。

      但其實這才是重中之重,因為發展工商業的最終目的,就是要推動技術進步,從而推動生產力進步,社會財富才會增加。

      而公檢法是能夠對此起到加成的作用。

      如今這平台都已經搭建好,也該是為此蓄力,等到有朝一日來個井噴。

      話說回來,要不是很重要的話,張斐也不會這麼著急,這回來是一天都沒有休息過。

      當然,趙頊可不會起草這法案,也是全權委託給張斐。

      對於張斐而言,這法案非常輕鬆,很快就擬好了。

      趙頊看過之後,沒有什麼問題,就直接塞給立法會。

      名字更是簡單粗暴,就叫做「激勵法案」。

      自從臨時法頒布之後,其實敕令就已經不存在,因為臨時法已經將敕令包括在內,全部整合成條例,那也就是說,今後皇帝要立法,也是要通過立法會的。

      當然,這個可沒有明說,臨時法中,也未有明文將敕令廢除,目前大家還是靠默契在維持著。

      那邊富弼突然收到這麼一道法案,當即也愣住了,皇帝親自遞來的法案,肯定是非同小可,結果一看,就是激勵那些商人、工匠,這就不像似皇帝幹得事,殺雞用牛刀。

      可仔細一看,這像極了張斐的話術,再向司馬光一打聽,知道這肯定與張斐有關,於是立刻將張斐叫來。

      見到張斐,富弼當然也是照例問問,你這半年來,巡察了什麼。

      張斐是頗為無奈地又解釋了一番。

      這真是難啊!

      富弼倒是能夠理解,「是呀!如今臨時法才剛剛頒布不久,過一兩年再去巡察,可能效果更佳。」

      張斐忙道:「但我應該不是那個最佳人選。」

      他願意自己幹得不錯,回來後,發現自己還是經驗不足。

      富弼只是笑了笑,又問道:「昨日官家突然送來一道激勵法案,這與你有關吧?」

      張斐點點頭道:「是我建議官家對此立法的。」

      富弼問道:「如這等小法案,還得勞煩官家嗎?」

      張斐道:「這事關恩賞,除官家之外,也沒有人更加適合。」

      富弼趕緊點點頭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張斐又道:「而且這也不是小法案。」

      富弼立刻道:「願聞其詳。」

      張斐道:「我之前跟司馬學士又談過一次,就是關於『民不加賦而國用饒』和『天地所生,貨財百物,止有此數』之爭。司馬學士結合當下的局勢,認為在農業方面,他依舊堅定自己的理念,止有此數。

      但是在工商業方面,他認為可能自己的理念可能是存有誤差的。」

      說到這裡,他向富弼問道:「不知富公怎麼看?」

      富弼思索一會兒,「君實所言甚是有理啊!」

      張斐搖搖頭。

      富弼問道:「你不這麼認為嗎?」

      「我認為農業方面也並非是止有此數。」

      張斐道:「我朝水稻產量就遠勝於唐朝,這作何解釋?」

      富弼撫須不語。

      張斐道:「其實農業和工商業都是一回事,都是可以增加更多的財富,前提是發展相關技術。

      我在青州學院的時候,看過歐陽相公寫得一些關於牡丹花的一些栽培技術,而在學院的研究下,其中一些技術,已經用於其它農作物,並且也取得不俗的效果。」

      富弼道:「所以這道法案,是用來激勵工匠發展技術的?」

      張斐點點頭道:「是的。」

      富弼問道:「但為何限期只有五年?」

      張斐道:「這主要是為了促使他們繼續進步,五年已經足夠讓他們賺很多錢,但要還想賺更多錢,就必須繼續不斷創新,而不能坐吃山空。」

      富弼稍稍點頭,又問道:「在你這法案中,工匠所創,卻屬僱主所有。」

      張斐道:「準確來說,工匠在執行僱主布置的任務時,以及使用僱主提供的原料去創新,這就屬僱主所有。」

      富弼道:「但這會不會對工匠不公平,要知道真正懂技術的是工匠,而非是商人。」

      張斐道:「雖然掌握技術,多半是工匠,但錢是商人在出,沒有錢是很難到辦到的,除此之外,一般情況下,工匠只是在完成僱主吩咐的任務,根據我的觀察,大多數工匠是不會主動去創新,是商人讓他們去想辦法,他們才會去想辦法,還是商人在主導整個過程。

      當然,如果說工匠本是幹著打鐵的活,但是他用個人的錢和時辰,發明出一種全新紙張來,那這就是屬於他個人的,與他的僱主無關。

      不過我認為,工匠不會在此法案中,一無所獲,因為這會令商人出高價僱傭那些巧手工匠,對於所有工匠都是有利的。」

      富弼點點頭,又問道:「這其中授權又是為何?」

      張斐道:「這是為了讓一些人能夠快速獲得財富,雖然他有技術,但他可能沒有本錢,所以他可以選擇授權給其它商人,從中分得利潤。

      還有就是官員,大多數官員的創造,一般也不屬於本職,也都是屬於額外興趣,但他們又不屑於自己做買賣,他們也可以利用這個條例規則,將自己的發明授權給商人,從中獲取自己該獲得的利益。

      但是事業署的官員並不在其列,這一點跟商人和工匠的關係是一致的。加入醫院發明一種新藥,就是屬於醫院,而不是個人的。」

      富弼稍稍點頭,又問道:「這法案還提到一點,如果有人利用相同技術,獲取利益,得到激勵法授權的人,可以從中五成的利潤。

      如果這個人是依靠自己的經驗,創造出相同的技術,也符合嗎?」

      「符合。」

      張斐點點頭道:「只要確定是相同技術,那麼第一個發明此技術的人,就能夠直接從第二個發明此技術的人的手中,分走五成的利潤。」

      富弼問道:「這又是何道理。」

      張斐笑道:「道理就是激勵,若無保障,官家也拿不出手啊!」

      這個激勵法案跟專利法還是有區別的,專利法需要將技術交出來,但是激勵法不需要,技術還是自己保密,但只要別人用了你的技術,就得分你五成利潤,無論是自己想出來的,還是依靠偷學來的。

      當然,這個分成,是根據所得純利潤來算,對於使用相同技術的人,也不會造成毀滅性打擊,他們還是有得賺。

      不過在五年之後,這技術都不受保護,但是你也可以繼續保密。

      但是授權與合作,都必須將自己的技術傳出去,張斐是考慮當下的工業技術,只能依靠法律保障,將靠自己保住技術不外傳,是很難的,除非一些秘方,那是可以保住的。

      富弼只是笑了笑,又若有所思道:「想不到一個小小激勵,若要變成法律,竟然會這麼複雜。」

      張斐笑道:「這是祖宗之法規定的,無論大小法案,都應該考慮周全,而且,在立法的時候,多動動腦,將來在審理的時候,就可以少動一點腦,比如說富公主持修訂的臨時法,這真是造福司法官員,讓他們不用成天為一些複雜的案件苦惱。」

      富弼呵呵道:「你少在這裡恭維老朽,老朽不過是主持修訂,真正動腦也並非是老朽啊。

      不過你說得也沒錯,還是得考慮周全,我再仔細看看,也與其他人商量商量,在做決定。」

      張斐走後不久,文彥博就來到立法會,他當然知道此事,對此也是非常好奇,因為這有些突兀,也有些不可思議。

      富弼也如實將此事告知文彥博。

      「就就只是為了激勵他人?」

      文彥博略顯詫異道。

      富弼點點頭。

      「這不大可能吧。」

      文彥博很是疑慮道:「張三費勁唇舌,請求官家下這一道旨意,就僅僅激勵工商二行,富公相信這等鬼話嗎?」

      就連趙頊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會弄得自己的恩賞變得廉價,那文彥博他們能相信嗎?

      這裡面定有貓膩。

      因為這種事在他們看來,實在是太過渺小,就不值一提,真的就一張紙而已,王安石將這紙納為貢品,文彥博都沒有說話,就不是很在意,但張斐又弄得這麼聲勢浩大,這很難不引人猜想。

      這背後肯定有不為人知的秘密啊!

      富弼道:「我也問過他這個問題,但是他認為技術,才是國家財富增長的關鍵,在他看來,這並非是小事,故此他才會去懇求官家擬寫這道法案。」

      文彥博笑問道:「這又能增加多少財富?」

      富弼道:「這就不得而知,但是他拿出水稻栽種技術為例,確實也有他的道理所在。」

      文彥博實在是難以理解,道:「富公有何打算?」

      富弼道:「這只是一件小事,且又是官家親自下旨,若是耽擱太久,可能都會引起官家的不快,導致因小失大,故此我會儘量讓這法案快速通過的。」

      他們心裡非常清楚,皇帝做出很大的讓步,但別給臉不要臉,這種法案,他們自己都認為不值一提,要是還說三道四,就真的有些蹬鼻子上臉。

      戶部。

      「不過就是一張紙而已,他們竟然都要阻止。我看他們分明就是想給我們一點顏色看看,讓我們知道,這朝堂之上是誰說了算。」

      鄧綰很是氣憤地向王安石說道。

      一旁的薛向卻道:「我倒是以為這是一個機會。」

      鄧綰問道:「什麼機會?」

      薛向道:「其實張三所言,與相公的理念是不謀而合,既然如此,我們何不將此說法,也納入相公的理念,繼續革新變法。

      例如,誰來執行這激勵法,肯定不是檢察院或者皇庭,他們無權管這事,這應該是屬於戶部的職權,我們可以讓戶部或者工部成立一個官署來專門執行這激勵法,從而將此事與相公理念融為一體。」

      鄧綰聽罷,更是氣不打一處來,道:「三司使,你在說甚麼,他們是在欺負人,而你卻要選擇妥協,如果我們戶部連一張紙都決定不了,我們還能夠決定什麼,這個官署又有何意義?」

      薛向道:「這是官家親自下達的旨意,朝堂之上,是官家說的算,這不算是丟人。」

      鄧綰道:「但那只是因為我們沒有爭取,才讓張三討得便宜,如今朝中很多人。」

      「行了。」

      王安石打斷了鄧綰的話,又道:「既然官家都已經下達旨意,那就不要再說了,下回我們注意一些就是,反正這也不是什麼大事。」

      鄧綰兀自不爽,悶不吭聲。

      這事是他發起的,之前也得到王安石和薛向的認同,結果張斐一回來,全都變了,他覺得很沒面子啊!

      出得戶部,王安石便向薛向道:「你方才說得很對,不管有沒有用,若將此說法拿過來,多少能夠獲得工匠和商人的支持,這不是什麼壞事。」

      薛向道:「但是這鄧侍郎目光短淺,根本就看不懂當下的局勢。」

      他現在看鄧綰,是愈發不爽,天天就知道鬥來鬥去,問題是如今人家也沒要跟你斗啊!

      王安石道:「過些時候,吉甫就回來了,你就別跟他去計較。」

      雖然他在半年前,就寫信給呂惠卿,但是呂惠卿是擔任河北轉運司,他得將手頭上的事,全部處理完,才能夠回來復命,至少也得等到年末,或者明年年初。

      很快。

      這激勵法案就通過立法會的決議。

      倒不是說,大家都非常認同,只不過許多司法官員,並不在乎,認為這只是一件小事,況且還是官家下得旨意,都不用富弼提醒,大家都覺得就別節外生枝。

      對於這個法案,他們就只是討論了半天。

      不像似之前的稅幣法案和酒稅法案,那吵得是沒完沒了。

      但是此法案一經頒布,在工商業所引發的動靜,令這些立法官員,都感到有些錯愕。

      那些工商業者,欣喜若狂,奔走相告,甚至大小店鋪全都給出巨大的優惠,並且各行會都還表示每年的今天,都將給出優惠,以此來表達對浩蕩隆恩的感激。

      這立刻又引發消費風暴,此事瞬間被所有人都關注。

      富弼、司馬光他們都傻了。

      至於嗎?

      至於!

      對於工商業者,之前的繁榮,他們認為只是公檢法順便帶來的,不是專門為他們準備的,這內心還是很忐忑,但這道法案出來後,他們認為是皇帝在關注他們,在關心他們,朝廷的政策也正在偏向他們,他們工商業的地位得到提升。

      這令那些擴張生產規模的商人是徹底放心。

      這種激勵,對於工商業而言,可能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他們能不興奮嗎。

      而新竹紙的發明人李箋和還魂紙的創始人謝良景,成為首批得到激勵法眷顧的幸運兒。

      李箋真是高興壞了,這可真是因禍得福啊!

      上門求合作的印刷鋪,是絡繹不絕,這真是站著就把錢給賺了。

      對於謝良景而言,那更是潑天富貴,他之前都沒有在意這事,因為他只是造廉價紙,朝廷也不可能將他的紙納為公平。

      但是這件事,也令許多富商關注到這還魂紙。

      不少商人希望與他合作的,或者要求得到他的授權。

      謝良景的實力遠不如李箋雄厚,但他也不傻,他知道這種廉價紙,若無法壟斷的話,利潤是很低的,到底廢紙也是有限的,只有大包大攬,才能將利潤做大,於是他選擇與京城最大的紙鋪商人黃燦合作,這也是第二次,以純技術入股的合作,而第一次是誕生於張斐與范理的合作。

      汴京律師事務所。

      只見京城大富豪齊聚於此,這法案對於他們而言,實在是非常關鍵,可得打聽清楚啊。

      「三郎,根據這法案來看,只要確定為市面上首次出現,則可獲得激勵法的恩賞,但也許我只是沒將這技術拿出來,被他人盜用,依照激勵法,這該算誰的?」

      黃燦好奇地問道。

      張斐道:「誰用於市場就算誰的,因為這激勵法,是獎勵那些技術革新給國家帶來便利和財富的人,你有技術,但你藏著不用,對於國家和官家而言,那就等同於沒有,那為什麼要獎賞你。」

      樊顒又問道:「那這新酒能不能得到激勵法?」

      「這得兩分。」

      張斐道:「純粹是新酒是得不到的,因為好喝的酒,只是對你個人有利,對國家和官家沒有什麼好處。」

      說到這裡,他話鋒一轉,「但是,若是你以釀酒技術去申請,則可能獲得的,如果這種技術是一種突破,是能夠用於其它方面的。

      這在法案中寫得非常清楚,激勵法是用於技術創新,而不是商品的新舊。

      就拿還魂紙來說,你賣還魂紙,並不會觸犯激勵法,但是你用還魂紙的技術去生產還魂紙,這就屬於違反激勵法。」

      黃燦道:「這不公平,眾所周知,造紙的材料,多半都產於南方,那邊的商人,有著先天的優勢。」

      張斐笑道:「朝廷又沒說不準你去江南開鋪,而且,江南肯定沒法誕生還魂紙,這可不是理由。」

      陳懋遷問道:「不知想要獲得激勵法的保障,該去找誰申請,是皇庭,還是檢察院?」

      張斐道:「這事不歸我們公檢法管,看是工部,還是戶部。」

      「啊?」

      一眾商人很是忐忑地看著張斐。

      商人信誰,都不敢信官府。

      張斐笑道:「你們放心就是,雖然管這事的人,肯定不會是公檢法,但違反了激勵法,那就屬於公檢法的職權。

      如這種事情,你們可以委託珥筆或者茶食人去申請,保留證據,若遇到問題,可以去檢察院或者皇庭進行申訴。

      法制之法會保障你們的正當權益。」

      這就是公檢法的作用,要是沒有公檢法,這激勵法可能就會變成虛有其表,那些官老爺或者說權貴,可以直接將你的技術變成他的技術,你是一點辦法都沒有。

      公檢法讓許多政策,變得具有可行性。

      而那邊王安石在權衡一番後,決定還是將激勵法交予工部來執行,因為他認為戶部的權力已經夠大,也忙不過來,反而是工部目前比較輕鬆,再加上工部也是與技術息息相關。

      為了公布這個消息,他還特地了寫一篇文章,首先,表示對於激勵法的支持,工部也將會成立專門官署,來執行激勵法。

      同時又在文中暗示,這全都是基於我的理念,我再強調一遍,欲富天下,則資之天地。

      不但如此,他還推出一個新得觀點,以義理財,以利生財。

      管理和分配財富,這是得講道義的,但是要增加新得財富,則是講究利益,道義與否都無法產生新得財富。

      這個論題,令司馬光有些措手不及。

      以前王安石是講究利,而司馬光是講究義,矛盾是非常尖銳的,但王安石這麼一細分,司馬光就難以去反駁。

      司馬光講究的道義,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能剝削百姓,來獲取財富,財富總體是沒有變化的,只基於管理和分配。

      新得財富,是創造出來的,之前沒有的,這確實與心術正不正,就沒有太多關係。

      你就是心術不正,但你所得財富是新創造出來的,那也不會害了別人。

      可見王安石還是非常聰明,憑藉一張紙,他便順利突破瓶頸,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之前他的新政思想,已經得到很大的弱化,黨爭也因此弱化。

      但是如今,他的新政思想在進一步得到強化,因為這與新官制是有著莫大的關係,根據改革的官制,政績跟稅收直接掛鉤,而稅收又跟百姓財富增長直接掛鉤,而技術革新與增長財富又是密切相關,這就變成一個系統性的理念。

      然而,王安石親自下場,頓時又引爆輿論。

      越來越多的人,關注此事。

      這又引得文人很是不爽。

      為什麼不激勵我們寫出更好的文章呢?

      我們也需要激勵啊!

      說好的士農工商呢?

      朝廷這是本末倒置啊!

      還有一些權貴也酸得要命,我們鹽酒特權前不久被收回,工商業卻得到特權,你皇帝想幹嘛。

      可不能這麼搞。

      這破壞了階級啊!

      他們開始跟皇帝鬧騰起來了。

      涉及到封建階級,這小事又變成了大事。

      趙頊鬱悶了,趕忙將張斐叫來,

      「這回好了,闖出禍來了。」見到張斐,趙頊就是一頓埋怨。

      「陛下勿憂,我已經想好應對之策。」張斐趕忙道。

      趙頊問道:「什麼應對之策?」

      張斐道:「很簡單,也給他們獎賞。」

      趙頊問道:「怎麼給?」

      「文章。」

      張斐道:「如果他們發表的文章,對國家建設有利,官家直接發賞金給他們。

      而且這文章不局限於治國,包括天文地理,軍事財政,學術,等等,只要他們的理論得到朝廷的認可,並且取得成功,陛下就親自給予獎賞,就比如說殿帥的練兵法,我覺得就可以獲得這個獎賞,要不陛下再額外增加一塊匾額,以示對文人的看重。關於獎金的方面,可以由慈善基金會出。」

      「也只能如此了。」

      趙頊點點頭,又道:「不過先別提宋守約的練兵法,如今在鬧的是文人,這要又給了武將,他們更會變本加厲。這樣,先給王介甫和司馬君實,獎賞他們對改革變法貢獻。」

      張斐點點頭道:「這樣也行。」

      趙頊嘆了口氣,道:「朕之前就說了,朕恩賞是不能隨便給的。」

      張斐道:「陛下,你就別抱怨了。」

      趙頊氣憤道:「朕為何就不能抱怨。」

      張斐道:「那些商人為了感激陛下,直接規定每年的十月初八,要給予優惠,以示對陛下的感激,古往今來,聖君不過如此啊!

      雖然是遇到一點麻煩,但也讓陛下獲得民心。等到這道聖令下去,文人也會感激陛下的,陛下是最大的受益者啊。

      這比單純地拿著厚賞去收攏人心,不更加高明麼。

      就拿司馬學士而言,陛下給他多少厚賞,他也不會太在乎,因為他對身外之物不感興趣,但是陛下要對他的文章,予以獎賞,這是一種肯定,司馬學士一定會非常開心的。」

      趙頊聽得眼中一亮,越想越美滋滋,嘴上卻道:「朕就說說,這也不行麼。」

      張斐道:「我是擔心陛下愁壞了龍體。」

      「這還差不多。」

      趙頊又道:「對了,最近軍器監那邊又改良了火器,改日你與朕一塊去看看。」

      「是。」

      


    上一頁 ←    → 下一頁

    焚天劍帝億萬爹地寵上癮妃卿莫屬,王爺太腹黑九星毒奶最強反套路系統
    時空長河的旅者凡人修仙傳英雄聯盟之開掛直播系統陰陽代理人大瞬移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