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北宋大法官» 第711章 全都是演技派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北宋大法官 - 第711章 全都是演技派字體大小: A+
     
      此次庭審,算是公檢法第一次與皇權正面接觸。(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器訪問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朝中許多權貴對此是欣喜若狂,他們認為只要檢察院開庭審理此案,就是一個無解的局,公正審理那必將得罪皇帝,皇城司的行事作風,誰還不了解。

      而若是包庇皇城司,則將會將自己豎立的權威,付之一炬。

      他們甚至都認為,不需要自己下場拱火。

      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在這最後一步,皇庭竟然收住屠刀,雖然判定皇城司屈打成招、濫用刑罰,但依舊按照規矩,將犯人交予皇城司自行處置。

      皇庭甚至於都沒有當場拘捕劉仁贊等相關人士,而就只是給出一紙說明,反正接下來你們皇城司自己看著辦。

      顯得又是那麼蒼白無力。

      這立刻引起年輕書生的不滿,既然已經判定對方違法,那為何不下令抓人?

      莫不是皇城司高於律法?

      百姓也都希望能夠揚善懲惡。

      皇庭卻不予理會,因為在判決書上,已經寫得是非常清楚,皇庭必須依法判決,也必須要依法行事,根據規定,皇庭只是有權判定皇城違法,但無權處置皇城司。

      正如張斐所言的那般,根據皇帝的那條詔令來看,如果已經確定皇城司違法,公檢法反而無權干預。

      但在確定違法之前,並沒有說公檢法不能進行干預。

      而皇城司在應對此事上面,就比較簡單粗暴,直接大門一關,蒼蠅都別想進去。

      這也是在告訴大家,至於如何處置涉案人員,純屬皇城司內部事宜。

      當然,這肯定是皇帝的命令。

      對於趙頊而言,事情其實非常簡單,他不是不知道這裡面的貓膩,但是他在乎的是,任何人都不能凌駕於皇權至上,如果你們今天能夠懲罰劉仁贊,明天就能夠懲罰朕。

      但是朝臣和權貴,卻都不希望就此罷休。

      權貴們介入此事,是希望使得皇帝與公檢法的矛盾尖銳化。

      而宰相則是希望以此來限制住皇城司的權力,其實也就是間接限制住皇帝的權力。

      從未有哪朝大臣,會像北宋這些大臣一樣,是想盡一切辦法,去約束皇帝的權力,他們甚至都不隱藏自己的意圖,就是明著來。

      因為大家的共識還是皇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權力必須要有一個均衡點。

      不過從歷史的結果來看,皇帝還是技高一籌,贏得最後的勝利,而轉折點就是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與范仲淹變法,最大的不同,范仲淹還是基於儒家思想,而王安石則是信奉法家,法家就是強調集權,雖然沒有商鞅變法那麼恐怖,但是在他的一系列操作下,還是打破了皇帝身上很多枷鎖,才導致後面宋徽宗擁有了那麼大的權力。

      由此可見,那場官司也就只是迫使皇帝親自下場。

      司馬府。

      「下官見過司馬學士。」

      張斐拱手一禮。

      「坐吧!」

      司馬光指向旁邊的椅子。

      「多謝。」

      張斐是正襟危坐。

      司馬光斜目一瞥張斐,突然問道:「那日庭審時,你為何突然讓我上去作證?」

      哇這都過去七天,你才來發飆,難道你的反射神經也是磨磨蹭蹭嗎?我也真是醉了。張斐暗自嘀咕了一番,嘴上卻是訕笑不語。

      司馬光皺眉道:「怎麼?這敢做還不敢認?」

      張斐滿是內疚地說道:「司馬學士勿怪,我之所以請司馬學士上庭作證,只是希望告訴大家,檢察院不是要針對皇城司,也不是指皇城司做錯了,就只是針對屈打成招和濫用刑罰。」

      司馬光道:「就算是如此,旁邊坐著那麼多大臣,你為何偏偏選擇老朽,你可以請王介甫上去,他肯定非常願意那麼說,莫不是認為我司馬光就好欺負?」

      「當然不是。」

      張斐道:「誰敢這麼認為,只不過咳咳只不過我知道司馬學士一直對皇城司頗有怨言,故此那些話從司馬學士嘴裡說出來,是更令人信服。」

      「就知道你小子是在打這主意。」

      司馬光哼了一聲,其實當時他就已經想明白了,又道:「但是你這純屬異想天開,你想告訴大家,你不是在針對皇城司,但問題是,皇城司決計不會這麼想的。

      此事你做得並不聰明,如果劉仁贊無法得到公檢法的處罰,他們必然會有恃無恐,變本加厲,且決計會對公檢法進行報復。

      尤其是你小子,你經常口無遮攔,極容易被他們抓住把柄,他們就是被審一萬次,那也無關痛癢,但你只要逮住一次,哼,一定會比胡長百、邱河他們痛苦一萬倍。」

      張斐眉頭緊鎖,很是為難道:「這我當然也知道,故此最初我不想介入調查,是皇庭下得命令,我只能做到這一步,再往前一步,可能就超越了檢察院的職權。

      其實這場官司,我也贏得很艱難,要不是對方自己犯錯,我們幾乎是沒有勝算的。」

      司馬光道:「他們下回是絕不會再犯這種錯誤,而他們也必然會讓你付出代價的,倘若你落在他們手裡,肯定九死一生。」

      張斐拱手道:「不知司馬學士有何指教?」

      司馬光道:「這不需要指教,因為我們已經沒有退路,皇城司必須要受到公檢法的制衡,否則的話,後患無窮。」

      張斐道:「但是這需要官家的同意。」

      司馬光道:「這不用你管,我自會去跟官家說,但是我現在需要想個辦法,將皇城司與公檢法聯繫在一起。目前還沒有明文規定,皇城司是否要受公檢法管制。」

      張斐沉默半響,「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我在此案時,也是有想過的。」

      司馬光面色一喜,問道:「你有辦法?」

      張斐突然問道:「司馬學士可認同軍事皇庭?」

      「軍事皇庭?」

      司馬光愣了下,「這我當然認同。」

      張斐又問道:「為何?」

      司馬光有些迷糊,「什麼為何?」

      張斐道:「軍事皇庭與普通庭審是有很多區別得,比如說不對外公開審理,以及是完全以國家利益為先,而不是以道德、公正為先。」

      「那不一樣,戰爭豈能與!」

      話一出口,司馬光突然反應過來,道:「你是說效仿軍事皇庭,來限制皇城司?」

      張斐點點頭道:「軍事皇庭在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宦官監軍的權力。」

      「但這不一樣。」

      司馬光道:「軍事皇庭,主要是針對戰爭,與刑事和民事還是有很大的區別,但皇城司的所作所為,涉及到很多刑事和民事條例,這二者是有矛盾的。」

      張斐道:「故此我們得想個辦法,將二者區分開來。」

      司馬光立刻問道:「什麼辦法?」

      張斐道:「專門為皇城司創造出一部律法來。」

      「什麼?」

      司馬光大吃一驚。

      張斐道:「方才我問司馬學士,為何軍事皇庭有獨特之處?其實也是基於法制之法的理念,因為根據法制之法理念,君主和國家利益優先級的利益是最高的。

      而戰爭直接代表著國家和君主的利益,故此才專門為此設置軍事皇庭,使其顯得尤為特殊。

      同理而言,皇城司的職權,亦是直接關乎國家和君主的利益,只不過一個是對外,一個對內。

      當然也有應該專門設置一部律法,給予最高的優先級。充分滿足官家的需求,然後再對接公檢法,如此一來,應該能夠獲得官家的同意。」

      司馬光思索一會兒,道:「你這也是治標不治本。」

      他是希望限制皇權,你還給予這麼高的優先級,豈不是脫了褲子放屁。

      「並非如此。」

      張斐道:「就拿此案來說,司馬學士認為胡長百、邱河是否應該接受皇城司的調查?」

      司馬光想了一會兒,點了點頭。

      張斐道:「司馬學士之所以認同他們應該接受調查,那是因為胡、邱二人的談話,確實可能引發混亂,也確實有可能別有用心。而司馬學士之所以反對,乃是因為皇城司為求立功,濫用刑罰,屈打成招。」

      司馬光又點點頭。

      張斐道:「所以,無論那部律法怎麼設,也只會出現胡長百、邱河被調查,但不會出現濫用刑罰和屈打成招。因為根據公檢法的制度,就不可能允許這麼幹。」

      司馬光暗自思量起來,自公檢法誕生以來,確實大規模減少冤案,但實際上律法並沒有改變多少,公檢法真正厲害之處,是在於它的審判制度。

      即便設有優先級,只要遵守公檢法的審判制度,還是能夠進一步限制住皇城司的權力。

      過得一會兒,司馬光又問道:「那這律法又該如何設?」

      張斐道:「暫時可以將涉及到君主和國家利益的罪名全部歸為一類,且命名一個新名字,比如說《社稷安全法》,專門針對那些妄圖顛覆江山社稷的人,但具體怎麼去設立條例,這可能需要通過公檢法的審判,然後根據一個個判例去完善。

      因為我查閱過相關的一些條例,設的都非常籠統,以前的結果也是五花八門,相互矛盾,光憑想像,是無法得出一個準確的答案,如果設立的不嚴謹,反而會弄巧成拙,亦或者製造冤案。」

      司馬光稍稍點頭,又道:「這我還需要仔細考慮一番。」

      張斐點點頭道:「其實我也不知道,這麼做到底是對,還是錯,畢竟我沒有太多從政經驗,但我能做也就只有這麼多了。」

      司馬光點點頭。

      為何司馬光急於將張斐找來,商量對策,就是因為輿論已經在發酵,他們必須要依靠輿論,趕緊向皇帝極限施壓,要求將劉仁贊等涉案人員,交由司法處置。

      趙頊最終也是被逼無奈,於是召集參知政事,商量如何平息這場風波。

      「在臣看來,此案的關鍵,不在於皇城司,而是在廂兵。」

      王安石率先站出來道。

      趙頊一聽,忙道:「卿此話怎講?」

      那眼神好似說,會說你就多說一點,千萬不要停。

      司馬光則是一臉鄙夷地看著王安石,這王安石一撅屁股,司馬光就知道他要放什麼屁。

      王安石立刻道:「回稟陛下,臣認為此案主要源於廂兵承受著太多勞役,同時又拿不到足夠的俸錢,如果沒有這一切,根本就不會發生此案。」

      趙頊點點頭道:「卿言之有理。」

      司馬光懟道:「這還不是因為你大興工程導致的?」

      王安石道:「難道在我之前,廂兵的日子就過得很幸福嗎?」

      「二位先莫要再爭。」

      趙頊趕緊制止,「先聽王學士有何想法。」

      文彥博瞧了眼趙頊,心道,你還充當和事老,這會議不就是針對你開的嗎?

      王安石道:「臣以為一切都是源於廂兵的管理制度雜亂無序,招多少人,沒有規定,裁多少人,亦沒有規定。

      說是橋營,但卻幹著漕夫的活,朝廷一紙命令,廂兵們就是一擁而上,這修路的跑去建橋,建橋的跑去修路,除非那些廂兵個個都是全才,否則的話,必然是事倍功半。

      看似廂兵天天幹活,但又看不到任何成果,而且不管是政事堂,還是樞密院,都對廂兵營是一知半解,反正就是認為裡面是魚龍混雜。

      如此管理制度,若是不出問題,反倒會令人感到奇怪。」

      這一番話下來,司馬光不禁都撫須沉吟起來。

      王安石的見解,他一直都比較認同,只是對於王安石的解決之法,他就是嗤之以鼻。

      趙頊偷偷瞄了他們一眼,又向王安石問道:「那依卿之意,朝廷該如何管理那些廂兵?」

      王安石道:「廂兵雖然歸三衙管理,但他們的戰鬥力,大家心裡都清楚,真正與敵人交戰,還是得依靠禁軍。

      可是,他們平時不幹活時,還得去操練,只有努力操練,才能夠拿更多的俸錢,這麼一來說,真正需要幹活的時候,他們自然就會變得疲憊不堪。

      此外,關於那場聽證會,也足以證明,廂兵有很多熟知工程水利的人才,只不過由於廂兵制度,導致他們的才能白白浪費。

      基於這一切,臣以為讓部分廂兵營脫離三衙,然後以才能歸於各部。比如說,建橋、修路歸工部,而水運、陸運歸漕司,等等,如此規劃,朝廷的下達政令,也將更加明確。

      若要修橋,直接下令工部,而不需要先下令樞密院,樞密院再下令三衙,三衙再根據命令,調用廂兵,如此繁瑣的規矩,使得朝廷也無法統籌計劃,更加不能夠很好的配合之前所完善預算制度。

      以往有什麼大工程,漕運的士兵也得跑去河道服役,既然有這權力,執行者自然就會用人海戰術。如果拆分開來的話,假如修建河道,制置河防水利司就必須根據具體人力去計劃工期,不會返回給朝廷錯誤的信息,而朝廷也能夠做出更加精準的計劃。」

      這一番話下來,富弼、文彥博他們都感到驚詫。

      這可是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

      如此規劃倒是沒有問題,關鍵是讓廂兵脫離三衙,從軍部變成行政部門。

      這。

      文彥博略顯憂慮道:「雖然廂兵戰鬥力孱弱,但關鍵時刻,他們還是要履行士兵的職責,若是讓他們脫離三衙,這會不會影響我軍邊防。」

      要是以前,趙頊肯定也會有這般擔憂,但是他現在越發認定自己最初布局警署是非常正確的。

      王安石道:「打仗靠得是精銳之師,烏合之眾上得戰場,只會拖後腿,還不如讓他們去修建堅固堡壘。

      再者說,我也不是要求全部廂兵都脫離三衙,只是讓部分廂兵脫離三衙,關於邊防,暫時還是不會去動的。

      但邊防亦可效仿,組建一個個後勤兵團,這術有專攻,必然也會事半功倍,將軍們指揮起來,也能夠得心應手。」

      「卿所言甚是有理啊。」

      趙頊點點頭,立刻拍板道:「此事就交由制置二府條例司和樞密院負責。」

      司馬光一眼就瞧出,這君臣二人又在打配合,王安石將此案歸咎於廂兵制度,以求讓廂兵脫離三衙,這無疑就是在給自己的水利工程吸納人力。

      而趙頊則是借這制度漏洞,來轉移大家對於皇城司的埋怨。

      說是狼狽為奸,亦不為過。

      「陛下,雖然王學士所言有利,但如此重大的事,應考慮周全,不應妄下決斷。而且,此案的關鍵,並非是因廂兵制度而起,而是因為皇城司不受司法約束,可任意妄為,僅憑改變廂兵制度,這是難以平息民怨啊!」

      趙頊陰沉下臉來,不爽地看了眼司馬光,「皇城司是有問題,可是那兩個廂兵就真的清白無辜嗎?他們說朝廷任用宦官,這擺明就是在指桑罵槐,你當朕不知道嗎?朕只是不想說罷了。」

      語氣充滿著憤怒,仿佛在暗示大臣們,不要得寸進尺。

      司馬光卻絲毫不懼,據理以爭道:「就算真如陛下所言,他們是在指桑罵槐,難道陛下不應該先看他們罵得是否對嗎?正所謂,兼聽者明,偏聽則暗,有則改之,無則勉之,此才是明君之典範也。」

      到底這是樞要會議,只有宰相與會,司馬光也不需要顧及那麼多。

      該噴還是得噴!

      「你!」

      趙頊強忍著怒意,「那你認為他們罵得對嗎?」

      司馬光馬上回答道:「若是不對,陛下為何又要支持王學士,改革廂兵制度?」

      「!」

      趙頊差點沒有吐血,當即破功,又是委屈道:「可朕也改了啊!」

      司馬光道:「但陛下只是願意改變廂兵制度,而不願意針對皇城司進行改革,廂兵的改革,就能保證世上無人抱怨嗎?此類案件還是會頻頻發生,並且若不嚴懲涉案人員,皇城司更會有恃無恐,變本加厲。」

      趙頊說不過司馬光,怒哼道:「誰說朕姑息了,不過此屬皇城司內部事務,朕會派人調查,然後再給予懲罰,皇城司的事務就不容司馬學士操心。」

      司馬光道:「臣操心的是那無辜百姓,是江山社稷,可不是皇城司。」

      什麼?

      你不操心皇城司,那就是不操心朕?

      真是豈有此理!

      砰!

      趙頊忍無可忍,一拍桌子,正準備發飆時,富弼突然站出來,「陛下息怒。」

      趙頊瞧了眼富弼,神情稍微緩和了幾分,問道:「富公對此有何看法?」

      富弼道:「臣以為張檢控在結案陳詞說得甚是有理,皇城司在此案中,其無能已經是暴露無遺,他們無法維護好陛下,維護好皇城層,維護好江山社稷。

      坊間的民怨,就足以說明,他們不是在維護陛下,而是在給陛下製造麻煩。

      是否懲罰劉公事他們,其實只在其次,甚至於微不足道,難道懲罰劉公事,就不會再出現這種問題嗎?

      治國也並非講究這快意恩仇。」

      趙頊神色緩和不少,點了點頭。

      同樣是批評,但富弼這話聽著就讓人很是舒暢,到底富弼是從皇帝的角度來分析此事,皇城司最大的錯誤,就是沒有維護好君主的權威,其餘的都不值得一體。

      這就是上司最愛聽的話。

      有話你就好好說,老子的人,你憑什麼說懲罰就懲罰,你得說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不要動不動就去責怪,特麼誰才是上司啊。

      趙頊也虛心地問道:「富公認為該如何改善?」

      富弼就道:「臣以為皇城司之所以無法維護陛下,主要是在於,他們也不懂得如何去維護陛下。

      什麼時候該息事寧人,什麼時候又該重拳出擊,這都是要有分寸的,而不能如莽夫一樣,是橫衝直撞,這遲早會出問題的。」

      趙頊聽得是頻頻點頭。

      富弼瞧了眼趙頊,又道:「所以老臣建議,由立法會,專門為皇城司設立一部律法,用於維護陛下,維護皇城,維護社稷安定,皇城司有法可依,也就不會欺上瞞下,做出有損陛下利益之事。」

      趙頊顯得有些猶豫。

      法就是規矩,皇權應在法之上的。

      富弼哪裡不清楚趙頊在猶豫什麼,又道:「當然,這律法是否合適,還需要經過陛下你的同意。」

      趙頊這才點頭道:「那就勞煩富公了。」

      「此乃臣分內之事。」

      富弼趕忙拱手領命。

      文彥博突然站出來,道:「陛下,臣以為此案之所以引發民怨,是在於公檢法採取公開審理的方式,許多百姓比較愚昧,分不清那大節小義,聽風是雨,跟著一塊煽風點火。

      臣認為此類案件,今後最好還是不要公開審理,除非是要藉此來平息民怨。」

      趙頊聽得頻頻點頭道:「文公所言甚是有理,此類案件確實不宜公開審理。」

      趙抃立刻道:「臣考慮不周,還請陛下懲罰。」

      趙頊擺擺手道:「這也怪不得趙相公,到底之前並無相關規定。」

      文彥博又道:「臣建議可效仿軍事皇庭,專門為皇城司設立一個皇庭,用於審理危害君主,危害江山社稷的案件。」

      「!」

      趙頊當即就是一臉生無可戀,暗罵,這群老狐狸,可真是一個比較一個狡猾啊。

      文彥博強調是公不公開嗎?

      錯!

      他強調的是要對接公檢法。

      王安石也是充滿鄙視地看向司馬光,說好的正人君子呢?你們這些老頭,可比老子陰險多了,這一環扣一環,是要將皇帝往死里套啊!

      但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幫忙。

      到底富弼和文彥博的意思是,專門為皇帝設立一部法律,專門為皇帝設立一個皇庭。

      還不夠嗎?

      過得半響,趙頊咬著後牙槽道:「諸位愛卿忠君體國,朕甚是欣慰,不錯,皇城司的制度的確存在諸多問題,難以維護朕,維護社稷安定,朕也應該好好整頓整頓了。」

      「陛下聖明。」

      幾個宰相異口同聲。

      趁著他們的低頭的空隙,趙頊眼中閃過一抹詭異的笑意。

      看似君臣達成了共識,但其實是各懷鬼胎啊!

      



    上一頁 ←    → 下一頁

    有個總裁非要娶我轉生眼中的火影世界神級兌換系統玄渾道章朕有子民千千萬
    都市神級高手超級微信天生至尊不朽神途農女有田:娘子,很彪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