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北宋大法官» 第688章 夾縫之中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北宋大法官 - 第688章 夾縫之中字體大小: A+
     
      第688章 夾縫之中

      此時正值放衙之時,文武百官,是陸陸續續往皇城外行去,較之平常的哈欠連天,今日官員們在這放衙之際,仍舊神情亢奮,行走間,仍不忘聚首私語。【,google搜尋】

      「這回可真是有好戲看了。」

      「不至於吧,估摸著也就是那內臣又施暴於水兵,致使水兵不堪受罰,這才逃離,程頤也只是出於同情,才讓水兵入城。話說回來,自程昉擔任河防大臣,也不是一回發生,以前也有御史彈劾程昉,不也被官家和王學士給壓了下去嗎。」

      「可此一時,彼一時,以前公檢法尚未掌控司法大權,此類事都是交由庭辯,自可以聽命於上。但公檢法不是常以秉公執法自居麼,若對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定會引來大臣們的攻擊。」

      「聽你這麼一說,此次密狀,可能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定是如此。」

      「這都是他們自找的,其實咱們官員,幾個願意幹這違法之事,不也都是顧慮到大局,以及完成君主交代的任務,如此忠良之臣,卻在公檢法下,成為大奸之人,這回倒要看看,他們還能否秉公執法。」

      「我看很難啊!程昉一直得到官家和王介甫支持,而程頤則是司馬君實、呂晦叔極力舉薦的,根據目前所知的消息,二人總有一人要受罰,可不管罰誰,王安石和司馬君實都無法接受。」

      「所以才說,這回是有好戲看了。」

      看著這些交頭接耳官員們,走在後面的文彥博不禁是愁上心頭,感嘆道:「樹欲靜而風不止,此番治水,涉及到官家和滿朝文武,若不能平息,只怕會掀起一場血雨腥風啊!」

      一旁的富弼道:「這是遲早的事,而且這只是開始,後面還會有更多此類的事發生。」

      文彥博問道:「公檢法可否應對?」

      富弼搖頭道:「這我也說不準,但是之前面對此類事,朝廷也往往是束手無策,要麼官家偏袒一方,要麼就是各打五十大板,息事寧人,糊弄過去,且不說公正與否,關鍵無法解決問題,甚至有可能令問題變得更加嚴峻。

      而我們支持公檢法,不也是希望公檢法能夠處理好此類事件嗎?」

      文彥博嘆道:「但這談何容易啊!」

      富弼愁眉緊鎖,撫須不語。

      此事看似不大,因為大家都知道,程頤是不可能犯上作亂的,但涉及的太多勢力,公檢法能否處理好,他也不敢往斷言。

      張家。

      「此等重要的事,你為何不先與我說?」

      司馬光衝著張斐質問道。

      「是我不讓他說得。」只見許遵入得堂內。

      司馬光瞧了眼許遵,「仲途,你犯不著為這小子辯護,他都已經是慣犯,什麼事都藏著掖著,但這可不是小事,他若還一意孤行,只怕會闖下大禍,到時伱我都救不了他。」

      許遵道:「他不清楚,難道我也不清楚嗎。此密狀是直接告到檢察院,而非是專門送到他手上。」

      司馬光問道:「那你們為何要瞞著?」

      許遵道:「正是因為我知道此事涉及到很多方面,故此怕暴露出來,引發混亂,於是我才決定,先派人前去調查,在得知實情之後,再與司馬學士商量。」

      「這不用調查,我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司馬光一揮手,坐了下去。

      「是嗎?」張斐好奇道:「不知是怎麼回事?」

      司馬光道:「定是那程昉又在大興勞役,施暴役夫,以至那些水兵無法忍受,故而逃往城裡,程頤向來是仁義為懷,見他們可憐,故而收留了他們,定是如此。」

      張斐道:「如此說來,那程昉經常大興勞役,暴虐役夫?」

      「這都怪那王介甫。」司馬光嘴裡蹦出一句話來。

      張斐聽得耳朵都起繭了,問道:「這跟王學士有何關係?」

      司馬光嘆道:「官家即位之初,遇河北水患,引發朝廷治水之爭,一派認為應放任黃河之水北流,但另一派則是認為該開浚引水東流,在這一點,我與王介甫的看法倒是一樣,都認為該引水東流。

      但後來官家命我前往河北視察,我認為東流工事,頗費人工,當時河北災民生計尚難,如果不大動夫役,諒難竣工,但如果興師動眾,又恐怕人心不安。故我建議當以民生為先,東流工事,當徐徐漸漸,不能操之過急。

      但是王介甫卻希望能夠畢其功於一役,於是啟用程昉前去治水,程昉興百萬之眾,雖初見成效,但也使得河北百姓哀嚎遍野,民不聊生。

      當時就有不少御史彈劾程昉,可在王介甫的庇佑下,最終也是不了了之。

      可是這更加使得程昉飛揚跋扈,變本加厲,原本依國家律例,這黃河水兵守衛天險,不能擅離職守,可也被他拉去修理河道,可見其耗費民力之眾。」

      許遵聽得是愁眉苦臉,凡事涉及黨爭,只會變得愈發複雜,關鍵是不可掌控。

      張斐眼中卻是閃過一抹喜色,又問道:「司馬學士到底在擔憂什麼?」

      司馬光嘖了一聲,「你是真不知,還是在這裡裝糊塗?」

      張斐一臉茫然道:「我是真不知道。」

      司馬光道:「你就沒有想過那人為何要告密狀,十有八九是想要挑撥是非麼,責任定是在程昉,但官家和王介甫不見得願意見到程昉受罰,到時會令檢察院陷入兩難境地。」

      張斐沉吟少許道:「如果程頤沒有犯上作亂,此案應該交由御史台審查更為合適,畢竟其中主要涉及到的是官員的職權問題。」

      司馬光一愣,「所以你也不打算干預?」

      張斐道:「視情況而定,檢察院也不是說什麼事都得管,若雙方都沒有明確的違法行為,又存在職權上的衝突,檢察院會移交給御史台或者大理寺。」

      「這倒是可行。」

      司馬光點點頭,突然又狐疑地看著張斐,「你不會又是以退為進吧?」

      張斐直搖頭,「當然不是,我之前就說過,我原則從來沒有變過,就是謹守公檢法的規則,如果不涉及到違法,那當然交給御史台更為合適。」

      正當這時,門口又傳來牛北慶那粗獷的嗓門,「王相公來了。」

      司馬光突然想到什麼,「你也沒有跟他說?」

      張斐搖搖頭。

      司馬光倒是平衡不少,道:「我先告辭了。」

      當即就氣沖沖地往外面走去,正好王安石入得院來,二人對視一眼,同時怒哼一聲,一語不發,交錯而過。

      這對冤家,唉!

      張斐不禁翻了個白眼。

      王安石入得院內,不等張斐行禮,便是問道:「看來你們也沒有將此事告知司馬君實。」

      張斐趕緊點點頭。

      「你們不告訴他是對的,但應該事先告訴我。」

      「???」

      張斐完全懵了。

      王安石道:「治理黃河,乃是國家頭等大事,你告訴他,他肯定又將責任推到我頭上,但又給不出建議,我與他不同,你們怎能對我隱瞞。」

      許遵趕緊又拿出那番解釋,這可是密狀,誰知道是真是假,得查過才知道啊!

      王安石道:「此事十有八九是真的,但此非程昉之過,亦非程頤之過,而是有人慾藉此事,挑撥是非。」

      許遵道:「介甫所料,與君實相差無幾。」

      「可不一樣。」

      王安石道:「你等著看好了,他們明知這是圈套,卻還是會往裡面鑽,到時又會彈劾程昉,最終還將責任又推給我。

      他們這些人是最為可惡,治理河道,他們說興師動眾,勞民傷財,可若有水患,他們又會說是聖上施政不仁導致天罰,話全都讓他們說了。」

      張斐問道:「不知王學士打算如何應對?」

      王安石道:「我是絕不相信程頤會犯上作亂,若真有包庇逃卒,那定也是情有可原,但是,若有人想藉此攻擊程昉,那我也絕不答應。」

      言下之意,這人我是保定了。

      張斐點點頭,道:「如果程昉是一心治水,縱有操之過急,為得也是國家利益,司法上是不能判斷其過錯,這是屬於行政方面的問題,我方才給司馬學士的建議,如果此案沒有明顯的違法行為,就還是交給御史台處理。」

      王安石點點頭道:「如此甚好。」

      可說著,他突然看向張斐,「你小子不會又是以退為進吧?」

      「噗!咳咳咳!」

      許遵當即被嗆得咳嗽連連。

      王安石狐疑地瞧了眼許遵,又道:「適才司馬君實也問過這個問題?」

      張斐尷尬地撓撓頭,苦笑道:「王學士,我是真不知道,為什麼你們這麼看我,但我真的是問心無愧。

      我會完全秉承檢察院的制度,如果此案沒有明確的違法行為,我當然是不會提起訴訟,因為這等於是在破壞政法分離的原則。

      根據我朝律法,在遇到水患,是可以動用百姓去修建河道,多少是在於政令,而非是有具體法律規定。

      如果這種事,檢察院也要干預的話,那將來官員還敢輕易執行政務嗎?」

      王安石見張斐也不像似在開玩笑,問道:「那依目前的情況,你認為檢察院可以不予介入?」

      張斐道:「根據目前我們所知,主要是看兩點,其一,就是程頤放水兵入城,是否合規;其次,就是在於水兵為何逃亡城裡,如果程昉沒有做得太過分,或者說濫用私刑,那檢察院不便介入。」

      王安石點點頭,又道:「你還能記得政法分離的原則,我很是欣慰啊!這是對的,而且在此事上面,你若能夠謹守此原則,反而能夠讓不少官員對公檢法放下芥蒂,是利大於弊。」

      張斐很是鬱悶道:「其實我一直都遵守原則,只是王學士和司馬學士不相信我。」

      「我相信你,是他不相信你。」

      「!」

      王安石確定這一點後,便離開了。

      可見他也有些忌憚公檢法,目前來看,皇庭之上,那是權力的真空地帶,公檢法的制度,使得他們也有些無所適從,不知道如何去干預。

      而此事關係重大,他們都想控制在自己手裡。

      「看來在他們眼裡,你已經是個慣犯。」

      送走王安石後,許遵不免呵呵笑道。

      張斐訕訕笑道:「讓岳父大人見笑了。」

      許遵又道:「那你這回,是否真的打算不管。」

      張斐神色一變,神情嚴肅道:「原本我還真不知道該如何處理此事,但是現在,我倒是有些頭緒。」

      許遵問道:「此話怎講?」

      「其實其實還是以退為進。」張斐稍顯尷尬道。

      許遵疑惑地看著他。

      張斐道:「之前我只考慮到,官家對此事的態度,但卻忽略他們兩派的尖銳矛盾。其實這種爭鬥,也會令官家非常頭疼,如果他們兩派鬧得非常激烈,官家很有可能還是會將此事交給公檢法來處理。

      但是首先我們必須還是得拒絕,因為涉及到宦官,但如果後來官家再將此案交予我們審理,那就還是皇權加持,我們就可以無所顧忌的審理此案。」

      許遵稍稍點頭,「但這事會鬧得起來嗎?」

      「應該會。」

      張斐點點頭,道:「其實不管是司馬學士,還是王學士,都知道是有人在挑撥是非,但他們仍舊跑來找我商量,也就意味著,他們都沒得選。」

      事實也正如張斐所料那般,司馬光早就不爽那程昉,因為程昉在河北興師動眾,勞民傷財,這是他們保守派最為痛恨的,如今竟然連水兵都承受不足,更不提當地的百姓。

      而與他想法相近的官員也是多不勝數,因為程昉本就與很多官員積怨已久。

      程頤是恰恰相反,在朝中人緣不錯,就連王安石都非常敬佩他的才學。

      所以,很多官員得知此案,腦子裡面就浮現宦官謀害忠良的畫面,對此是憤怒不已。

      再加上朝中被壓制的北流派,他們紛紛站出來,彈劾程昉濫用民力,施暴士卒,要求朝廷問罪程昉。

      然而,革新派那邊也非常團結,因為他們剛剛經歷關於司法職權整合的鬥爭,呂惠卿、鄧綰等人也彈劾程頤,不管怎麼樣,程昉是在執行皇命,程頤怎麼能夠妨礙河防大臣執行皇命。

      眼見對方真要將程頤定罪,保守派變得更加同仇敵愾。

      立刻便有人質疑這個皇令,根據律法,水兵是不用服役的,除非是在緊急時刻,你皇帝是以什麼理由下達這道命令的?

      就僅僅是為支持程昉嗎?

      樞密院是否知曉?

      不但如此,也有人彈劾韓琦,認為程昉在河北胡作非為,你韓琦身為河北的總管,竟然對此不管不顧,任由其變本加厲,實乃失職之罪。

      事情發酵的速度,令富弼、文彥博是瞠目結舌啊!

      這一下,皇帝、韓琦全部都被牽連進來。

      富府。

      「這我倒是要為韓稚圭說一句公道話。」

      文彥博氣憤道:「但是朝廷爭論北流還是東流時,韓稚圭就上過一道奏章,表達對於東流的疑慮,是王介甫強行推動東流,怎到如今又變成韓稚圭失職,這真是豈有此理。」

      富弼道:「這你都看不出來嗎?他們這不是針對韓稚圭,而是針對官家。當初就是官家力排眾議,選擇支持王介甫,也是官家下令調用黃河水兵供程昉修建河道。」

      文彥博一怔,皺眉道:「其實他們也不是要針對官家,而是針對公檢法。」

      富弼點點頭道:「正是如此,只要官家涉及越深,公檢法就越難以有所作為。」

      文彥博道:「不過我聽君實說,張三表示此案極有可能是上訴御史台的,因為其中涉及政令重於法令,該以政令為主。」

      富弼道:「就算張三想躲,對方也不會輕易讓他得逞的,公檢法看似堅固,但只要公檢法敢包庇任何人,將來人人皆可以此為由,攻擊公檢法。此案,對於他們而言,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啊!」

      而那邊,皇城司的人也是快馬將消息傳回給趙頊,趙頊又在第一時間召張斐入宮。

      「所以說,那程頤只是憐惜士卒,故而讓他們進城修養三日,之後還是督促他們繼續去修建河道?」

      張斐皺眉道。

      趙頊點點頭,眼中流露出一絲後悔來。

      張斐又問道:「那程昉做得很過分嗎?」

      趙頊似乎有些羞於啟齒,道:「據調查所知,主要是當時天寒地凍,又是臨時徵召,這衣糧不足,導致士兵苦累交加,最終難以忍受,故而逃亡城內。」

      張斐又問道:「能否確定程昉沒有貪贓枉法之類的行為。」

      「絕對沒有。」

      趙頊非常肯定道:「根據消息來看,程昉也只是想早日做出政績,不辜負朕的期望,聽聞他這兩三年來,是東奔西跑,視察水情,日日夜夜都是睡在河道上,頭髮都已經變得蒼白。」

      張斐稍稍松得一口氣。

      趙頊看在眼裡,問道:「你有何想法?」

      張斐忙道:「臣以為這是輪不到檢察院來管,因為無論是程頤所為,還是程昉所為,都不違法,等到齊濟他們回來,我們檢察院將會以證據不足為由拒絕起訴。」

      趙頊眨了眨眼,你小子不對勁,你這是想抽身啊!略有不爽道:「朕是問你解決之法,你卻想著置身事外。」

      張斐忙道:「官家誤會,臣是避免再給官家添憂,如今事情已經這麼混亂,如果再將公檢法牽連進來,到時只會變得更加混亂。」

      趙頊問道:「你有沒有解決之法?」

      張斐道:「就事論事,二人所為都不違法,公檢法也難以處理此事。這到底還得看官家的想法。」

      「朕。」

      趙頊瞧了眼張斐,又是一掌拍在桌上,嘆道:「不瞞你說,朕現在也有些後悔,當時確實太心急了一點,可如今耗費巨大民力物力,若是拿不出成績來,朕朕如何天下百姓交代。」

      張斐問道:「臣不懂這治水之道,到底能不能出成績?」

      「看情形是很難。」

      趙頊頭疼不已道:「也正是因為如此,朕去年年末才親自下令調集八百水兵去協助程昉,希望他能夠早日治理好河道,而在之前就是程頤是以律令拒絕程昉調用水兵。如今不少大臣也在以此為由,認為朕在包庇程昉。」

      說著,他見張斐沉默不語,又道:「你怎不說話?」

      張斐訕訕道:「臣不知道官家到底想怎麼樣?」

      趙頊都快哭了,道:「朕都已經說得這麼明顯,你還不明白麼?」

      張斐搖搖頭。

      「」

      趙頊只能如實說道:「河北百姓的確因河防是怨聲載道,朕如今也想借坡下驢,但但是無坡可借,這裡面還涉及到先生,他是肯定不會願意就此罷手的,因為一旦撤下程昉,他的地位也會受到很大的衝擊。此外,他們此舉,也是想要借朕之手,來對付公檢法。」

      張斐猛地一怔,道:「或許官家可以將計就計。」

      趙頊忙問道:「如何將計就計?」

      張斐道:「讓公檢法來承受這一切,同時令官家和王學士脫身。」

      趙頊困惑道:「讓公檢法來承受這一切?」

      張斐點點頭,道:「既然對方是有意挑撥官家對公檢法的信任,一旦我們檢察院拒絕起訴,對方必然不會罷手,他們一定會認為我們檢察院有意包庇程昉。到時矛頭全部會對準我們檢察院,官家就能夠置身事外。」

      趙頊思索一會兒,道:「那你們檢察院怎麼辦?」

      張斐道:「那就看官家是怎麼打算的?」

      趙頊眼中一亮,這麼一繞,事情立刻變得非常簡單,問題就在於是不是讓公檢法介入,這決策權等於重新握在他手裡,他又問道:「如果朕讓檢察院介入,你可有應對之法?」

      張斐道:「事先我們檢察院已經拒絕,原因在於證據不足,但對方一定會提供各種理由,要求檢察院起訴,並且質疑檢察院的公正性。

      對於檢察院而言,這問題就局限於,目前所認定的事實,是否足以提起訴訟,為了自證清白,檢察院只能舉辦一場聽證會,來聽取各方證據,從而判定,是否達到起訴標準。

      而在聽證會的過程,臣會迫使他們以事實為準,但又不會涉及到刑罰,簡單來說,聽證會會將問題都提出來,擺在檯面上,但不會判定誰是罪犯,如此一來,官家到時就能夠根據事實依據,再做出決策。

      沒有人會認為是王學士贏了,還是司馬學士贏了,因為這個過程是致力於弄清楚問題和解決問題。」

      趙頊呵呵笑道:「先生沒有贏,司馬學士亦未有贏,功勞都是公檢法得。」

      張斐忙道:「這一切都是基於官家的英明神武。」

      趙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又指了指張斐,旋即拍板道:「就這麼辦。」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光腦武尊我全家都是穿來的隱婚神秘影帝︰嬌妻,玩屠神之路無敵升級系統
    狂神進化快穿炮灰女配這裡有妖氣瘋狂升級系統我們是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