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北宋大法官» 第624章 問答會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北宋大法官 - 第624章 問答會字體大小: A+
     

    第624章問答會

    經濟!

    經濟!

    還是TMD經濟!

    這宋朝的根本矛盾就是財政,沒有別的,只要將財政搞好,那什麼問題都好說,而不是什麼公平、正義。這就是為什麼,在公檢法剛剛出來時,不管是王安石,還是司馬光,都不在意這套體系的本身,包括富弼他們在內,也都只是將公檢法視作政治鬥爭的工具。

    是後來隨着東京商業的繁榮,以及河中府的穩定,財政的收入增加,才令他們中不少人覺得這可能是未來的出路,這才開始重視起公檢法來。

    但他們重視公檢法,追求的還是要改善財政。

    其實每個官員們心裏都非常清楚,這場鬥爭的勝敗不是在於,雙方在一年內公平公正處理了幾樁案件,而是財政,誰能為中央財政減負,那誰就是最後的贏家。

    就是這麼簡單。

    趙頊信任張斐,也不是因為公檢法,而是因為潛龍勿用這個計劃。

    既然目標非常明確,且非常簡單粗暴,那就往這方面狠狠地干。

    所以京東東路的官員們,就是不惜一切代價將所有的青苗錢全部借貸出去,爭取最大的利潤,這可都是政績。

    但要是平時這麼干,那這自然會弄得怨聲載道。

    那些官吏、大地主可沒有這麼好說話。

    不過早在汴梁試行免役法時,王安石、呂惠卿就已經開始對此佈局,就是利用汴梁權貴的恐慌情緒,去威脅其它地區的官員。

    你們要不支持我的新政,自主申報和稅務司就會上門。

    雖然免役法在汴梁取得成功,但王安石心裏非常清楚,這麼做下去,新政將完全受制於司馬光的司法改革。

    然而,司馬光他們搞司法改革,就是為了反對新政的。

    與一個反對改革的人去推行改革,別人不知道,但王安石肯定是沒有這麼傻,他從未想過要將汴梁免役法的成功推向全國。

    可在當時,他的威脅論,其實效果一般。

    因為很多人認為,就是你王安石將我們這些特權人士納入到免役稅中,你要不納入進去,什麼申報都跟我們沒有關係,所以你才是罪魁禍首,你還好意思說別人嗎?

    當時反對新法的官員依舊是與日俱增。

    但是隨着公檢法在河中府推行后,地方官員漸漸意識到,這司法改革才是最可怕的,一旦官員失去司法大權,別說這權力和金錢,就連性命都成問題,隨時可能面臨檢察院方面的起訴,而他們的關係,是完全行不通的。

    當然,他們能夠這麼快得知河中府的情況,也是呂惠卿他們努力的結果。

    二者一比,新法真香。

    因為司法改革是要限制和分割官府的權力,同時引入一波新人入場,而王安石的司法改革,其實走得還是法家路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要加強官府的權力,只是會打擊到士紳階級的利益。

    簡單來說,司法改革對於官員們而言,是純粹的損失,而新法對於官員們而言,只是得失之間的取捨。

    必然是選新法。

    當然,這部分官員是沒有范仲淹他們那種堅定的政治理念,他們之前就是保守派的那幫人,捍衛的是自身權益,在這基礎上,他們才會考慮到國家利益。

    然而,如范存入、蘇轍、蘇軾他們這些人,個個都是心懷抱負,有着很堅定的政治理想,他們就寧可受到司法改革的束縛,也不願意向新法妥協。

    但這一類人畢竟是少數,由於大多數地方官員都支持,這個青苗法在京東東路推行的非常迅速。

    很快就抵達登州。

    登州的情況也跟濟南府差不多,先是面向鄉村放貸青苗錢,如果借出去的錢不多,官府再聯合鄉紳、地主,分攤這青苗錢。

    范純仁得知之後,立刻就此提起上訴,這跟青苗法的規定不一樣,但跟他預想中的是一模一樣。

    然並卵。

    官府不可能判自己違法,直接表示這是官府政令,你們司法無權干預。

    再加上那些大地主、鄉紳也不是說完全是被逼的,雖然他們也有些鬱悶,但也都是自己點頭答應,到底官府也只是給他們的是兩分利,只要以兩分利放出去,不虧就行。

    這總比稅務司來要好!

    相反,河中府的情況,就大不一樣。

    韓絳的到來,確實重振官府威望,但也就是一個波峰,很快就過去,青苗法直接就變成以工代賑。

    真正拿抵押物借錢的人,都跑去馬家解庫鋪。

    相比起官府而言,大家還是更喜歡與商人合作,至少地位上大家是平等。

    這聲勢是遠不如京東東路,就還是如平常一樣,沒有掀起太多波瀾,只是大家可以明顯的感受到,這節奏在變快,大家都急着掙錢。

    尤其是官府開始對外發放小面值的鹽鈔,進一步加劇這種現象。

    商人、富戶壓抑多年的情況,終於在公檢法的庇佑下,開始爆發。

    以往大多數商人也不敢這麼囂張的掙錢,除非你有關係,否則的話,官府肯定會上門的。那些富戶就更加可憐,為了躲避衙前役,不但將土地賣了,還不惜自殘身體,與父子斷絕關係,等等。

    馬家解庫鋪出來之後,這土地交易就在迅速激增。

    有些人要本錢做買賣,那就賣土地,有些人想成為地主,那就買土地。

    可是,這表面的平靜下,卻暗藏着危機和更加尖銳的矛盾。

    這些人都不傻,他們心裏非常清楚,青苗法那不過是欲蓋彌彰,根本不值一提,真正的威脅始終是稅務司,他們也沒有過多去關注青苗法的執行,而是在想辦法躲避稅務司。

    河道上,一艘小舟緩緩駛過,倉里坐着二人。

    其中一人道:「我們稅務司的人都是靠獎金過日子,大家早就劃分好區域,免得查到一塊去了,誰也不想將自己的獎金分半。」

    另一人道:「所以我家老爺的地都是在你的調查區域內?」

    「是的。」

    「你確定沒有其他人會調查我家的田地?」

    「不會!」

    「很好!這裏是一百貫,以及兩張一百畝的地契,到時你就拿着這兩張地契去交差,事成之後,我們會再給你一百貫。」

    「多謝!多謝!放心,這事就包在我身上。」

    平陸縣。

    兩隻車隊在一條狹隘的山路上相遇。

    「胡兄,你怎約在這地方交易,咱們這正當的買賣,愣是讓你干成了山賊買賣。」

    「唉還能為什麼,不就是為了躲避那稅務司么。」

    「我也聽說了,但大家不立契就行,咱們兩家都這麼熟了,也用不着立契,不至於來這荒山野嶺交易。」

    「聽說那稅務司神出鬼沒,手段狠辣,咱們今年就還是小心一點。」

    「行吧!按照你的要求,全都是銀子。」

    「有勞了,只因這銀子量少,好隱藏。」

    「這稅務司當真恁地厲害嗎?躲在山裏的交易,他們都能知曉?」

    「新官上任三把火,可是沒有人想交這麼多稅,同時誰也不想當這出頭鳥,唉小心駛得萬年船啊!」

    「這倒也是,過兩年大概就清楚這稅務司的手段,到時就可以對症下藥。」

    在河中府官府瘋狂秀操作之間,皇庭相對是比較低調的,可是中間皇庭的許多操作,也令百姓是深感迷惑,所以在波峰過去之後,皇庭聯合檢察院、警署,舉辦了河中府第一屆公檢法問答會。

    就在主庭舉辦。

    上午時分,陽光明媚,皇庭周邊現在已是鬱鬱蔥蔥,鳥語花香。

    院內院外是人山人海。

    不單單是百姓,所有的官員、地主全部來了,雖然韓絳穩住了官府的權威,但是公檢法已經是深入人心,他們的一舉一動,還是關乎著每個人的利益。

    韓絳也沒有說不理會公檢法,他只是要運用官府優勢去壓制住公檢法。

    今日他也是親自到場,很快就被官員們給圍住。

    呂公孺雙手沒入袖中,向四周官員問道:「這問答會到底是什麼意思?」

    蔡延慶回答道:「據說就是回答百姓提出的一些問題。」

    呂公孺又好奇道:「可是他為何這麼做?」

    蔡延慶搖搖頭,「這我也不大清楚。」

    何春林輕輕哼道:「那張庭長就愛嘩眾取寵,蠱惑民心,他們當初就是靠着污衊官府,來彰顯自己的公平正義,騙取百姓的信任。」

    韋應方他們也都紛紛點頭。

    韓絳皺眉道:「你們就不會這麼做嗎?」

    何春林委屈道:「韓寺事明鑒,下官還肩負着朝廷交於的重任,這談何容易啊!」

    言下之意,我們要成大善人,朝廷也不會讓我們當這官了!

    公檢法又不幫着弄錢,只需要顧著公平、正義,那當然簡單啊!

    韓絳哼道:「你這純屬借口,青苗法本是為國為民,你們卻弄得失盡民心,還有你們之前的鹽債、鹽鈔,以及製鹽的改革,如今都深得百姓推崇,本也是獲取民心的好政策,且與皇庭無關,但如今在百姓看來,卻是皇庭逼着你們這麼做的,我真不知道是該說你們蠢,還是誇你們個個是高風亮節,淡泊名利。」

    這一番話下來,何春林他們當即沉默了。

    回想一下,好像還真是如此,這些政策都執行的非常順利,百姓大為收益,而且全都是他們官府出台的,結果百姓全都感激公檢法去了。

    這.!

    為什麼會這樣?

    現在他們自己都有些想不明白了。

    呂公孺、蔡延慶、王韶等人皆是笑而不語。

    他們心裏對此都是心如明鏡。

    正聊著,忽聞有人道:「來了!來了!」

    韓絳他們回頭看去,只見張斐、曹棟棟、蘇轍這公檢法三大巨頭談笑風生地從大堂裏面行出,個個年輕俊朗,氣質非凡。

    十分養眼。

    甚至都讓韓絳、元絳、呂公孺等人心生落寞,自己老了啊!

    看到外面人山人海,曹棟棟頓時是心花怒放,低聲道:「張三,如這種問答會,應該經常舉辦才是。」

    張斐笑道:「我帶着你們辦幾次,到時你們就自己開,而且你們警署應該是最常開的。」

    曹棟棟急急問道:「怎說?」

    張斐道:「因為你們警署是最常與百姓打交道,且衝突也是在所難免的,一些百姓關心的事情你們都可以開這問答會,來解釋其中緣由,以求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曹棟棟眼眸一轉,「明白!明白!」

    蘇轍偷偷瞄了眼這廝,暗笑,你這紈絝,可真是好出風頭,一旦這問答會成為慣例,那你們皇家警察也必將束手束腳啊。

    交談間,三人來到庭台。

    不過這庭台稍稍改變了一下,就是用黑布蓋住了上面的庭長席,三人是坐在第二排,也之前就是四小金剛坐得位子。

    這就是為了給大家一個更直觀的印象,公檢法是平等關係。

    入座之後,等到外面漸漸安靜下來后,居中的張斐就朗聲道:「關於今日的問答會,將會成為我們公檢法的慣例制度,原因有二,其一,由於我們公檢法是一種全新的制度,很多百姓對此並不了解,這種問答會,也是為求增加百姓對於公檢法的了解,包括皇家警察是如何查案,檢察院又是如何行駛檢察權,我們皇庭的判決解釋。

    其二,則是為增加透明度,這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我們肯定也有犯錯的時候,但較之一般人,我們應該更快速的改正,以免造成更大的惡果,而增加透明度,就是為了確保,我們一旦犯錯,能夠得到及時的反應,以及保持與所有人的溝通,減少一些不必要的誤會。」

    不少官吏聞言,是嗤之以鼻。

    小兒行徑!

    裝模作樣!

    漂亮話誰不會說,但關鍵能否做到。

    你現在說得話,到時也只會讓你騎虎難下。

    此非為官之道啊!

    呂公孺不禁感慨道:「此子勝於吾輩!」

    郭逵低聲問道:「呂知府何出此言?」

    呂公孺嘆了口氣:「郭宣撫使可想想,今後軍中若是規定,定期隨時解答士兵們的疑惑。」

    郭逵低眉思索半響,擺擺手:「那我可做不到。」

    哪個士兵少了一點軍餉,然後就提出疑惑,這怎麼回答,自古以來,都是講究層層剝削。

    這就不能解釋。

    呂公孺道:「我也做不到啊!」

    韓絳小聲向元絳道:「看來這小子還是一點未變,喜歡出人意表,標新立異。」

    元絳點點頭。

    韓絳又道:「你今後可得小心一點,與這小子合作,永遠是喜憂參半啊!」

    元絳嘆道:「我都已經習慣了。」

    「真是難為你了。」

    韓絳呵呵笑道。

    又聽張斐說道:「但由於人數太多,如果當面一一問答,可能在過程中會損耗不少時間,於此,我們委託法援署,去徵集大家的問題,來進行解答。

    當然,這些問題肯定也是經過篩選的,因為時間有限,我們只能回答一些關鍵,涉及多數人,且我們能夠回答的問題。我們無權代替其它官署回答問題。

    下面就是回答時間,先由我們皇庭開始。」

    說着,他拿起一份文案,看了看,然後微笑地看着大家,「看來大家對於之前青苗錢的事,還是非常關心。其中主要問題就是,一些大地主沒有依照當初的約定,以一分五的利息借貸給鄉民,以及皇庭為何要駁回官府的起訴,皇庭為什麼不督促那些大地主執行約定。」

    百姓們是頻頻點頭。

    而那些地主怎麼神情忐忑,這個坎就過不去是吧。

    張斐念完之後,放下文案來,又看向大家,「其實關於這些問題,皇庭有向外解釋過,今日我再系統性的解釋一遍。

    讓我們先回到那場官司,那官司的起因,就是一些鄉紳和一些地主借宗法達成一個約定,規定他們鄉里的人只能以一分五的息借貸。然後官府下達禁令,禁止他們這麼做,原因是官府認為這個約定是針對朝廷頒佈的青苗法。

    最終皇庭的判決,是官府的禁令無效,但也僅此而已。這個判決帶來的原則,就是官府無權禁止任何人與任何人達成一份合法的約定,不在於他們的目的是什麼,無論他們是不是針對官府的政策,這個並不重要,且也不涉及這份約定的內容,只要合法就行,就如同我們的判決一樣,官府無權干預,皇庭也無權干預,因為這只是私人之間的約定,大家明白了嗎?」

    不少百姓是稍稍點頭。

    張斐又繼續說道:「如果有地主沒有有效的遵循約定,亦或者說直接違反約定,也只有參與約定方才能夠對此起訴。這就好比一份買賣契約,其中一方沒有遵守契約,如果另一方無所謂,不追究,其他人就無權干預,也包括官府在內。

    這就是皇庭為什麼要駁回官府的起訴,因為官府不是其中的參與方。同樣的道理,鄉民也不是參與方,雖然某些的地主所作所為,可能會影響到鄉民,但鄉民也無權起訴他們。

    更簡單一點說,他們是沒有義務低息借貸給百姓,只有參與的鄉紳,或者其他地主能夠起訴他們。

    其實之前也有一些鄉紳來詢問過,想要起訴那些不願意借貸的人,但是根據他們約定的內容,只是約定了一分五的利息,並沒有約定如果面對鄉民求助,他們就必須借貸,目前來說,並沒有地主以超過一分五的利息借貸給鄉民。

    當然,我不認為那些投機取巧的地主佔得便宜,因為誠信是非常重要的,有了這一次,下一次就沒有人會再相信他們,皇庭方面還是希望大家能夠遵守誠信,但皇庭能做的也就只是如此。」

    在場的大地主聽到這裏,是一點也不慌了,如今這年代,都講究契約,誠信有個屌用,再者說,你們該借還是會來借的,老子又不缺那點利息錢。

    一個書生突然道:「我明白大庭長的意思,但他們當初是以宗法來約定的,而不是一份普通的契約,鄉民應該也算是參與方吧?」

    「這是一個好問題。」

    張斐笑着點點頭,道:「我們皇庭對此也是慎重考慮過,這裏面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宗法應該是涉及到每個鄉民,因為鄉民也不能以一分五的利息放貸,而不僅僅是約束參與約定的各方,鄉民應該就有起訴的權力,當然,這裏我要特別說明,即便鄉民起訴,這官司也一定會輸,因為暫時沒有人違反這個約定,他們只是選擇不借,這並未違反契約。

    可是,那份約定從頭到尾,也並沒有寫明鄉民的義務和責任,只有少數的人在上面簽名,表示同意,如果說有鄉民以高於一分五的利息放貸,皇庭其實也很難判他們的違反約定。

    目前朝廷對於宗法的定位是類似於家法,但如父子之間,是有着血緣關係,在許多事務上是不需要擬定契約的,責任相對是比較明確的,但目前宗法又往往能夠約束整個鄉的鄉民,他們相互之間不一定有血緣關係,就更像似百姓之間的一種約定俗成,這就導致其中責任和義務並不清楚。但我們皇庭到時會針對宗法,進行一些完善的。」

    當即有一個老者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司法不應干預宗法。」

    張斐回答道:「現在的問題就是不清楚這宗法到底屬於家法,還是屬於國法?」

    老者不語。

    說真的,他自己都不清楚。

    其實這個宗法本就是家族制度,起源於那王公門閥時代,當時大家族周邊的鄉民都是他們的僕人,當然是要遵守他們家的宗法,但是現在由於門閥凋零,士族興起,而士族和百姓的地位也從家僕變成佃農,主僕關係變成契約關係,但是官府又需要他們鄉紳來管理鄉村,於是就繼續給予他們這個權力,其實就是介於國法與家法之間。但這跟公檢法還是有矛盾的,因為公檢法什麼都管,其中的民事訴訟與宗法有很大的重疊,這當然需要調整。

    張斐又道:「當然,皇庭也不是要廢除宗法,只是要明確責任和義務的關係,因為根據我所了解,宗法只是少數人擬定的,但整個鄉村的人都受到宗法的約束,又並沒有明確擬定宗法之人對履行宗法之人的責任關係,不能只有約束,而沒有責任,這是不對的。」

    不少士紳對此非常不滿。

    他們當然只想擁有權力,同時盡量少承擔責任。

    反正,模模糊糊是最好的。

    其實模模糊糊就是人治,人治也是要尊法的,講規矩的,只是法律模糊不清,那就什麼都是我說了算,而法治就是要求清清楚楚,越清楚的條例,這人治的機會就越小。

    可是百姓們卻非常擁護,是一個勁地點頭。

    士紳們也不好多說什麼。

    他們清楚,在這個問題爭下去,他們是得不到支持的,只能盼著張斐早點談及下個話題。

    張斐也未對此糾結太多,又拿起第二份文案,「關於第二類問題,主要是關於契約方面的。首先就是違約金,關於這一點,皇庭在法報已經解釋過,有人仍然不理解,為什麼提前還錢還得受罰。

    因為法制之法不光是捍衛借債人的正當權益,也包括捍衛債主的正當權益。皇庭是很難去判定,債主選擇是否借錢給借債人,以及借多少給借債人,中間有沒有考慮過年限問題。故此皇庭一律認為,借款年限是屬於債主和借債人雙方的正當、合法權益,必須受到保護。

    反過來說,債主若是需要借債人提前還錢,可能也需要損失一些利益,去債務人達到和解,在這一點上,皇庭必須保護借債人的利益,同理而言,在提前還錢這事上,皇庭也必須保護債主的權益。

    不過出於道德標準,提前還錢在道德層面上是勝於賴賬不還,是一種信用的體現,故此皇庭在處理此類事情上面,給予不同的處理方案。

    借債人可以直接拒絕債主提前還錢的要求,等到期再還,但是在借債人主動提前還錢上面,皇庭是允許繳納規定的違約金,來終止雙方契約。

    這裏我在特別多說一句,在商業契約中,如果提前終止契約,就必須賠付對方的所有損失。

    當然,我還是建議大家都寫清楚,這樣才能夠真正確保的利益不受到傷害。如果不清不楚,皇庭的判決,可能不會讓雙方滿意。」

    這時,一個大娘突然嚷嚷道:「大庭長,關於這契約,俺也有一個問題。」

    張斐抬頭看了眼那大娘,「大娘有何問題?」

    「契約這麼重要,但俺不識字,萬一被騙了,那咋辦?」大娘問道。

    不少百姓直點頭。

    對對對!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張斐笑道道:「其實這個問題,有不少人也已經向法援署反應,我也正要說此事,關於不識字的百姓立契,以前的方式,是找擔保人或者牙人,也就是第三者來宣讀契約內容,現在大家也可以找珥筆、茶食人來幫忙。」

    一個年輕小伙當即道:「但是牙人、擔保人也有可能被對方收買。」

    「是的。」

    張斐點點頭,「目前關於這方面,還沒有法律能夠監督這一點,官府還是希望牙人、鄉紳能夠但此重任,但目前來看,他們做得並不好,我們皇庭對此也正在研究一種對價原則。

    比如說,如果契約規定的是一文錢買一石米,雖然契約是這麼約定的,雙方也是自願約定的,但這個價格顯然是有問題的,不符合市場交易原則,在這種情況,皇庭可以基於這個原則,判定契約無效。

    但這個原則目前還在準備中,還需要考慮到很多問題,有些人急需錢時,可能就是希望低價出售,但如果有這個原則在,那麼這些人可能會籌不到救命錢,因為沒有人敢買。

    因此,我們還考慮將擔保人制度化,就是在法援署外面設立一個公證署,就是為大家提供契約公證,甚至包括遺產,等等,但這也需要時間去準備。

    在這些制度沒有完善前,我強烈建議各位尋找書鋪幫助,花一點點錢買個安心,目前書鋪不敢弄虛作假,因為一旦被我查到,將會直接收回他們公文。」

    院外的百姓聽得是頻頻點頭,神情感動,皇庭還是那個皇庭,真是切身考慮他們的需求,並且做出非常詳細的解釋。

    但是大部分官員就頭大,你這越來越細,我們官場是越來越難混了。

    同時也有一些官員是持以讚賞的態度,對於張斐出任大庭長,也真是越來越信服,他總是能夠想到辦法,將一些看似繁瑣的事去制度化。

    這絕對是一種進步啊!

    「我的問題差不多就到這裏。」

    張斐看向蘇轍,「接下來由蘇檢察長代表檢察院來回答各位的問題。」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大主宰修真界敗類總裁的私有寶貝神話版三國極品美女校長
    網遊之逆天戒指大唐神級駙馬和嫂子同居的日子老衲要還俗惡魔就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