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北宋大法官» 第623章 二法之下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北宋大法官 - 第623章 二法之下字體大小: A+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如今在河中府,那商業是大行其道,每個人都熱衷於想盡一切辦法賺錢,剛好著河中府地處關鍵要衝,連接西北與東京,同時又是西北戰場的後勤基地,這裏面其實是有着無限商機。

    別說一分五,就是兩分利息,對於那些大地主而言,也變得是毫無吸引力,因為公檢法杵在這裏,也沒法逼得那些鄉戶賣妻賣兒,雖然皇庭也會為他們追債,但那種灰色利潤幾乎是降到為零,至少他們暫時不敢再這麼干,這中間利潤其實不多,反觀在商業上,如果他們要不加大投入的話,馬上就會被人擠掉。

    原來從東京來河中府的商人,是遠不止樊正一個,還有一些人是默默潛伏着。

    他們為什麼來河中府,就是因為他們知道,一旦公檢法站穩腳跟,商業必然會變得更加繁榮,在這裏賺錢,是要更加安全。

    東京汴梁就是如此。

    馬家也是看到這一點,才讓樊正順便來這裏看看形勢,如果有機會,就將店鋪開起來。

    之前這些商人是一邊觀察著公檢法的發展,一邊暗中尋找商機。

    直到馬家解庫鋪開業之後,他們才活動起來。

    但河中府的人並不清楚這些,他們所看到的,就是河中府的商業突然變得愈發繁榮,彷彿到處都是商人,也不知道是哪裏冒出來的,不說別的,茶酒的銷量都在增加,酒樓的飯菜也都在漲價。

    而茶酒基本上是被官府和當地的豪民壟斷,難道有錢不賺嗎?於是他們就將更多的錢,投入到自己的買賣中。

    至於說鄉戶的青黃不接,他們認為官府和鄉紳應該承擔主要責任,跟他們沒啥關係,他們之前參與那個約定,也只是為了對方青苗法,可不是悔悟,鄉紳也是利用這一點,去團結他們,所以他們現在反悔,鄉紳也沒有辦法。

    這令許多鄉紳的威望是備受打擊,而官府趕緊藉機收攏民心,扭轉青苗法在百姓心中的負面印象,之前在那些鄉紳地宣傳下,很多百姓對青苗法都是非常害怕的。

    這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有民意基礎,那就好辦多了。

    歷史上王安石的失敗,其中一個關鍵原因,就是不具備民意基礎,輿論都被鄉紳控制着。

    而蔡延慶和元絳對此已經準備很久,只是說等著韓絳來拍板,但其實韓絳來此的主要目的是視察軍政,裁軍之後,西線的佈局,這可是皇帝和王安石最為關心的。

    至於財政方面,韓絳就只是一個吉祥物,鼓舞一下士氣,真正辦事的還是元絳。

    不得不說,這個策略是非常成功。

    要知道上半年,官府彷彿都已經是奄奄一息,毫無生氣,就是眼巴巴地看着公檢法肆意擴張,接管一切。

    但其實基於制度,公檢法不可能接管一切,行政和司法是完全分開的。

    大權還是在他們手裏,只是他們老是想借用自己的權力去幹掉公檢法,結果又干不掉,他們就認為是自己大權旁落。

    但隨着韓絳的到來,告訴他們規則和玩法,這官府又重拾信心,迸發出生機來。

    沒過幾日,青苗法就正式在河中府全面展開。

    這回官員們可都是非常積極,因為這可是權力的體現,要不再干點什麼,百姓眼中,就沒有官府,只有皇庭。

    但這只是捍衛官府的權力,而無法輕易動搖公檢法在百姓心中的地位。

    雖然最近皇庭非常低調,張斐一直在忙於跟學生上課。

    法學院。

    哐哐哐!

    鑼鼓聲響起,時間觀念超強的張斐,並沒有再多說一句,「下課!」

    然後就開始收拾起文案來。

    「大大庭長!」

    窗外一人突然喊道:「你你上完課了嗎?」

    張斐偏頭看去,見是一位大叔,於是問道:「有事嗎?」

    站在外門的觀眾們,齊齊點頭。

    「什麼事?」

    張斐不禁走上前去。

    那牛北慶和龍五兩大門神立刻出現在門口,攔住那些百姓,但百姓們是非常懂得規矩,老老實實站在門前、窗前,只是七嘴八舌地問了起來。

    「大庭長,我向去官府借貸青苗錢,官府會不會讓我多還錢?」

    「還有!官府說直接借鹽鈔給我們,那鹽.鹽鈔能買東西嗎?」

    「沒有擔保,能不能去借?」

    「官府不會逼着我們去給別人擔保吧?」

    所有問題都是有關青苗錢的。

    目前已是青黃不接之際,不少百姓都需要青苗錢的救助,但他們內心並不相信官府,而是相信皇庭。

    他們希望皇庭給他們一個保證。

    張斐對此是心如明鏡,等到他們問得差不多時,才回答道:「首先,關於青苗錢,乃是官府的決定,與我們皇庭沒有任何關係。」

    「啊?」

    百姓面色駭然。

    與皇庭沒關係,這還能借嗎?

    張斐馬上又道:「但是你們所擔心的問題,都是屬於違法問題,我相信官府也不會這麼做的。

    比如說,擔保人,根據契約原則,擔保必須要處於自願,任何人都不能逼迫你們為任何人作為擔保。

    又比如說鹽鈔,我看過官府的規定,你們也是可以用鹽鈔償還青苗錢,以及交稅,這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而且據我所知,目前很多人都在用鹽鈔買東西。」

    「那如果官府這麼做了,那咱們能不能來皇庭訴訟?」

    「絕對可以。」

    張斐笑着點點頭:「我相信法援署也非常樂意幫你們打這種官司。」

    又有一人道:「可是我聽說官府有威逼那些大地主不準低息借貸給我們。」

    「這我不清楚,也沒有人因此事向皇庭起訴。」

    張斐搖搖頭,忽然見到一道人影,趕忙道:「蘇檢察長。」

    蘇轍瞧他一眼,無奈地嘆了口氣,還是走了過來。

    張斐問道:「蘇檢察長,有人詢問,官府有威逼那些大地主不準低息借貸,你們檢察院沒有調查過嗎?」

    蘇轍點點頭道:「我們檢察院有對此進行過調查,但並沒有證據顯示,官府有威逼那些大地主不準低息借貸,並且鄉戶裏面都還存在不少一分五的低息。」

    一個大娘道:「現在也少了,很多人也都不借了。」

    沒有大地主的支持,光憑那些個鄉紳,也撐不住,他們也不敢借太多錢出去,再加上官府最近下場,他們也就趕緊收緊一點。

    「當初那些人說好要低息借貸給我們,結果現在又都不借,這不是在騙人嗎?」

    「大庭長,他們這麼做就不違法嗎?」

    「不違法。」

    張斐道:「之前皇庭就已經做出說明,而我又再仔細審查了一番他們的約定,其中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你們都不是約定的參與方,所以你們無權控訴他們,他們對你們也沒有法律上的權利義務。

    甚至可以說,即便他們中有人高息借貸給你們,你們也無權去控訴他們,只有參與約定的人是有權控訴他們的。」

    「那如果我們還不上官府的錢,皇庭會不會逼我們還錢。」

    「會得。」

    張斐點點頭道:「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你們若借了錢,就必須還錢,無論對方是不是官府。而且,我也要提醒你們一句,兩分的利息也不低,你們一定要想清楚,如果沒有把握還上,亦或者實在是沒錢吃飯,就最好還是不要去借,那官府不是還提供了生計嗎?你們可以去掙點錢,度過這個難關。」

    「多謝大庭長,我們知道了。」

    「不用謝。」

    張斐見還有不少百姓面色忐忑不安,稍一沉吟,「其實我們皇庭非常樂意為你們解答關於司法的問題,這樣吧,我們皇庭過幾日舉辦一次問答會,公佈和解釋一些案子的判決,同時也回答你們所關心的一些問題。雖然我們經常將相關內容發在法報上面,但大多數人都不認識字,也容易被人曲解。」

    「好好好!多謝大庭長,多謝大庭長。」

    百姓聞言,頓時激動不已。

    「不謝!不謝!」

    張斐笑着點點頭,「你們早點回去吧。」

    「那那我們就先告辭。」

    「慢走。」

    這些百姓走後,張斐是長長松得一口氣。

    蘇轍笑道:「大庭長的智慧,真是不限於司法,這問答會可真是妙不可言,可以令大家更清晰地看清楚那個瓶子。」

    這番話也確實發自肺腑,言出必行,值得欽佩。

    說得好聽,沒有意義,你能否做到才是關鍵,但不管是聽證會,還是這問答會,都符合張斐對法制之法的講述。

    「過獎!」

    張斐謙虛一笑,又道:「你們檢察院也可以舉辦這種問答會。」

    蘇轍錯愕道:「我們檢察院能夠說些什麼?」

    判決權和司法解釋是在你手中。

    張斐笑道:「比如關於檢察院針對官府鹽債的調查,關於檢察院與馬家解庫鋪的合作調查,這都是大多數人關心的事,他們也想知道檢察院到底是怎麼調查的,調查結果又是否值得大家信任。

    檢察院的問答會,不但能夠確定檢察院的權威,同時還能夠避免百姓的誤會,以及對官府更好的監督和讓官府的政策得到百姓更多的信任。」

    「得到百姓的信任?」

    蘇轍苦笑道:「這還是需要官府自己守信,但事實卻是官員們的確有暗示那些大地主,跟官府作對的下場,只是我們查不到證據罷了。」

    張斐笑道:「沒有查到證據,只因這種事還未發生,發生了再說唄。」

    蘇轍皺眉道:「但是酒稅、鹽稅、茶稅全部控制在官府手中,他們若只是不準某人釀酒,亦或者不準某人販茶,我們其實是毫無辦法的。」

    張斐道:「對於我們公檢法而言,遵守遊戲規則,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蘇轍道:「我的意思是,我們能否想辦法,制止官府依靠這種手段來謀取利益。」

    張斐思索片刻,道:「其實公檢法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被動的,因為從司法角度來看,未雨綢繆,絕不是好事,反而是在破壞司法體系,因為未雨綢繆,一定是出於主觀,出於個人對未來風險的預測,這可以用來行政,也可以用來做買賣,但對於我們而言,就只能記在心裏,而不能付諸行動,如果可以付諸行動,那麼我們就能憑藉自己的臆想去修訂律法,這是非常可怕的。」

    蘇轍沉思一會兒,道:「你這一番話算不算是違反祖宗之法,事為之防,曲為之制。」

    張斐一愣,搖頭笑道:「當然不算,相反,這是在遵從祖宗之法,儘可能的讓法制之法這項制度變得更加完善,不讓其以後成為弊政。」

    蘇轍微微一笑,點點頭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豈敢!豈敢!」

    張斐又道:「至於蘇小先生所關心的,其實也不足為慮。」

    蘇轍哦了一聲:「此話怎講?」

    張斐解釋道:「天下熙然,皆為利往,官府將釀酒權給誰,不給誰,我們不能做主。但是他們必須要確保,財政利益一文不少,酒戶正當權益得到保證。

    比如說撲買酒稅,根據規矩,是價高者得,但如果官府讓人低價買下,這可能就是違法行為,那檢察院就能夠介入調查。

    如果競價者出得一樣的價錢,官府想給誰都行,但是他們與競價者若有利益來往,那我們也能調查。

    當然,如果我們查不到,那就只能怪自己無能。」

    「是呀!如果他們問心無愧,秉公執法,這國家得益就不會受到損失,如果他們玩花招,必然是自己得利,只要揪住其中利益脈絡,那我們就能夠限制住他們。」蘇轍點點頭道。

    張斐笑道:「正是如此。」

    蘇轍又道:「關於那問答會,要不我們一塊舉辦,不瞞你說,在下對於這問答會,還是有諸多困惑。」

    張斐稍一沉吟,道:「最初我們可以合作舉辦,但到底還是要分開的,因為我們公檢法是互不統管,也許在一些案件上面,我們是敵對關係。」

    蘇轍點點頭道:「如此也行。」

    就在他們交談間,已經有不少河中府的官員,在河東縣的倉平常發行青苗錢。

    蔡延慶、元絳、韋應方等官員也親自來此視察。

    可是當他們來到常平倉時,卻發現以工代賑那邊是圍滿了人,而借錢這邊,卻只有幾個老弱病殘。

    「元學士、蔡知府,韋通判,你們來了。」

    李永濟氣喘吁吁地跑上前來,好久沒有這麼大的工作量了,真心累得慌啊!

    蔡延慶好奇問道:「為何借錢的人這麼少?難道他們家都不用干農活嗎?」

    元絳補充道:「還是說他們並不相信鹽鈔。」

    李永濟回答道:「都不是,他們都要干農活,而且也不是不信任鹽鈔,畢竟他們幹活,咱們發的也是鹽鈔,但他們現在寧可累一點,或者讓父母妻兒幫忙多干點活,也不願意借錢。」

    韋應方道:「為何?難道他們擔心官府多收他們利息嗎?」

    「並非如此。」

    李永濟道:「這事還得從稅務司說起。」

    提到稅務司,官員們心裏都咯噔一下。

    「這與稅務司有何關係?」韋應方急忙問道。

    李永濟解釋道::「因為稅務司收稅法關係,大多數家裏有田地的百姓,都去找人算過,自己要繳納多少稅,他們盤算只要度過這一兩個月,明年就會有餘糧,正好如今我們又給他們提供生計,所以是再苦他們也不想借錢。」

    蔡延慶道:「原來如此,這我倒是沒有算到。」

    李永濟又道:「此外,一些有着上百畝田地的三等戶和二等戶,最近都拿自家田地去抵押借錢做小買賣,但那些人也都願意跑去馬家解庫鋪借錢。」

    韋應方立刻道:「元學士,蔡知府,這如何是好,青苗錢都借不出去。」

    元絳道:「馬家的錢,不也是官府的錢嗎。」

    韋應方不做聲了,暗罵,這兩隻老狐狸。

    他們現在知道如何應對公檢法,但不知道如何應對稅務司,還是希望乘着韓絳在,去壓一壓稅務司。

    蔡延慶突然道:「既然百姓更希望官府給他們提供生計,那就不如多做一些水利。」

    元絳點點頭。

    曹奕又道:「可是這需要花錢啊!」

    元絳擺擺手道:「發得是鹽鈔,暫時也不會影響到財政。」

    說着,他又伸手向蔡延慶,「蔡知府,請。」

    「請。」

    二人往人群那邊走去。

    蔡延慶突然餘光往後一瞥,見韋應方他們沒有跟上來,小聲道:「這些鄉戶賺得鹽鈔,必然會拿去買糧食。」

    元絳道:「這糧價肯定會上漲,我會讓提舉常平司做好準備的,到時大家見到鹽鈔能夠從官府購買足額的糧食,必然會有更多人使用鹽鈔。

    如果百姓都有使用鹽鈔,同時不來官府兌換鹽,那就是算是官府賺得,今年官府財政根本不需要花什麼錢。」

    蔡延慶撫須笑道:「想必這就是你當初與張庭長商量好的吧。」

    元絳呵呵乾笑幾聲。

    鹽債、鹽鈔、稅才是他與張斐的最終計劃。

    就是利用官府信用去盈利。

    其實這也屬於王安石的理財思想,他們的整個變法思路,也就是拿官府的信用去跟商人一樣賺錢,只不過是在操作的時候,很多時候就徹底變味了。

    與此同時,濟南府也在執行青苗法。

    「這麼多人啊!」

    呂惠卿、章惇來到郊外的常平倉,但見倉門前排著長長的隊伍,百姓手中有拿麻袋的,有挑擔子的。

    當地倉司神情激動道:「在平時或許沒有這麼多人,但是在這時段,可從未出現過這麼低的利息,百姓都非常激動,一大早就趕來這裏借糧食借錢。」

    章惇點點頭,又道:「但是你們也要看緊一點,千萬別偷工減料,引得百姓怨聲載道。」

    「是是是,我們一定會盯緊的。」

    「穀倉司,那些鄉紳、地主可對此有意見?」呂惠卿突然問道。

    倉司立刻道:「他們也知其中利害關係,不但沒有意見,還願意為鄉戶做擔保。」

    「那就好!」

    呂惠卿點點頭,「你先去忙吧,我們自己再看看。」

    「是。」

    這倉司走後,呂惠卿呵呵笑道:「這都得感激公檢法啊!」

    章惇卻是謹慎道:「但也得小心啊!畢竟咱們也是第一回干這事。」

    呂惠卿自通道:「至少今年肯定不會有問題的。」

    濟南府,長清縣。

    長清知縣谷友存在大堂中來回踱步,兩邊坐着當地的鄉紳、富戶。

    「為什麼別得縣能借出那麼多,我們長清縣的青苗錢就借不出去。」谷友存突然停下腳步,望着兩旁的鄉紳、富戶道。

    其中一個老者就道:「谷知縣,咱們縣三面環水,一面靠山,許多人是以漁獵為生,就是那普通農夫都能乘浪翻上幾個跟頭,青黃不接之時,他們也可以去打打漁獵為生,不需要借錢啊!」

    「這怎麼能行。」

    谷友存道:「倘若借不出錢,拿不到利息,到時比不上河中府的財政,朝廷就有可能讓公檢法來管,你們到時就別來想我訴苦。」

    「可我們都已經願意給鄉戶擔保,還要我們怎樣?」

    「我不管,你們將這剩餘的青苗錢給分攤了。」

    「谷知縣,我們又不需要糧食,我們借青苗錢作甚。」

    「那你們需不需要公檢法?」

    谷友存反問道。

    「.?」

    眾人沉默。

    谷友存又道:「你們將常平倉的青苗錢給分攤了,到時你們可以拿去借給別人,多少利息,我官府不管,如何?」

    「.!」

    眾人還是沉默。

    谷友存又道:「我也不想這樣,但此時此刻情況非常特殊,稍有不慎,公檢法就將接管這裏,到時你們手中的每一張契約可能都是違法的。」

    「但是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啊!我這裏借錢的人是真不多。」一人言道。

    「就這一兩年,不會很久。」

    「好吧!」

    出得府衙,這些鄉紳、富戶就開始抱怨。

    「什麼青苗法,這簡直就是在搶劫。」

    「逼着我們擔保還不夠,還要讓我們分攤青苗錢,我老齊家什麼時候問別人借過錢。」

    「也怪不得谷知縣,要怪就怪那公檢法,不來就已經這麼害人了,來了還得了。」

    「也對也對,公檢法、稅務司不來,什麼都好說。」

    「可是咱借這麼多錢幹什麼?還不如直接將利息交給官府,何必多此一舉。」

    「各位也別太沮喪,其實谷知縣也是急了一點,這才過去幾日,他就希望每個人都來借錢,但這怎麼可能,除非是遇到天災。而如今我們將青苗錢都借走了,那些人再想要借錢,只能找我們,高於兩分的息借出去,應該是不成問題啊!」



    上一頁 ←    → 下一頁

    都市血狼大主宰修真界敗類總裁的私有寶貝神話版三國
    極品美女校長網遊之逆天戒指大唐神級駙馬和嫂子同居的日子老衲要還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