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 第43章 增產妙招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重回七七種田養娃 - 第43章 增產妙招字體大小: A+
     

    「分兩隊,前面的按串兒撤棚,一邊撤,後頭的人拿著鐮刀割參葉,然後開始動手起參。」

    許世祥是副業隊長,起參當然是他領工,到了參地池串兒頭上,便安排了今天的活怎麼干。

    池串兒,也是參地專用語,就是寬五六尺的大土壟。

    因山形和地勢,以及池串走向的緣故,池串的長度不定。多的四五十丈,少的二三十丈。

    土壟的壟面,叫做池面子,兩個土壟之間的水溝,叫馬道。

    池面子要高出馬道一尺多,以便於排水。

    人蔘喜光又怕光,喜水又怕水,所以每個土壟上面必須苫蓋參棚。

    遮擋大部分陽光和雨水,才能保證人蔘的生長,不會爛掉。

    眼下的參棚都是單面坡,長度比池面子略寬,雨水順著參棚流入馬道。

    再往後,等參地專用塑料膜出來,參棚就演變成拱形了,兩面流水,更方便。

    起參,首先要撤掉參棚,那參棚都是用木板釘起來的,木板可以重複利用,自然不能隨意損壞。

    以前,要是誰家窮,人死了沒有壽材,就用棒槌板子釘一副棺材。

    這棒槌板子,說的就是人蔘上面苫蓋的木板。

    大傢伙兒都是帶著工具來的,於是有幾個人拿著鎚子鉗子等工具上前。

    先撤掉上面的草或者油氈,然後將木板起下來,摞到旁邊。

    後頭,有人拿著鐮刀,在離地十公分左右,將人蔘莖稈割斷,順頭順尾的歸攏到一起。

    割完參葉,鐮刀換成三齒子,按照殘餘的莖稈痕迹,開始刨土。

    栽植人蔘的時候,都是按照一定的行距挖溝栽植,所以起參只要按照每一行的距離下三齒子,就不會刨壞了地里的人蔘。

    三齒子,跟耙子不同,只有三根手指粗的齒兒,齒長八寸左右,每根齒間距兩三寸,下端尖的。

    三齒子往地里一刨,再往上一抬,連人蔘帶土,一整坨就被刨起來了。

    然後用腳輕輕一踢一抖,大部分泥土被抖落,再往後一帶,放到身後。

    後頭跟著撿人蔘的動手將土裡人蔘撿起來,抖落剩餘的泥土,裝進麻袋即可。

    這活說起來輕鬆,實際上很累。

    三齒子不輕,掄一頭午,肩膀又酸又疼。

    而且拿三齒子的人每一下都務必精準,不能刨傷了土裡的人蔘,所以精神必須集中,時間長了就會特別累。

    至於後面撿人蔘的,也不容易,須得跪在地里,一點一點的將人蔘從土中整理出來。

    一個刨的一個撿的,倆人湊成一副架。

    起參是個精細活,不能太毛草,所以乾的不快。

    一副架一天頂多起十幾丈,再快了很容易刨傷人蔘,或者落下人蔘埋到了土裡。

    許世彥種了一輩子人蔘,對這個再熟悉不過。

    三齒子在他手裡,絕對得心應手,每一下都能刨出來兩三棵人蔘,丁點兒都不會傷到人蔘。

    後頭跟著撿人蔘的,正是趙家的二兒子趙建設。

    倆人配合的很好,將土裡的人蔘全都刨出來撿乾淨,一根參須都不落下。

    「三哥,今年這棒槌挺好啊,你看著個頭多大?剛才那棵我看著能有三兩。」

    趙建設看著手裡白生生胖乎乎的人蔘,高興不已。

    「嗯,今年產量應該挺好。

    其實咱隊里侍弄棒槌還是差火候,要是好好侍弄,一丈出個二十五六斤跟玩兒似的。

    許世彥掄著三齒子,一邊幹活,一邊跟趙建設閑聊。

    「啊?二十五六斤?不能吧?

    去年咱隊的參地產量就算不錯了,最後算出來,一丈也才十七斤。

    二十幾斤,那不得全都二三兩往上啊?」

    趙建設歲數小,從沒聽過一丈人蔘還能長二十幾斤,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許世彥笑笑,「你知道棒槌其實也能用肥么?

    夏天用豆餅漚肥,秋天栽棒槌的時候當底肥用,棒槌產量能提不少,而且做貨也壓秤。」許世彥想起上輩子他種參的經驗來。

    「栽棒槌的時候用底肥,新栽那年不用追肥,打凍那年夏天,再用豆餅水追一回。

    到了第三年做貨,一丈最少能增產六七斤。」

    人蔘是每年深秋栽種,轉過年來稱為新栽,第二年叫做打凍,第三年稱為做貨。

    人蔘不喜一般的糞肥,如果往參地里施用豬糞雞糞等肥料,會直接被燒死。

    能給參地施用的肥料,只有豆餅和鹿糞。鹿糞很難弄到大量的,豆餅或許還有辦法。

    將豆餅粉碎,加水發酵,不管是發酵好的豆餅粉,還是豆餅水,用來給人蔘施肥,都可以增產增收。

    趙建設都聽傻了,以前可從來沒聽說過人蔘可以施肥,都是栽到地里由著它自己生長。

    「三哥,真的假的?那要是咱隊里也給棒槌追肥,產量不就更高了?」

    「你想得美吧?咱去哪兒弄那麼多豆餅?」許世彥搖搖頭。

    如今這年月,多數人還吃不飽呢,隊里那些黃豆,上交任務都不知道夠不夠,哪有豆餅來追肥?

    趙建設聞言,滿臉沮喪,「那你這不是白說么?」

    還以為真有辦法提高棒槌產量呢,鬧了半天都是白搭。

    「也有辦法啊,關鍵是你爸不知道聽不聽。」許世彥笑著刨出來幾棵人蔘,往後一送。

    「瞧見今年起參的這些參地了么?五百來丈,咋地也有十來畝了吧?

    明年開春全都種上黃豆,這個不屬於耕地,歸咱村裡支配。到時候豆餅不就能用來追肥了么?」

    只要肯動腦想,總會有辦法,就看趙大海敢不敢了。

    人蔘生長條件苛刻,必須用老林地,伐樹之後翻土栽種。可以說森林的破壞性很大。

    但是為了經濟發展,又不得不栽種人蔘,所以目前採用的是採伐森林栽人蔘,參后再還林的辦法。

    栽種過人蔘的土地就是乏土了,等起參后第二年,要在地里栽上樹苗,多少年後,還會長成樹林。

    新栽的樹苗很小,實際上不影響莊家生長,完全可以在這上面做文章。

    許世彥上輩子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是這麼做。

    起參后的參土承包出去,種一茬黃豆或是土豆。

    栽種過人蔘的土,肥力大減,種別的莊稼不行,但是種黃豆或者土豆卻長得特別好。

    尤其是土豆,比菜園裡長得大多了,產量特別高。



    上一頁 ←    → 下一頁

    蓋世帝尊海賊之最惡新星極品上門女婿我當道士那些年滄元圖
    大明帝國日不落帝道獨尊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重生校園女神:明少,太最強仙府升級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