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二百四十九章 令人震驚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 第二百四十九章 令人震驚字體大小: A+
     

    最新網址:「進退兩難?」

    「這麼說來,豫親王在淮安府真吃了敗仗?」

    「怎麼可能?豫親王麾下有兩白旗及鑲藍旗三萬多滿洲精銳,再加上幾乎同等數量的包衣也是可堪一戰,更何況還有二十門紅衣大炮!」

    寧完我、范文程和洪承疇都是感到難以相信。

    淮安府可不是遼西走廊,山陽城更不是寧遠城。

    明朝的鄉勇更不是遼軍,怎可能打敗豫親王大軍?

    「你們自己看吧。」多爾袞懶得多說,直接將密信遞給寧完我。

    三個鐵杆漢奸看完密信,終於是信了,暖閣便立刻陷入到長時間的沉默。

    很顯然,無論是多爾袞,還是寧完我、范文程以及洪承疇三人,都需要點時間來消化這個讓人震撼乃至震驚的消息。

    寧完我三人是真的被震驚到了。

    他們完全沒想到,多鐸不僅在山陽城下吃了敗仗,而且是慘敗!

    多鐸居然在山陽城下葬送了近萬大軍,其中光八旗滿洲就被重創了十九個牛錄,雖然其中的多數牛錄不滿編,但是加起來也有將近四千旗丁!

    【註:折損在山陽的這些牛錄,大多已經在徐州之戰有所折損】

    一戰就葬送掉將近四千個旗丁,這樣的慘敗再來幾次,滿洲人直接就無丁可征,到時別說退守關外,退到赫圖阿拉都不行。

    說真的,寧完我他們是真被震驚到了。

    得虧這次折損的主要是鑲藍旗的牛錄,兩白旗雖然也折損不少,但基本都是去年從鑲黃旗劃過去的幾個牛錄,所以兩白旗尤其是鑲白旗的損失其實並不大。

    鑲白旗是老奴留給多鐸的遺產,是真正的精銳,比鑲黃旗都強。

    但既便如此,一仗就葬送四千多旗丁,絕對算得上傷筋動骨了。

    這樣的結果,真是完全出乎他們預料。

    ……

    這時候,

    在淮安府城山陽。

    「大人!」伍二蛋一路飛奔進了縣衙,高喊道,「退了,建奴真的退了,建奴大軍已經退過了三義鎮,馬上到桃源縣了!」

    兩天前,建奴大軍突然之間退走。

    閻應元、范中傑擔心有詐仍堅守不出。

    到昨日,閻應元就派出小股鄉勇外出刺探。

    到今日,鄉勇的刺探範圍就加大到了一百多里。

    這會接到報告說建奴已經過了三義鎮,閻應元、范中傑還有支廷諫才終於放心,這下建奴是真退了,絕對不可能再殺一個回馬槍。

    因為這次建奴把笨重的紅夷大炮也都給拖走了。

    「府尊!賢弟!」支廷諫激動得聲音都走了調,「建奴真退了!」

    支廷諫的激動也是能理解,時間倒回去兩個月,建奴大軍剛剛兵臨山陽城下時,支廷諫根本就不敢想會有今日之結果。

    相比之下范中傑就要相對從容一些。

    「嗯,建奴真退了,我等總算是不辱使命。」

    說完,范中傑抬腿往外走,結果卻在平地拌了一跤。

    顯然,范中傑的內心並沒有表面上看上去那麼從容。

    而事實上范中傑的內心也不可能毫無波瀾,因為這次頂住了多鐸的六七萬大軍,守住了淮安府城,守住了大明朝的北部屏障,絕對是大功一件。

    若是不出意外的話,他很快就要左遷到南京去做官。

    而且這次左遷南京,絕不可能只給他一個正四品京官。

    就憑守住淮安這份沉甸甸的大功,一個正三品的堂官是跑不掉了,唯一懸念就是去哪個部當侍郎又或者去哪個府寺當正印官。

    這一步跨出,就意味著真正進入大明朝的權力中樞,誰能真從容?

    真正從容的,或許只有閻應元吧,閻應元臉上是真的沒多少喜悅,心情更是有些莫名沉重,因為支廷諫和范中傑首先想到的是守淮安的大功勞,而閻應元此時想到的則是為了守淮安而犧牲的鄉勇。

    山陽縣城確實守住了。

    淮安府也確實守住了。

    但是為了守住淮安府,超過五千個鄉勇獻出了生命,還有超過三千個鄉勇致殘,這輩子都無法恢復到原先的模樣。

    山陽縣的鄉勇剛徵募時有三萬人。

    經過閻應元編練之後,只剩兩萬。

    到現在,更是只剩下一萬兩千人。

    一想到要面對八千多個從此之後痛失頂樑柱的家庭,一想到要面對數千個寡婦,以及一萬多個嗷嗷待哺的孤兒,閻應元心裡就感到莫名的沉重。

    當初守城之前,他曾答應過鄉勇,若是為大明戰歿,不僅有五十兩銀子的撫恤,每家每口還能分到十畝地,但他真能兌現嗎?

    這可是八千多人啊,多麼龐大的一筆開支啊。

    想到這,閻應元心情就越發沉重,愁眉不展。

    ……

    與此同時,又一份塘報以兩百里加急遞送到了南京。

    通政使劉士禎看過塘報,趕緊親自帶著塘報來內閣。

    史可法粗略的看過塘報,又趕緊把高弘圖、姜曰廣還有解學龍召集到他的值房,商議後續的防禦調整以及獎勵事項。

    看完塘報,值房裡半天沒有聲息。

    多爾袞他們需要消化這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史可法他們四位內閣輔臣也是同樣需要時間來消化這個令人震撼的消息。

    淮安府上次發來的塘報,只陳述了建奴退兵的結果,沒有細節。

    但是這一次發來的塘報,不僅陳述了建奴殺了一個回馬槍並被擊退的詳細過程,而且還附上了大量的細節以及數據。

    比如傷亡,此役共有五千多鄉勇戰歿,三千多致殘。

    比如消耗,此役共計損耗各種器械物資折銀五十萬。

    比如損毀的民田及民房,整個山陽西城已付之一炬,城外千頃良田遭嚴重損毀,此外山陽東城的城牆亦是損毀嚴重。

    不過最令四位閣老震驚的,則是戰果。

    雖然還沒派遣都察院的御史進行核實,但是四位閣老認為范中傑、閻應元他們就算是誇大了殺敵數字,也斷不至於全是憑空捏造。

    換句話說,這個數字基本還是可信的。

    哪怕減半,也堪稱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捷。

    因為山陽城的鄉勇戰後在清理各處戰場時,一共清理出來將近五千具建奴殘屍,還從運河的冰層下撈出四千多具屍體。

    也就是說,山陽之戰一共擊殺了近萬建奴!

    近萬建奴!將近一萬人啊!史可法攥著塘報的手都在抖,太激動。

    好半晌后,高弘圖才長出了一口氣,說道:「好啊,我大明朝總算是贏得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捷,相信此戰之後,近五十年來所積攢的面對建奴時的窩囊氣盡可以一掃而空,建奴再想南侵,就得掂量掂量,是否能承受得起又一次的慘敗。」

    高弘圖打破沉寂后,史可法三人的思緒也紛紛回歸現實。

    史可法激動的說道:「此番北伐有望,大明北伐有望了啊。」

    北伐有望?解學龍抬頭瞥史可法一眼,心說此真書生之見,守城打了一個勝仗,就敢叫囂北伐?你怕是沒領教過建奴野戰的厲害。

    解學龍的心態也是江南縉紳的普遍心態。

    保守地方,江南縉紳還是願意拼盡全力的。

    但是北伐那就算了,他們是絕不會出一分力。

    打戰是要死人的啊,而是是要死很多很多人,還要花很多很多錢,有這必要嗎?就以黃河為界,跟建奴議和然後過自家的安生日子不行?

    不過這話解學龍沒有說出來,他還不想掃了史可法的興緻。

    解學龍說:「此番能守住山陽,淮安知府范中傑以及山陽縣令支廷諫功不可沒,尤其是范中傑,竟不惜以身做餌行死間計,若不是貢生冒襄以身相替,此時范中傑已然是為大明而捐軀了,此等忠臣賢臣能臣當重用。」

    至於冒襄和閻應元,直接就被解學龍忽略掉。

    其中原因也很簡單,這兩人是士子營的士子。

    士子營的士子是聖上的人,屬於帝黨的陣營。

    帝黨中人不屬於文官集團,所以他們不會管。

    這也算是崇禎與文官集團之間達成的心照不宣的默契吧,崇禎基本不干預內閣六部的具體政務,內閣六部也別管帝黨、內務府及士子營。

    所以解學龍只提議提拔重用范中傑以及支廷諫。

    「仆附議。」姜曰廣深以為然道,「范支二人理當重用。」

    史可法道:「既如此,我們就先商量好一個大概的意見,然後廷推。」

    高弘圖道:「依我看,乾脆就讓范中傑去吏部吧,左遷吏部左侍郎,至於孟兆祥,也該左遷大宗伯了。」

    史可法的眉頭又是微微的皺了下。

    因為高弘圖是越來越不把他這個首輔放在眼裡了,連吏部左侍郎這樣的官員任免,也全憑你一言而決?還要我這個首輔做甚?

    當首輔當到這個分上,是真的憋屈。

    但是史可法必須承認,高弘圖這一提議並無私心,而且十分的恰當。

    首先范中傑也算是東林黨這一系的,因為他恩師董其昌是東林黨人。

    大明朝非常講究師承,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並不是說說,無論是蒙師、塾師或座師,對於文官集團而言,都是需要用一生去孝敬以及報恩。



    上一頁 ←    → 下一頁

    名門暖婚:霸道總裁極致長生歸來當奶爸我的美女公寓極道天魔媽咪寶貝:總裁爹地超給
    女子監獄風雲嬌女毒妃女帝直播攻略神秘首領,夜夜寵!太古龍神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