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一百二十四章 紅頂商人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 第一百二十四章 紅頂商人字體大小: A+
     

    當康百萬、方文箴和張翰三人去而復返時,只見媚香樓已經大不一樣,最大的變化是變得更加的明亮,簡直亮如白晝。

    原本秦淮河畔的妓家都只掛著幾盞紅燈籠。

    燈光昏暗,容易營造出一等朦朧曖昧之美,也能掩飾姑娘們臉上瑕疵,使得恩客更加難以發現,燈下看美人便是如此。

    但是此刻,媚香樓內外卻是掛滿亮色燈籠。

    還有從來燕橋頭到媚香樓,站滿披甲夷丁。

    三人走到媚香樓的大門口,剛剛遞過名帖,負責迎客的那個小太監便立刻以特有的高亢嗓門高喊出聲。

    「揚州縉紳康紹敬公,」

    「歙縣縉紳方文箴公,」

    「歙縣縉紳張翰公到!」

    康百萬三人頓時受寵若驚。

    雖然他們三人早已經買了員外官的官身,從情理上講也算得上是縉紳,在小老百姓跟前勉強也能擺一擺縉紳的架子,但是稱公就真不敢,而且真正的縉紳從來就不會拿正眼瞧他們,而只是視他們為一身銅臭的商賈市儈人家。

    所以這會驟然被一個內廷的公公尊稱為公,三人著實有一些受寵若驚。

    站在那個小太監身後「迎客」的顧杲等四個公子哥更是跟吃了一口屎,心下別提有多難受了,幾個商賈也配稱公?

    但是再難受也得拱手作揖。

    「康公、方公,張公樓上請!」

    顧杲臉上擠出比哭還要難堪的笑容。

    顧杲是真難過,不光是難過自己要像個童子站在媚香樓的大門口接客,更讓他難過的是被他們侮辱的商人裡邊竟然就有康百萬?

    這下納娶人家女兒為妾的事是沒戲了。

    康百萬果然沒給他們好臉色,拂袖而過。

    目送康百萬三人上樓,陳貞慧低聲埋怨:「聖上也真是的,怎麼專門宴請這樣一群渾身銅臭味的市儈之徒?氣人。

    「就是。」冒襄也是小聲附和。

    「應該宴請我們這些士子生員才對。」

    吳應箕也說道:「沒錯,未來撐起大明嵴梁的是我輩士子,而不是諸如康紹敬、方文箴這等商賈市儈之徒。」

    ……

    媚香樓二樓的某個雅間。

    崇禎對著兩個兒子說道:「我大明朝未來的賦稅、實業都要靠這些商賈來撐起,這方面指望那些士子是指望不上的,你制定再嚴格的條規都沒什麼用,因為辦法總比困難多,無論多嚴格的條規,這些人都能找到漏洞。」

    「所以專業的事得交給專業的人做。」

    「但凡與錢打交道的事,就大膽交給商賈去做。」

    「這些商賈生來就與錢打交道,說到營利算計,沒人比他們更精明,有他們盯著,才能將朝廷的每一分錢用到實處。」

    說到這裡一頓,崇禎又舉例說:「就比如說漕運,太祖高皇帝派徐達北伐,還有成祖文皇帝先後五征蒙古,當時並無漕運總督衙門,但是太祖和成祖從來就沒有缺過糧!」

    「靠的是什麼?靠的就是開中法,靠的就是商人,正是因為有這些鹽商,我大明才得以最少的財力將最多的糧食運到邊鎮,保證了北伐中原及五征蒙古的軍糧供應。」

    「後來因為勛貴濫支鹽引,開中法廢弛,京師和邊鎮只能依賴漕運輸糧,從此我大明邊鎮和京師的糧食就沒寬裕過!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漕運效率低到令人髮指,朝廷花費同樣的財力所能輸送的糧食甚至不及商人一半!」

    朱慈烺道:「漕運之弊確實嚴重,父皇此前在徐州亦深受其害,路振飛也是因為忍受不了漕運的低效,所以才繞過南直各府直接向糧商購糧,最後卻反而惹怒那些人,若不是父皇及時出手相助,此刻只怕早就被罷職返鄉了。」

    「所以啊。」崇禎道,「等將來北伐之時,糧餉以及輜重的辦采和運輸肯定是指望不上漕運的,還是指望商賈來承擔更靠譜些。」

    關於這點,其實已經被歷史充分證明。

    藉助紅頂商人辦糧餉,確實比官府高效。

    胡雪岩之於左宗棠,盛宣懷之於李鴻章,就是如此。

    既然有現成的成功範例在,崇禎就沒有理由不學習。

    像四渡赤水這樣的神仙仗普通人學不來,官督商辦卻是不難。

    朱慈烺眉頭微蹙說:「但是商賈重利輕義,會不會以次充好呢?比如軍糧,他們會不會採買霉爛的米麥充好米?又比如火器,他們會不會在暗中剋扣鐵料?致使營造的鳥銃或者火炮有炸膛之慮?兒臣以為不可不防啊。」

    崇禎點頭:「烺兒你的擔心是對的,所以還需要給商賈定標準。」

    朱慈烺道:「定標準?父皇所說的定標準,是不是指的立規矩?」

    「不一樣。」崇禎道,「立規矩針對的是人,定標準只針對貨物,比如說軍糧的採辦,就可以給糧商定一個非常明確的標準,不得有石子以及老鼠屎等雜質,不得霉爛變質等等,又比如火器,也可以制定明確的標準,銃管內外徑必須得一致,同一批火器的炸膛率不得超過多少等等,如果達不到朝廷的標準,就要更換商賈甚至罰錢。」

    朱慈炯道:「可以給商人定標準,也可以給官員匠戶定標準啊,同樣道理,也可以給漕運總督衙門還有運軍定一個明確標準,那麼所有的問題不就解決了?」

    「沒用的。」崇禎搖頭說,「把事務交給商人去辦,確定標準之後只需驗貨,而不需要朝廷管人,但把事務交給漕運衙門這樣的官府機構去辦,除了驗貨你還需要管人,人才是最難管理的,所以往往很難管理好,所以辦事的效率就低。」

    歸根結底,這其實就是單純官辦和官督民辦的區別。

    這兩者最大的區別就是一個有利潤的驅動力,一個沒有利潤的驅動力。

    商人為了追求利潤,會想方設法的節約成本,提高效率,但是官府沒有這個驅動力,官員們更多的會考慮省事、安全以及同僚間的和睦,和光同塵。

    所以朱元章北伐和朱棣五征蒙古沒有缺過糧,但是自從有了漕運衙門,京師和北方邊鎮的糧食供應反而不寬裕,所以從商人手中購買火器質量都挺好,但是自從內廷兵仗局和工部兵器局自己打造虎蹲炮、佛郎機炮及紅夷大炮之後,質量就變得十分堪憂,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質量越來越堪憂。

    朱慈烺若有所思道:「這麼說來,都是人的因素?」

    「對,歸根結底全都是人的因素。」崇禎點頭道,「治國也是這樣,只要吏治的問題解決好了,其他的問題就統統都不是問題。」

    「就比如說漂沒,如果大明朝有一支龐大的清廉自律並且能力出眾的官員隊伍,那還會有漂沉這樣的事情嗎?」

    「又比如說徵稅,如果有一支龐大的清廉自律能幹的胥吏隊伍,還會收不上稅?」

    「如果大明朝的每一分稅收都能收足,如果大明朝的每一分賦稅都能用到實處,就絕對不會有百姓流離失所、被迫造反這種事情,建奴也不會有機會坐大!」

    朱慈炯撓撓頭說:「只要管理好了官員就能治理好國家?這麼說好像也不是很難?」

    「呵,不是很難?」崇禎輕輕拍了一下朱慈炯的小腦袋,又說道,「人心似水,民動如煙,人才是最難管的!現在你們還小,等以後你們長大了就會明白了。」

    父子三人正說話間,王承恩走進來稟報說:「聖上,商賈大多都到了。」

    「好!」崇禎當即便站起身,帶著兩個兒子走出雅間來到二樓后側迴廊。

    媚香樓在整個南京城內算是最高檔的青樓,對著秦淮河這一側有個大院子。

    這個院子佔地頗大,院子中間還搭了戲台,平時唱戲的時候都非常的熱鬧,不過最熱鬧的時候還是選花魁之時。

    此時,媚香樓後院已經聚集了數百個商賈。

    看到崇禎父子三人出現在迴廊上,商賈們趕緊避席跪拜:草民等叩見聖上。

    「平身!」崇禎一肅手,笑著說道,「你們都是朕專門派人請來的,是貴客,就不要跪著了,都坐吧。」

    商賈們聞言紛紛入席,但都只坐半個屁股。

    崇禎又對朱慈烺說道:「烺兒,接下來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兒臣領旨。-」朱慈烺臉上湧起一抹潮紅色,先向著崇禎深深的揖了一揖,然後轉身蹬蹬蹬的下了樓梯,來到後院戲台上。

    大嗓門的「大漢將軍」迅速就位。

    「時間不早,咱們就直接進入正題。」

    別的且不說,朱慈烺把崇禎的行事作風是學了個十足十,無論做什麼事情,絕對不做那些沒意義的花活,有意義的花活則另說。

    「想必諸位之前也已經猜出一些端倪。」

    「是的沒錯,父皇之所以把大家請過來,」

    「就是為了一件事情,籌餉,還是籌餉。」

    「眼下我大明邊軍正在徐州與建奴大戰,正是急需餉銀之際,所以還要仰賴在座的諸位康慨解囊,當然,大家儘管放心,絕對不會讓你們白白替朝廷捐輸。」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籤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上一頁 ←    → 下一頁

    最強妖孽三國之召喚猛將會穿越的流浪星球唐朝好地主明天下
    我的大小美女花爆萌小仙:撲倒冰山冷上電影世界私人訂制這個大佬畫風不對一號秘書:陸一偉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