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一百一十六章 2本爛賬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 第一百一十六章 2本爛賬字體大小: A+
     

    熱門推薦:

    「是啊,多征的五百萬兩哪去了?」

    「是否被朝中袞袞諸公給貪墨了?」

    「揪出這些貪官,讓他們吐出餉銀。」

    「此等貪官污吏,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不少士子在台下義憤填贗的開始大聲聲討。

    高弘圖忍無可忍,給戶部左侍郎張有譽使眼色。

    張有譽身為戶部的相關事務官員,也要參與今天的第一項廷議。

    接到高弘圖指令,張有譽便立刻起身駁斥:「一派胡言,遼餉每畝加征一分二厘只是朝廷定的一個標準,並不是實數!每年實際徵收的遼餉僅有三百餘萬兩,就這三百萬遼餉還要被各種急務挪用,因而才會造成遼鎮拖欠軍餉。」

    「爾等一不曾在戶部觀政,二不曾擔任地方親民官,便在這裡大言炎炎,說什麼多征的五百萬遼餉到哪去了,豈非可笑至極!」

    張有譽的第二句,就是人身攻擊了。

    這下卻是捅了馬蜂窩,一下就把現場的士子都激怒。

    江南士子原本就好評時政,裁量人物,而崇禎通過這七天的縱容更是助漲了士子們的議政膽氣,現在張有譽居然說他們大言炎炎,此實不能忍。

    當下在場的士子便紛紛起身怒視張有譽,展開圍攻。

    「左司徒此言差矣,吾輩不曾在戶部觀政便不諳世事嗎?」

    「不曾擔任親民官,便一定不通地方實務嗎?此言大謬!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可見這世界上真有生而知之者!」

    「左司徒是否心中有虛?是否從中分潤好處?」

    看到士子們直接開始人身攻擊,崇禎暗自搖頭。

    這些士子的反駁都沒說到重點,張有譽剛才其實犯了大錯!

    就在崇禎想著是不是授意某個士子反駁之時,顧炎武陡然喝道:「諸位,吾有一言!」

    待彝倫堂稍稍安靜,顧炎武又質問張有譽道:「在下敢問左司徒,朝廷定下的遼餉標準是每畝一分二厘,南直各府州縣皆照此標準徵收,按戶部魚麟圖冊所載我大明現有耕地五億八千萬畝,則遼餉就應該是六百九十六萬兩有奇!」

    說到這一頓,又道:「為何只徵得三百餘萬兩?」

    「對,為何只徵得三百萬兩?」其餘士子也是紛紛聲援。

    「這!」張有譽頓時臉色大變,這下真被士子擊中要害。

    又有士子大聲質問:「左司徒,敢問其餘四百萬稅銀到哪裡去了?」

    張有譽正在想著怎麼遮掩過去,顧炎武卻直接就把這個爛瘡撕開:「其餘四百萬稅銀被地方省府州縣各級衙門截留了,我說的對嗎?」

    「嗡!」在場士子聞言頓時炸鍋。

    史可法、高弘圖等也是臉色難堪。

    高弘圖見崇禎一點不著急的樣子,也是憤怒。

    心說聖上你任由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士子胡攪蠻纏,將官場陋習公諸於眾,是想跟全天下的文官徹底撕破臉嗎?

    你真就不怕大禮議、爭國本重演?

    張有譽還試圖辯解:「朝廷的稅銀歷來就分為兩部分,一部分解送京師戶部,稱之為起解,一部分留在省府州縣等各級衙門,稱為留存,留存部分稅銀是要用於給地方官員以及胥吏發放俸祿,噢,還有,爾等士子生員的廩米也從中支取。」

    結果張有譽不辯解還好,一辯解卻招來更加激烈的聲討。

    「胡說八道,官員俸祿自有正稅,胥吏薪水有徭役折色。」

    「以前沒有加征遼餉時,也沒見官員胥吏少拿一分俸祿。」

    「難道加征了遼餉之後,官員胥吏就又多領了一份俸祿?」

    「遼餉之後又加征剿餉,

    剿餉之後復加征練餉,如此說來地方官及胥吏豈非領了四份俸祿?漂沒就漂沒,非說留存,哄鬼呢。」

    「無恥之尤,簡直就是無恥之尤。」

    「三餉乃大明續命之銀,也敢漂沒?」

    終於有士子說出崇禎期待中的漂沒!終於來了!

    張有譽額頭上已經出汗,強自辯道:「漂沒之事古亦有之,無論漕運、海運還是陸路運輸,都存在一定之風險,為免貽誤國事,因而留有漂沒之定額。」

    人群中又有士子高聲說:「可是在下聽說遼餉未出京師便已漂沒三成!等到了薊鎮更已經漂沒五成之多,而且從京師至薊鎮既不用走海運,也不必走漕運,陸路也沒有多遠,而且天子腳下並不存在盜匪,左司徒之說實難令人信服!」

    張有譽直接就破防,這活沒法幹了,真說不清楚。

    大明朝的財政收支,從中央到地方就是兩本爛賬。

    收稅端是一本爛賬,勛貴官紳和豪門宗族各種偷稅漏稅及逃稅,官員胥吏也是各種吃拿卡要貪墨剋扣中飽私囊,十成稅銀能收五成就不錯了。

    這個還真不是瞎說,因為按崇禎年間的魚鱗圖冊,全國總有耕地五億八千多萬畝,有課稅三升三合五勺的民田,有課稅五升三合五勺的官田,也有不繳任何賦稅的宗室皇莊,但是平均下來之後的總稅率大致維持在三升三合五勺左右。

    那麼簡單計算一下,5.8億畝×0.0335石/畝=1943萬石。

    按照一石一兩比價,只是田賦正稅就能收入1943萬兩!

    然而實際上呢?自從張居正死後,大明的田賦正稅便逐年下降,到了崇禎年間已經連一千萬兩都徵收不到。

    田賦正稅如此,丁稅和徭役折色就更加不用多說。

    因為官員和士子有大量免丁免役,再加上百姓大量逃亡,因此到了崇禎年間這兩項稅收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一年下來也就徵收幾個散碎銀兩。

    這幾個散碎銀兩甚至不夠給徵稅的胥吏當跑腿錢。

    最後就是三餉,如果能足額徵收,遼餉有700萬,剿餉有280萬,練餉有730萬,三餉加起來有1710萬!

    但這僅僅只是理論上的徵稅數字。

    實際上三餉最多只能徵收到半數。

    一是因為逃亡的百姓太多,二就是貪墨。

    從崇禎初年到崇禎十七年,正稅、丁稅、徭役折色加三餉,全部加起來就沒有哪怕一年能夠超過2000萬兩!

    所以才說收稅端就是一本爛賬。

    然而,收稅端爛,開支端更爛,爛到了不能再爛,六部以及各級衙門層層漂沒,十成撥款能有五成撥付到位就已經燒高香。

    真要把兩本爛賬捅出來,所有人的臉面都不好看,也包括崇禎。

    因為崇禎的內廷更加爛,文官收稅好歹還有五成,內廷就一成!

    張有譽直接摞挑子不幹,還兼著戶部尚書的高弘圖便直接暴露在眾士子的槍口下。

    已經有幾個士子將矛頭對準了高弘圖:「高閣老,大司徒,你就不站出來說幾句嗎?遼餉究竟怎麼回事?」

    高弘圖知道跟這些士子根本說不清楚。

    高弘圖只能哀求崇禎道:「聖上,時間差不多了,廷議該開始了。」

    崇禎笑了笑,到此為止,他的意圖已經完美達成,他藉助士子的諷評,也只是為了敲打和警示內閣而已,並不是真的想要撕破臉。

    崇禎只是想讓內閣明白,內廷和內閣都一屁股屎。

    所以想讓朕擦乾淨屁股,這沒有問題,但是你們至少得把草紙錢出了,如果沒有一點表示,今天的廷議就別想好過。

    當下崇禎便對錢謙益說:「錢牧齋,今天先這樣吧。」

    錢謙益心領神會,當即登上台說道:「諸位同學,聖上與內閣還有國家大事要商議,今天的評議就到此為止,諸位回去之後可以寫一篇文章,就今日所議之賦稅、漂沒諸事項,發表一番更深入的見解,寫得好的文章將張貼於告示欄,供同學們品評討論。」

    錢謙益說話之時,崇禎也適時起身,在史可法等官員簇擁下離開彝倫堂。

    眾士子雖感覺意猶未盡,但是聖上都已經離開了,便也不想再耽擱時間,趁著腦子裡還有印象,趕緊回宿舍寫文章。

    若是能寫出一篇雄文來,

    沒準從此就簡在帝心了。

    ……

    國子監左側的博士廳早已經準備好。

    崇禎一進來就居中坐下,朱慈烺和朱慈炯分坐於崇禎左右。

    看到史可法四人都站著,崇禎便道:「王大伴,加四把椅子,請四位閣老坐著議事。」

    王承恩趕緊帶著小太監往大廳里加了四把椅子,史可法四人先依禮向崇禎謝恩之後才依次落座。

    崇禎一抬手說:「開始吧。」

    史可法便轉頭對張有譽說:「左司徒,你先跟聖上說明情況。」

    「是。」張有譽應了一聲,又向著崇禎長長一揖,然後起身,「啟奏聖上,由於京師淪陷戶部帳本一概失落,因而崇禎十六年的財政開支帳目已然是無法再行核算了。」

    「此事不必提。」崇禎道,「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今天只議今年的預算。」

    「是。」張有譽一揖說道,「北直、山東、山西、陝西皆淪陷,河南省大部、山西省及湖廣省一部亦陷於賊手,四川省又正遭受張獻忠流毒,因而我大明的可靠稅源只剩南直、江西、福建、兩廣及雲貴,總畝數甚至已不足三億畝,因而崇禎十七年之正稅、丁稅以及徭役折色再加三餉,總預算僅一千萬兩。」

    崇禎對於這個數字絲毫不覺得意外。

    因為此前幾年的歲入也就兩千萬不到。

    今年能徵收上來一千萬兩,就已經不錯了。



    上一頁 ←    → 下一頁

    網遊之虛擬同步縱天神帝惡魔校草:吃定獨家小甜極品小農場放開那個女巫
    三界紅包群寒門狀元西遊大妖王最強妖孽三國之召喚猛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