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第一百一十一章 討虜檄文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崇禎大明:從煤山開始 - 第一百一十一章 討虜檄文字體大小: A+
     

    熱門推薦:

    兩天時間很快過去。

    相比起第一次聽聞崇禎南下時的猝不及防,這一次南京官員就從容多了,雖然仍舊來不及也沒有財力修繕皇城,但在南京守備太監行轅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擴建,使之符合天子的儀制卻是完全能辦到。

    這天一大早,以史可法為首的南京官員便早早來到燕子磯碼頭等候崇禎。

    可是等啊等,一直等到己時末(上午11點),太陽都已經到了中天,史可法等南京官員已經熱得不行,崇禎卻還沒出現。

    「不太對啊。」高弘圖抹了把額頭上的汗水。

    「聖上說不搞迎來送往那一套,不會是要來真的吧?」

    「啊?」史可法、姜曰廣等附近的幾個官員聞言也是心頭咯頓一聲。

    他們這才想起來,崇禎昨天就專門派中官過來傳話,不搞迎駕那套。

    最後還是禮部尚書王鐸搖頭說:「不會,天子身為九五之尊,出巡或者回京自古便有一整套禮儀,又豈是聖上說不搞就真能不搞的?不合規矩。」

    高弘圖聽了直翻白眼,聖上就把咱們晾在了燕子磯,卻從別的地方悄然進了南京,我們還能把他怎麼着?糾集御史言官聯名上疏對他展開圍攻?重演大禮議爭國本的故事?為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犯得着這麼做?

    正這麼想着,前方忽然喧嘩起來。

    「幾位閣老,有船過來了,有船過來了。」

    史可法等人頓時精神一振,聖上終於還是來了么?

    又等了大約一刻多鐘,渡船終於靠了岸,隨即從船上下來一隊夷丁。

    不過看清楚那隊夷丁簇擁著的是一個少年人之後,史可法等便愣住,這什麼情況?怎麼只來了太子殿下?聖上呢?

    不過還是趕緊上前見禮。

    「史閣老,還有諸位閣老。」

    朱慈烺回過禮后訝然問:「你們怎麼在這?」

    「臣等專在此迎候聖駕。」史可法有些無奈的道,「敢問太子殿下,聖駕可是有事情耽擱了所以推遲了回京的日期?」

    「父皇一早就已經回京。」

    朱慈烺笑着擺擺手。

    眾大臣便愣住。

    ……

    崇禎此時早就已經從玄武門進了南京城,並且坐在了國子監的辟雍。

    辟雍,本為周天子所設大學,校址圓形,圍以水池,前門外有便橋。

    東漢以後,太學中皆有辟雍,作為尊儒學、行典禮的場所,歷朝歷代的皇帝在即位之後至少需要到辟雍講學一次。

    崇禎即位之後曾在北監講學。

    但是到南京國子監講學還是頭一次。

    為了這次講學,崇禎特意穿了甲胃。

    就是之前高起潛穿過幾次的那一身,金黃色的山文甲,金黃色的兜鍪,再加上一身大紅色的罩袍以及大氅,看着真是威風凜凜。

    要是拿一柄三尖兩刃刀,直接就能演楊戩。

    不過,在辟雍這個尊儒學、行典禮的場所穿這麼一身,難免有些突兀,要是讓劉宗周以及黃道周等理學宗師看見這幕,免不了一頓罵。

    但是崇禎其實是刻意為之,故意穿這一身,就是要給南京國子監的學生、乃至於全天下的士子血液中注入尚武的基因。

    儒家與尚武,其實從來就不是二元對立的。

    古時的儒者,連孔夫子都是左手卷右手劍。

    聽聞聖上已經到辟雍,國子監的學生頓時蜂擁而至。

    很快,整個辟雍大堂就被學生擠滿,大堂里站不下,不少學生就只能站在外面。

    南京國子監最鼎盛時有九千多學生,到了崇禎年間,學生數量出現了大幅下滑,

    但是仍還有兩千多人。

    不過,大多是官宦世家子弟。

    鄭森就是這兩千多人的一員。

    而且鄭森搶到了一個好位置。

    此時距離崇禎甚至不足十步。

    看着近在遲尺的皇帝,鄭森再難掩胸中涌動的情緒,好男兒就該披這一身甲胃,跟隨聖上前往徐州,為大明戍邊、流血!

    這時太監搬來一塊木板豎在辟雍。

    崇禎拿起炭灰就在木板上寫下兩個字。

    寫完字,崇禎環顧左右問道:「有誰認得這兩個字?」

    「聖上,草民認得。」鄭森舉手答道,「聖上所寫乃是中國二字!」

    「不錯,這正是甲骨文中的中國二字。」崇禎指著木板朗聲說道,「獵獵旌旗下,一隊手持金戈的甲士守衛著中央一方區域,這便是中國。」

    「這便是中國,我們的國家,我們生於斯長於斯也將會葬於斯的祖國!」

    「可是現在,流賊新敗,二十萬建奴大軍已叩關入塞,占我土地,殺我父母,欲逼我漢家兒郎剃髮易服,更欲毀我泱泱華夏五千餘年之宗廟社稷。」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豈能任由建奴毀傷者乎?」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我漢家衣冠傳承兩千餘年,豈能任由建奴侵奪者乎?」

    「三皇五帝,秦漢相繼,我華夏宗廟延綿五千餘載,豈能任由建奴毀我社稷者乎?」

    「巍巍華夏,煌煌漢祚,大明是全體士大夫之大明,是全體炎黃子孫之大明,而非朱氏皇族一家之大明!」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聽到這一句,鄭森等學生的腦子就像被敲了記重鎚,嗡嗡作響。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大明是全體士大夫之大明,是全體炎黃子孫之大明,而非朱氏皇族一家之大明?

    這聲宣告,猶如洪鐘大呂響徹辟雍。

    鄭森等學生的熱血一下就沸騰起來。

    崇禎則開始振臂高呼:「值此建奴入寇,天下板蕩之時,我漢家兒郎皆應承擔起守土抗戰之職責,爾等士子生員飽讀聖賢之書,更當為天下之表率,棄筆墨,操金戈,為我輩身體髮膚而戰,為我漢家衣冠而戰,為華夏宗廟社稷而戰!」

    說到這一頓,崇禎又加重語氣將聲量也放到最大:「朕,謹在此下詔討虜,凡我大明之士子生員,凡年在十六歲至五十歲之間,皆需響應朝廷號召,距離近者於月底之前到南京國子監集結,隨朕一同北上戍邊。」

    「距離遠者,可自行北上徐州。」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士子十萬軍!」

    「讓我們以三尺青鋒正告建奴,我大明士子不光會讀書。」

    「一千六百多年前,陳湯曾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今天,朕也要昭告天下,漢家衣冠不可奪,華夏宗廟不可侵,大明王朝之尊嚴不容褻瀆!膽敢褻瀆大明者,雖強必誅!殺虜!」

    聽到這,鄭森等學生便再也按捺不住,騰的就跳起身來。

    「殺虜!」下一刻,兩千多學生便跟着歇斯底里的高喊了起來。

    那巨大的聲浪瞬間就衝出辟雍,響徹國子監,甚至傳到了秦淮河兩岸。

    停泊在秦淮河上的上百艘畫舫,還有秦淮河兩岸的上百間綉樓,便紛紛推開紗窗,一顆顆的烏雲臻首從中探出,向著國子監的方向張望。

    史可法帶着上千個官員急匆匆來到集賢門外,也正好聽到這陣陣高喊。

    「這些學生瘋了么?就讀個書,喊什麼殺虜?」幾乎所有的官員腦子裏都下意識的崩出這一個念頭,「就你們,還殺虜?被虜殺還差不多。」

    史可法抹了把汗水,抬腿要往集賢門裏邊走。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一個身穿蟒袍的太監卻從集賢門裏走出來。

    王承恩走到集賢門的台階之上,便刷的將手中捧的聖旨展開來,又尖著嗓子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聽到這,史可法等人趕緊跪倒。

    王承恩頓了頓,接着往下念道:「大明危急!」

    「二十萬建奴大軍已叩關入塞,占我土地,屠我父母,欲逼我漢家兒郎剃髮易服,更欲毀我泱泱華夏五千餘年之宗廟社稷。」

    「……」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凡我大明之士子生員,凡年在十六歲至五十歲間皆需響應朝廷號召,距離近者於月底之前到南京國子監集結,隨聖駕一併北狩徐州,距離遠者可自行北上徐州,沿途之府州縣需給食。」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士子十萬軍!」

    「我大明士子不光會讀書,更會提三尺青鋒上陣殺敵。」

    「一千六百多年前陳湯曾說: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今天,我輩士子也要讓建奴知曉,漢家衣冠不可奪,華夏宗廟不可侵,大明王朝之尊嚴不容褻瀆!膽敢褻瀆我大明者,雖強必誅!」

    「為父母妻兒而戰,雖死亦無悔!」

    「為華夏衣冠而戰,雖百死亦無悔!」

    「為大明尊嚴而戰,雖萬死亦無悔!」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做中國人!欽此!」

    「這是?」史可法等南京官員一臉懵逼,這是什麼詔?

    王承恩卻捲起聖旨遞給史可法,又說道:「史閣老,這是萬歲爺剛下的討虜詔,快讓禮部以八百里加急昭告天下士子生員!」

    「王公公。」史可法想說點什麼。

    可是嘴巴張開,卻不知道該說點啥。

    聖上沒與內閣商量就下了這樣一道詔令,確實有些過,但也僅只是略微有些過,更關鍵的是聖上做的沒錯,號召天下士子為國而戰,為大明戍邊,情理上也完全說得過去,儘管他們認為根本不會有幾個士子響應這一紙詔令。

    最終史可法還是乖乖的將聖旨接了過來。

    「臣,謹領旨。」



    上一頁 ←    → 下一頁

    網遊之倒行逆施外室女民國小地主極品學生重生千金歸來
    網遊之虛擬同步縱天神帝惡魔校草:吃定獨家小甜極品小農場放開那個女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