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第379章 朱元璋為什麼要殺功臣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支教五年,大明成了日不落帝國 - 第379章 朱元璋為什麼要殺功臣字體大小: A+
     

    朱元章為什麼要殺那些功臣?

    一是因為那些勛貴自持對大明有功勞,大明建立之後,他們便開始享受成果了,便開始枉法害民了。他們覺得江山是自己打下來的,理所應當盡情享受。

    自己打了一輩子仗,就不能享受享受了?

    人性使然,使得他們在功成之後,沒有把大明律法放在眼裏。

    其實朱元章也給了他們榮華富貴,但朱元章給的那些榮華富貴,又怎能滿足得了他們的胃口?人心不足蛇吞象,那是人性。

    所以歷史上能夠在功成之後,還能保持初心的開國功臣,簡直是鳳毛麟角。

    就只有范蠡,張良等人做到了。

    所以歷史上得到善終的功臣,太少了。

    朱元章當時的想法是,你們的確有大功,也可以享受,但你們沒必要害民啊。功臣得到封賞那是理所應當,但不能因此無法無天。

    那些淮西勛貴枉法了、害民了,這就是朱元章殺他們最直接的理由。

    其二,就是朱元章也害怕他們壯大起來之後,會禍害大明。

    最後尾大不掉,大明的後世之君控制不了他們。而歷史也無數次出現了,那些功臣的後代,最後會成為禍害百姓的最大蛀蟲的現象。

    事實後來也出現了朱元章擔心的情況,到了明成祖時期,皇帝就動不了那些封建貴族了。

    最後皇帝不得已和士大夫共天下。

    崇禎皇帝或許在臨死之前,就已經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他的臨終遺言才說,天下文臣皆可殺!

    天下文臣,指的就是士大夫階層。

    他的祖宗朱元章想和百姓共天下,而他卻說:「朕要和士大夫共天下。」

    其結果呢,有目共睹。

    崇禎能在臨死前明白這個道理,明白了和百姓共天下才是王朝的長久之計,證明他也不笨。當然如果再給他一次重生的機會,就算他再明白,也沒有能力對抗封建貴族。

    因為那時候的封建貴族已經成長為參天大樹,能力不足的皇帝還真撼動不了。

    秦宇剛才那句話,揭示了朱皇帝殺功臣的第二個原因,所以朱元章才會拍手叫好,覺得秦宇說到他心坎里了。

    或許他之前並不是很清楚,士大夫階層對朝廷的危害,只是隱隱覺得有這麼一個危險存在。

    朱元章,天生就有感知危險的能力。

    而現在,秦宇則是給他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讓他豁然開朗。

    「幸好有秦先生在,否則,咱的大明也會步其他王朝的後塵,不到三百年就滅亡。」朱元章心中暗暗想道,「咱之前是用殺的,想阻止士大夫的發展壯大。」

    「而秦先生用的則是制度,公田制,防止他們兼并土地。」

    「秦先生的策略,比咱的辦法高明太多了。」

    「幸虧他是在大明開國初期出現的,那些士大夫階層還是搖籃里的嬰兒。如果他是在大明的第二代第三代皇帝時期橫空出世,就算那時候的皇帝聽從了他的策略想要實行公田制,也力有不逮。」

    ……

    「所以,歷史上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皇帝,都在用馭民之術。」秦宇道,「和封建貴族勾結在一起,聯手欺負治下的萬千平頭老百姓。」

    「如果他們當中有人,想真正為最底層的百姓謀福利,那些貴族階層會說:皇帝你想幫最底層的百姓說話,先過了我們這關再說。」

    「當然,絕大多數皇帝本來就是貴族階層出生,他們壓根兒就沒想過,要和普通老百姓站在一邊。」

    「沒有當農民的經歷,就不會真正把普通老百姓當人。他們根本就沒有,為天下老百姓謀福利的觀念,所以也無從意識到馭民之術是錯的。」

    「歷史上只有農民出生的朱皇帝,才提出了『要和百姓共天下的』理念。正因為有這個觀念的存在,所以大明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有機會超過三百年的封建王朝。」

    「只可惜朱元章因為思想的局限性,沒法做到從制度上限制封建貴族的發展。」

    「沒有真正做到,和百姓共天下,和最底層的老百姓形成利益共同體。」

    「如果他做到了,說不定現在都還是大明王朝。」

    「先生說的有理。」朱元章道,心中暗想:秦先生你這不是來了嗎,你已經教會了咱怎樣防止封建貴族壯大,怎樣真正和百姓共天下。

    你的出現,已經讓大明,可以千秋萬代的傳承下去了。

    「另外,還有一些皇帝用馭民之術,完全是因為蠢。」秦宇繼續道,「乾隆皇帝曾經說過,科舉的八股取士的主要目的就是形成牢籠,把文人困在牢籠里,讓他們沒心思反對他的統治。」

    「還搞什麼三十三兩銀子的制度。」

    「他壓根兒就不知道,王朝的命運民族的命運,最終是由最底層的老百姓決定的,而不是由那些貴族決定的。」

    「貴族在民族危亡之時,只會逃到國外去繼續過他們的富貴生活。」

    「乾隆皇帝那樣馭民,完全就是在自找死路。」

    「所以乾隆後期,清朝就開始走下坡路了。他老爹給他留下的盛世家底,被他敗的精光。」

    「別以為百姓的力量小,一旦他們爆發起來,就勢不可擋。」

    「皇帝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

    「一個王朝的主體民族的主體,是人數最多的底層老百姓,而不是那些少數所謂的精英階層。」

    「先生說的對。」朱元章道。

    「綜上所述……」秦宇道,「古代的皇帝之所以都用馭民之術,原因是他們本身就是貴族階層,從來沒有把最底層的老百姓當自己人,老子是精英階層,什麼時候和你們這群螻蟻是自己人了?然而他們又不得不承認百姓的強大,因為好多王朝都是百姓起義推翻的。」

    「所以他們在面對老百姓的時候,心虛,不自信,甚至害怕。壓根兒就沒有為百姓考慮過,他們能不心虛,能不害怕百姓反抗他們嗎?」

    「最後是因為一些皇帝蠢,他們根本就不知道,廣大老百姓才是決定王朝興衰的關鍵因素。他們覺得,士大夫階層才是決定王朝興衰的因素。」



    上一頁 ←    → 下一頁

    食全酒美絕天武帝撐腰坑爹兒子鬼醫娘親大國戰隼
    快穿之龍套好愉快離天大聖無相仙訣猛卒鬼手神醫:王妃請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