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在春秋不當王» 第512章 范鞅的第二計劃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在春秋不當王 - 第512章 范鞅的第二計劃字體大小: A+
     
      范鞅聞得晉侯此言,心中亦是頗為不快,不由是隱隱帶有些怒意的言道:

      「此事干係重大,還望君上……三思。【,google搜尋】」

      晉侯午又如何聽不出范鞅此言之中的威嚇之意?然而,他依舊是神色如常的,用他那稍顯稚嫩的聲音是澹然回道:

      「我晉國自文公以來,尊王而攘夷,於諸侯之間稱為伯主已逾百年,至今威名不減。而今日魯侯有難,寡人慾遣使護送其歸國,這難道還能何過失不成?我晉國,從何時起,行得此等義舉,卻變得這般瞻前顧後了?」

      「季孫意如,世為魯卿,如今卻讓國君流亡於外,自己卻坐享國事。如今又傳言其欲向鄆邑用兵,此等行為,實為天下人所不齒!寡人亦欲派使領兵,前往乾侯,以奉魯侯歸國!」

      「趙鞅,寡人便將此事交由你去!」

      乾侯地處晉魯交界處,屬於晉國領土,此舉其實就等於是準備威逼季孫意如,與之形成對峙之勢。

      趙鞅聞言,亦是當即領命道:

      「臣,領命!」

      范鞅看到如此情形,心中不由暗嘆一聲,知道此時他若再與晉侯午強行辯駁,那未免就犯了大忌。

      於是,他就改變了自己的策略,又是進言道:

      「雖是如此,然則若直接以兵勢威壓,唯恐人心不服,臣以為還有更好的辦法!」

      晉侯午聽到這話,倒是令他有些出乎意料。

      「哦?是何辦法?」

      「君上,鄆邑本就是魯國孟氏的領土,後為齊國所強占。如今季氏派遣軍隊與孟氏一同前往奪回失地,此舉也是名正言順。至於魯侯,可派人與之好言相勸,先禮後兵,季氏若願意接回國君,那自是最好。若是不肯,我們再與之刀兵相向亦無不可!」

      趙鞅聞言,卻不禁是冷笑一聲:

      「魯侯被逼得外逃這麼多年,季氏若當真想要迎回魯侯,何至於等到現在?鞅也不才,卻是不通其中之關竅。」

      而范鞅卻沒有搭理趙鞅,又直接是對晉侯午說道:

      「君上,我們何不將魯侯與季孫意如,一同請至乾侯。然後派人從中說合,若他二人君臣得以複合,豈不甚善?若是季孫意如執意不肯,那時候再興兵問罪不遲!」

      李然知道,這不過是范鞅的緩兵之計,但是他又說得合情合理,令人沒法反駁。

      是啊,如果能好好說話就解決問題,又何必是動粗呢?

      更何況,這畢竟還是同室操戈。

      晉侯午沉思片刻,認為范鞅的這個方法也確是令人無法反駁。

      此法既彰顯了晉國的霸主地位,又可以居中調和此事。若一切順利的話,甚至晉國可以不費得一兵一卒。

      這樣兩全其美的辦法,他晉侯午又豈能當眾反駁呢?

      而且,再退一萬步講,如果季孫意如真的執意不肯,那他們最後以兵相逼,那也還是一樣的。

      「如此……倒也不錯……魏卿,你看如何?」

      而沉默寡言,老成持重,而又身體欠佳的魏舒,此時也早已沒了當年發明「魏舒方陣」時的那一股子英氣。只見魏舒是顫顫巍巍的上前,並匍匐在地:

      「臣以為,范鞅所言亦是在理,如此所為亦無不可。」

      經得魏舒這麼一說,那麼此事便就此說定,亦無有再迴旋的餘地。

      朝議結束之後,范鞅和趙鞅又在偏殿門口相遇,范鞅不由冷笑一聲:

      「呵呵,原本只以為志父只通於武勇,卻不知竟也有這般的好手段啊!」

      趙鞅聞言,亦是故作鎮定,他此前已受董安於所教,裝作茫然:

      「范大人此言何意?」

      范鞅又如何不知趙鞅是在裝湖塗?他那雙深邃的眼眸子又瞥了一眼一旁的李然。

      「之前,這位子明先生,一直想讓老夫幫助魯侯,卻被老夫所拒。未曾想到,最後竟又來尋你?而且……」

      范鞅的「而且」後面,卻是不願意說了,他想說的是而且他都一點都不知道,但如此一說,不免會直接暴露了自己在暗中監視趙氏。

      其實,這一切趙鞅也早已是心知肚明的,但他又不能與范鞅直接翻臉,所以也只能是打了個哈哈言道:

      「哦,不過是巧合罷了,在下只是覺得,此事對我晉國亦是有利。所以,想來君上也是作如此想的吧?」

      范鞅聞言又是呵呵一笑:

      「呵呵,也罷!只不過……正所謂『賢者寵至而益戒,不足者為寵驕』,你們趙家人……呵呵,好自為之吧。」

      (譯:真正賢名的人,得到君上的恩寵會更加的小心翼翼,如果不小心翼翼的,就會變成持寵而驕。)

      范鞅只撂下了這麼一句聽著似乎不著調的話,隨後便直接告辭離開了。

      其實,范鞅的這一句話也是大有來頭的。此言並非是出自他人之口,而正是他的爺爺範文子當年告戒趙鞅的爺爺趙文子的。

      當年趙文子剛剛弱冠,當時還算是與趙氏交好的範文子,曾是以長輩的口吻告戒趙文子要戒驕戒躁,更要懂得和國君保持分寸,不能恃寵而驕而重蹈了祖先的覆轍。

      只不過,當年範文子告戒趙文子的話,今天從范鞅口中說出,其意味卻未免是多了一分恐嚇之意:

      都悠著點吧!你們可別跟著國君走太近,到頭來卻跛了自己的腳!

      ……

      而范鞅,在文縐縐的撂下句狠話後,便是狠狠辭了趙鞅,並立刻回了府邸。叫上自家的家臣,讓他趕緊給季孫意如傳信。

      表示如果晉侯派人來請他去往乾侯,務必一定要去。只要季孫意如來了,便萬事好說。

      要是不來,恐有滅頂之災!

      而且,除此之外,他又另派了一人,專門是去往了鄆邑那邊,也得加緊運作一番。

      而當那兩名家臣動身後,范鞅望著他二人離去的背影,心中喃喃道:

      「呵呵,季孫意如,這一關能否過得去,可就全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另一邊,趙鞅亦是帶著李然先到了趙府,並且將今天在朝堂發生的事情悉數與董安於說了一通,而董安於卻始終是眉頭緊鎖:

      「不好……此事恐怕尚有變數!」

      趙鞅不由好奇道:

      「哦?怎講?」

      董安於嘆道:

      「主公有所不知,范氏此舉定是緩兵之計,必是會有所準備!」

      李然其實也是這個想法,所以,他當時從宮中出來後,便當即決定是讓孔丘先行回了鄆邑,陪在魯侯身邊,以防不測。

      而他自己則是要跟著晉國使團,以防止這邊突然會又出現什麼么蛾子。

      話說晉侯午辦事倒也是極為迅速,他先是派了兩撥人馬,分別前往鄆邑和曲阜,讓魯侯稠和季孫意如分別前往乾侯。

      而另一方面,則是特意又命荀躒是組得一個使團,也是往乾侯而去。

      而李然作為居中調停的首倡之人,自然是隨著荀躒一起。

      而趙鞅,則是在國內籌備著一應戰具,枕戈待旦,以應對著後面可能將會出現的戰事。

      而在使團前往乾侯路途中,荀躒則是有意接近李然,李然自知也是避不開,再說他也想要知道眼前的這個荀躒,究竟到是對此事做何等的想法。

      荀躒乃是是晉國六卿中較為低調的,他們荀氏一族,也稱智氏,其經歷倒是和趙氏有得幾分相似。

      荀躒其父早亡,而因為他們荀氏和中行氏乃是同宗,故而受得中行氏的保全,他們荀氏終於是保得六卿中的一席之地。

      而當荀躒任下軍左之時,亦是尚未成年,所以其在六卿之中一直相對低調,且較為特殊。

      為什麼說他極為特殊呢?

      一方面,只因他們荀氏本就是與中行氏交好的,可以說沒有中行氏當年的力保,就不可能有他們荀氏的今天。而范氏和中行氏如今又是同氣連枝,所以他們荀氏從情感上而言,也自然而然的,是更為偏向於范氏,中行氏這一邊的。

      但另一方面,他們荀氏的封邑,又全部都是在太行山西的。可以說是和韓、趙、魏三家的領地是盤根錯節。

      他們的主邑智邑,就在魏氏的主邑安邑附近,而他們的高粱邑,又在韓氏的平陽城附近,塗水邑又接近趙氏的晉陽。

      所以,可以說他們荀氏的勢力範圍,又跟韓、趙、魏三家是難捨難分。這種情況下面,荀氏又自是不敢直接得罪他們三家,凡事也都得留些體面。

      所以,就是因為他們荀氏的這一層極為特殊的關係,此次前往乾侯辦事,荀躒便被委命為使者。

      顯然,李然此刻也不得不是與他處好關係。

      這天夜裡,荀躒特意找李然喝酒,子路尊師命,一直陪伴在李然身側,他此刻則是留在屋外守衛。

      李然和荀躒酒過三巡,荀躒卻是借著酒意說道:

      「子明先生之前輔左楚靈王,楚靈王暴屍荒野,而後又輔左王子朝,卻被王子朝所囚,此番又協助魯侯歸國,卻不知此番究竟前途幾何呀?!」

      李然聽罷,頓時不覺是警覺了起來。

      荀躒說得這些話,都可謂是李然的不堪過往。如今說得這些話,其挑釁意味可謂濃厚。

      李然一時停杯投箸,也不知這荀躒究竟是何居心。

      



    上一頁 ←    → 下一頁

    峽谷正能量最強抽獎系統諸天萬界天影鋼鐵皇朝
    農家小媳婦我的老千生涯小青銅你別慫我家後門通末世劍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