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在春秋不當王» 第435章 子產交代後事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在春秋不當王 - 第435章 子產交代後事字體大小: A+
     
      第371章 子產交代後事

      游吉見此情形,不由湧上幾分黯然之色。

      他其實又如何會不知道子產的狀況?那幾日,子產遇刺之後,為免再遭豐段一黨的迫害,於是便來到他府上安然住過些時日的。

      彼時,游吉就已是看出了些許端倪。而如今,子產在重新秉政之後,又是千頭萬緒,日理萬機,累垮那是在所難免的。

      所以,如今更是顯得形銷骨立了。

      子產卻坦然笑道:

      「吉啊,事已至此,你也不必太過於介懷。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又有何人可避?僑能在世時替我們鄭國築下這一番基業,也已算是無憾矣!」

      游吉嘆息道:

      「大夫只管安心靜養,萬不可胡思亂想,托此不吉之言啊……」

      子產卻是又朝游吉招了招手,請游吉是來到他的身邊,隨後,又甚是無力的握住游吉的手道:

      「吉,我走了之後,這執政卿之職,非你莫屬,望你能肩負起此等大任!若是換做旁人,我還是不放心吶!」

      是的,正如之前所言的,若是旁人,或是會怠慢於國君,又或是會再將他如今的這一套新定下的立國路線給悉數推翻,甚至是重新回歸到「附庸他國」的線路上去。

      對鄭伯不忠,則勢必會使得鄭國陷入內亂;而廢除新政路線,則不但子產的心血便等於白費。鄭國百姓則更是會重回往昔,必將苦不堪言;

      事實也證明,唯有堅定走獨立自主的開放道路,才是鄭國的立國之本。既要能為自己繼續謀求自主獨立的權利,又不可固步自封,與強鄰交惡。

      所以,究竟這下一任的執政卿之位該傳於誰?這可謂是關鍵中的關鍵!

      游吉聞言,則是沉默了片刻,並甚是堅定的說道:

      「大夫放心,游吉明白,游吉定將竭盡所能,不負大夫所託!」

      只聽子產此時又長長的嘆了口氣:

      「哎……吉啊,我現在所擔心的倒也無他,只是伱為人太過寬和,恐難懾服一種宵小之輩!所以,我希望你能有所改變,哪怕是待人嚴苛一點,也是可以的!」

      游吉聞言,卻是對此大為不解:

      「啊?大夫何出此言?大夫為政一向是以寬恕待人,為何反勸吉要以嚴苛秉政?吉以為,為政者若是過於嚴苛,於國於民,恐都無有好處啊。」

      「哎,吉啊。你終究是看不透這其中的關竅哇!如今這世道,只有那些有德行的人,才能夠用寬大的為政手段來使百姓服從,而你我均難有此能,所以唯有退而求其次才行啊!」

      「比如這大火,百姓們看見了就害怕,所以,就很少有人會死於火中;而水看起來溫柔無骨,所以百姓們會輕視並玩弄它,以至於很多人都會死在水中。所以想要既做到寬恕,而又能通於教化,這其實並不容易啊。你若待民不言嚴,說不定反倒是會傷害了百姓!」

      游吉聞言,卻還是不以為然:

      「大夫所言,吉雖一直都是信服的。但是,對於此事恐不敢苟同。吉實不知,大夫既是如此親民的,又怎會作如此想法?」

      「吉,你切記,務必要聽我今日之言,否則日後只會徒增煩惱!僑之秉政,確實親利小民,但也正因為如此,才導致了我鄭國上下如今會這般的糜費無度!那豐段之所以能成事,便是如此啊!」

      李然聽得此言,也不由得是對子產感到欽佩。因為他作為未來人,對於子產如今所說的這種情況,實在是太過於熟悉了。

      只不過,畢竟這是子產在給游吉交代後事,他不便於直接向前解釋。所以,他也就一直待在一旁,不作他言。

      而游吉顯然還是不能苟同,畢竟,他所看見的,都是鄭國上下在子產的帶領下走向了安定繁榮。

      既如此,那他日後只管蕭規曹隨,又怎麼會有錯呢?

      子產看出他始終沒有將自己的話放在心上,不由得憂心忡忡起來。但是也無可奈何,游吉本就是老好人,讓他嚴以待人,也確實是為難他了。

      但就他的威望和對自己改革的支持來說,游吉又是子產如今唯一能託付的人。

      「吉,待你當上執政卿之後,要多聽子明的意見,你們也是舊相識了,僑便是不多說,想必你也是清楚的。」

      「大夫,在下和子明雖未深交,但他的才情那是天下人都有目共睹的,這一點還請大夫寬心。」

      「子產大夫放心,然亦必將竭盡所能,不負大人重託!」

      子產看著,微微點了點頭,隨後便閉上了眼睛,他今日說的話已經太多,也耗費了他太多的精力。

      但此時,李然卻又不得不繼續說道:

      「另外,然還有一個想法,那鄧析雖然之前跟大夫交惡,但此人畢竟是有治理國家的才幹,若能讓其回鄭,如此一來,鄭國日後當可無恙!」

      子產聞言,不由又微微睜開了眼睛:

      「哦?那……他還願意回來嗎?」

      「他是如何想的,然不得而知。但然也知他乃是飽學之士,定不會只甘願屈居於葉邑這區區方寸一隅,也唯有來到鄭邑,才能施展其才能!」

      子產微微點了一下頭。

      「他若是願意回來,自是最好不過,子太叔,這個鄧析要是回來了,你務必要重用他,此人懷有大才,或可助你一臂之力!」

      游吉聞聲,便立刻應道:

      「諾!游吉明白。」

      眼看子產需要休息,已有精疲力竭之感,李然和游吉本想告退。可正在這時,卻又得報晉國中軍范鞅前來探望。

      范鞅是隨代表晉國前來的,卻在朝堂之上不見子產,故特來探望一番。

      其實,晉國現在也是亂成一團,六卿的爭鬥不停,執政卿魏舒本也是一個極為有能力的人,但奈何他這一支的勢力畢竟是力有不逮。所以,晉國其他的世襲卿族對他也大都不怎麼感冒,尤其是現在來的這位范鞅。

      而范鞅此番來到鄭國,顯然也是假借弔喪為名,實則是為了試探鄭國眼下的局勢。

      畢竟,現在晉國局勢混亂,而范鞅作為中軍,自是想要從中有所作為。

      而這最有希望的,那無疑便是掠地戰爭。

      正所謂「趁你病要你命」,他們范氏若能從最近鄭國的這一番亂局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那屆時他便可師出有名。

      若得大勝,不但能得些土地。而且,晉國朝堂之上的話語權,說不定亦可憑此是直接壓過魏舒一頭。

      不過,范鞅也並沒有想好找哪個國家的舛錯。而作為其比鄰的鄭國,又是在歷史上出了名的「反覆之邦」,當然就成了他的不二之選!

      所以范鞅此行,是帶著明確目的的。而子產對此也是心知肚明,故而並沒有讓李然和游吉迴避,而是讓范鞅直接進來。

      很快,范鞅便是進到了屋內,看到病榻上的子產,也是急忙行禮道:

      「晉國中軍佐鞅,見過子產大夫!」

      范鞅正值不惑之年,看起來身強體壯,眉目間有一股強悍之氣,不過很明顯有所掩飾。

      子產在范鞅面前強作精神,微微抬手。

      「范中軍不必多禮。」

      范鞅此時的身份,乃是晉國中軍佐。作為晉國名義上的二把手,地位本就不低。而實質上,范鞅又因為與其他諸如中行氏、智氏、乃至邯鄲的趙氏都都同屬於太行山以東的晉東集團,其封邑又與諸如衛國、魯國、鄭國、甚至是周王室,都是直接接著的!

      而且范氏,當時又與秉政周王室的劉氏是姻親關係,所以,從名望上,晉國范氏的聲威也就完全蓋過了時任中軍帥的魏杼。

      「范中軍日理萬機,能來我鄭國作客,實屬不易,一路辛苦了!」

      「子產大夫言重了,此前鄭國所發生之事,鞅亦是有所耳聞,確是令人唏噓啊……」

      鄭國這段時間發生的事確實不少,四國大火,祭氏覆滅,而後鄭商亦是被大規模迫害或死或逃,這些都讓本就以商人立國的鄭國,蒙上了一層陰霾。

      再加上近來,執政卿豐段離奇去世,以及駟氏宗主駟帶亦遭橫死。

      這些接二連三的變故,放在任何一個小邦,都像是遭了狂風暴雨一般。

      所以這種情況下,也就難免不被心懷叵測之人給抓住了小辮子。

      子產知其來者不善,所以並沒有接下范鞅的這個話茬,而是直接打岔出去,給他介紹了起了一旁的游吉和李然。

      范鞅聽到李然之名,眼睛也是不由得眯了一下。

      「二位大名,鞅亦是如雷貫耳啊!」

      李然笑道:

      「呵呵,小人不過是徒有虛名罷了,竟是辱沒了尊聽。」

      二人見禮後,子產這才言歸正傳說道:

      「對了,不知范中軍此番前來我鄭國,是所為何事?」

      子產其實這完全是明知故問,但又不得不作此問。而他在說起這些話的時候,語氣也稍稍有些低沉,並略帶著幾分威壓之意。

      子產是何等聰明之人,范鞅的心思,他其實早已窺得清楚明白。

      他自知命不久矣,所以若是此刻應對得不妥,鄭國恐怕日後又是一場大難。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豪門小甜妻太初都市之最強紈?從契約精靈開始機戰無限
    朱雀記大奉打更人食全酒美絕天武帝撐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