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在春秋不當王» 第393、394章 撤退的藝術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在春秋不當王 - 第393、394章 撤退的藝術字體大小: A+
     
      蹶由安然回到營地,余祭聽後當即召見。【,google搜尋】其實他這庶弟能活著回來已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外了。)

      按照他們對於楚人的理解,就算是不殺蹶由,也應該會將他扣押才對!

      「弟一路辛苦!」

      余祭迎接至營帳門前。

      蹶由促步上前,也是深鞠一躬。

      「托王兄的福,臣弟蹶由不辱使命,得以順利歸來!」

      余祭上前將其扶起,並是攜著蹶由的手一同往大帳走去。

      「來,快跟寡人說說楚營那邊的情況!」

      於是,二人進帳,夷昧和公子光也一起跟隨入內,四人各自席地而坐。

      「66臣弟初入楚營之時,楚人無禮,臣弟是直接被綁了起來,且楚王直說是要殺了臣弟以祭軍鼓……」

      蹶由將自己在楚營的遭遇一五一十的詳細敘說了一遍。吳王余祭在聽完之後,勐然大怒拍案而起:

      「哼!楚賊實屬可惡!他們如今乃是我吳國的瓮中之物,卻還敢如此囂張,當真是欺我吳國無人麼?」

      「光兒!」

      公子光俯身道:

      「臣在!」

      「你這便點兵兩萬,前去討戰!寡人隨後便來接應!光兒若能取勝,便獨居首功!若無法取勝,寡人便來助你!」

      「喏!」

      眼看公子光站直身子便要出帳,蹶由卻立刻起身阻攔道:

      「且慢!」

      公子光奇怪的看著蹶由,吳王余祭也有些料想不到,因為蹶由他素來低調沉穩,在軍營中言辭亦不多,而如今卻竟然直接阻止他下得此命令。

      「王兄!楚強而吳弱,如今楚軍已枕戈待旦!若是貿然前去討戰,我軍恐吃大虧」

      吳王余祭聞言,又在几案前是來回踱了數步,並甚是氣惱的問道:

      「那依蹶由的意思,莫不是要寡人就此撤兵不成?」

      蹶由嘆息一聲,說道:

      「大王,眼下那李然和孫武皆在楚營陣中,我們如此貿然行事,於軍不利。而且據蹶由觀察,似乎越國的常壽過也在其中,楚越聯合,實非吾等如今所能承受的!還望大王三思!」

      余祭又一陣來回踱步,遲遲沒有言語,而公子光立於帳口倒是有些不耐煩了起來。

      「仇人近在眼前,怎能如此輕言放棄?大王切莫是被楚軍的虛張聲勢給嚇唬住了!王叔,你只管下令,光定可立下大功,驅熊圍而擒住孫、李等人,獻於大王帳下!刀。」

      「不可,李然、孫武之名揚於天下,萬萬大意不得,且楚軍近日援兵不斷,他們在此絕非是臨渴掘井之輩。我等切不可輕敵冒進,此為兵家之大忌啊!」

      「哼!兵家大忌可不僅這一條,瞻前顧後,舉棋不定,豈不亦是作繭自縛?」

      公子光和蹶由均是據理力爭,不肯讓步。一時之間,吳王余祭也不知該聽誰的好了。

      而夷昧這時又站起身來進言道:

      「王兄,臣弟亦有一言。」

      「嗯,叔弟且說。」

      「大王,我們此來的目的,本就是為了抵禦熊圍的十萬之師。其次,則是伺機逐熊圍去到蔡國,好引起他們的兄弟之爭。但眼下,若是熊圍到不了蔡地,難道王子棄疾便不會動手了嗎?」

      余祭聞言眉毛一挑。

      「哦?叔弟還請進一步說來?」

      「呵呵,既然他們兄弟二人本就不睦,且如今這更是路人皆知之事,既然如此,倒不如直接就此放那熊圍離去,熊圍今日新喪楚國十萬之師,王子棄疾又豈會放過此等良機?屆時,他們楚國內部免不了一場血雨腥風,我等只管看熱鬧便是!呵呵,此乃『驅虎吞狼』之計也!」

      余祭聞言,不由是拍掌大笑道:

      「好!妙哉!妙哉!而今熊圍在吳國大敗,熊棄疾又沒有及時來救,眼下就算是他不想反,那也是絕無可能的了!若待熊圍是緩過勁來,亦必定會對其清算報復!所以,熊棄疾現在也可謂是騎虎難下,不得不反了!」

      「正是!他若遲早要反,那我們又何必著急?楚國大亂,屆時又是我們吳國的可趁之機!到時候再興兵來犯,莫說是失地可盡數復得,只怕擴土吞疆亦是輕而易舉!」

      夷昧的話讓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由得茅塞頓開,只覺得就此放過熊圍,以退為進,實是對吳國有百利而無一害。

      所以就楚軍而言,他們是否能夠抵擋得了他們,這其實反而已經並不重要了。

      於是,吳軍在余祭的命令下,很快便開營拔寨,有條不紊的往後撤離。先遣、善後之事亦無不井然有序,不作任何的停留,直接是且退了三十里。

      楚軍探子來報,得知吳軍撤離,李然亦是不由長舒一口,但是他同時也在為楚王接下來究竟該何去何從而擔憂。

      楚王熊圍此次潰敗,雖不至於眾叛親離,但是畢竟頹勢已現。楚國上下,如今還支持他的死黨亦是寥寥無幾。

      而且,楚國上下誰都明白,王子棄疾雖然沒有擺明了翻臉,但是其心思早已是昭然若揭,他們兄弟二人反目,也已成為了必然。

      那王子棄疾此刻必然是不希望楚王能活著回去的,所以他勢必會有另一番的行動。

      吳境不宜久留,於是李然便命葳尹宜咎殿後,一路撤軍至夏訥才停下休整,楚王意志消沉,長時間在輿車上不出,即便是到了夏訥,也只獨自悶坐在營帳之內沒有外出。

      能在夏訥休整,李然也是不免鬆了口氣,隨後便要求是面見楚王。

      楚王在聽得侍卒稟告之後,沉默許久,這才開口道:

      「讓他進來吧!」

      李然進入營帳,只見楚王赤著雙腳,衣衫不整,面露愁容,身旁滿滿當當的酒罐極為凌亂,見到李然進來,這才故作鎮定。

      「子明,現在郢都那邊是什麼情況?」

      李然拱手道:

      「大王,眼下四王子已吩咐各處,以『楚軍戰敗,不宜聲張』為由,前去封鎖了各處消息。所以,如今還沒有任何的消息傳出,郢都的情形到底如何,亦尚未可知!55。」

      楚王聞言,不由是心急如焚起來:

      「棄疾……棄疾他會不會加害眾王子?!他會不會謀權篡位?寡人是否已經回不去了?」

      李然只抿了一下嘴唇,並沒有作答。

      隨後楚王又道:

      「寡人現在手中兵馬殘缺,輜重盡毀,就算是將鍾離、陳國等地的兵士悉數聚攏也不過是六七萬,又如何能問罪於如今擁兵萬乘的棄疾?寡人只怕是……只怕這回是真的無路可逃了!」

      「大王寬心,目前椒公、右尹、申縣尹皆在王駕左右,只需重整旗鼓,尚還有可為之機!」

      楚王聞言,長嘆一口氣。

      「可為之機?棄疾他手握重兵,如今又擺明了是要置寡人於死地。寡人若想重整旗鼓,談何容易……」

      「大王畢竟貴為楚王,四王子一時亦不可能把事做得如此明顯。大王可以鍾離、群舒為據點以圖東山再起,而若想要鍾離群舒可相互呼應,則可暫圖你國……」

      而楚王此時卻是心煩意亂,根本聽不下去,只自顧自的舉起一罐酒便是喝了起來酒水亦是灑了滿身。

      第394章最後的囑託。

      李然見楚王如此,也是有些愛莫能助。

      楚王直喝了半罐酒,卻又突然是哈哈大笑起來:

      「哈哈哈!子明!寡人此番大敗,你說會不會為世人所嘲笑?!寡人誤信小人,又是否會被後人所揶揄?寡人此番失利……前功盡棄,亦可謂是身敗名裂!身敗名裂啊!」

      「大王,切不可因小敗而喪志!昔日莊王繼位,公子燮與公子儀謀亂,朝局亦是震盪難安。而莊王亦是犬馬聲色、笙歌燕舞、不問政事,可謂是身敗至極!」

      「然不過三年,莊王則亦可一鳴驚人,誅滅內亂,攻庸滅蕭,直至飲馬黃河,問鼎中原,成為一代天下霸主!既有此先例,大王又何須擔憂自擾?」

      楚王聞言,卻只醉醺醺的笑道:

      「呵呵,『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此事寡人自當知曉,但今時不同往日,又如何能夠相提並論?!寡人現在連郢都都回不去,又談何一鳴驚人?!哎……或許這便是寡人的報應吧!寡人自知謬者多矣,到得這般田地亦是咎由自取……」

      「大王萬不可作如此想,當年齊桓公尚有三大弊病,且一樣可以稱霸天下,大王不必如此心灰意冷。」(齊桓公有三大毛病,便是其一好獵,其二好酒,其三好色,而且一旦興起,便愛不釋手,忘記時間,耽誤政事。)

      「管仲曾有云:『人君唯優與不敏為不可,優則亡眾,不敏不及事』。而大王既非優柔寡斷之人,亦是勤於政事之君,雖偶有謬誤,卻又何妨?」(古文直譯:一國之君,只有優柔寡斷和不奮勉不可以,優柔寡斷則無人給你賣命,不奮勉就成不了事。)

      李然之所以要這麼說,很顯然就是想要讓楚王熊圍能夠重新振作起來。因為李然十分清楚現在楚王的處境是有多麼的兇險。

      若楚王一直這般的頹廢下去,到時候其身邊之人全數盡散,到時候便真的是滅頂之災了。

      然而,此時楚王依舊是心灰意冷,萎靡不振,他想起之前贏麻了的風光,和李然又以齊桓公管仲自比,而事到如今,卻又是何等的落魄寒酸。

      楚王心知,一切都已經回不去了。

      「子明!當年寡人求賢若渴,你苦苦不允,後來許寡人三件計策,如今三件事皆已完成,你如今便回鄭國去吧,子行矣!」

      楚王說完,又側過身去,只揮了揮手。

      李然心中暗嘆,朗聲道:

      「大王!萬事皆有轉機,還望大王謹記!」

      李然朝楚王行拱手禮,便是退出了營帳。

      此番交談,效果不甚明朗,但李然已將該說的都已經和盤托出,至於楚王是否能聽得進去,李然也是不得不爾。

      當夜,鄭國方面,鶚翼又是一份十萬火急的傳書飛來,李然展開布帛,只見上面赫然寫道:「祭氏將傾,速歸!」

      短短的六個字,卻讓李然又突然是有些慌了神,他早猜到如今楚國大亂,鄭國定會再起風波。而他沒想到的是,這一切居然會來得是如此之快。

      他一時關心則亂,他立刻是心系起了祭樂的安危。既然『祭氏將傾』,那麼顯然祭樂恐也難以獨善其身!且祭樂已是懷有身孕,遭此橫變,萬一有個三長兩短。

      李然越想越急,恨不能馬上就趕回鄭國去。

      不過轉念一想,此刻正值深夜,又處於險境,若是冒冒失失的出發,恐又再生出意外。

      好不容易熬到天亮,李然再次來到楚王的營帳前,讓侍卒前往通報,表示如今鄭國方面事發突然,他要即刻趕回。

      侍卒進去片刻,回來復命道:

      「大王說先生想留便留,想去便去,不必再報。」

      李然聞言,怔了稍許,暗嘆一聲,徑直走到營帳門口,朝營帳方向是行得一稽首大禮,匍匐在地。

      李然的這一拜,顯得是極為隆重。但見其跪下並拱手至地,頭也至地。想他李然自從來到楚國至今,始終是以客卿自居的,所以這在李然的印象中,似這般給楚王如此正式的行稽首大禮,應還是頭一回。

      而楚王在營帳內,亦是偷偷看著帳外的李然,見其給自己是行了這麼一大禮,卻又僅僅是默然的凝視著,並沒有再出去。

      李然禮畢,站起後便氏獨自離開,而這也就意味著,他和楚王的這一段君臣緣分也就此是斷了。

      但李然卻也並未就此一走了之。臨行前,他還是又找來了伍舉、申無宇和然丹。

      伍舉三人也知道了李然是要急著趕回鄭國,但眼下他們的危機未解,他們也還想從李然這邊得到一二良言,以期之後能有所作為。

      李然心中有事,卻不願再多做耽擱,便是直截了當的對伍舉言道:

      「椒公,楚軍如今新敗,如此回去恐會遭了王子棄疾的暗害,如今唯有反其道而行之,楚王可親率夏訥之師是再度征討你國,你國久不備防,或可較易攻克!而若能將其攻克,屆時便可連結鍾離,舒群和陳國三地,到時候再此三地為據點,以討逆之名殺回郢都!以楚王昔日之威名,或還有一線生機!」

      伍舉聞言,亦是點了點頭。

      「先生之言甚是!伍舉其實亦有此意!」

      然而,李然卻又隨後惜道:

      「可惜鄭國之事態甚急,且牽扯妻兒之安危,然不得不離,這一趟便是有勞椒公了!」

      伍舉聞言,亦是躬身一禮言道:

      「分內之事,本該如此!」

      「另外,然還有一言,請椒公靜聽。大王如今頹勢已現,若是有朝一日……當真無有回天之力,還望椒公告誡族人,萬勿要遠離王子棄疾,此人陰狠歹毒,絕非賢君近之必遭其難!」

      「先生放心,舉如今既與此子為敵,便斷然不會與他走近!似此等背信棄義之人我們伍家又如何能與之為伍?!刀。」

      「哎只是世事難料,還請大人日後能多加注意為好。」

      「多謝先生良言,舉明白!」

      隨後,李然又是望向了申無宇,而申無宇則是上前一步:

      「先生有何賜教?」

      「無宇……此番一別,前途未卜。日後,若是楚王遭了不測,還望無宇能早作準備,屆時也好給他留一個善終吧!」

      申無宇聞言,不由一怔。

      「嗯?先生何出此言?先生方才不是說,若能以鍾離為據點,或可再東山再起的嗎?』」

      只見李然一聲苦笑,其實有些話他也不便再說。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其實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依楚王現在的這個狀態,若想要再征伐你國,只怕也是在痴人說夢。

      更何況現在楚王的幾個兒子都尚在王子棄疾的手中,若王子棄疾蓄意加害,楚王的意志只怕會更為消沉。以這樣的情形,又談何東山再起呢?

      「無宇不必再說,只需按然所說的去做便是!」

      「喏!」

      「其實除了王子棄疾那邊,吳國的動向亦是頗為令人擔憂。而今楚國方亂,吳國若是再趁虛而入,若以楚國目前的狀況而言,恐怕亦是難以抵擋!而鍾離這邊……」

      其實李然還有一層擔憂,那就是以吳國與「暗行眾」之間的聯繫,他擔心自己與暗行眾之間較量的天平,也同時會因為吳國的崛起而就此陷入被動。

      



    上一頁 ←    → 下一頁

    重生影后小軍嫂超級卡牌系統修真歸來在都市玄界之門萌物遇上高富帥:101
    天官賜福霸仙絕殺琴帝大帝姬顫抖吧渣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