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在春秋不當王» 第二百四十八、二百四十九章 絕不屈服的吳王諸樊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在春秋不當王 - 第二百四十八、二百四十九章 絕不屈服的吳王諸樊字體大小: A+
     

    我在春秋不當王第248、249章絕不屈服的吳王諸樊

    巢邑城外,楚吳兩軍的決戰終於打響。

    眼見君王受難,吳軍也在最後關頭是一齊迸發出了強烈的戰意,他們不管不顧的衝擊著楚軍的防線,以一種慷慨赴死的姿態證明著他們對於國君的忠誠。

    冷兵器所沾染的鮮血撒落在地上,匯入早已流淌成河的血水之中,生命如同螻蟻一般在城外不斷倒下,震耳欲聾的喊殺聲與凄厲的慘叫聲交織混響,陰沉的天空中突然下起了寒雨。

    諸樊一把抹去眼前不知是汗水還是雨水,亦或者是血水,他重新站了起來。

    於兩軍交戰的中央,他與孫武相對而立。

    「你……你叫什麼名字?」

    此時的諸樊已經戰勝了心中的恐懼,他不再忌憚眼前的孫武,反而以一種更為坦然的態度面對著這一切。

    但他的問題,也暴露了他此戰會敗得如此之慘的原由。

    自負如他,竟到現在還不知孫武到底是何人?

    明明此前就已經在孫武手下吃下了在舒鳩的敗仗,可他卻仍是不知孫武為何人,甚至是不知道孫武的名字。

    這種自負,某些時候或許能夠成就他的豪邁個性,可在這種時候,卻只會成為他一敗塗地的最根本的原因。

    「末將孫武,孫長卿,見過吳王。」

    孫武收起長劍,抱拳拱手而禮。

    這算是在戰場上能夠給予到敵人的最大的尊重了。

    「好一個少年英雄!孫長卿……」

    「寡人從未在一個人手上敗國兩次,你卻是頭一個。」

    吳王諸樊此刻絕對不會想到,十幾年後,也就是他面前的這位,一生中兩次打敗了他的孫武,在他的兒子公子光(闔廬)的手下,會成為何等耀眼的戰神。又將會給予他的一生之敵——楚國,是帶去怎樣的打擊!

    不過,這些都是后話了。

    此刻,吳王諸樊清楚的知道,眼前的這名小將,若論打仗的本領以及謀略的深度,那都是遠在他之上。

    他今日恐怕是難逃一死了。

    於是,他索性是徹底的放開了,只見他隨意扯下了身上的一塊碎布,簡單的給手臂和大腿做了一番包紮后,便手持七尺長劍,要尋求與孫武堂堂正正的一戰。

    「君上,今日你們吳軍是敗局已定,何不就此投降呢?」

    「吳國勢弱,若是硬來,吳國此刻絕非楚國的敵手。所以,若此時君上若肯就此罷去刀兵,亦不失為上策啊!吳國雖不及楚,然自保之力尚存。」

    孫武甚是輕描淡寫的看著他,而後是緩緩開口勸道。

    吳王諸樊此時若降,或許還能保下這最後這城內城外近千餘名吳國士兵的命。

    可諸樊在聽到這話的時,卻忽的是徑直仰天大笑起來。

    他渾厚的笑聲穿透了戰場,讓正在交戰的楚吳兩軍同時停下了攻伐,皆是將目光投向了他。

    「哈哈哈哈!」

    「讓寡人投降?!」

    諸樊似乎聽到了這世上最好笑的笑話,一時根本停不下來。

    「我吳國只有斷頭的國君!豈有屈膝的國君?!」

    接著,他一聲怒喝,本就不怒自威的他此時看上去更具英雄氣概,渾身上下無一不散發著一種令人動容的一國之君的霸氣與壯烈!

    我堂堂一國之君,你跟我說投降?

    天底下何來一國之君臨陣投降的道理?!

    「來吧,讓寡人看看你這位孫將軍究竟還有什麼樣的本事!」

    即便是戰死,他也絕不承認自己現在是處於劣勢。

    而孫武,此時也再無任何言語。

    他知道,

    如果此番不能生擒諸樊,那一切都將是徒勞。

    「我二人的比試,任何人不得插手!」

    孫武凌厲的目光掃過楚軍。

    「都退後!寡人要與此人一決生死!」

    「大王!」

    「這是王命!」

    吳王諸樊怒目而視,而那些原本還想衝上來保護他的吳國士兵盡皆只得是佇在原地,再不敢有任何動作。

    於是,兩軍主將的對決就此拉開帷幕。

    淋漓寒雨在天幕之下不斷侵蝕著所有人的體溫,呼嘯的北風在山谷之間來回遊盪,這場宿命的對決,影響整個天下大勢的對決,就在這樣的氛圍下開始了。

    只見吳王諸樊是手提著長劍,另一隻手則是托著劍背,大步朝著孫武是飛奔而來。

    劍鋒在寒雨之中帶起一溜水花,劍身抖動間竟直接向孫武身上三處要害劈來,形勢頗為鬼魅,力道卻也頗為強勁,破空聲甚至在一瞬間壓過了淋漓的雨聲!

    「叮!」

    孫武橫劍而立,劍鋒微動三寸,恰好擋住了諸樊的劍尖。

    若論玩弄虛實相生,孫武也是箇中好手,又如何看不透諸樊此一劍的真實用意?

    他順著劍勢揮動劍鋒斜走,雨滴在他的劍鋒上激蕩,他的劍尖毫無遮掩的朝著諸樊的手臂刺去,正是諸樊已經受傷的手臂!

    趁你病,要你命!

    孫武可絕不是一個心慈手軟之輩。

    「好!來得好!」

    只聽諸樊竟是又叫了聲好,而後急忙迴轉避讓,可孫武的劍尖卻始終緊隨他的步伐移動,仍舊不差分毫的朝著他已經手上的手臂追來。

    避無可避的諸樊只得抬劍去擋。

    「叮!」

    清脆的聲響再度傳來,孫武矮身上前,長劍掠出一個巨大的圓圈,想要以劍招的廣度將諸樊包圍,使其無法避退。

    可誰知諸樊冷哼一聲,劍鋒在空中使勁兒一掄,徑直砸在孫武的劍身之上,劇烈的震動霎時間通過劍身傳到孫武的手上,令其虎口是劇痛無比。

    此時諸樊趁勝追擊,只一步便至孫武身前,長劍橫掃迫使孫武後退,而後劍身回掄,向孫武的雙腳掃去,寒雨激散,水花四濺!

    他這一掃一掄,速度可謂快到令人眼花繚亂,若非孫武早有預料,只怕這一掃,他的雙腳便已然廢了。

    只見孫武猛的一個鷂子翻身,凌空反轉,躲過諸樊的長劍回掄,而後劍出如龍,直刺諸樊的腦袋。

    諸樊快,他孫武更快!

    在這個武藝尚未被開發和完善的年代,所有的招式都以簡單的快准狠而體現其威力。

    饒是諸樊與孫武這樣武藝高強者,除了一些肉眼可見的虛招外,剩下的都是更為直接的狠招,只以取敵人性命為要。

    而年輕氣盛的孫武,顯然在這方面是更為強勢的,畢竟就體力上而言,孫武本就更勝一籌,再加上他此時佔據上風,這一劍刺出,徹底將劍道中的精髓是發揮到了極致!

    諸樊本在意欲搶攻,卻哪裡能想得到孫武居然在這樣的情況下會選擇直接反擊,於是,在情急之下只得是矮身去躲。

    而正是他矮身去躲的這一下,本在凌空反轉的孫武猛然落地,反手出劍,一下子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勝負已定!

    天選之子孫武以一種不可戰勝的姿態贏得了這場主將之間的對決!

    ——

    第249章_陣前勸降

    孫武的長劍就架在諸樊的脖子上,再進半寸,明年今日便是諸樊的祭日。

    寒雨之下,北風呼嘯,世間萬物在雨聲中死靜。

    誰也沒有想到,這場主將與主將之間的對決,竟會在如此之短的時間內就決出了勝負,此時無論是吳軍還是楚軍的將士,此刻都幾乎是以一種極為震驚的神情,看著眼前所發生的這一切。

    吳人所震驚的,乃是他們的王,他們無所不能,所向披靡的大王,今日竟然輸了,而且是輸是輸得這樣徹底。

    而這也就意味著今日他們這些人,縱然不是被楚軍所俘虜,便也同樣是要命喪於此了。

    而楚軍所震驚的,乃是這位孫將軍的神武,竟然真的帶領著他們,生擒了吳王諸樊!在這之前,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只以為是一句玩笑罷了。

    此刻,孫武他那挺拔聳立的身姿,即便被寒雨浸濕,仍舊英武不凡的面孔,那一雙不怒自威的眸子,皆是令人不禁嘆服。

    還有什麼能比此時的孫武更奪目閃耀的?

    堂堂吳國的一國之君,就這樣敗在他的劍下!

    今日孫武,一戰成名!

    他追尋多年的夢想,或者說理想,就在今日是踏出了最為堅實的一步。

    而未來的他,也終將成為令整個天下,乃至是後世,都為之震撼!

    要說「永垂不朽」,孫武絕對算得一個。他的名字,終將永留史冊!

    「寡人輸了。」

    諸樊雖然自負狂妄,但並不愚蠢。他認得清現實,也分得清成敗。

    這一刻,他既是敗在了孫武的手下,那也就意味著,這一仗他吳國便是輸得徹徹底底的了。

    「你動手吧。」

    他扔掉了手中長劍,坦然面對著孫武手中的利刃。

    成王敗寇,沒有什麼可解釋與狡辯的,輸了便是輸了,而輸了的人,就不配繼續活在這個世上。

    唯有就義倒下,壯烈犧牲,才符合他一國之君的身份。

    他顯然不知道就在十幾年後,就是他們吳國所一直輕視的越國,也同樣有那麼一位因為輸掉戰爭而差點就義的國君,名字叫勾踐。

    而勾踐的事情,那在後世都可謂是家喻戶曉的。

    顯然,如果此刻的諸樊若能有勾踐的覺悟和心態,或許,他真能夠看到吳國稱霸整個南方的那一天。

    可惜他並沒有。

    在他諸樊的世界觀里,一國之君在戰場上被敵人以劍抵喉,那便是恥辱。而戰死沙場,乃是他身為一國之君最好的歸宿。

    之前也說了,這也就是為什麼吳國的歷任國君,戰損比會如此之高的原因。

    「可是,君上何以認為孫某一定會殺您呢?」

    此時,孫武則是拋出了他的答案。

    他今日的目的便是要生擒諸樊,迫使諸樊罷兵。

    所以,他又如何能殺了諸樊?

    「寡人的人頭價值萬金,你難道不想要?」

    諸樊仍是用極為自負,又甚是輕蔑的眼神看著孫武,並如實回答道。

    在吳楚之戰中,他身為吳國的王,堂堂一國之君的腦袋,放眼楚軍之中誰人不想取之而後邀賞?

    眼前的這個黃毛小子會是個例外?

    「呵呵,孫某從軍以戰,自是想要功名的,但不在此時。」

    「君上不若是降了吧,以如今的吳國之力,尚無法與楚國相抗衡,勝敗也其實早已註定。」

    這倒並非是孫武有未卜先知之能,而是現實的情況。

    以如今吳國的整體實力,與楚國這個龐然大物相比,原本就不在一個層級上。

    即便仰仗著其彪悍的民風,以及強大的軍事實力,的確或多或少是能夠給楚國造成一些麻煩,但是一個國家的底蘊,絕不只是軍事層面的較量。

    對於這一點,孫武作為一名旁觀者,對此也是有著極為清晰的認識。

    吳王諸樊之所以能夠攻下舒鳩,乃是他趁著楚國國內王位更迭,政權不穩之時所發動的襲擊,再加上舒鳩本就與吳國比鄰相近,所以可以說吳王諸樊乃是佔了天時,地利,人和的。

    然而倘若吳楚兩國當真拉開陣勢大打出手的話,吳國就絕不是楚國的對手。

    正如此次巢邑之戰,即便他孫武不以此奇謀取勝。那伍舉最終也依舊可以通過強大的軍事掌控力,逐步將吳國逐步逼出江淮地域。

    這其實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罷了。

    「哈哈哈哈!」

    「好一個勝敗早已註定!」

    諸樊猛的仰天大笑,豪邁粗狂的臉上滿是對這句話的不屑與蔑視。

    「可惜,寡人偏不信邪!」

    「楚國勢大又能如何?他能以一國之力抗衡整個姬姓的天下嗎?倒我一個諸樊,卻還有千千萬萬個諸樊!你們殺得完么?」

    「今日寡人之敗,來日我姬姓之人必定十倍奉還!」

    諸樊身為吳王,他倒是對於自己乃是姬姓後裔的身份是頗為認可。雖然他們自認為的鼻祖「吳太伯」本也是一筆說不清道不明的糊塗賬。

    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此時面對楚國這等蠻夷之輩他們自是不屑一顧的,更是有一種莫名的天生優越之感。

    而此時的吳王諸樊,他也是認定了自己今日必死,故而再無任何疑慮,卻只將所有復仇的希望寄托在了其他中原諸侯的身上。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就在十幾年後,他的這句話便會一語成讖。而且,不必是依靠中原各國的幫助,真正幫他達成心愿的,乃是他的好兒子——吳王闔閭。

    「看來今日孫某是無法阻止君上赴死了?」

    孫武用極其平靜的眼神看著他,像是在說著一件無關緊要的事。

    「是!寡人今日要麼就死在你這豎子的劍下,要麼便是任由寡人自刎亦可!」

    「投降之舉,寡人絕不會做!我吳國,沒有屈膝的王!」

    這就是諸樊,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活的歷史典範!

    忍辱負重?苟且偷生?

    不可能,他諸樊絕不可能做到!

    倘若還有一種法子能夠洗清他今日戰敗的恥辱,那便唯有一死。

    只有他死了,才能激起吳國上下團結抗楚的雄心!

    唯有他死了,才能讓他的那幾個即將繼位的王弟,始終懷揣著復仇的信念。

    「那大王可曾想過,大王若戰死了,那這些被俘虜的吳國士兵又會是落得如何下場?」

    「據孫某粗略估計,隨大王一起來此的吳國士兵大約有一萬五千人,戰死三千,傷者五千。」

    「再加上隨君上一起突圍衝出外城的,現如今還剩下一千餘人,也就是還尚存有六千吳國的號男兒在等待著這場戰爭結束,也在等待著他們的命運。」

    「君上若死,這六千吳國男兒只怕也會隨著君上赴死吧。」

    孫武沒有再行勸降,而是給了諸樊一個具體數字。

    但同時,也等同於是在警告著諸樊。

    你諸樊當然可以為了你一國之君的名譽,而選擇壯烈赴死。

    可你手下的這六千多條性命呢?

    你若一死,他們也必定只有死路一條。

    你的死,最直接的影響,便是這六千名吳國男兒的性命!

    「呵呵,你這是在威脅寡人?!」

    諸樊的眼神立刻狠厲起來,-粗狂的臉上滿是憤怒。

    可誰知孫武只是微微搖頭,並是抱拳微微躬身,並甚是恭敬言道:

    「孫某隻是想止戰,儘快平息戰火,不想再造成無謂的殺戮,並沒打算威脅任何人,包括大王在內。這六千吳人,縱是我們不殺他們,君上以為他們會苟且偷生嗎?君上應該是最了解他們的,這些事即便孫某不說,君上也應是最清楚的。」

    「現在,還請吳王早做決斷,是帶著這六千多吳國男兒一起赴死,還是就此罷兵休戰?」

    《劍來》

    ------題外話------

    原文:

    舒鳩人卒叛楚。令尹子木伐之,及離城。吳人救之,子木遽以右師先,子強、息桓、子捷、子駢、子盂帥左師以退。吳人居其間七日。子強曰:「久將墊隘,隘乃禽也。不如速戰!請以其私卒誘之,簡師陳以待我。我克則進,奔則亦視之,乃可以免。不然,必為吳禽。」從之。五人以其私卒先擊吳師。吳師奔,登山以望,見楚師不繼,復逐之,傅諸其軍。簡師會之,吳師大敗。遂圍舒鳩,舒鳩潰。八月,楚滅舒鳩。——《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PS:此處補一個之前劇情的原文,這裡說明一下,吳王諸樊的事迹,原本應該是楚康王時期的,距離小說中的時間線大致要早十幾年。這裡將諸樊的劇情後置,系小說所需,特此說明。-加入書籤-



    上一頁 ←    → 下一頁

    第一贅婿黃金瞳迷霧紀元仙王的日常生活抗日之特戰兵王
    聖墟邪王嗜寵:鬼醫狂妃快穿女配逆襲:男神請上最強醫仙神荒龍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