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在春秋不當王» 第一百八十六,一百八十七章 何謂子錢?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在春秋不當王 - 第一百八十六,一百八十七章 何謂子錢?字體大小: A+
     

    當子產詢問起李然有關於新政的話題時,李然並沒有片刻的疑慮,直接是提出了他此前早已是思慮純熟的想法。

    「庶民之所以不甚積極,歸根結底乃是源於他們不知開墾荒田的效力。」

    「畢竟,大夫所行之新政,乃是前無古人的創舉,他們生而為民,也並無任何的經驗可以借鑒。故此他們所擔心的,今年若是去開墾了荒田,旱澇也無有保障,屆時再依附於舊主,反遭了舊主們變本加厲的壓榨,那他們便是唯有死路一條了。」

    「可是,若能夠保證這些庶民,在兩年之內不至於會青黃不接,屆時仍有口糧得以度日呢?」

    李然的話音落下,當即便引起了子產的深思。

    眼下的情況,確實就是這麼個情況。

    底層庶民們的積極性之所以難以調動,其最根本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們擔心會在青黃不接之際,亦或是遭了天災,直接導致新年的口糧收不上而直接餓死。

    畢竟,他們以前雖然是給權貴豪門當佃戶的,但好歹也是能夠有些旱澇保收的口糧的,起碼還能勉強餬口。

    現下你卻要他們自負盈虧,自己去開墾荒田。即便是政策上說得多好多好,可實際上卻並沒有解決他們的任何困難,所以這種高風險的活兒又有多少人願意去干呢?

    想到這裏,子產當即抬起頭,目光迥然的看着李然。

    「那……子明又有何高見?」

    他知道,李然既然如此說了,那肯定是有他的一番見解的。

    而此時,李然也不再是藏着掖着了,便是直言道:

    「若想調動庶民們積極屯墾荒田,或可施行子錢之法!」

    「子錢?」

    子產眉頭一緊,顯得有些疑惑。

    此時,只聽李然是繼續解釋道:

    「所謂子錢,對於商賈而言,就是以錢養錢之法!不過,如今放在此處,簡而言之便是可以想辦法把錢借給庶民們,以保障其基礎需求。」

    很顯然,李然所說的,也就是後世所謂的「農貸」。

    「把糧米財資借給庶民?」

    「這是何意?」

    聽到這裏,子產已是一臉懵了。

    從古至今,還從未聽說過有官家借給庶民糧米財資的。庶民繳納稅賦,以資國庫,這些都是天經地義的事情。若是更有甚者,不少末世之君更是會將賦稅提到了幾十年以後!

    又何來官家給庶民借錢借糧一說?若如此做,這豈不是本末倒置了?

    「大夫莫急,且聽然娓娓道來。」

    李然頓了頓,又拱手緩緩言道:

    「若是由官家直接向庶民發放子錢,想來以我鄭國的國力,也是很難辦到這一點。再者,

    若是動用了官庫,也勢必會遭到以豐段為首的卿大夫們的共同反對。」

    「所以,然以為,大夫可通過祭氏以及其他豪門商賈的財力作為子錢的來源,並以國家之賦稅作為子錢之保障,由此可打消其顧慮,倡議各個商賈豪門一起是向庶民發放子錢。」

    「如此一來,待祭氏與其他豪族在嘗到甜頭后,便勢必更能夠遵循政策意願,不遺餘力的去配合大夫新政的推行。屆時,上有官家兜底,下有豪族的支持,那麼底層的庶民還有什麼可擔憂的呢?」

    「而他們庶民若能夠從豪族手中獲得支持,隨後又從官家獲得用以培育青苗的稻種及土地的地契,那這些庶民便勿需再額外增加其他的成本,就能正常開墾荒田了。」

    「屆時,即便真的是害了災,以致於這些庶民是全年無收,但他們也不必擔心會直接成為流民。只需再是重新種上一季,總能有回本之日。」

    農貸的本質,其實就是為了變相提高農民們的抗壓能力,從而提高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在這一點上,李然乃是最是清楚。

    「可是……如此一來,豪族們若是想通過子錢大賺特賺,那這些財資豈不是直便皆由豪族們直接掠去了?」

    子產不愧是極為優秀的政治家,雖說他從沒接觸過「經濟」問題。但是,只憑藉着常識,便立刻是能夠想到了這其中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利益的再分配。

    畢竟,子錢這一行當,若是盡由類似祭氏的商賈大族進行發放,那即便是賺了錢,那也是大宗亦或是豪門賺錢,這對官家又能有什麼好處呢?

    若官家賺不到錢,反倒是民富了,這豈不是「國弱而民富」?一旦尾大不掉,搞不好是直接要生出動亂的。

    「此一點,其實然也早已想過了。」

    「在發放子錢之伊始,可由官家註明,子錢所得之利,要上繳一半於公室,充實國庫。另取四分之一,作為備用之資,以防國家不時之需。」

    「待過得幾年,待得國庫充實,庶民也逐漸安定下來后,公室便也可根據市場的動向,制定其子錢利率之上限,使其能夠繼續惠利於民。另外,也可防止世家大族僅憑子錢坐大。」

    一開始讓大宗豪門儘力去摸索,若操作中出現了問題,可以任由其自行靈活裁量。

    退一萬步講,就算真的出了問題,最終那也只是大宗豪門受了些許的虧損,官家作為其大後方,是不會有受到任何虧損的。

    而待得時機成熟,且子錢初具規模后,再由官家出面集中整治,從而直接轉變成官家與庶民之間的互利關係。

    一方面,可以防止世家大族對於庶民的過度索取。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世家大族憑着子錢的買賣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子產聽罷,而後在想通了前後所有的關節之後,頓覺這買賣倒的確是穩賺不賠的!

    而且,上至公室,中至商賈,下至庶民,都可謂是有利可圖,絕對是萬中無一的好點子啊!

    當然,最為關鍵的是,子錢的風險也是相對可控的。

    對於庶民而言,大規模還不上子錢的唯一原因只可能是天災。

    然而要讓全國四面都受災而導致庶民沒有收成,這種事發生的機率可實在太小了。

    「彩彩彩!」

    子產想到這裏,大感驚喜,一連說了三個「彩」來,且臉上滿是欣喜之色。

    不過下一刻,他又是突然謹慎了起來。

    在這時代施行子錢,此等行徑可謂是驚世駭俗的。

    上至官家公室,下至庶民百姓,都是頭一回。

    前面已經說了,在這種一切都要墨守成規的時代,越是新奇的東西,就越是會遭到世人的不解。

    「子錢」顯然也是一樣的。

    而子產所擔心的,便是這個議程若一旦在朝議提出,勢必也會遭到強烈的反對。

    「朝堂之上,如今伯石大夫他是有求於大夫的,也攝於駟黑大夫這一不安定因素。所以,倘若大夫是強行推進此事,想必也沒人會公然反對的,至少……不會如之前反對新政那般的強烈。」

    李然做事絕對不是無的放矢。

    他既然敢提出這個建議,那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子產聞聲,心思一轉,便當即點頭稱是。

    「熏隧盟會剛剛結束,七卿排位已成定局,若僑『一意孤行』,只要子皮,子太叔,子石那裏是支持僑的,諒其他人也是無話可說。」

    以前豐段,駟黑等人反對新政,態度強烈堅決。

    可是現在,經過駟黑與游楚之事,經過駟黑在朝堂之上已與豐段反目,再經過熏隧之盟后,子產個人的威信已聚,地位更是牢不可破。

    如此一來,此事想要在朝堂之上通過,便也是順理成章之事了。

    那麼,緊接着另一個問題又接踵而至:

    「不過,子明啊,此事說到底,終究還是需要像祭氏這樣的豪門大族牽頭的,但若想要他們掏錢來……只怕也不會是件簡單的事啊……」

    即便子錢之事,可以在朝堂之上通過。但類似祭氏這樣的豪門大族,又願不願意為官家出這個錢呢?

    換句話說,祭氏等商賈豪門他們又願不願意心甘情願的冒這個風險呢?

    而這,也就是李然接下來要去解決的事情。

    第187章祭氏族議

    子錢的推行,不光要依靠官家所制定的政策,還需葯類似祭氏這樣的豪門大族的鼎力支持才行。

    如今朝堂之上,僅僅憑着子產的個人威信,強行通過此事倒也不是大問題。

    反倒是祭氏這邊。

    「子明,你有信心么?」

    子產還是有點擔心,畢竟此事看起來好像很是簡單,可若當真要執行起來,其中的難度可當真不是一星半點的。

    再者,這些商賈之輩,可都是無利不起早的。你想讓他們先讓利於庶民,以期日後再圖回報,他們真會答應嗎?這是不是未免有些太過於自欺欺人了呢?

    「然亦不敢說多,大致能有七成把握吧。」

    李然不敢隱瞞,但還是顯得比較有信心的。

    「只七成么?」

    「如此,怕是不夠啊…….」

    子產喃喃道,一時面露思索之色。

    他當然知道,此事的關鍵,就在於如何能夠說服祭氏這等的豪門大族,共同參與到子錢的運作當中。

    所以他雖然也在思考,可也想不到有什麼方法能夠幫得上李然的。也想不出有什麼更好的由頭,能讓李然在遊說祭氏的過程中,更具說服力。

    他的手上,如今只有權利而已。若是要求其強行攤派,或許也是一個辦法。但他又思來想去,他覺得他既是身為執政卿,若強行要求其攤派子錢的發放,並要求商賈大族都必須如此做,那非但可能是會適得其反,而且也勢必是會落人口舌,難免遭到非議。

    「遊說商賈豪門之事,便交由然來辦吧。」

    「雖只有七成把握,但也不少了。這天底下的事又哪一樁能有十成把握?若是有,只怕也是輪不到然的。」

    李然所為,一向劍走偏鋒,不按常理出牌,所以事事都不可能有十成的把握。

    可即便如此,他也依舊是信心十足。

    更何況,在這件事上,他這「未來人」可也有的是經驗可以借鑒。

    於是,二人連夜又趕回鄭邑了,因為明日,便是祭氏內部的族議之日。

    ……

    翌日下午,祭氏內部,一眾族老早早的便是從四面八方趕了回來,參加族議。

    這還是自鄭邑癘行后的第一次舉行族議,自然顯得是十分的鄭重。

    其實,若是按照以往的慣例,祭氏內部每個月都是要進行一次族議的。

    然而,在李然成為祭氏家宰以後,這個不成文的規定便隨着李然時常出使晉國,參加虢地之會而逐漸改變。

    現在的祭氏內部族議,一定是要由家主和家宰發起以後,召集全族上下前來參加議事,時間不定,但一旦召開,便是說明定然要有大事發生。

    這也不難理解。

    因為在李然沒有成為祭氏家宰之前,祭氏內部的分化是比較嚴重的,特別是豎牛在任時,祭氏內部的鬥爭可謂相當激烈,而族議,則經常成為其互相角逐的場合。

    故此,每個月舉行一次,無論事情能不能得到解決,反正通過族議來給祭先施壓,一直以來都是豎牛所慣用的手筆。

    而在李然成為祭氏家宰以後,經由他與祭樂一起打點的祭氏產業,一直奉行的是「不折騰」之法。

    所以他們不但是得到一桿族老的鼎力支持。而且事實上,又由於祭樂的兢兢業業,祭氏上下如今很少會出現真正棘手的大問題。

    再加上,有李然這個家宰兜底給兜著,祭先也很是放心,所以,族議便不再是祭氏內部鬥爭的途徑,反而成為了祭氏內部磋商,以及與促成族人生意往來的平台。

    畢竟,各族老所掌握的產業與生意不盡相同,在某些方面,大家協調一致能取得的成績自然更好。

    這也就是後世所謂的董事會。

    此次召開祭氏族議,主要是因為近來由於楚國成為了盟主,鄭國因地緣上過於靠近楚國,遭到了其他各國的猜疑,像是齊國,宋國,曹國等都開始排斥來自鄭國的商隊,特別是祭氏的商隊。

    這些國家的擔心也不難理解,畢竟楚國一旦北進,鄭國便是首當其衝的,而依照鄭國的軍事實力,那絕對不可能是楚國的對手。所以他們眼下與鄭國做一分的生意,便等同於是多了一分風險。

    而且,現在中原各國也都因鄭國是與楚國走得太近,而對鄭國多有戒備。

    「北面諸國,如今除晉國,魯國外,其他各國都在排擠我祭氏的商隊,我們與諸國的貿易陷入停頓已近一個月,可謂損失極大呀。」

    「齊宋曹衛等國皆最為可惡,想當初若不是依靠我祭氏,溝通南北,連貫東西。他們也是獲利極多!但此時見得楚國成為盟主,又因我鄭國乃是楚國北進之門戶。便如此相棄,實是背信棄義之邦啊!」

    百盟書

    「罵歸罵,怒歸怒,但此事總歸還是要有個法子解決才是。」

    這位族老的話音一落,眾人皆是將目光轉向了李然。

    是的,家宰的主要任務就是解決家族中的問題,裁決權雖然在家主手中,但是家宰得提出相應的辦法。

    祭先亦是與眾人一齊看向了李然,並開口言道:

    「子明啊,此事你怎麼看?」

    所謂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這句話,李然之前還沒得以體會,但如今他卻也算是深有體會了。

    不過,雖然如此,但他還是忍不住一陣腹誹:這幫老頭子,其他本事沒有,這雙手一攤的本事倒是賊溜!

    你們與其他邦國的貿易停頓了,這種小事還需要商議么?以往你們與諸國卿大夫相交的貢禮是都白給了么?

    這麼簡單的事還要我來拿主意?一個個都懶成狗了是吧?

    「呵呵,以小婿之見,此事簡單。」

    「諸國與我祭氏貿易停頓,不外乎是因為擔心我鄭國深受楚國的覬覦罷了。」

    「但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往來,本就是應該雙方互惠的,我們虧損,難道他們就有利可圖了?若無我祭氏坐鎮天下中心調度南北,貫通東西,他們國內的那些貨物又能託付與誰呢?又又何來的利益呢?」

    「故此事,-小婿以為,可急不可緩,可剛不可柔!」

    話到這裏,李然微微一頓,旋即又繼續言道。

    「據小婿所知,而今我祭氏貿易所系最為頻繁者乃是晉國,其次便是秦國,只要這兩國與我祭氏仍舊是正常貿易,便是虧損,也難傷及我祭氏之筋骨。」

    「既然齊宋曹衛等國想搞么蛾子,那咱們祭氏也不能幹看着,給他們還以顏色便是了。」

    顯而易見,李然對於此事的處置方法是極為剛猛的。

    你們不願意跟我做生意是吧?

    好,那大家都別做生意,看誰着急!

    「哦?此言何意?」

    「嗯?家宰這是想作甚?」

    一眾族老頓時愣住,因為他們從李然的語氣當中隱隱約約感受到了一股壓迫感。

    而這種壓迫感,又讓他們感到了一絲不安。

    饒是祭先也不由微微皺眉。

    商人本性趨利,又以「順」為綱。但李然如今所謂的「還以顏色」,其邏輯顯然是不太符合商道的。



    上一頁 ←    → 下一頁

    都市逍遙修神透視醫聖神醫小獸妃我是系統之女帝養成計劃重生落魄農村媳
    金手指販賣商都市最強裝逼系統修羅武神史上最牛輪迴超能小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