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我在春秋不當王» 第一百二十七章 伍舉獻策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我在春秋不當王 - 第一百二十七章 伍舉獻策字體大小: A+
     

    熱門推薦:

    王子圍授意其部眾,盡皆是垂櫜而入,以示自己並無僭越之意。並正式以一國大夫之禮,逆迎了豐段之女。

    而豐段,則理所當然的,就此成了楚令尹王子圍的老丈。

    只不過,原本豐段這妄圖一勞永逸的陰謀,卻也終究是在李然的一頓干擾之下,未能得逞。而李然,於整個鄭國而言,自然是居功至偉。

    待得王子圍正式出城之後,子產這才是將李然請至府中,是要與他當面致謝。

    「呵呵,子明啊子明,此次又是多虧了你啊。若非是你替本卿是爭取到了這些時間,我鄭國又豈能安然度過此關吶。」

    此話倒也不虛。要說這一次,倘若真的讓王子圍偷偷帶兵入了城,屆時再加上豐段與駟黑以為內應,那此次鄭邑只怕是瞬間便會有傾覆之危。

    而李然此番能夠急中生智,略施小計便粉碎了豐段之陰謀,說他於鄭邑是有再造之恩,也不為過。

    「大夫言重了,然既身為鄭國行人,自當以鄭國安危為重。」

    李然仍然是極為謙沖的說著,臉上滿是恭敬之色。

    聞聲,子產抬手捋須,甚為欣慰。

    「不過,然以為,此番楚國令尹王子圍無功而返,只怕是會心有不甘哪。」

    李然話鋒一轉,又忽的滿是擔憂起來。

    此次王子圍聘於鄭,親領兩千楚國精銳而來。無論是於楚國還是於鄭國,這一動靜都算不得小。

    而此次他無功而返,依著王子圍的性格,這臉上定然是掛不住的。

    所以,李然如今所擔心的,便是王子圍既然已無法覬覦鄭國親楚,那日後必然還留有后招。所以,對於鄭國而言依舊是不可不防的。

    「嗯,子明此言有理。」

    「想那王子圍向來跋扈,雖名為令尹,卻實有楚君之威!而今在我鄭國吃了如此的大虧,其報復之心,實難免之。」

    「既如此,那子明可有何高見?不妨說來聽聽?」

    既然李然提起此事,子產自是要先問問李然的看法的。

    「稟大夫,如今楚國勢大,唯有借力打力。」

    而李然的看法也十分簡單,面對絕對實力的巨大差距,只能借用他國之力鉗制楚國。

    而他這一想法,立即得到了子產的贊同。只聽他附和言道:

    「嗯,晉楚之爭久矣,想來晉國也不會坐視楚國一家獨大。」

    「此次王子圍若執意報復,那咱們便可入晉求援。只不過,如今晉國內部亦是錯綜複雜。自從趙中軍害了場大病之後,晉之六卿便可謂是一盤散沙。屆時只怕是免不了還需要一番口舌之辯。所以,到時候還得子明多多勞心了。」

    堂堂鄭國執政卿不想著去擺平晉國,卻讓李然身為一個行人多勞心?

    這邏輯不覺得有些奇怪嗎?按理說,身份就決定了話語權。而要論身份,李然的行人一職,與子產的執政卿比起來,說是差了十萬八千里恐怕也不為過。

    那是不是也就代表了你子產說一句,其實能頂我李然十句?

    既如此,又為何要李然多勞心呢?子產直接找晉國不行嗎?

    還別說,這還真不行。

    這就得從晉鄭兩國之間的關係說起。

    要說起鄭國與晉國的關係,那可也算得是另一部血淚史了。

    自晉靈公十三年至晉悼公十二年,一百年裡,鄭國六次順從楚國,又六次叛楚歸晉,而期間所發生過的大小戰事,那更是不計其數。這也讓原本底子就薄的鄭國基業,更是雪上加霜。

    直至弭兵盟會後,晉楚共霸的局面形成,兩相議和,這才讓鄭國與晉國和楚國的關係稍有緩和,

    而鄭國則藉此時機,也算是徹底跟定了晉國。

    故此,一旦楚國那一邊若是又來了什麼動靜,那麼鄭國這邊,所能依靠的也唯有晉國了。

    只是,由於鄭國此前一百年裡一直是於晉楚之前反覆橫跳。所以,鄭國在晉國看起來,就猶如一個不怎麼聽話的小弟一般。

    所以,鄭國想要在自己關鍵時刻與晉國方面講得上話,那也屬實不易。

    而這,也正是將此「重任」欲託付給李然的原因。

    一方面,李然雖是入仕於鄭,但其實與鄭國牽連還並不深。二來,李然本人,也已經為晉人所熟知。

    所以,李然在這時候,其話語權確實是已經反超了身為鄭國執政的子產了。

    「豈敢承此『勞煩』二字,然必將秉義而為。況且然既為鄭國行人,大夫若有任何差遣,然亦自當全力以赴。」

    ……

    另外一邊,鄭邑城外。

    王子圍迎娶了新婦,本該是件喜事。但他現在的心思又哪會放在這種事上。

    此番未得寸功,於自己部眾面前丟盡了顏面。不想也知道,到時候消息一旦傳回楚國,那楚國上下也免不了是要在暗地裡將他一頓冷嘲熱諷的。

    而王子圍平日里,本就囂張跋扈慣了,往日里得罪的人可也不少。若是被這群人給逮到了這樣的機會,那還得了?

    所以,這一連過得好幾日,王子圍也不急著拔寨還楚,卻整日都在營帳內沉迷於酒色之中,笙歌簫語不斷,以此來掩飾內心的憋屈。

    可這種掩飾能騙得過常人的眼睛,卻是無法騙過伍舉的。

    伍舉,這個名字或許並不為後世人們所熟知,但他的孫子卻是絕對家喻戶曉的。他那好孫兒,可不是別人,正是日後大名鼎鼎的伍員,伍子胥!

    伍舉父親伍參,本是一名下級軍官,后因力排孫叔敖的撤兵之意,向楚莊王竭力獻策,與晉國在邲這個地方進行了一場決戰,並是大獲全勝!楚莊王也由此得以飲馬黃河,威震中原。

    而伍參也因此而立了軍功。不過,伍家那時候也依舊是默默無聞的。而其子伍舉,則更是因為差點牽連進一場楚國內亂而險些出奔晉國。

    而如今,就是這樣一名曾經身份卑微,且有叛逃之意的楚國臣子,卻倍受王子圍的賞識,竟是讓其作為副使隨侍左右。

    這一方面足以見伍舉此人確實是能力出眾,而另一方面,同樣也可足見王子圍此人,選賢舉能也從來都是不拘一格的。

    而眼下,伍舉也不虧為楚之良材。那雙洞若觀火般的眼睛,是將王子圍的心事早已給揣摩得是一清二楚。

    見得王子圍這幾日始終「借酒澆愁」,伍舉便早早的想得一招。於是在酒宴之上,藉機便是起身越眾而出。

    「稟令尹大人,眼下卻有一樁好事,不知令尹大人,豈有意乎?」

    伍舉也並不客套,直接開門見山。即便是面對王子圍這般勐人,他這話也說得不卑不亢,顯得甚是鏗鏘。

    「哦?有何好事?」

    知道伍舉是有了主意,王子圍立刻是酒醒了一半,且是饒有興趣的如是問道。

    「臣聽聞,前不久晉國曾假託我楚國『王子比奔晉』之名,號召各路諸侯,於平丘舉行盟會,軍治萬乘而耀武揚威,且盟會之上所念檄文也對楚國多有不利!」

    「而今我們既然已經出來了,何不以晉人不守宋盟之名,同樣號召天下諸侯前來盟會?屆時我楚國復霸於中土,並以天下盟主之名號令中原,如此豈不快哉!」

    「再者,若能藉此次盟會彰顯我楚熊之強盛,那日後各路諸侯又豈敢再有不敬之意?」

    平丘之會上,晉國的垂死表演可謂是仍然歷歷在目。而眼下伍舉所提出的,再搞一個由楚國所首倡的盟會,則與平丘之會是有著天差地別的。

    晉國耀武揚威動用二十萬兵甲,而我楚只區區兩千。晉國是趁敵國之危,而我楚則是遇強越強!

    當然,伍舉此言,卻還故意隱了一個最為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若是能夠由王子圍發起此次盟會,那他王子圍日後在楚國,則更是成了難以掩人的太陽一般耀眼。

    「哈哈哈,舉之所言,正合吾意!」

    憋屈了好幾日的王子圍一聽到這個建議,頓時就撇開了尚在懷中的歌姬,並興緻勃勃的起身上前,一把將伍舉是扶了起來。

    「如此甚好!若以尋宋盟之名,天下諸侯莫敢不從也!若能藉此而揚我大楚之威,試問天下誰人還敢小覷我楚?而誰人又還敢再小覷本令尹?」

    王子圍此番在鄭邑受了挫,可一向自負的他又豈能吃了這麼大一個虧而沒有半點反應呢?

    好嘛,既然你晉國能搞個盟會耀武揚威一把,那我王子圍難道就不行?

    好!就這麼愉快的決定了!



    上一頁 ←    → 下一頁

    三國之召喚猛將會穿越的流浪星球唐朝好地主明天下我的大小美女花
    爆萌小仙:撲倒冰山冷上電影世界私人訂制這個大佬畫風不對一號秘書:陸一偉傳奇重生似水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