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國軍艦» 第735章 我們需要紅旗10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國軍艦 - 第735章 我們需要紅旗10字體大小: A+
     
      第735章 我們需要紅旗-10

      說起近防炮來,所有人都會首先想到密集陣,這是美國人研發的近程防禦系統,安裝到全球很多國家的軍艦上,所以也就有了不錯的名聲了。▲𝐺𝑜𝑜𝑔𝑙𝑒搜索▲

      而且,密集陣還有著巨大的生命力,不用說九十年代,到了2020年,這種武器還在用,英國的女王級航母上,就繼續安裝這種武器,作為防空攔截的最後一道火力網。

      但是,這種密集陣的性能並不高,它用的是20毫米的機關炮,射程只有2600米,攔截亞音速反艦飛彈還差不多,對付超音速飛彈?那性能就太差了,哪怕僅僅是2倍音速的反艦飛彈,一秒也能飛700米,密集陣的攔截時間只有三十秒而已,絕對是一錘子買賣,而超音速反艦飛彈個頭都不小,就比如說P-700,這傢伙是七噸重的大體量,哪怕就算是被攔截住了,打爆了,也能繼續飛行,哪怕成了殘骸,也能撞到軍艦上,把軍艦上層建築的一切都來個橫掃。

      美國人自己偷偷算過,密集陣攔截亞音速的目標成功率在百分之七十以上,但是攔截超音速目標就會降低到百分之三十以下,如果目標再來個末段機動,那攔截的成功率就是百分之零!

      為了提升攔截能力,那就得想其他的辦法了。

      增加火力密度是最直接的方式,而且,義大利人提出來了一個著名的「窗口飽和射擊」理論,超音速飛彈也不是萬能的,它想要攻擊向某個目標,不管怎麼機動,在它的航路上,必然有某些點是必須通過的,也就是說,這些點是它的必經之路!他們把這個地方叫做窗口,只要通過火控系統計算出超音速飛彈的窗口,然後發射大量的炮彈,把這個窗口填滿就可以了。

      飛彈怎麼做機動動作,自己都不管,自己就負責在對方的必經之路上撒彈雨,等待這飛彈自己一頭撞進這個鋼與火的窗口。

      這樣就需要有先進的計算機來進行計算,同時還需要有大量的炮彈,這個大量是多少?

      經過計算可以得到一個數據:每分鐘一萬發!

      想要實現每分鐘一萬發的射速還是不容易的,在歷史上,只有兩款做到了,一款是卡什坦,另一款就是1130近防炮!

      這樣一來,1130近防炮就能更高效地攔截到超音速飛彈,雖然在這個時代,西方還沒有超音速飛彈,但是得做好防備,為以後幾十年做準備!

      除了增加炮管,增加轉速之外,他們還研發了全新的彈藥。

      脫殼穿甲彈是對付硬質目標的,主要用在坦克炮上,為了提高艦炮的攔截能力,他們還給研製了30毫米脫殼穿甲彈,這東西性能好,但是價格也高得可怕。

      不過,這也得看怎麼比了,和軍艦的造價,以及軍艦上水兵的生命來比較,五十萬的費用算什麼?問問老毛子就知道了,莫斯科號被擊沉,心疼不心疼?

      「這麼快的射速,對我們的供彈系統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啊,你們是怎麼做到的?」夏北問道。

      同樣都是搞艦炮的,他問的都是最專業的問題。每分鐘一萬發,炮彈裝填得過來嗎?至少他們自己仿製的630艦炮就絕對做不到,那麼高的射速下,彈鏈肯定會斷裂的。

      「我們用的是無彈鏈系統,左右布置了兩個彈鼓,左右交替供彈。」向天說道。

      630近防炮用的是彈鏈供彈,這也是常用的方式,就和馬克沁重機槍一樣,彈鏈抖動,不斷進入到槍膛之中,這種方式很常數,但是,彈鏈供彈的速度不會太快,而且比較脆弱。

      630艦炮不僅僅是甲板上看到的那個烏龜殼,在甲板的下面還有大量的裝備,彈鏈存放機構就在甲板下方,而且,每次開火之後,甲板下面一片狼藉,清理很複雜。

      由於是內能供彈,所以,這種艦炮在開火前,第一發炮彈還得手工壓入炮膛,這要是遇到緊急情況,很可能會耽誤事。

      而密集陣就不痛了,說起密集陣來,就得說M-61「火神」20毫米機炮。因為近防炮就是這種機關炮的衍生版本,這種機關炮使用的是無鏈式供彈,它沒有彈鏈,而是使用了一段柔性導引機構連接彈鼓和炮膛,導引機構內部安裝有彈托,彈托將炮彈間隔排開,在外能源的驅動下進行供彈。

      正是因為這種供彈系統很靈活,所以,密集陣系統在安裝的時候,直接蹲在甲板上就行,不需要在下面開槽,甚至一些新的軍艦在建造好了之後,沒有錢購買近防炮,就直接把老艦上的拆開搬過來,不僅僅在軍艦上,陸地上也能用,因為它是一個整體的。

      想要提高射速,就得用無鏈式供彈結構。同時,為了將射速提高到一萬發,還得左右開弓。

      不過,它的供彈系統還是和西方有些區別的,可以說是綜合了東西方的優勢研發出來的。

      以前在搞防空艦的時候,大傢伙最看重的就是雷達和飛彈,現在呢?雷達和飛彈還沒出現,僅僅是這些小小的配套項目,就讓大傢伙非常振奮了,這也是最近這些年來,祖國軍工不斷發展的結果了。

      「這個系統上面好像多了一些東西?」有人開口問道。

      「是的,我們給它研發了全新的光電系統,作為它主要的跟蹤目標手段,我們雖然保留了349跟蹤雷達,但是跟蹤雷達作為備份,主要還是用光電系統來引導。」

      和獨自工作的密集陣不同,這種1130近防炮還依賴於軍艦火控系統提供來襲目標的數據,根據數據轉到相應為止,然後用光電系統來捕捉目標。

      這也是為了更好的攔截超音速反艦飛彈。

      雷達系統容易受到干擾,還不容易發現低空掠海的飛彈,但是光電系統就不同了,這種系統不僅僅要通過光學圖像,還能通過紅外信號來跟蹤目標!

      對於任何一款反艦飛彈來說,在飛行的過程中發動機是一直開動的,紅外特徵明顯,就算是對尾焰採取了降溫措施,高速飛行下彈頭的溫度也會升高,這些外形特徵都是無法遮掩的。

      所以,用這些來搜索目標,會更加容易,哪怕以後敵人的反艦飛彈升級成為隱身反艦飛彈,己方也能輕鬆發現。

      這套武器,完全就是為了未來準備的!當然了,隨著技術的發展,到後期,這個349跟蹤雷達也會被一個八邊形的小相控陣雷達取代,但是現在還到不了那一步。

      「這套武器完全可以用在我們的改型驅逐艦上,而且,我們的航母也可以安裝這種近防炮!」武勝利點頭了,好東西就得用上,航母還沒下水舾裝呢,這些改動還是可以進行的。

      「接下來,該輪到雷達和飛彈了吧?」在場的領導繼續問道。

      說了半天,終於輪到艦橋了。

      「嗯,在雷達方面,我們從上往下說吧,我們都知道,站得高看得遠,現在,我們054D的主桅杆上,頂著一個大球,你們知道這個大球裡面是什麼嗎?」

      雖然秦濤說了接下來的各個子系統都由其他人說,但是他畢竟是需要總攬全局的,現在繼續介紹的過程中,他又開口了。

      「秦總,你不仗義啊,大傢伙都期待著說346雷達呢,伱總是吊大傢伙的胃口乾嘛?」一名領導開口道。

      「各位,咱們又不是最開始沒有防空艦的時代,最期待四面相控陣雷達,現在,咱們已經有了,這個就不是緊迫的了,咱們的這款改型驅逐艦,得彌補原型的不足才行,我覺得,這個雷達更重要。」秦濤說道。

      「沒錯,這個位置是全艦最高的地方,所以,用來捕捉超低空掠海目標是比較合適的。」一名領導說道:「這樣,咱們的四面相控陣負責中遠程距離的防空,這個大球負責超低空攔截,這裡面是什麼雷達?」

      「其實,最好的是弄兩面相控陣雷達背靠背,但是,現在相控陣雷達還比較貴,所以咱們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用364雷達。請723所的技術人員給大家介紹一下。」

      「各位領導,我們知道,目前超低空掠海攻擊的威脅是越來越大,所以,我們也改進出來了新款的364雷達。」這名技術人員是第一次參加會議,比較激動:「我們這款雷達性能先進,使用雙頻分集、脈衝壓縮、自適應MTD、頻率捷變及行波管放大鏈工作體制,頻率工作範圍為C波段及X波段,具有抗海浪雜波干擾、抗箔條干擾、抗寬帶阻塞干擾、抗異步脈衝干擾及抗窄帶瞄準干擾等能力,具體性能上,最大搜索距離100公里,不過這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對付雷達反射面積只有0.1平米的反艦飛彈,它可以在18公里的距離上發現。而且,它的處理系統非常強大,可以跟蹤上千目標軌跡,戰時轉速可以達到60轉每分鐘…」

      和它類似的國外產品,比如說守門員系統,最多只能跟蹤18個目標,現在己方已經能跟蹤到上千目標了!

      當然了,最好的裝備是綜合射頻系統,所有雷達都在幾面盾上實現,但是現在要做到這一點還很難,得慢慢來。

      其他的東西,不是專業的人可能聽不懂,但是,大傢伙都能聽懂後面的幾個參數,對0.1平米的反艦飛彈的搜索距離達到了18公里,每分鐘還能刷新六十次!

      這意味著什麼?

      攔截超低空掠海反艦飛彈的能力又提高了啊!

      隨著隱身時代的到來,反艦飛彈的反射面積也會越來越小,發現越來越難,如果不能及時發現的話,那就意味著很可能會無法及時作出反應,甚至導致自己被命中的可怕結局!

      現在,這款雷達裝在最高的地方,能有效地提升對反艦飛彈的發現距離,可以更好地保護好軍艦的安全!

      「這款雷達和咱們的1130近防炮組合在一起,就能更好地保護好咱們的軍艦了,構築起來最後一道防線!」一名領導說道。

      「不過,在咱們的中程防空飛彈和近防炮之間,貌似還是有一段火力空白的啊!」又有人開口。

      近防炮可以負責三公里之內的目標,防空飛彈呢?

      由於採用了垂直發射技術,導致防空飛彈哪怕對付近距離的目標,也得先爬升到一定高度再俯衝下去,這樣在緊張的防空攔截作戰中很可能會貽誤戰機。

      如果中間再有一道防護網就好了!

      「咱們的海紅旗七,貌似正合適啊。」又一名領導說道。

      當年,海軍缺乏合適的防空飛彈,海軍靠高炮防空,根本就無法在現代戰爭中存活下來,國內自研紅旗-61的同時,也在積極進口,排除掉了坑爹的海標槍之後,海軍選擇了法國的海響尾蛇飛彈系統。

      雖然這種飛彈的射程只有十幾公里,但是它具備攔截低空掠海目標的能力,而且是傾斜發射,海軍對它很滿意,仿製出來的型號,就是海紅旗七,這些年來,隨著紅旗-16的服役,這款飛彈已經逐漸邊緣化了,不過,想要給海軍構築一道完善的火力網,就離不開這種武器啊。

      「海紅旗七早就落伍了,現在,咱們需要一款全新的飛彈來滿足需要,根據咱們的命名原則,應該輪到紅旗-10了,這款飛彈研發成功之後,將會填補起來這個空白。」秦濤說道:「在目前這款軍艦的後方機庫上,我們已經預留了紅旗-10的安裝位置。」

      說起防空飛彈來,很多人都會直接想到紅旗九,這款飛彈的出現,給海軍撐起來了一道牢不可破的保護傘。其實,紅旗-10飛彈也是相當重要的。

      隨著各種反艦飛彈的技術迅速發展,艦載防空系統面臨的威脅也是越來越大,而且,分工也是越來越明確:垂直發射的中遠程艦載防空系統主要負責遠程多目標攔截,以便在遠距離上攔截住足夠多的目標,甚至乾脆把攜帶飛彈的載機擊落,而傾斜發射的近程防空系統主要負責攔截突破中遠程防空系統的敵方飛彈,兩者各司其職。

      在快速反應方面,傾斜發射還是比垂直發射更高效。

      此時,聽到了秦濤的話,眾人都好奇起來了:「秦總,咱們還需要新的防空飛彈?海紅旗七還不行?您給咱們具體說說?」

      「隨著反艦飛彈技術的發展,我們的新一代近程防空飛彈系統需要具備更加先進的能力,尤其是多目標攔截能力要強。」秦濤說道:「我們的海紅旗七雖然先進,但是一次只能對付一兩個目標,已經無法適應這種需要了,為了讓防空飛彈具備多目標攔截能力,我們的近程飛彈需要具備發射後不管的能力,反應速度要快,殺傷力要強,整體性能,和西方的拉姆飛彈一樣。」

      其實,對反艦飛彈的攔截需求,西方比東方更迫切,美國雖然有了海麻雀和密集陣,但是,這些防空火力之間還是有空白的,所以,在九十年代,美國和德國聯合研製了拉姆飛彈,之後成為了最強的攔截反艦飛彈的近防武器。

      秦濤說起拉姆來,眾人一下子就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

      「沒錯,咱們是需要類似拉姆飛彈的新型防空飛彈,這種飛彈不需要打多遠,但是,必須要具備強大的多目標攔截能力。」一名領導開口:「對於這款飛彈,秦總還有什麼想法?」

      這原本只是一款改型驅逐艦的論證會議,現在,在秦濤的推動下,已經轉向了新型飛彈的研發會議了。

      723所的技術人員站在那裡,並沒有太尷尬,因為他已經提前知道了,而且,這種紅旗-10飛彈的御用雷達,還是他們手裡的364雷達,現在秦總說的,也還是他們的項目。

      「我並不是專業的,所以,還是讓我的秘書來介紹一下吧。」秦濤說道。

      趙玲站了起來。

      作為紅旗-16的設計師,趙玲在防空飛彈方面的造詣是有目共睹的,所以,現在要讓她來給新型防空飛彈提意見,也是正常的。

      「對付超低空掠海反艦飛彈的時候,會受到海浪雜波的影響,同時考慮到多目標攻擊的需要,我們這種飛彈最好採用紅外成像的引導方式,這屬於發射後不用管的,但是,考慮到紅外成像導引頭的作用距離有限,所以,在發射之後的一段距離內,我們可以先利用364的雷達來進行引導,這樣就形成了雙模引導方式。」

      不同的飛彈,引導方式不同,一般來說,海軍現在已經過渡到了半主動雷達和主動雷達引導方式,都需要專門的目標照射雷達,這種方式是有火力通道的限制的。

      就拿美國大名鼎鼎的宙斯盾系統來說,吹的是具備抗飽和攻擊的能力,但是實際上,依舊受限制於目標照射雷達的數量,同時對付的目標還是個位數的。

      紅外成像引導就不需要了,這東西完全是自主的,而且在海面上更不容易受到雜波的影響,可靠性會更高,唯一的缺點就是距離。所以,在飛向目標的過程中,先用雷達來引導。

      這個雷達引導不是目標照射,只是在364雷達一秒一圈的轉動過程中不斷刷新目標數據,然後把目標數據傳給飛彈,這樣就足夠了。

      所以,這種引導的方式,是沒有任何限制的,理論上來說,它的火力通道數量僅僅受限制於飛彈的數量,發射裝置雖然只有一個,但是,發射完飛彈,就可以立刻轉向另一個。

      「這種近防系統的火力通道僅僅受限制於飛彈數量,我們根據搭載裝備的不同,可以選擇不同的發射裝置,比如說,在我們主力的驅逐艦上,可以安裝24管的發射裝置,畢竟這種驅逐艦就是用來防空的,在我們的航母上,可以安裝18管的裝備,主要攔截漏網之魚。在我們的輕型護衛艦上,安裝8管的就可以了。」趙玲繼續說道:「這些發射裝置也和拉姆飛彈一樣,都是發射窯系統。」

      「在一個發射裝置上要安裝24管,這種飛彈的個頭一定不能太大吧?」

      「沒錯,拉姆飛彈的長度是2.79米,彈徑127毫米,翼展262毫米,彈重70.9千克,我們自己的紅旗-10飛彈外形尺寸也得是這種級別的才行。」趙玲繼續說道:「這種飛彈更類似於空空飛彈,因為太小了,安裝部下太多的舵機,所以我們可以使用特殊的滾轉控制技術,飛彈在飛行的過程中繞著軸線旋轉,舵機在彈體滾轉到一定角度的時候動作,控制舵面改變飛行方向,這樣哪怕只是單通道的舵機,就能控制飛彈向任意方向飛行了。」

      整體來說,和拉姆飛彈幾乎就是一樣的。很多技術,也都是從空空飛彈上移植過來的。

      這樣,技術基礎都具備了,接下來只要投入資金研製就行了。

      「小趙,你想不想來當我們這個項目的總師?」一名領導說道。

      聽到這話,秦濤臉色有些難看,太過分了,自己已經習慣了和老婆雙宿雙飛,居然還有領導要讓自己當和尚?

      「老王,小趙已經是明州集團老總的秘書了,工作繁忙,可沒有時間再來挑大樑,當一個新的防空飛彈的總設計師。」武勝利開口了:「再說了,咱們現在航天系統里人才濟濟,還找不到一個合適的項目總師嗎?」

      秦濤感激地看了老丈人一眼,還是老丈人好啊,知道自己不能再付出了。

      「好,知道你老武心疼女兒。」王領導不堅持了:「那就請明州集團給咱們寫一份詳細的計劃,由咱們航天系統里負責搞空空飛彈的機構來研發。至於這個項目,就按照秦總說的,叫做紅旗-10號了,咱們的紅旗家族,又將再添一名新成員。」

      「秦總,您預留下來這個裝置,能趕得上嗎?」另一名領導說道。

      「當然趕得上,現在咱們國內的軍工研發能力已經很強了,在這款改型驅逐艦舾裝階段,這款紅旗-10應該就能研發出來了,搞不好還能趕得上咱們的航母舾裝呢。」秦濤很是樂觀。

      PS:最近不知道為什麼,一直碼不動,可能是最近遇到的煩心事太多了。。。感謝各位大大的支持!今天貌似是最後一天雙倍月票,如果有月票的話,請投給華東之雄吧!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億萬爹地寵上癮妃卿莫屬,王爺太腹黑九星毒奶最強反套路系統時空長河的旅者
    凡人修仙傳英雄聯盟之開掛直播系統陰陽代理人大瞬移時代未來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