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黜龍» 第431章 山海行(8)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黜龍 - 第431章 山海行(8)字體大小: A+
     

    第431章山海行(8)

    李樞並不曉得張世昭立即反了水,包括後者一去不回,他也以為是尚師生得了司馬正的言語,決心一條道走到黑,扣押了某人……不過,若是尚師生孤關孤將,都能因為司馬正即將到來的訊息而選擇堅守到底,那麼張世昭呢?

    似乎所有人都忘了這一點。

    又或者說,不是沒人想到,但對一個降人,一個人畜無害的降人,已經沒幾個人在意了。

    實際上,就在張世昭拜訪尚師生的當日上午,一個堪稱被李樞思了又思,想了又想,或者說是被許多人思了又思,想了又想的重要男人,帶着另外幾個重要男人,出現在了滎陽城。

    這讓李大龍頭欣喜若狂,如何有心思去想本就沒抱幾分希望的某人結果?

    「芒(莽)總管是何時動身過來的?」李樞聞得消息時,對方居然已經來到滎陽城官署門外,而且還帶着十來個光頭、短髮、披髮的伴當,這簡直是瞌睡來了送枕頭,卻是幾乎拖着木屐飛奔出來的。「這幾位便是白帝觀出來的英俊嗎?」

    破門許多年的莽金剛頭髮似乎剛剛剃過,聞言不由大笑,立即主動上前行禮:「見過李龍頭,龍頭跟上次一般好氣色!」

    李樞巴住對方雙手,也是不由大笑:「芒(莽)總管也好精神。」

    端是一番好豪情。

    就這樣,雙方略作寒暄,轉入堂上,幾位穿着六合靴的光頭、短髮、披髮者也都跟上,這個時候,李樞再度來問,莽金剛方才開口回復:

    「不瞞李龍頭,我是七八日前動身的,這幾人也正是白帝觀里的幾個師弟,為什麼過來,其實也與他們有關係。」

    七八日前,也就是白橫秋與沖和道長跟曹林做過一場的時候,或許是大宗師的動靜太大,人家這個修為的,又或者是白帝觀中有什麼說法感悟到了……這倒無所謂……主要是當時淮西杜破陣應該正在壽春那裏對峙,而現在基本上可以斷定是已經大敗了,甚至李樞這裏都已經派人聯絡併發文王焯去收攏敗兵了,而莽金剛那個時候卻選擇動身來這裏。

    「這倒奇怪,七八日前杜龍頭正在壽春大戰,未曾喚芒總管去嗎?」聞訊趕來的房彥朗替李樞問出了這句話。

    「沒有……」莽金剛笑道。「杜龍頭從去年掃蕩淮西成功后,士氣大漲,如日中天,便體諒我們這些人,都讓我們回去了,他自個帶着淮西軍去的壽春。」

    這就是活該了。

    房彥朗心下瞭然,只與李樞對視一眼,便繼續來問:「不管如何,莽總管總是從南邊過來的,可知道壽春戰事如何?」

    莽金剛聞言蹙眉:「我來的路上一直聽說打的很好,壓得對方根本不敢出寨,但昨天過大留山的時候,忽然身後有當地的官府傳言,說是杜龍頭敗了!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傳言具體怎麼說?」房彥朗誠懇來問,他是真好奇。

    「說是那個司馬二龍出徐州全軍突襲,一戰破了淮西軍全軍,連杜龍頭都殺了,輔大頭領以下的淮西水軍全都降了,現在司馬二龍要去東都,王代積要來淮西……」莽金剛誠懇複述。

    「胡扯!」房彥朗嗤之以鼻,卻也同時面色凝重起來。

    他當然能分清楚這裏面哪些是無端的誇大,哪些又是必須要重視的信息。

    「肯定是胡扯。」莽金剛正色道。「輔大頭領跟杜龍頭是真的生死兄弟,就好像我們幾個兄弟一樣,怎麼會因為一戰敗了就叛了?而若是杜龍頭真死了,那輔大頭領更不可能降。還有淮西水軍,我也都見過,你要說打不了硬仗,腿一軟散了是正常的,但他們是淮西本地幫會出身,斷沒有輕易降了的道理……回過神來,還是要跟官軍對着來的。」

    「那要是其他的都是真的呢?」想到什麼的李樞心中陡然一驚,忽然插嘴來問。

    「什麼意思?」莽金剛好像不懂的樣子。

    「杜龍頭確實慘敗,司馬二龍真要來東都。」說這話時,李樞自己心裏都有些慌,關鍵是他沒想到淮南的王代積要跟過來,這是個沒計算過的變數。「然後王代積也要來淮西……王代積實力如何?他本人又怎麼樣?」

    「不差的。」莽金剛有一說一。「你要說兵馬實力,看這一戰之前就知道了,便是淮西軍掃蕩了整個淮西,不也一時拿人家不下嗎?淮南好幾個郡呢,豪傑也不少,還有不少官面上收攏的人才。要說人,我之前跟着謝總管還有杜龍頭去江都那一次,聯繫的這個王代積,算是個人物,在東都的時候,據說張首席跟李四郎也是忌憚這個人的……什麼秦二張三李四王九外加一龍一凰,如今都是一方人物。」

    李樞越聽越不安,王代積他當然知道,可之前也真沒把這個剛剛冒頭的'大魏系'軍閥當回事過,一方面是確實了解不多,另一方面卻是隔得遠,沒想過會面對面,但現在只是一戰而已,對方非但忽然出現在視野內,甚至馬上就要成為自己的主要對手之一了?!

    這人到底是誰?

    跟張三李四司馬白類似的王九?

    這也沒聽過啊?總不能是莽金剛現編的吧?他也不像這種人啊?

    無論如何,王代積這個人,以及他即將隨司馬正,控制淮西這個消息徹底打亂了李樞的某些計劃……最起碼是想法。

    就這樣,李樞跟房彥朗一起緩了片刻,方才回過神來,各自小心起來,李樞更是認真發問:「若是王代積要去淮西,莽總管要不要回汝南主持局面?」

    莽金剛乾笑了一聲:「此番來,本就是要趁勢尋幫里去了這總管的,至於說那邊的地盤,便是杜龍頭沒敗怕是也保不住……」

    「怎麼說?」

    「南陽總管白橫元動身了,盡起荊襄大營部眾數萬,一路向北,不只是進軍,也是沿途攻略地方,卻不知道是去東都還是西都,還有人說是逆着漢水去漢中的……」一位面色發白的披髮金剛解釋道。「而大師兄這裏,雖然名義上是汝南總管,其實大部分地盤都在淮安,這次算是在人家道上了,又因為杜盟……杜龍頭要去打壽春,白橫元也沒有往東邊來的意思,便讓大師兄撤軍入了汝南,這次來之前更是將部眾都移交給了汝南的輔大頭領。」

    李樞點點頭曉得莽金剛是被之前如日中天的淮右盟給想法吞了。

    至於說白橫元,倒是在意料之中,因為白橫秋既然動了,白橫元自然也要動,只不過,誰也不知道這位南陽總管的心思,到底是為白橫秋打下手,還是存了自家成事的心思,更不曉得他到底是要往哪裏走?

    南陽這個地方,四通八達的。

    「閣下似乎眼生……」房彥朗同樣心亂,但他記性好,目光一掃,卻是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說話的並不是本就屬於淮西軍一員的瘦金剛壽頭領,而偏偏瘦金剛也來了,只任由此人開口。

    「我是白金剛。」那面白披髮之人乾脆來答。

    「久仰!」李樞怔了一下,立即在房彥朗的注視下起身拱手問好。

    這不是客套,十三金剛,老大芒(莽)金剛自不必提早在三征前就已經聞名天下,是位闖過黑塔全身而退的頂尖高手,後來屢次與靖安台為難,投入伍驚風的義軍,在淮西與南陽一帶折騰了好一陣子,一直到現在也是義軍中掛着號的人物;其次是龐(胖)金剛和壽(瘦)金剛,還有矮金剛,這三人一個在張行手下,一個在淮西軍,一個負責在北方往來送信聯絡,義軍中也是曉得的;而之後最有名的就是白金剛了,他以白帝觀出身破門金剛的身份,居然為了所謂政治理想去了真火教,全程參與了江南一帶的義軍活動,雖然沒見過,卻算是鼎鼎有名了。

    甚至有人認為,此人是十三金剛中真正的「智囊」,或者「老二」。

    只不過,這位素來覺得黜龍幫不咋地的金剛居然出現在此地,倒是讓人奇怪。

    「白金剛為何在此地?」房彥朗等李樞拱手之後,立即來問。「閣下不是在九江嗎?真火教甚得梁公(蕭輝)依仗,閣下又是出身正統,素有大名,怎麼忽然來到此地?是芒總管召喚的嗎?」

    「不是。」白金剛聽到這話,面色愈發慘白了。「反而是我勸師兄離開淮西的,也是我自家離開九江的……」

    「九江如何?」李樞也反應過來,認真求問。

    「梁公也好,真火教也罷,什麼江西豪傑江東世族湖南草莽,全都是假豪傑假英雄……」白金剛徹底沒好氣起來。「稍微成了點勢,就原形畢露,為了點名利權位爭得你死我活,上面的人什麼陰謀詭計都用上,相互算計個沒完;下面的領軍頭領堂上火併都算是有些顧慮的,湖南人跟江西人直接在官道上交戰,死傷數千,相互立壘,斷絕來往……豎子不足與謀,何談什麼太平天下?!」

    「地方豪強大族一旦得勢相互爭鬥本屬尋常,真火教也是如此嗎?」房彥朗蹙眉來問。

    白金剛聞言一時欲言,卻又閉嘴不語。

    「真火教也是人來做事。」倒是莽金剛繼續笑着來解釋。「何況赤帝娘娘是出了名的人治,跟我們白帝爺是反過來的,也不管下面的人事。」

    「這倒也是。」房彥朗嘆了口氣。「只不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既打着什麼天地同爐、乾乾淨淨的旗號,被人看到了主事人的齷齪,自然是傷人心的……所幸。」話到此處,房彥朗復又看了眼李樞。「既然來了這裏,便可有些新計較,我們這裏既有現在的聲勢,總是有些說法的,白金剛儘管來看看!而且我們也不遮掩,正要用諸位的本事來跟官軍做對抗!」

    「就是這個意思!」

    白金剛聞言站起身來,就在堂上大聲來對。

    「我月前離開九江去投我大師兄的時候,是有些灰心的,可路上經過荊襄,見到那些關西出身的官軍自己都要反了,還是那個把老百姓當成雞羊的樣子,就心裏過不去想着還是要造反,拼了命也不能讓那些關西人再作威作福下去!

    「結果到了淮西,淮西杜破陣雖然也有些攬權,卻明顯比九江強許多,就想着在淮西忍耐著繼續做下去也無妨,結果沒多久就又聽到北面放糧的事情,這就曉得胖子跟大師兄說的沒錯,造反的義軍裏面,還是黜龍幫最能成事,也還是黜龍幫最能體恤老百姓,於是攛掇著大師兄棄了淮西來尋這邊幫着放糧!

    「等到了七八日前,得到了消息,說是東都曹林率大軍去反撲河北,實在是難忍耐下去,想着拼了命也要攔住東都的官軍和那個大宗師,於是喚了師兄弟們一起過來!

    「而到了昨日,兩頭消息一起到,一個說是南面大敗,一個說是張首席被白橫秋、沖和領着四五個宗師給困死了,瘦子他們想回去救淮西,可我卻拉住他們,告訴他們,杜破陣成不了事,要成事只能是在紅山上敢說大魏兩代皇帝是賊,敢說一定要『剪除暴魏』,說要黜『擅天下之利者』以『安定天下』的張首席!但有一分可能,都要將張首席救出來!不把他救出來這天下怎麼辦?交給其他混賬玩意嗎?!」

    一通話一氣說完,器宇軒昂的,堂上許多人都有些尷尬,只有他自己不尷尬。

    半晌,還是莽金剛在座中笑了下:「李龍頭、房太守,我兄弟就是這個脾氣,在觀里讀書的時候就喜歡說這類話,而且犟的狠!不過,道理還是很清楚的,他從南面走到北面,覺得大魏不行,那些靠着大魏自立的軍閥也不行,義軍裏頭,真火教跟什麼梁公不行,杜龍頭好點,伱這裏更好,但最好的,肯定是張首席,所以拼了命的要來救一救!我們兄弟這次來也是這個意思!不知道李龍頭你們是什麼意思?!河北又有什麼新情況?」

    「河北自然是沒有什麼新情況的,主要是快合圍了,消息傳遞不出來了,外面的人只能自行做主。」房彥朗看了眼沒有太多反應的李樞,正色來對。「至於我們的意思,我們當然是一個意思,不然我們也不會那麼在意司馬正的事情了……按照數日前之前張首席傳給魏公,魏公他們河北那邊兩個行台又轉給我們的意思,是要我們這邊去攻擊東都……這是因為圍攻張首席的部眾中,東都那支被段威竊取的部隊是僅此於太原軍的主力之一……但是,現在司馬正可能要來,情況就變了,東都很可能成為硬骨頭!」

    「那就一起去河北!」白金剛絲毫不尷尬。

    「當然不行。」房彥朗坦蕩以對。「因為司馬正的消息只是傳言,萬一是假的,反而中了人家計策……下面頭領也不會同意的。」

    「那我們先去,你們確定好消息就來!」白金剛依然乾脆。「消息是假的就去攻東都,消息是真的就跟上來!」

    房彥朗沉默片刻,認真以對:「消息是真的,我們也要先救淮西軍的……你們可以不救,因為你們救不了,或者說只能救杜破陣這幾個人,而淮西軍數以萬計,一旦崩潰,只有我們濟陰行台有地方有糧草有兵馬能收容他們,這些人是義軍主力,是跟官軍爭奪淮西的必要,決不能放棄……便是張首席知道,也一定會讓我們這麼做的。」

    白金剛欲言又止。

    倒是莽金剛想了想,然後忽然站起身來,認真回復:「那就這樣好了,李龍頭你們去做難的事情,我們師兄弟幾個去做容易的事情,咱們都是為了剪除暴魏,為了安定天下,都是為了黜『擅天下之利』的賊人,不管是從什麼地方,一起使力氣就是。」

    房彥朗當然頷首稱是,卻又再度去看李樞,眼見着後者還是發愣,終於不耐:「李龍頭,你覺得如何?」

    李樞聞言終於笑了笑,卻還是坐着不動:「你們說的有道理,就這麼辦吧。」

    莽金剛等人中到底有幾個曉得幾分尷尬,便也拱手,卻只是來問一問,通個信息,要點補給坐騎,便要離開的意思。

    李樞居然不送。

    過了片刻,房彥朗安排妥當回來,立即責怪:「龍頭失態了。」

    「確實。」李樞緩過勁來,攤手以對。「不過,要是天下豪傑都是這個意思,我什麼姿態也都無所謂了……紅山幾句話就能哄的豪傑千里來救嗎?」

    「紅山上幾句話有這種效果我也沒想到,但事情不是你想的這樣的。」房彥朗嘆氣道。「不管是紅山上說話還是別的,張行現在之所以如此得人望,主要是他佔了個首席的名號,你想想,黜龍幫佔了義軍第一,他佔了黜龍幫第一,那他這個首席豈不是義軍首席?乃至於反魏首席?那心向義軍的自然就順着他去了。並不是說,你跟他就差了從北地到南嶺的意思。」

    「道理是如此,但是就這麼一個身位,何其難呢?」李樞喟然以對。「只怕要被一步步壓着,半點都伸縮不開了。」

    房彥朗一時無語,眼下對方被困,不就是個追上一步的好機會嗎?怎麼就突然泄氣呢?

    但是,他也曉得對方心態,尤其是今日自以為莽金剛等兄弟專來投他,結果人家只認河北張三,不免有些刺激,便也不再多言,準備等一等再做勸解。

    另一邊,莽金剛等人接了馬匹、乾糧、飲水,不顧身後情形,只飛奔敖山下的倉儲渡口,便登了船,接着也不直接去對面河內郡,而是讓船隻順流而下,不過半日就數十里,來到了汲郡段內,待到日頭低落,卻見到黎陽倉後面的童山遠遠出現在視野內,便終於讓黜龍幫幫眾停了船,然後牽馬上了北岸。

    傍晚時分,日頭將落未落,一眾師兄弟登上只有綠草的光禿禿童山,自上而下來望,正見到數不清的民夫自黎陽倉中湧出,推著車子、扛着扁擔、拖着牲口順着官道往外而行。

    「現在還能放糧?!」壽(瘦)金剛詫異一時。

    「放狗屁糧!」白金剛冷笑一聲。「這是被官軍逼着給白橫秋轉運後勤呢!」

    說着,他便看向了自家大師兄。

    莽金剛笑了笑:「既然來了河北,便該立個名號!也不差這一會功夫!」

    說完,也不施展陣法,也不騰躍,而鼓動斷江真氣,自上而下俯衝下去,其餘十一名師兄弟,紛紛仿效。

    下方黎陽倉的屯城前,一名本郡小校正在蹙眉點驗糧食,忽聞得耳邊似乎有什麼嘯叫之聲,似鳥非鳥,更像是裹着真氣的利刃划空的聲音,不由心煩意亂,焦躁抬頭。而周遭一看,皆不見結果,甫一轉身,卻正見到夕陽下,光禿禿的童山山頂之上,竟有十二把泛著金光的白刃自上而下划來,好像白帝再生,凌空以斷江真氣振刀一般。

    也是目瞪口呆,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呼喊。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小青銅你別慫我家後門通末世劍王傳說大明最后一個狠人神級大魔頭
    聖者降臨權少,你老婆要跑了我的1979道之血單兵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