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黜龍» 第276章 臨流行(9)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黜龍 - 第276章 臨流行(9)字體大小: A+
     

    第276章臨流行(9)

    張行將一籮筐信件倒入火盆,做了燃料,只將那張表格揣上,便回去與白有思歇息了。

    翌日,張大龍頭自離狐軍營中抽掉了約一千人,外加沿途彙集的包括魏玄定、單通海、翟謙等一些大頭領、頭領們,以及這些頭領的隨員、親衛,還有原本隨行的幫內精英,浩浩蕩蕩渡過濟水,然後往上游濟陰郡郡城而行。

    未至城下,留守濟陰的黜龍幫右翼龍頭李樞、濟陰郡留後房彥朗便率濟陰城內的諸多留守人員,出城二十里相迎。

    兩位大龍頭還有魏首席,三人沿河並馬而行,一路上談笑風生,指點江山,糞土四御,宛若至親兄弟一般,但更確切的描述,當然是同甘共苦開創了一份抗魏基業的幫內手足。

    同行的諸位大頭領、頭領,也不是當年選頭領時醒悟過來一點東西就臉紅耳赤的雛了。

    如今的這些人,最差最差的,也能做個實權縣令,正常而言,只要不是新來的降人,文官基本上能做到一郡之留後、副留後,軍事將領中最差的,一般有了千人左右的部曲下屬……這種地位,早就有豪傑、清客來投奔,親眷、朋友來幫襯,不然連前幾日發下來的《六韜》都讀不懂,也算是早就曉得了一些東西。

    只能說,一路行來,抗魏樂觀主義精神洋溢着整個濟水,恰如金色的秋風灑滿了整個世界。

    下午時分,日頭尚在,一行人已經遠遠望見城頭,李樞這才低頭相告,只在張行身側說了一件事情:

    「其實不瞞張三郎,伍氏兄弟今日上午便從考城過來了,但聽到我們要出迎,反而有些不夠爽利,應該是自詡身份、修為,有些拿不下姿態,甚至以為我是故意為之,想藉機逼迫他們低頭……」

    話說到這裏,周圍幾個大頭領,包括一些資歷頭領,都有些冷笑姿態。

    今時不比往日,伍氏兄弟名聲在外是不錯,出身名門也不錯,兩位成丹高手更了不得,但黜龍幫又如何會缺人?地盤在這裏,人力物力在這裏,如魯郡大俠徐師仁那種高手自然願意效力。更重要的一點是,一年多以來,整個東境風起雲湧,許多正當年的幫內高手都成功凝丹,似乎呼應了那些史書、經文中顯得玄而又玄的說法。

    天下大亂,龍蛇並起,爭一時之機,據一地之勢,人便可自強通天。

    這種情況下,伍氏兄弟便是有資格擺譜,似乎顯得有些不合時宜。

    「說實話,我覺得他們有些不合時宜了。」李樞繼續言道。「但我念着他們倆都是成丹高手,隨行的也有一位凝丹高手,而且跟那位魯郡大俠只想着回家安頓不同,這伍大郎和他部屬反魏的心思比誰都激烈,日後必然是幫中反魏的頂好主力,便給了他們些面子。如今讓跟他們一起來的王五郎,還有新來的那個考城常負,還有南面剛來的王焯大頭領,一起陪他們一起在城中稍作歇息,只說他們是剛剛抵達,暫且歇息,不必隨行……還望張三郎見諒。」

    「無妨。」張行倒是真不在乎。「這天底下要是人人心甘俯首,事事遂意順心,反而奇怪。」

    李樞點點頭,不置可否。

    倒是其他頭領們轟然起來,都說張龍頭有氣度,弄得跟着李樞來迎的房彥朗幾人口乾舌燥,一時有些緊張。

    須臾片刻,眾人抵達城下,徑直入城。

    而伍驚風為首,一群南陽義軍殘部到底是還曉得什麼叫做寄人籬下,什麼叫做兵敗來投,所以在伍驚風的帶領下還是與兩位王姓大頭領一起,外加一些雜七雜八之人,在郡府門前相候。

    這一邊,張行遙遙看到為首一名錦衣中年人身材修長,正是當日曾在渙口有過一面之緣的那位,其人身後更是在伏牛山中印象深刻的那名壯漢,而王焯與王叔勇分別立在兩側……哪裏還不曉得此人身份?

    於是,張三郎便也早早下了黃驃馬,主動拱手,放聲來言:

    「兵家勝敗真常事,卷甲重來未可知。伍大郎,伍二郎,一別數載,兩位風采依舊,既至黜龍幫,便當做回家便可,咱們兄弟聚在一起,遲早要向暴魏討回公道!」

    為首者,自然是伍驚風了,聞言一時大喜,也立即拱手回禮:「張三郎說得好!遲早要討回公道!」

    兩撥人撞上,張行更是赤手來握,伍大郎也滿意來握手,隨即,其人目光更是掃過跟在後面下馬的白有思,口稱師妹,稍作寒暄。

    白有思也含笑持劍行禮:「師兄在南陽做得好大事。」

    聞得此言,伍驚風居然有些得意,甚至是快意:「確實好大事,凡家破十餘載,都沒這一年讓暴魏疼痛難耐。」

    這一刻,張行身後,許多自東面而來的頭領都心中微動,因為他們本能想起張大龍頭最近剛讓徐世英發下來的《六韜兵法》中的一段,如伍驚風這種家族被滅,對敵人懷有強烈報仇慾望的人,太符合書中所謂「敢死之士」的定義了。

    無論如何,對付大魏的時候,此人效用都毋庸置疑,這是一柄針對大魏的利劍!

    「說起來,我當日決心起事,還與張三郎有關。」那伍大郎心情既好了起來,便復又來看張行,誠懇出言。

    眾人不明所以,只以為是說張行沽水殺張含,驚走皇帝一事。

    張行也沒有多餘表情。

    孰料,伍驚風卻接着說出一件莫名往事:「當日在渙口鎮上,你與那個秦二郎交談,說想要做成點事情,總要有些光明正大的東西,張三郎可還記得嗎?」

    我記得個鬼!

    當年屈身在白女俠手下時,灌雞湯做心理按摩這種事哪日哪時對誰不在做?

    心裏雖然這麼想,但張行也不能說不認,因為時間和人物是對的,當日在渙口處理什麼鯨幫的時候,可不是李十二和秦二倆人陪着嗎?

    「自然記得。」張行斬釘截鐵,言辭清晰。「不想當日伍大郎居然在側。」

    「受人之託,總要保你平安。」伍驚風失笑來答。「當時我因緣際會,在閣樓上聽你一言,這才醒悟,自家仗着修為,奔走在父親舊部之間,四下串聯,勉力維持,其實只會丟盡人心,便是去做個刺客,都被人情道義所束縛,所以十年不成……然後狠了心,籌謀起事,雖說如今兵敗,我卻再無疑慮,幹事情,就該如此。暴魏看似強橫無匹,但伱若不能持槍縱馬,疾風狂濤去當面沖一衝,又怎麼能知道事情其實還是有可為的呢?又怎麼知道,所謂大魏其實不過是條將死之龍呢?」

    這番話說的很有氣勢,周圍人不論是哪方都各有思索。

    張行也只能幹笑一聲:「不想我一句話,居然驚醒了一條真龍。」

    伍驚風當場大笑,顯然極為受用。

    應付完了伍大郎,張三郎復又嘗試去跟對方身側那名昂藏巨漢來握手:「伍二郎,當日伏牛山中多謝手下留情,沒有將我打死……只是可惜,李定那廝執迷不悟,尚要為虎作倀。」

    那巨漢,也就是伍常在了,聞言只是擺手,既不說話,也不握手,似乎有些尷尬,好像沒有傳聞中那麼過分。

    唯獨張行看的清楚,這武瘋子眼光一直在伍驚風、白有思、雄伯南三人之間打轉,儼然不是尷尬當日亂傷人的行徑,而更像是在三個修為武藝都高於他的高手環繞下心裏發虛。尤其是伍驚風,考慮到這位伍大郎號稱宗師以下第一的速度,恐怕伍常在只能在這位兄長面前被動挨打,所謂一物降一物。

    不過正好,張行也懶得與這種夯貨多言。

    且說,伍氏兄弟不是自己來的,他們在南陽起事,截斷漢水,強大時幾乎全據南陽,而且前後與大魏主力作戰許久,自然有不少真正的人才相隨。而此番隨行的雖然只有二十騎,也多是高手,除了伍氏兄弟是成丹高手外,還有另一位凝丹高手,張行也算是有過間接接觸的,正是當日伏牛山中那位徐寨主,喚作徐開通。

    如此陣勢,於敗軍之將而言已然足夠,但張行依然察覺到哪裏不對:「那位莽金剛呢?他應該是早早成丹了吧?居然沒來嗎?」

    「周兄弟路上在淮陽遇到淮西大舉事,一時沒忍住往淮右盟那裏去了。」伍驚風終於乾笑一聲。「不光是他,還有一位朱兄弟,也是凝丹的豪傑,外加淮西一帶的大戶,同樣途中轉向……不過,周兄弟是好奇,而朱兄弟更像是怕了張三郎。」

    「為什麼怕我?」張行詫異一時。

    「他部軍紀不行,他本人也有些壞名頭。」伍大郎倒是坦蕩。「黜龍幫掃蕩東境的一些說法傳過去,他便不敢來了。」

    張行點點頭:「如此正好,省得見血,壞了咱們義氣。」

    雄伯南幾人一起頷首,伍大郎一時驚愕,終於氣勢稍餒,但又有些不服氣:「淮陽那裏,打着黜龍幫的旗號,但太守趙佗卻只將郡中大魏鐵桿給禮送出境,連郡府堂上的瓦片都未掉半個,其中那個郡中都尉李十二,我也是見過的,還想把他拎過來,卻被趙佗嚴詞來拒……」

    「所以,我們未曾將趙佗視為兄弟。」張行冷冷以對。「待到兩地接壤,總要跟他算賬的……真以為佔了個地盤,打了個旗號,便能脫了干係,左右逢源?」

    伍驚風當即閉嘴。

    就這樣,張行又在王叔勇的引見下與新來的常負聊了幾句,問了王焯南面幾縣的問題,終於進了郡府大堂。

    大堂上,正中三把交椅擺上,兩側也分內外兩圈,擺了許多椅子。

    上得大堂,魏玄定自己跑左側椅子坐下,李樞也老老實實在右側坐下,張行恬不知恥,當眾做坐正中位子,隨即,又以客禮請新來的人暫時坐了左手,其餘人方才按照大頭領、頭領的排序依次坐下。

    結果,因為隨行的舵主、護法、執事頗多,又在門檻外面於廊下擺了許多座位,方才坐完。

    然而,有意思的是,跟一路上大家言笑晏晏,你說我笑不同,來到此處,氣氛反而莫名其妙便沉寂下來。

    待到所有人落座完畢那一刻,更詭異的事情出現了——外面秋風呼嘯,外加眾人隨員與入城軍士安置解散,一時嘈雜紛亂不斷,堂內反而忽然間安靜到無一人出聲,甚至無人輕咳,所有人都眼巴巴的看向了張行。

    伍氏兄弟幾人因故坐到核心位置,曉得人家黜龍幫內里有些說法,一面有些驚駭,一面也跟着緊張起來,卻只用目光來做交流。

    張行落座,伸手去懷中摩挲,摸出一張紙來,發覺不對,復又放回,然後摸出了另外一張紙,這才隨意開口:

    「諸位兄弟,外面都有諷刺,說其他義軍的酒宴多,只有我們黜龍幫會多……我倒是頗以為榮,不開會說事情,讓下面人好辦事,難道真要整日喝酒吃肉不成?」

    眾人鬨笑,但鬨笑聲卻極短,更像是有所緊張。

    「這次跟前幾次還不一樣的,前幾次總是軍情緊急,匆匆一日便散,今日稍微伸展拳腳,登州在後,河北義軍戰於平原,淮西大舉事,徐州謹守不出,咱們也一直在休整,倒是可以稍微鬆快幾天……這一回,咱們就在濟陰這裏多待幾日,將事情一件件議論妥當。」

    張行如此說着,低頭看向了手裏的紙張。

    「今日到明日,確認對降人的待遇,以及新入伙豪傑的安置……降人們都沒來,咱們放開了說;後日往後三天,是要做賞罰的……不光是軍功,還有些庶務,咱們黜龍幫可不是只上不下的,誰做的不好,誰就降下去,誰做的好,就升上來,有錢也要給錢做賞賜;最後,也是最重要,咱們要趁著軍隊休整、軍備整飭的時間,把接下來要做的事情給定下來。」

    眾人表情嚴肅,一起答應,有人喊「是」,有人稱「喏」,還有人說「好」,但不同的短促應答之聲短時間內彙集一團,反而形成了一個奇怪的、整齊的呼應聲,似乎在喊一個發音特殊的口號一般。

    有點像「喔」,又有點像「呼」。

    而且,似乎有人無意間用了真氣,引發了堂中的迴音,並傳到了堂外。

    伍驚風一開始強作倨傲,先被張行在門口弄軟了,已經稍微收斂,而此時看到這個架勢,還是忍不住駭然起來,更是腦子裏翻出一念頭來——這應該就是所謂「一呼百應」了吧?!

    黜龍幫能成一地之事,果然是有說法的。

    一念至此,伍大郎也忍不住肅然起來。

    不過,伍大郎不知道的是,對這波聲浪麻爪的可不是他一個人,很多聲浪製造者本身也都第一次見到這個場景,只是和其他人一樣沒有表露出來而已。

    至於伍大郎這般心態,接下來看眾人點驗名單,重申規則,更是忍不住口乾舌燥,只覺得自己在南陽那一套,整得跟山寨聚義一樣,未免有些兒戲,難怪不能成事,而黜龍幫這一套,處處講規矩,哪裏都分明,分明正是能成大事的根基所在。

    當然了,這就是伍大郎過於自輕自賤了,若是他在南陽成事,黜龍幫歷山敗了,恐怕就是他真性情,而黜龍幫這些人沐猴而冠了。

    便是此番怪異的「一呼百應」,也要被人笑話是猴子叫的。

    真要是論規矩、法度,大魏那裏齊備的很。

    且說,伍驚風以下,包括很多幫內核心成員,多因為這種一呼百應而有些凜然之態。但實際上,從做事情本身來說,這日下午,卻只是在敷衍流程罷了……因為降人的待遇,基本上一開始便有過討論,而且已經在征伐過程中實際上落實了,誰也不會,也沒理由推翻整個東進大軍的既定結果,所以只是追認。

    便是那位魯郡大俠,也是早就討論好的,人家根本就知趣沒來。

    唯一的問題在於伍驚風,他來的時機太巧了,以至於顯得不合時宜。實際上,張行之前在門外,包括剛剛說花兩日討論這個事情,便已經是準備稍作延緩,私下討論妥當,再做公論的。

    然而,在一次次「一呼百應」的聲浪之下,眼看着大部分人事補充都已經得到追認,眼瞅著只剩下伍氏兄弟這波人的時候,鬼使神差一般,張行忽然開口了,竟是直接當眾當面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我的意思是,伍大郎英雄了得,無論如何都要做大頭領的,伍二郎、徐寨主、常兄弟,也都是要做頭領的。」

    上下明顯有些措手不及。

    但是,隨着張行一言既出,旁邊李樞懵在當場,接下來,眾人幾乎是本能一般,居然還是「一呼百應」。

    聲浪落下,壓力來到有些發懵的伍氏兄弟這裏。

    伍驚風對這個安排心裏是有些不滿的,他很想為伍常在爭取一個大頭領位置,甚至有心求一個龍頭,但此時,隨着張行一言,下方一呼,這位成名已久的義軍領袖、當世高手卻驚訝發現,自己要麼當眾拂袖而去,要麼只能接受。

    但是,若想對付暴魏,難道還有比黜龍幫這裏更好的選擇嗎?

    片刻掙扎而已,伍驚風回身瞪了自己族弟一眼,便站起身來,先是目光掃過堂上堂下數不清的東境豪傑的眼睛,然後就轉身朝主座拱手做答:「驚風不才,願與諸位同心協力,共抗暴魏!」

    張行也隨即起身,又重新在堂中握住對方手,懇切來言:「既如此,咱們便是一家人!」

    魏玄定見此,也隨之起身,當場叫好。

    隨即,下方諸多豪傑,紛紛呼應,聲浪一時再起。

    李樞同樣起身,面色不變,但此時心中卻早已經大為震動。他特意讓伍驚風同日抵達,好讓張行猝不及防,稍作分心,從而拖延時日,以方便他串聯新來的頭領,同時也是以此來防禦張行搞突然襲擊,就在這初次相聚的堂上拿下他,一統黜龍幫。

    但孰料,歷山之戰與二次東進之後,這位張龍頭個人也好,整個黜龍幫也罷,根本就不是當日情狀了。

    於黜龍幫而言,如今大勢已成,英才匯聚,尋常一人之力在幫中根本掀不起浪花,便是伍氏兄弟這等存在也只能屈服於眾勢之下。

    而於張行而言,他恰恰成為了唯一一個可以調度這個眾勢的人。

    剛剛那一刻,李大龍頭甚至以為,堂上堂下的幫內精英,已經以張行為陣眼,組成了一個真氣軍陣,雖宗師至,也未必能奈何。

    好在,李大龍頭目光掃過前排幾人,頗有幾位大頭領、頭領面色凝重,他們對今日這一幕也明顯有些措手不及。

    一呼百應,恐怖如斯。

    PS:大家晚安。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糾纏逃妻三體逍遙小書生凌天劍尊君九齡
    總裁爹地惹不起絕世飛刀韶光慢重生之狂暴火法桃運神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