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黜龍» 第十三章 俠客行(13)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黜龍 - 第十三章 俠客行(13)字體大小: A+
     

    自春日以來,東都的政治氣氛便一直很緊張。

    這是廢話……誰家皇帝帶著大半個朝堂一去不復返了;百萬大軍幾百萬民夫光走路就走崩潰了;然後大半個天下都反了,還能不緊張的?

    只不過,因為洛口倉的存在,民間居然能稍微穩住,使得東都這裡主要的緊張氣氛依然集中在政治層面,倒顯得有些令人感慨。

    又或者說,在一些核心問題面前,另一些平素看起來很嚴重的問題,也就不算是個問題了。

    「老夫來數一數……」

    仲秋時分,東都紫微宮內,南衙會議堂上,好像陡然老了七八歲的首相蘇巍正在主位案后嘗試做一個總結。「首先是最外一層,巫族西部幾位小汗、小王紛紛來告,說東部都藍可汗、中部突利可汗,一起在巫族聖山會盟……」

    「不要想了,西部也無救了,隔著大漠咱們根本夠不著,從今往後,西北,乃至於晉北,甚至北荒西部,自此多事了。」東都八貴之一,兵部尚書段威面無表情地點評道。「而且,此事從西巡之後,便是定局了。」

    「然後北荒也有些亂了。」蘇巍沒有多嘴,只是繼續坐在那裡進行盤點。「但事情不是什麼大事,也不是什麼小事,而是多事……比如於叔文過來以後,盪魔七衛便和七鎮就再度鬧了起來;又因為於叔文以罪身而死,上次救駕的西部幾家的賞賜也都沒發,因此打著於叔文的旗號造了反;這還不算,觀海鎮的寧遠伯發文過來,說是北海邊上忽然去了一位宗師,據說是張老夫子的愛徒,卻行事激烈詭譎,強行奪地建塔,還干涉政務,旁邊的巍海鎮深受其苦。」

    「我不知道此人。」被周圍人注視的正牌東都留守,張老夫子的幼子張世本立即攤手以對。「委實不知道。」

    「我知道,劉文周嘛。」一直閉目養神的大宗師、皇叔曹林忽然在座中睜開眼睛,認真解釋。「張老夫子老早給靖安台報備過……我也大概猜到這瘋子是要幹嘛,但一個宗師,跑到天涯海角之地,難道要一個大宗師專門去抓?只能等他自取滅亡……就是北荒估計要被他禍害的夠嗆。」

    「外面的事大概就是這兩個,咱們接著說內里的……」蘇巍狀若未聞,繼續翻開一頁紙來說話。

    「東夷和南嶺呢?東南妖族二島呢?」禮部尚書白橫津忽然詫異開口詢問。「不可能只有巫族和北荒有事吧?」

    「當然不可能。」刑部尚書骨儀正色提醒,這是一位妖族血統特別明顯的人,頭髮和鬍子都黃色,眼睛一隻是藍色,卻自幼生長在關隴。「但彼處事端自然要直接呈交御駕……何必一定要東都這裡有說法?」

    白橫津狀若恍然,立即閉嘴。

    「外面是兩件大事,內里則有三件大事。」蘇巍繼續對著手中文書言道。「一來是陛下有旨意,著紫微宮宮人、內侍、金吾衛護衛皇后與諸妃嬪、公主,一併送往江都隨駕……」

    沒有人吭聲,大家去看曹皇叔,後者也只是繼續閉目不語。

    「二來,是江東、荊襄、巴蜀那邊發函,說有聖旨到,要求秋後稅賦順江而下,交江都使用,不再轉入關中與沿大河諸倉……」

    還是沒有人吭聲,曹皇叔倒是終於二度睜開了眼睛。

    「三來,是秋後,東境、河北、中原、江淮,連著之前說的北荒,還有晉北,一共三十七個郡、鎮、州、衛,報了盜賊、災荒,要求減免稅賦、貢物,其中十五個州郡直言,如果不能剿滅盜匪,秋稅是沒法遞交的……少數幾個郡,甚至說,如果朝廷再不剿匪,他們只能一死報國報君了。」

    蘇巍念完,將一大摞表格、文書攤開,放在了自己身前案上,再來看眾人:「這是具體各郡的情況……都已經整理好了,諸位想看自己來拿。」

    然而,沒有人動彈,也沒有人吭聲,而堂內諸位貴人的目光,反而愈發集中看向了座中一人。

    那人,也就是皇叔曹林了,沉默片刻,倒也乾脆:

    「我先說吧!攘外必先安內,巫族那裡派個使者去突利可汗那裡做個樣子便可,東部中部雖然結盟,可如何去並西部,如何分潤部落,兩家不是那麼好辦的,我估計也要爭個高低才行……更別說,西北各塞堡仍在了,也就是晉北稍微麻煩些。但也有白公在那裡……真正巫族大統,大舉南下,最少也要三五載……此事先放一放。」

    眾人紛紛頷首,不然還能咋地?

    「北荒那裡,表面上是內務,其實是外傷,大家心裡都明白的,盪魔七衛跟七鎮折騰了好幾百年,不差這一回……劉文周的事情剛剛就說了,實在是沒辦法……也只能派個使者安撫一下寧遠伯他們,然後讓幽州諸州郡盡量與七鎮做個協調照應。」曹皇叔繼續做著決斷。「而且我說句不好外傳的話,為什麼不給寧遠伯一個東部鎮守或者西部鎮守的名義?為什麼不直接派兵助他?因為北荒那裡,不怕他們鬧,怕的是他們擰成一股繩,真要是合力了,甭管是素來對朝廷不滿的盪魔七衛做主,還是七鎮各家成了事,怕都是要往河北看的!」

    其餘七人也都只是頷首……因為這是實在到極致的大實話。

    「至於說三件內務。」曹皇叔忽然面色一緊,深吸了一口氣後方才繼續言道。「陛下要皇后和諸公主過去,咱們還能攔著不成?願意把幾位皇孫留下,已經是給面子了。差不多都與他便是,咱們又用不著西苑與紫微宮……讓高江去,把整個西苑與紫微宮都搬過去,能搬多少是多少,也順便讓高江自己去跟陛下說通天塔的事情!」

    眾人還是不言語,因為這話里的怨氣太重了。

    「至於南方諸郡……」曹皇叔繼續嚴肅以對。「巴蜀不能往江都送,巴蜀肯定要供給關中的,怎麼能平白在江上拋灑錢糧?至於荊襄,錢糧可以送過去,但工匠、礦藏、牛筋之類的軍需,也必須送來……」

    有人張了下嘴,但最終沒有吭聲,大部分人依然在點頭。

    「至於為什麼……就要說到最後一件事,也是最麻煩一件事了。」曹皇叔終於有些咬牙切齒起來。「東齊故地亂成這樣,聚眾五萬的足足有四五處,聚眾萬人的不下幾十處,其餘千人以上的亂軍盜匪數不勝數,而且還都有軍械甲胄的……難道關起東都的大門來不管?可東都又沒有兵!那怎麼辦?必須自家再立一支兵馬出來!」

    「要多少?」兵部尚書段威眼皮一跳,終於插了嘴。

    「最少十萬。」曹皇叔冷冷以對。「沒有十萬,如何能替陛下壓住亂局?」

    眾人聽得清楚,不免心中微動……說白了,只是軍事上壓過毫無組織性的盜匪,幽州河間大營調度起來,掃蕩河北足夠,江都那邊也自然會掃蕩江淮,晉地也有一個太原留守在招兵努力壓制晉北……那麼,如果只是中原當面,就算加上保護東都本身,又如何還要十萬兵?

    這十萬兵,到底是用來清理盜匪的,還是用來鎮壓這幾處朝廷兵馬的?

    這個亂局,又指的是誰?

    你曹皇叔,又憑什麼來鎮壓其他人?

    「太難了。」片刻后,大概是知道自己躲不掉,段威往座中一躺,直接嘆氣。「幾個倉儲里,錢糧布帛都還算充足,大不了吃陳米嘛,多給點布帛做賞錢便是。可是只有錢糧又有什麼用?兵員何處來?之前連續起役,連續募兵,連續起屯兵,關中和陝洛也都疲敝的厲害,甚至隱隱不穩,光是兵員,恐怕就是個大困難。」

    在座的八人中,最少有一多半人在點頭,因為大家都知道,段尚書說的根本就是實話。

    「段尚書說的對,一點都沒錯。」曹林目光掃過堂內幾人,語氣泰然。「可那又如何?大魏一半的州郡都在造反,國家都要亡了,說什麼疲敝,不是可笑嗎?真到了必要之時,雖婦女童子亦要上陣,何論疲敝?」

    「那就強征!」段威嗤笑一聲。「曹中丞說了算……但人可以強征,軍械又怎麼辦?莫忘了,之前東征,軍械什麼的全都掏空了,不然那些盜匪也不至於輕易攻城略地壯大起來。」

    「那就重新鍛煉。」曹林毫不猶豫應聲道。「總有法子的。」

    「法子當然有的。」段威立即揚聲回復。「但工匠多在南陽,而南陽的一半城池都被伍氏兄弟給打下了;更要命的是,還沒有鐵,鐵都鑄大金柱了!」

    「那就熔了大金柱。」曹林依然毫不猶豫,甚至眼皮都沒眨一下。「速速鎮壓伍驚風,同時熔了大金柱……無論如何,東都這裡,一定要立一支新軍,以保大魏的江山社稷!」

    話到此處,段威終於閉口不言,而整個議事堂中,也變得鴉雀無聲起來。

    這期間,段威與上柱國錢士英對視數次,蘇巍與牛宏幾次欲起身,張世本欲白橫津也幾次想開口,但始終都沒有敢真正接這個話。

    「你們都沒話可說嗎?」曹林見狀,反而有些失望。

    「這裡是南衙,陛下走之前,將東都託付給了我們,我以為沒什麼不可說的,反倒是不說,才是不忠。」就在這時,一人忽然起身,卻正是刑部尚書骨儀。「諸位都不說的話,那我來說……中丞,我有幾句話要問你。」

    曹林反而面色緩和不少,甚至禮貌抬手,做了個請的姿態:「骨尚書請講。」

    「熔大金柱要不要請聖旨?」骨儀認真來問。

    「要!」曹林昂然做答。「但事從急權,一邊請旨,一邊直接熔了便是。」

    「那便是不請旨擅行了。」骨儀嘆氣道。

    「陛下沒有不同意的道理。」曹林笑答道。「於國家有利的事情,他為什麼要反對?」

    「那好。」骨儀繼續誠懇來問。「眼下局勢,徵兵必然要從關西征,可是民力委實疲敝,是不是要從功臣莊園中征壯丁?」

    「當然。」曹林陡然一肅。「國家這個局面,他們還留著壯丁在莊園里幹嗎?造反嗎?這就是要取其強而補中樞之弱!否則,便會再有楊慎之事!」

    堂中氣氛愈發凝固。

    但骨儀猶豫了一下,還是繼續了下去:「還有,幽州、河間、江都、徐州大營的主將,都是陛下親信,便是不聽我們的,也只會聽陛下的,將河北與江淮,還有東境的盜匪交給他們便是;還有白公在太原,也是陛下所指的留守,有他在晉北會安定……那隻剩中原與南陽兩地的盜匪,十萬兵,是不是太多?」

    曹林嘆口氣道:「骨尚書不妨把話說得明白一些。」

    「我的意思已經夠明白了。」骨儀嚴肅以對。「中丞是皇叔,是大宗師,也是國家根柱,陛下南巡,身後自然要交給中丞來主持,可中丞若是藉此與陛下做抗衡,又哪來的名正言順呢?而若是事事跟諸公逆反,又哪裡來的人心依附呢?」

    「我知道骨尚書是忠臣,但我也是忠臣。」眾人注視之下,曹林稍作沉默,乾脆應聲,儼然是這些日子早有思索,早有定論。「唯獨爾等只須勤懇國事,忠於君上便可,而我除了是人臣外,還是國姓,還要對得起列祖列宗,對得起先帝……所以,我只要大魏千秋萬代,怎麼好,怎麼來……所謂但有我一日,就決不許大魏有任何傾覆之危,為此不惜粉身碎骨、身敗名裂,至於其他的小節,能周全的我自然周全,但也僅此而已。」

    「我懂了。」骨儀點點頭,坐了下去。

    而曹林掃視其餘七人,又在座中追問:「諸位,十萬兵,可還有誰不以為然?」

    蘇巍以下,無人敢答。

    「諸位。」曹林繼續環顧。「東都之事,暫由我來自專,可有人不滿?」

    依然無人做答。

    「若有人不滿,也就不滿吧!」曹林忽然冷笑。「但須請得一兩位大宗師,或者三五位宗師來方好不滿……這樣好了,我來繼續做個專橫的惡人,請在家閑居的魚公出山,去江都,輔佐陛下平叛,請吐萬公出山,平叛南陽……如何?」

    魚公,是司馬正的師父魚皆羅,吐萬公,乃是另一位關隴內部的軍中宗師吐萬長論,和來戰兒一樣,都是軍中的宗師高手,卻都因為當年賀若輔、高慮一案的緣故,或者說出於打壓老臣的緣故,閑居在家數年了。

    這兩位,應該就是蠢蠢欲動的關隴諸族的倚仗,也是段威、白橫津、錢士英敢在這位中丞面前稍微保持一點姿態的倚仗。

    所以曹中丞這一招,叫威逼之後,順勢釜底抽薪。

    「我以為可以。」唯一跳出來公開質疑的骨儀忽然主動贊同。

    「我覺得太急了。」蘇巍嘆了口氣。「但曹公有曹公的立場,況且事到如今,局勢艱難,我斷不會與曹公為難,讓曹公做不了事情的。」

    「我也是這意思。」牛宏誠懇以對。「我覺得曹公的行事,失於仁恕,包括昨日抓起來的那個都水使者,其實怎麼看都是些捕風捉影的東西,而這個時候絕不應該計較太多,失了人心……但如今只有曹公能做事,我願意儘力協助。」

    曹林微微頷首點頭,對兩位老搭檔表示感謝:「那個都水使者的事情,我會重新考量。」

    張世本資歷最淺,隨即忙不迭起身:「中丞知道的,我素來是支持中丞的!」

    剩下三人,柱國錢士英、兵部尚書段威、禮部尚書白橫津,同時有些不安起來,但又無可奈何,乾脆閉口。

    曹林看了看這三人,也知道今日已經是最好局面,不可能真的逼迫過甚,便搖搖頭,不再計較:「議事堂公論已出,就這麼辦吧!發南衙令旨!」

    說著,這位曹皇叔直接起身離開,往外走去……且說,曹林身為大宗師,直接運起真氣,往外面一飛,便可輕鬆回到他的黑塔,往日也不少這麼做,但自從三征大敗之後,通天塔再行坍塌,他便每日親自騎馬,堂而皇之穿越天街,往返南衙與靖安台了。

    而這一日,迫於時局發了難的他自然也不例外。

    就這樣,在二太保薛亮的護送下,曹中丞於中午時分,抵達了他忠誠的靖安台,尚未回到黑塔,便有人來報,說是伏龍衛常檢、英國公長女白有思忽然孤身前來,已經在黑塔里等了中丞許久了。

    曹林一時驚疑。

    畢竟,此一時彼一時也,白有思昔日為下屬,但如今立場卻存疑,只是因為那日沽水畔的事情委實牽扯太多靖安台內里,再加上英國公出鎮一方,白有思形同質子,這才佯做不知,冷淡處理的。

    孰料,對方居然敢孤身前來?

    而既然如此,他曹林身為大宗師、皇叔、中丞,又怎麼可能不進自家黑塔與之相見呢?

    「中丞,許久不見,身體可還康健?」

    風鈴乍響,甫一來到塔內,登上五層,便看到等在這裡的白有思昂然持劍行禮,後者還是那副常見的素色錦衣打扮,配上武士小冠而已。

    曹林點了點頭,帶著薛亮越過對方和一排黑綬,坐回到了座位中,這才淡然抬頭:「思思不去謹守白塔,如何有空來老夫這裡?」

    「回稟中丞。」白有思從容告知來意。「聽說世交李定因為沒有行賄,被羅方那廝構陷,無辜入獄,受他家人委託,特來請釋!最起碼,應該將此人移交給兵部和刑部,讓兵部和刑部來議論他在蒲台的行為,是有功還是有過。」

    「他之所以入獄,不只是因為軍事,更不是被構陷。」曹林沉默片刻,認真來對。「老夫聽到的是,這個李定是那個逆賊張行的至親故交,此番入獄也是因為他在東境時與張行擅自勾連……」

    「中丞說笑了。」白有思當場失笑。「若說逆賊張行的故交,整個靖安台,誰人不是?中丞不也差點做了他義父嗎?而若說與他勾連,自我以下,當日在沽水畔的靖安台所屬,哪個又算是沒有勾連呢?而當日若非屬下我深明大義,主動渡河去做聚攏,只怕靖安台前三組的人,一半都跟那廝造反去了……若中丞不信,何妨問問薛亮?」

    薛亮欲言又止,卻被曹林伸手示意沉默,而後者,也在猶豫了一下后,決定坦誠相對:「思思,有些事情,咱們心知肚明,不必多言,我只問你,若老夫不放人呢?」

    「那我還是想知道,中丞憑什麼不放人?」白有思追問不及。「法度,還是權謀,又或者是什麼別的東西?有人說,李定只是倒霉,是因為中丞正好要壓制段尚書,以圖在兵部立威、把控兵部,再加上張行的事情確實是中丞心中耿介,撞到一塊去了,這才拿他做筏,是也不是?」

    曹林再度沉默。

    薛亮在旁不耐,直接閃出:「白常檢,陛下去了江都,如今只有中丞以皇叔之身執掌東都,天下事皆可為,你說再多,中丞就是不想放人,難道還不夠嗎?」

    「若是這般,那我也就有話說了。」說著,白有思毫不猶豫握住了自己的倚天劍,然後另一隻手微微握住拳頭,抬起來放在胸前,反問薛亮。「天下健者,豈獨中丞?請薛朱綬替我問問中丞,誰說天下事他皆可為?單就李定這件事情,我已經答應過他家人了,今日放也得放,不放也得放!又如何?」

    薛亮目瞪口呆……那意思很簡單,你白大小姐是在威脅一個大宗師嗎?

    在他的黑塔里?

    就算是怕你爹反了不好收拾,所以不好打死你,可打個半死又如何?

    曹林也詫異一時,但當他目光掃光白有思手那隻握拳之手時,面色未變,心中卻忽然一驚,引得滿塔鈴聲不斷——無他,如他所料不錯,那隻手中所握的,應該是不知道還有幾層效用的伏龍印。

    「將伏龍印留下,李定移交給兵部和刑部,公平來審!」停了半晌,隨著鈴聲平息,曹林緩緩以對。「思思,不要消耗我的耐性。」

    「可以,但須我先帶李定去刑部,再讓薛朱綬將伏龍印帶回。」白有思沉默片刻,面色不變,只隔著面色大變的薛亮言道。「但中丞,也請你不要小覷天下人,須知,恃強凌弱,終取其辱……白有思也不過是天下人中的尋常一個罷了。」

    「好。」

    曹林平靜應聲,儼然是同意了對方的方案,卻不知道有沒有同意對方觀點的意思。

    ps:感謝圈圈熊老爺的又一盟。



    上一頁 ←    → 下一頁

    誘婚試愛:總裁老公太會都市逍遙修神透視醫聖神醫小獸妃我是系統之女帝養成計劃
    重生落魄農村媳金手指販賣商都市最強裝逼系統修羅武神史上最牛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