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黜龍» 第一百零八章 金錐行(19)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黜龍 - 第一百零八章 金錐行(19)字體大小: A+
     

    往後幾日,張行一直稱病在家,然後想著法的把那些絲絹捐出去,引得周圍坊內道觀頻頻登門造訪化緣,但是這不耽誤他家裡的錢越來越多,人越來越心虛。

    真的是越來越多,又過了三四日,朝廷個衙署正式上工,各家店鋪也全都開張,白氏的人自然將陳留白氏莊園里各人此行江東的利市給送了過來。。。

    其他人拿到的一般都是金帛和馬匹,金帛自家藏起來,馬匹自己留兩匹最好的,轉手在北市換成現銀,顯得乾乾淨淨。

    但他張白綬不是貪心嗎?

    借著工作便利,硬生生給自己按照高檔次人物來勒索的,馬匹留下兩個拴在後廊給秦寶增加工作量、其餘交給北市閻慶賣掉不提,關鍵是那些書畫寶物都是天下知名的,如今放他手裡,也只跟燙手山芋一般。

    沒辦法,人的名氣一大,又罩不住這個名氣,弄點啥就都有點生禍的感覺了。

    除此之外,本來還有一個活,也該是他的,就是將此行預備好的打點給台中各處送去,省的大家眼紅,如今也有點不方便了。

    最後沒辦法,乃是請的胡彥去賣了老臉,這家朱綬送了個字畫,那家朱綬送了一袋珠子……但居然開始有人不賣面子了,儼然是聽到了什麼風聲……最後,還是張行出得主意,先把給中丞曹林預備的那架三尺多高的珊瑚當眾抬進了黑塔,然後再去送第二遭,那些人方才收了下來。

    畢竟,伏龍衛屬於西鎮撫司,雖然多被宮中直接調度使用,但本質上依然是曹林的下屬,而曹中丞自是大宗師氣度,他可以跟南衙那幾位置氣吐槽一句,卻真不至於跟自己下屬耍小心眼的。

    總之吧,整個正月的前半截里,張行只是躲在家中避風頭,最多就是跟來訪的李定研究《易筋經》。

    但這個也有點尷尬,因為《易筋經》的輔助法子多是在十二正脈全通后才能修行,而他張三郎也不過是年後剛剛徹底通了第九條正脈,正開始衝擊第十條正脈而已,想跟對方一樣感覺《易筋經》的妙用,未免也有些心有餘而力不足。

    甚至,因為這件事情,張行總覺得自己有點沒跟上任務等級的感覺,又添了點不爽利。

    但終於,隨著年後各大官署復工,各處流程走完,朝廷正式通過兵部下達了讓陳凌滾去大西北守沙漠的相關調令。靖安台黑塔里,曹中丞也沒有丟了氣度、來為難手下人意思,依舊按照承諾,妥妥噹噹將巡視淮北的鈞旨發出,讓白有思巡組與兵部相關人員一起,去將陳凌和長鯨幫的事宜處置妥當。

    命令下達,發了財的巡組其他成員都有些措手不及,繼而便是不爽利,唯獨張行這個之前不爽利的人如今如蒙大赦,趕緊將最後兩百匹絲絹捐到了黑帝觀,然後又將閻慶喚來,將勒索來的字畫交給對方,請他代為變現——那意思就是虧點也沒啥,但等他回來之前,務必換成銀子,甚至金子為上。

    「別的倒也罷了,有件事情也不知道該不該跟你說。」

    出發前一日,李定例行過來,聽說了翌日的行程后,既沒有繼續指導修行,也沒有陪著議論政務、軍事、風土人情地理,反而提到了一個意外的話題。「此行跟你們一起去宣調的兵部員外郎,是個挺有意思的人,兵部上下全都知道。」

    「怎麼說?」心情漸漸歡快起來的張行詫異一時。

    「主要就是這個人咋一看跟你挺像的。」李定頂著黑眼圈在那裡籌措字句。「不是那種長的像,而是表面上像。」

    「具體來說呢?」張行沒有理會對方奇怪的描述,而是理所當然的生出了一些興趣。

    「首先是出身不清楚。」李定認真介紹道。「反正是跟你一樣從不說自己出身,但是我看過他的出身文字,應該是有巫族血統、母親又改嫁過……也因為這個血統,他雖然在修行上很努力,卻始終沒法拿修為做倚仗,這點跟你也有點像。」

    張行點點頭,但卻不以為意……自己的出身是想說也說不清楚,而人家明顯是自卑;自己的修為也是起的晚,實際上是開了作弊器,跟對方天生通脈艱難也不是一回事……但是李定的意思他也懂,那就是兩個人都沒有家門的指望,也都沒有修為這條硬線來開局面,都是靠某些本事吃飯的人。

    「然後就是你們在公門裡表現也很相似,都是文書上的本事厲害,經常用文書給人開釋,別人明知道他是在玩弄文字,回來與他爭辯,也都辯不過他。」李定繼續說道。「然後暗地裡還要舍錢給這些人,做結交……但他文書也是真厲害,算賬什麼的門清。」

    而張行也終於覺得有點意思了,這年頭,居然還有人跟自己一樣玩及時雨的套路,東都城果然還是太大了。

    「最後,你們都一樣有謀略,有心機,肯上進。」李定繼續認真講到。「是真的有見識,有眼光,能看清事和人背後門道那種,然後有的沒的,全都能鑽出空子來。」

    張行愈發感興趣了,但他還記著對方的言語:「既如此類似,為何說是表面上相像呢?」

    「原因再簡單不過。」李定終於失笑。「你是個英雄,他是陰雄……就好像當日在桃林驛,你放我是真的覺得跟我談的投機然後放了我,他放我則八九是想要跟著我找到山寨,等到了山寨,他就未必因為顧忌山寨里的人命而敢呵斥我了;再比如說,這次你名聲大噪的事情,我估計他也能想到跟你一樣的主意,但決計不敢親身入山,或者入了山,也要秦寶打頭過堂,自己只在後面事先交代出來。」

    張行恍然,但卻意外的並不生厭。

    沒辦法的,還是那句說的都快生鏽的老話,農民狡猾、無恥,但把農民逼到那份上的還是武士……這個人,因為出身低,修為又過不去,只能用盡了法子往上爬,而且不免自私自利,失了氣度。

    相較而言,反倒是自己,老是帶著一種穿越者的傲慢來看人和事,不免喜歡瞎矯情亂講究,這才投了白有思、司馬正以及李定這些貴族子弟的脾氣。

    而另一邊,李定看到張行渾不在意,也不多說什麼。

    翌日,張行與秦寶準備出行,考慮到左家老二的存在,猶豫片刻后,張白綬到底是將羅盤帶上了。而在取羅盤時,看到那根金錐,便也乾脆裹了緞子,繫到腰中,這才去馬廊牽了黃驃馬,和秦寶一起再次出了門,準備往淮上而去。

    就在東門那裡,張行也看到了李定所說的那個兵部員外郎,他正束手立在白有思跟前,跟李清臣、錢唐兩個白綬說笑著什麼,而白有思倒也頗有興緻,就在旁邊看三人笑談。

    一直等到張行抵達,那三人方才止了言語。

    「張三郎,這位便是兵部員外郎王代積。」李清臣沉默不語,倒是錢唐精神不錯,也不知道是不是得到了白有思的承諾,見到來人隨手一指,稍作介紹。「此番要隨我們一起辛苦一趟的。」

    那王代積趕緊拱手,便要言語。

    卻不料,張行自聽了李定的預告,早就搶先一步,先行滾馬拱手:「久仰兵部及時雨王代積王九郎的大名,今日得見真容,張行不勝榮幸。」

    且說,已經抵達此處的巡組成員沒有二十也有十五的,之前只是給白有思行了禮,便隨意在城門外大路旁的集市裡各處閑坐,只看到張行過來,這才又重新起身,此時聞得這番言語,個個詫異,幾乎人人去看那被忽略掉的王姓員外郎。

    而錢唐和李清臣二人更是詫異驚悚。

    至於王代積本人,今年不過二十八九歲、沒有三十的樣子,還算年輕,穿著官服,帶著小冠,也算是一表人才,唯獨鬍子明顯發黃,似乎暗示了他的巫族血統。

    但終究是個年輕人,不然也不至於跟錢唐、李清臣聊的那麼開心,此時被周圍人這麼一看,他登時便有些綳不住,只能尷尬拱手:

    「靖安台張三郎面前,如何敢稱稱名號?而且,這個及時雨……在下委實是第一次聽到,張三郎確定沒喊錯?」

    「當然沒喊錯,閣下沒聽過也正常,因為名號這個東西本就是別人來叫的,之所以有此言語,乃是因為閣下常常在兵部協助犯了法的軍官,他們私下揚名至此。」張行扔下黃驃馬,趕緊上前握住對方手,懇切解釋。「而且不瞞閣下,據我所知,靖安台黑塔那裡,因為我和秦寶此番上芒碭山的事情,已經準備讓我們二人在人榜上稍微升遷兩位,新補入的第三百位,據說便是及時雨王代積了……張行先在這裡為王九郎道賀了!」

    王代積目瞪口呆,半日方才反應過來,卻只能一時苦笑:「張三郎,還請高抬貴手!」

    張行也跟著苦笑:「王九郎,不瞞你說,我因為之前芒碭山的事情,在台中被人比作南衙張公,所以名頭一時太盛,連過年收個常例年禮都要轉手再送出去以避禍……人榜的事情,但凡還能輪到我摻和,如何能讓自己往上爬?」

    「原來如此。」王代積長嘆一聲。「我就說閣下為什麼把好幾百匹的絲絹都捐出去了,可如此說來,咱們二人倒是有些情境彷彿了。」

    「誰說不是呢?」張行終於趁機伸手攬住了對方的手。「不然何至於一見如故?不瞞王九郎,我一見你,就覺得你是我至親兄弟一般……」

    王代積聞言晃著對方雙手,大為感嘆:「正是如此,正是如此!」

    而秦寶在後面聽到此處,只能轉身去撓自己斑點瘤子獸的下巴,努力讓自己不去看這二人,錢唐和李清臣也有些訕訕。唯獨一個白有思,不知何時,早就坐到旁邊人家賣茶的草棚旗杆上,正饒有興緻看著這一幕。

    而不知道為什麼,那旗杆居然不折,反而只在她腳下迎風飄展。

    就這樣,折騰半晌,隨著黑綬胡彥帶著新人周行范從靖安台取公文趕到,人員到齊,眾人卻是不再猶疑,一起上馬牽騾,再度往淮上而去。

    想之前從彼處經過往東都來,乃是隆冬時節,又冷又干,關鍵是行程還緊,一時半會都耽擱不得,而且還要處置沿途匪患,左右應付,端是辛苦。但如今,自東都往淮上去,乃是年後新春時節,雖只差了一月,卻明顯有青春作伴之態,尤其是自西北往東南而去,彷彿是迎著春日加速到來一般。

    不過,最大的變化還是往來的心態。

    當日來時,總是被動來解決問題,乃是疲於應付,萬事都不能周全,今日去時,乃是倚著朝廷權威和白有思手中倚天劍來主動進攻,自然是心情爽朗起來。

    這種情況下,正月十八這日,行到淮陽,距離城父不過一百餘里的路程時,白有思忽然提議在此地稍駐一兩日,待全伙人整修完畢,再往城父,眾人也都沒有任何異議。

    不過有意思的是,他們沒有住在官驛,而是住在了淮陽郡郡城宛丘城外一位張氏官人的莊園中,這位官人有個親弟弟,叫張岳,是白有思的姐夫,之前的洛陽令,現在據說去吏部了。

    只能說,反正人親戚多,白吃白喝也無妨的。

    白日沐浴、交際、宴席什麼都不必多言,到了晚間,每人一個房間,也是寬綽。而也就是晚間,忽然便有風起,張行仰頭卧在榻上,聽得屋外春風陣陣,居然有呼嘯之態,也是詫異,唯獨酒足飯飽,也懶得起身去看。

    可他也沒有睡著。

    恰恰相反,他開始莫名回想自己從穿越過來以後的種種經歷,思索以後的路數……怎麼說呢?到目前為止,張行一直覺得,自己在被動做事,事情找到頭上了,礙於道義、人情、職責,就一件件做了下去,然後始終沒有自己的規劃和目的。

    感慨和想法肯定是有的,亂七八糟的留心布置與人情結交也肯定是有的,但那肯定不是專門的規劃和目的,便是造反的念頭也只是自己路上想一想罷了,被白有思給按下去了。

    這跟此次出行江東遇到了種種事端,然後被動去解決真的非常相像。

    但是,如今江東之行都已經結束,連淮南這邊也要主動折返回去對陳凌與什麼鯨魚幫做收尾了,卻不知道自己的人生什麼時候會有一個主動出擊?

    也不知道是哪位神仙、至尊平白將自己送來的?

    更不知道到底有什麼主線任務等著自己?

    當然了,必須要承認的一點,或者說不能裝糊塗的一點在於,目前來看,考慮到大爭之世修行者一日千里,至尊證位也屬尋常這個世界設定,那麼最有可能的事情,還是大魏如自己那個世界里的秦、隋一般猝然二世崩塌,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爭之世出現在世人眼前,大宗師藩籬被打破,人龍神共舞,來一局天地人龍的大棋。

    可即便如此,也要考慮下棋的是誰,自己又是誰的棋子,以及要不要甘心做棋子等等問題。

    而且,到時候無論是做棋子還是下棋,指導理念又是什麼?

    是要續一個封建中央大帝國,還是盡自己所能,做個力不從心的先驅者,讓老百姓過得好一點?便是做這些事情,是要輔佐誰,還是自己來?

    就這樣,想來想去,張行卻又覺得自己是在白想……就眼下而言,自己連自己這具身體的北地家鄉在何處都不知道,認識的人,覺得重要的人也全在東都城,那隻要沒能力、沒決心去造反,除了潛伏於伏龍衛,觀察局勢,坐等天傾,又能如何呢?

    唯獨,正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如今看似仕途順利,但本質上還是屈身在白有思這個頂級大貴族身下,以求平安,卻不知屈身的久了,將來能不能伸展的開。

    正想著呢,忽然間,屋外白光一閃,片刻後頭頂便忽的一聲炸雷。

    張行驚得翻身坐起,復又醒悟,春雷本當如此……但自己居然到此時才意識到,自己居然已經來到這個世界足足一年了。

    想到這裡,他再難安卧,便披了衣服,走出房來,來廊下吹風聽雷。

    出乎意料,廊下燈影搖曳,照的清楚,此處居然已經有人了。

    「王九哥。」

    張行毫不猶豫改了笑顏,遠遠伸手握住了對方。

    「張三郎。」王代積也毫不疑接住了對方的手,廊檐內,二人於風中雷下,簡直如花前月下一般自然妥帖。「你也是出來聽雷的嗎?」

    「是啊。」

    張行看著已經完全被夜色遮蔽的頭頂,感慨以對,卻又脫口而出。「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

    王代積微微一怔,繼而感慨:「好詩!好一個『心事浩茫連廣宇,於無聲處聽驚雷』!真真是寫實了你我此時心境,卻不知道全詩是如何?」

    其實,張行剛剛說完,自己便也為之一愣。

    沒辦法,他其實沒想抄詩的,因為之前江東的時候差點抄吐了,但這一次,他真的是隨口引用而已。

    不過,對方追問的急,他便又趕緊收了奇怪心思,細細思索,然後認真來對:「上面還有兩句……喚做『萬家墨面沒蒿萊,敢有歌吟動地哀』。」

    王代積微微一愣。

    而和剛才一樣,言語既畢,張行自己都有些愣住了——原來雷聲大作之前,竟然是這兩句嗎?卻居然更加應時應景。

    ps:上班快樂,大家晚安。



    上一頁 ←    → 下一頁

    洪荒歷異界極品紈?我修的可能是假仙我統領狐族那些年一劍獨尊
    大王饒命網遊之倒行逆施外室女民國小地主極品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