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皇長孫» 第833章 君主立憲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皇長孫 - 第833章 君主立憲字體大小: A+
     
      「涼國公,我等如何行事。(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器訪問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曹震向著藍玉問道,他的眼神里,閃爍著異樣的光芒。

      不僅僅是曹震,包括其他的一些將軍,也都是眼睛緊緊的看著藍玉。

      藍玉知道,現在自己正在面臨一個巨大的誘惑,或許歷史上很多人,都曾經面臨過這個誘惑。

      有的人選擇對了,而有的人選擇錯了。

      如今帖木兒駕崩,這意味著中東不再是大明的威脅,這些事情在前線的將軍們最是明白,也是歷史上王朝常見的事情。

      天竺兵力孱弱,藍玉掌控大軍八十萬,完全可以在很短的時間裡,平推整個天竺。

      在此之前,太孫曾經下過令旨,關於諸侯封國之事,只不過就現在來說,還沒有給兌現。

      尤其是在東勝神州被發現後,可以想到,此後大明必然進行大量移民去往東勝神州,那些藩王們,也會一一過去,大明本土的兵力,將會呈現一定程度的衰弱。

      在這個時候,假若藍玉擁兵自重,朝廷那邊肯定是沒有辦法的,哪怕是太孫,很可能也只能是捏著鼻子認了。

      封下天竺,為眾多公侯之藩國。

      這可是整個天竺,有著幾乎跟大明接近的人口的地盤,還有如此遼闊之疆域。

      如果是由著朝廷來安排,那麼肯定會把天竺分成十多個,乃至於數十個小諸侯國,不僅是公侯們,包括一系列的親王,乃至於郡王,都有可能冊封過來分地盤。

      所以按照曹震的意思,趁這個機會,強行把天竺給占下來,讓更多的人,可以有更多的地盤。

      在他們看來,這並非是叛國,只是想要多一些封賞罷了,古往今來類似的事情,在各朝代也很常見。

      現在唯一的問題,就在於藍玉。

      李景隆沉默不語,而徐輝祖則怒目而視。

      「爾等怎可有如此大逆不道之想法,趁新君繼承大通之際,做出這等逼宮之舉。」

      「涼國公,你為皇親外戚,受皇恩浩蕩,太孫更是將你視作肱股之臣,萬萬不可做出這等天人共憤之事來。」

      徐輝祖果然忠誠,在巨大的利益,世襲傳承,自立為王的誘惑之下,依然是堅守本心。

      直接就站了出來,對著藍玉喊道,語氣堅定。

      不過立即就有其他將軍站出來反駁道:「魏國公,你已然是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但我等可不是這般,所謂是建功立業,這都是拿性命來博個前程,現在大好機會,又是怎能錯過。」

      「如今朝廷威服四海,收高麗,安南,真臘,暹羅,倭國各地,且看看南洋之地,連官員都已經是難以滿員,寥寥數十人,就須管理一城之地,這才曾經可難想像。」

      「而至於天竺,口計近萬萬之多,疆域之遼闊,朝廷又怎能管轄得過來,與其我等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地方,拱手讓與別人,還不若是讓我等也享受一番榮華富貴。」

      「這底下還有如此多的兄弟,我等也是為了大家,而非是私人之利。」

      徐輝祖看向說話那人,他認識,是藍玉的老部下了,千戶之職。

      這番話說出來,相當於直接把窗戶紙給捅破了,許多人的心裡,都湧現出一股子貪婪。

      即便是李景隆,也沒有幫腔徐輝祖的意思。

      他是正兒八經的皇親國戚沒錯,可在自立為王誘惑面前,依然是心神震動,浮想聯翩。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要看藍玉的意思。

      「巧舌如簧,真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朝廷給的獎賞賜還少嗎,何故於如此貪婪。」徐輝祖開口訓斥道。

      那千戶也不跟徐輝祖爭辯,方才這番話,已有僭越之嫌,如若是涼國公不願,那倒霉的就是他了。

      藍玉的心裡也很是糾結,他現在可以看出來,除了徐輝祖外,幾乎其他人都是支持擁兵自重,占據天竺。

      有時候就是這樣,哪怕藍玉身為涼國公,掌控兵權,但他同樣需要手下人考慮。

      擁兵自重的誘惑是很大,可藍玉一想到太孫,心裡的欲望就被壓制下來。

      只有真正接觸過太孫的人,才明白他的可怕。

      那種一切都在其掌控之下的感覺,很多人都認為太孫是謫仙人,其實包括藍玉自己,都會有這樣的想法。

      或許他能在短時間內擁兵自重,但可能這樣的日子,並不能享受太久。

      太孫太過強勢,所有違背他意願的人,將不會有好的結局。

      「夠了,難道你們覺得,那些從軍事學院結業的將士,會聽從你們的想法嗎?」

      「還是認為,我要背叛朝廷,質疑我對陛下,太孫的忠誠。」

      「這樣的話,我以後再也不想聽到,若還有人提起,以叛國罪論處。」

      「曹國公,立即把帖木兒的情況,上奏朝廷,並且請示朝廷,太孫繼位,我等希望回京觀禮,請求太孫准許。」

      聽到這話,下面的將士們雖有不甘,但也無可奈何。

      藍玉要回京,這意味著自己把兵權交出去,只有他人不回去,才能有擁兵自重的可能。

      徐輝祖看向藍玉的眼神有幾分詫異。

      他以為藍玉不會這樣,卻沒想到藍玉最後還是選擇了忠誠。

      李景隆自始至終都沒有參與進來,發表自己的意見,但藍玉有了選擇,心下也是嘆了口氣,也許是惋惜,也許是你慶幸。

      其實換做歷史上任何朝代,幾乎大部分的將軍都會選擇自立為王,少數的一些選擇忠於朝廷的,也已是名垂千古。

      藍玉是個囂張跋扈,目空一切的人,然而他對於太孫,實在是太過於忌憚了。

      太孫現在的威懾,在很多方面都已經你超越了陛下,而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太孫足夠年輕。

      年輕到讓人害怕,讓人不敢心生妄想。

      就算藍玉可以威風一時,可終究要為自己的後代考慮,比如自己遠在東勝神洲的兒子。

      單論年齡來說,太孫完全能夠熬死他,而他一死,那就是清算的時候了。

      ——

      大明皇宮,乾清宮中。

      自從大孫答應了登基的事情後,朱元璋的心情就變得非常高興起來,甚至是臉色都多出了幾分紅潤。

      關於朝堂上的事情,他現在基本上是完全不管了,全部都丟給了太孫去處理,哪怕現在朱英還沒有登基。

      「有道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帖木兒暴斃,這次對於藍玉來說,是個絕佳的機會。」

      「咱大明現在,還要開拓東勝神州,想要抽出兵力來對付他的話,這顯然很是麻煩。」

      「咱看吶,這次藍玉多半會擁兵自重,請封天竺,就算是他自己不想,怕是麾下的那些將士們也想博個前程,從而進行慫恿,咱當初何嘗不是這般過來的。」

      「哪怕是皇帝,也是有著身不由己的時候。」

      朱元璋笑呵呵的說道,對於藍玉可能傭兵自立的事情,好似沒有半點著急的意思,甚至都沒憤怒的表現。

      因為本身來說,這個時候的大明,已經不可能再去管理過多的疆域了,治理好現在的地盤,對於大明都顯得有些困難。

      對於皇權來說,並非是地盤越大越好,因為疆域越大,掌控起來就更加困難。

      朱元璋不是在質疑大孫的能力,而是這關乎到後世子孫,一個王朝,很難說每個皇帝都是明君,總會有那麼幾個特別艹蛋的傢伙出現。

      因此就算是藍玉真的傭兵自立了,朱元璋也不是特別在乎。

      而他也相信,大孫會出手的。

      「或許吧,孫兒也不知道他會如何抉擇,但願他能想明白,莫要讓我太過於為難。」

      朱英淡淡說道,他也沒很在乎藍玉會有什麼樣的選擇。

      現在大明,確實是很難抽出手來對付藍玉,但這並不代表以後不能。

      五年,十年,總是能騰出手來的。

      朱英,明年才滿三十歲,這就是他最大的本錢。

      只要他活著,那麼大明王朝就能越發繁榮強盛。

      隨著帖木兒暴斃,整個世界上,已經再沒有可以跟大明相提並論的國家,整個歐亞大陸,將會臣服於大明之下。

      「文承這孩子,大孫你該是要多多管教一番了,這小傢伙,最近又氣走了幾個老師,整天只知道好勇鬥狠,錘鍊武藝。」

      朱元璋對於小文承,很是煩惱,打也捨不得,罵也捨不得。

      偏偏小文承對於學習完全沒啥興趣,跟個武夫一般。

      可他又是大孫的嫡長子,未來大明的繼承人,這樣可不行。

      「爺爺,說起小文承,這我可就要怪你了。」

      「平日裡,如果不是你袒護著他,哪怕是月清,稍微說他兩句,你都要爭著,不然怎會如此。」

      「單說上回,小文承逃課的事情,原本我是要好好教訓他一番,還不是爺爺你攔著。」

      「現在這傢伙翅膀硬了,再管教起來,可就沒這麼容易了。」

      朱英埋怨道。

      嫡長子繼承制,這是大明的根本制度之一,朱英也不可能去搞什麼立賢不立長的事情來。

      哪怕是現在,小文承完全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最後也只能是讓他來當皇帝。

      朱元璋頗有些尷尬的笑道:「咱還不是心疼小孫子嗎,這般大的人兒,你們怎麼捨得去管教他。」

      說到這裡,朱元璋微微一頓,繼續道:「小文承不喜讀書,屆時你多找一些文臣輔佐便是,只要不是胡作非為,咱大明的家底子,還是能夠折騰幾下,無傷大雅。」

      「再說了,小文承要是靠不住,那你就讓他早點成婚,到時候生個孫子,便是跟咱一樣,你就多多管教好孫子便成。」

      「只是別到了那時,你便成了跟咱現在一樣,那可就怪不得咱什麼事了。」

      朱英無語,這意思是大號廢了,所以乾脆養個小號。

      微微遲疑,朱英說道:「爺爺,其實吧,我倒是有些其他的想法,關於在皇權這塊的。」

      「國家之興衰,盡系一人之上,縱觀前朝歷代,但凡出個昏庸之君,那簡直是整個王朝的災難。」

      「因此,我想在對於皇權之上,加上一些限制,以便達到,哪怕是君王不早朝,這個國家也能夠正常的運轉下去,而不是因為沒了皇帝,讓整個國家走向衰亡。」

      「以法治國,制定一套合適的制度,讓文臣們以政績為先,誰能更好的治理地方,誰就能上位,哪怕是讓他權傾朝野又如何,只要能夠百姓富足,不生出亂子,那就行了。」

      「當然,兵權還是要掌控在皇帝的手裡,保障好皇帝最基本的權力便可。」

      「把原本屬於皇帝的一些權力,放給內閣,國家內部的大小事務,讓他們去處理,如是民怨沸騰,那是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不至於連累到皇權身上。」

      「有那後世有才的,自然能夠搶奪回來,若是有那昏庸無道的,也不用擔心他們造成的破壞太大,終歸是能讓大明更好的延續下去。」

      朱英從沒想過,自己的子孫們,個個都是精明能幹,比如大明歷史上的土木堡之戰,又比如叫門天子。

      強盛的大明,就是這樣急轉而下,比過山車還要刺激。

      與其如此,還不如往君主立憲制方面去發展,讓大明變得民主一些,這也能緩和社會矛盾,地域矛盾,階級矛盾。

      最主要的是,老朱家的傳承,將會變得更加的悠久。

      權力太大,也意味著責任太大,若是沒了權力,那也就等於沒了責任。

      當然,在這樣的前提下,首先是要讓大明徹底成為一個法治的國家。

      所有人都遵循律法行事,按章辦事,這就跟後世差不多。

      朱元璋聽到這些話,心裡其實是有些不願意的,這不就是變成了傀儡皇帝嗎?

      不過仔細想想,好像又有幾分道理,只是這麼一對比起來,這皇位或許就沒那麼炙手可熱了,甚至說當個藩王,都要比皇帝更加強勢一些。

      不過朱元璋心裡清楚,大孫既然說了出來,就是準備這樣去做的,他了解大孫的性子,哪怕他現在反對,其實也起步了多大的作用。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ADVERTISEMENT


    上一頁 ←    → 下一頁

    都市極品仙帝蛇王纏身:老婆,生個蛋我跟天庭搶紅包重生之賊行天下萬古第一神
    次元手機網遊之末日劍仙系統之鄉土懶人抗日之超級戰神都市之少年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