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皇長孫» 第824章 即將啟航東勝神洲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皇長孫 - 第824章 即將啟航東勝神洲字體大小: A+
     
      隨著大明在世界海貿上的活躍,因此大航海時代算是已經提前開啟了。▲𝐺𝑜𝑜𝑔𝑙𝑒搜索▲

      越來越多的人,想要購買一條船隻,然後加入到海上的貿易中去。

      而對於所有進入海貿的商人來說,大明就是這場貿易的起點站。

      只需要在大明買到因為夠多的商品,那麼轉賣到其他地方,就能夠賺取巨額的利潤。

      歐洲的大貴族們,在這幾年的時間裡一直對趙元弘進行投資,打的就是這個主意。

      雖然直接往來歐洲和大明的船隻並不多,但現在已經有了穩定的航線,不過是時間久了一點。

      因為蘇伊士運河沒有開闢的關係,因此如果是船直達的話,大概需要兩年的時間。

      往返一趟就是四年。

      不過這在很多歐洲貴族來看,四年是絕對划得來的。

      因為他們有數十條大船,如果裝滿來自於東方的奢侈品,那麼絕對能夠賺上一大筆,甚至堪比一個國家的財富。

      聽上去有些扯淡,但這並不誇張。

      在歷史上,也就是300年後,有一艘叫哥德堡號的船。為瑞典東印度公司所有,是該公司的第二大遠洋商船,船身長5米,船寬11米,水面高度47米,吃水25米,船帆總面積超過1900平方米,排水量1150噸。

      哥德堡號憑藉強勁的西風,繞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後,持續的南風將其送到了印尼的爪哇,此時已經是當年8月29日了。

      因為錯過了季風,哥德堡號不得不在爪哇停留了八個月。

      重新啟航後,商船在廣州的黃浦碼頭靠岸了。

      瑞典商人採購700噸商品,其中包括茶葉370噸,占86%,瓷器100噸,占28%,還有絲綢和藤器等商品。

      然而哥德堡號在滿載貨物返回離岸900米的地方,鬼使神差進了「漢尼巴丹」礁石區,商船與礁石發生了劇烈的碰撞,船體破裂,海水湧入,船身開始傾斜下沉。

      周圍前來迎接商船的其他船隻見狀,立即投入救援,船員全部脫險,可惜船上的商品全部落水。

      哥德堡號所載商品價值,估值達5億瑞典銀幣,相當於當時瑞典一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商船沉沒後,瑞典東印度公司組織人力,打撈出30噸茶葉、80匹絲綢和大量瓷器,僅占全部商品的8%。

      哪怕是這樣,經過拍賣,所得資金不僅彌補了所有虧空,公司股東還分得了5%的紅利。

      而這還是商品泡水以後的折後價格。

      所以歐洲貴族們對趙元弘的支持,也就理所應當了。

      因為大明強勢的關係,所以對外出口有著許多條例的限制,而這些限制曾經通過邸報向著全世界蔓延,但凡是從事海上生意的,也都知道這個事情。

      乘船需要兩年才能抵達歐洲,但乘船和騎馬的方式,一年不到就能從歐洲到大明了。

      而對於歐洲貴族來說,趙元弘的大明貴族身份,自然可以避開許多出口限制,讓他們能夠得到充足的利潤。

      雖然這幾年趙元弘把君士坦丁堡發展得還算不錯,但顯然也是勉強給拜占庭帝國續了一口氣。

      在趙元弘的心裡,是想把君士坦丁堡作為大明的橋頭堡。

      因為在他看來,大明終有一天會進入到歐洲,而君士坦丁堡的存在,會讓大明進入歐洲變得更加順利。

      所以趙元弘想大明能夠通過這些歐洲貴族的聯合艦隊,同樣是派遣一些軍隊過來。

      對於近萬萬人口的大明,派遣個幾萬的遠征軍隊輕而易舉,而這幾萬的軍隊,在歐洲可不算個小數目了,那是絕對能夠影響整個歐洲大局。

      趙元弘覺得,太孫殿下一定會支持他的想法。

      ——

      如果朱英知道趙元弘的想法,那自然會支持。

      對於朱英來說,開發歐洲是必然要發生的事情,而幾萬兵對於大明來說真就不多。

      京師造船廠。

      朱英來到這裡進行巡查,因為差不多開春的時候,大明前往東勝神洲的船隊就要出發。

      因為要進行遠洋的關係,所以這些船的底部,都會進行加固。

      比如涉水區域安裝一塊比較薄的鐵板,以防止一些小的撞擊摧毀船體。

      當然,在京師造船廠這裡的船,只是艦隊的很小一部分,其他船在另外的船廠同時進行加固維修。

      除了加固維修外,這些船還載有螺旋槳,不過他們並非是靠蒸汽來推動,而是靠人力來推動。

      在船艙底部,有兩排類似於腳踏車的結構,這就是螺旋槳的動力來源了。

      可以有二十名船員一起,就像是後世騎單車一樣,通過踩踏的方式,給螺旋槳提供動力。

      這個動力自然不會說有蒸汽機那麼快,但多了這一條設計,螺旋槳和風帆同時發力的話,速度還是能夠快上不少。

      而且以後改用蒸汽機也不複雜。

      「稟殿下,京師造船廠的十七艘小福船,將會在兩日後完成下水。」

      「目前各方面已經全部檢修加固,通過了三次檢查,現在主要是等著將士和戰馬。」

      聽著船廠官員的匯報,朱英微微點頭。

      這次除了向東勝神洲投送兵力之外,還有著用來測量路線的關係。

      如果航行的距離在蒸汽鐵甲艦承受的範圍內,如一次裝載的石炭能夠抵達。

      那麼在東勝神洲的港口,就會建立石炭驛站,用來對蒸汽鐵甲艦進行補充。

      按照這種情況,從大明出發抵達東勝神州,以蒸汽鐵甲艦的速度,也就一個多月便能抵達。

      這樣大明將會更加輕鬆的對整個東勝神州實行開發。

      「殿下,這些船會在幾個月後,就去到東勝神洲嗎。」

      說話的是徐妙錦,這次出宮,朱英還會和徐妙錦去一趟中山王府。

      「當然,它們必然可以抵達東勝神洲,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在今年入冬前,它們就會再次返回大明。」

      「到了明年的時候,或許我們的海上蒸汽鐵甲艦就能過去了。」

      朱英笑著說道。

      徐妙錦的眼神中閃閃發亮。

      「真好啊,也不知道我能不能也去一趟。」徐妙錦下意識的感嘆道。

      自從跟朱英在一起後,徐妙錦就生活在了宮裡,這跟她以前的生活差不多,但日子久了,怎麼都有一些煩悶。

      因為火車在大明發展的關係,現在的大明在大戶之中,已經開始流行起旅遊來。

      在旅遊這塊,朱英可真的一點沒有干預過,完全是突然就掀起的熱潮。

      搭乘火車的價格看著昂貴,實際上對於出行的盤纏來說,已經是非常低的價格了。

      最主要的是它輕鬆啊,哪怕是遠一點的地方,在火車上睡上一覺也就基本上差不多了,自然也是讓更多人加入到這種旅行的方式來。

      為了排減皇宮的煩悶,朱英每次都會讓各地的邸報送入到宮中。

      這些各地的邸報,會有許多風土人情,包括當下發生的一些趣事,也是可以給人解悶,並且了解現在的大明是怎樣的。

      而旅遊的事情,在各方邸報中並不少見,許多人少的城池,更是想通過旅遊的方式來帶動經濟。

      有了第一個吃螃蟹的,自然就會有更多的人參與進去。

      對於當地的官員來說,民生經濟是他們非常重視的政績之一。

      如果當地百姓收入提高,那麼升官的可能也就越大。

      作為朱英的妃子,徐妙錦自然也想去旅遊一番,她從小在京師長大,幾乎都沒怎麼去過其他地方。

      朱英自然聽到了徐妙錦的聲音,哪怕有些小。

      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除了那次去安南,自己好像都沒怎麼出去過了。

      那次出去的時候,自己的妃子們都非常開心。

      想到這裡,朱英轉身抓住徐妙錦的手說道:「會有機會的。」

      中山王府。

      作為繼承人的你徐輝祖,現在正跟著藍玉在天竺作戰,而這次過來,顯然是因為徐膺緒和徐增壽的關係。

      徐膺緒和徐增壽跟大姐徐儀華的關係非常好,所以同時跟朱棣的關係也很好。

      徐膺緒喜歡好武,徐增壽好文。

      兩人分別是中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當然,這份官職都是蔭授而來。

      「四弟,你說太孫今日會不會過來,這都快午時了,怎麼還不見通報的人。」

      「會不會太孫臨時就改了行程,不過來了吧。」

      大堂里,徐膺緒看了看天色,有些急躁的對徐增壽說道。

      徐增壽正捧著一本書,聞言不由笑道:「二哥何必如此著急,倘若太孫殿下不至,我等又能如何,不過是等待下次罷了。」

      「這回是小妹開了口,太孫殿下大致是要過來的,畢竟太孫殿下對於小妹一直很是疼愛,或是因著船廠那邊的事情,有了些許耽擱吧。」

      徐增壽雖然生長在勛貴鼎盛之家,但所居住的屋子內卻擺滿了書籍,閒暇居家時便邀請賢士至家,討論古往今來成敗得失的典籍故事,孜孜不倦。

      歷史上朱棣舉兵靖難時,徐增壽最效勤誠,與朱棣暗通款曲,被人告發後,建文帝遂囚禁了他,朱棣兵入金川門,建文帝即將自焚,便將徐增壽殺死在右順門下,朱棣對徐增壽之死十分哀痛惜悼。

      徐膺緒雖然是二哥,但沒什麼主見,聽著四弟的話,心裡也稍稍安定了一些。

      「四弟,你說咱們這次能成嗎,雖然太孫疼愛小妹,可現在東勝神州是個香餑餑,誰都想搶著去。」

      「誰能先到,就可以先搶奪一塊地盤,建立家業。」

      「大哥去了天竺,按著這意思,很可能要在天竺建立公國,咱們去到東勝神州,怕是太孫殿下不怎麼會允許。」

      徐膺緒心裡多少是有幾分擔憂的。

      徐增壽聽著二哥這麼問,索性把書收了起來。

      「此番宴請太孫殿下,看似是詢問我等去東勝神州之事,實則是在幫助姐夫。」

      「倭國現在歸了大明,姐夫在倭國的藩國自然也就尷尬了,在此前大致幾位藩王都是要去天竺,那邊地方夠大,也能建立新的藩國。」

      「只是按照倭國這樣的方式,如若大明占據天竺後,則必然藩國也好,公侯國也罷,還是要進行搬離,至少太孫在位這個情況並不會變。」

      「然而東勝神州便不同了,那邊太過遙遠,疆域遼闊,朝廷哪怕是想管,也是有心無力。」

      「未通教化蠻夷之地,盡數不過茹毛飲血之輩,朝廷現在也很難去進行教化,因此設立藩國是最佳選擇,既保障了朝廷的統治,也不用耗費朝廷太多負擔。」

      「因此太孫這番過來,姐夫的事情,還有我們隨姐夫過去的事情,大致是沒問題的,到時候二哥只需靜享午膳便可。」

      聽著四弟這麼說,徐膺緒就有些納悶了。

      「既是如此,為何姐夫要如此彎繞,偏偏通過我們來請求小妹,再宴請太孫,這豈不是多此一舉。」

      「難不成太孫還不讓姐夫去東勝神州不成?」

      徐增壽頗有些無語,但看著二哥一臉疑惑的樣子,也只能是解釋道:「二哥莫要忘了,當年姐夫跟太孫之間,多少是有幾分矛盾的。」

      「哪怕是說過去了這些年,可誰能說太孫就不記了,這可是關乎到世襲基業的事情,當然要多多準備一些。」

      聽到這麼說,徐膺緒才反應過來。

      沒多久,就聽到前院有人通報,太孫殿下即將到來。

      兩人連忙率著家僕上前等候迎接。

      朱英帶著徐妙錦過來吃飯,這也算是回娘家了。

      只是徐達的妻妾都比較短命,因此徐妙錦這些兄妹們已然是沒了父母,這也是徐膺緒和徐增壽跟大姐關係好的原因。

      回到中山王府的徐妙錦顯然很是高興,首先就去到了自己的房間。

      哪怕是出嫁後,她之前住的閨房也一直保留著。

      就膳的時候,徐增壽沒有刻意去聊關於朱棣的事情,只是說一些家常話。

      唯一提到的就是大姐徐儀華了。

      有些話不必明說,意思到了就行,真說出來反而是落了下乘,對於這些人情世故,徐增壽可比二哥徐膺緒明白多了。

      況且太孫的心思也不是他們能左右的,如果他不想讓朱棣去東勝神洲,而且去天竺,那誰也沒辦法改變。

      



    上一頁 ←    → 下一頁

    滄元圖大明帝國日不落帝道獨尊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重生校園女神:明少,太
    最強仙府升級系統妾歡龍王殿大唐貞觀第一紈 都市極品仙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