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皇長孫» 第818章 世界戰爭的開端.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皇長孫 - 第818章 世界戰爭的開端.字體大小: A+
     
      越是龐大的王朝,就越是容易腐朽。▲𝐺𝑜𝑜𝑔𝑙𝑒搜索▲

      這一點朱英心知肚明,只是對比不斷強盛的大明,這只能說是瑕疵。

      可同樣的,若對於這些瑕疵不管不問,他就會從小病變成大病。

      朱英叫來了宋忠。

      「地方錦衣衛的事情,我想你肯定是知道一些,或許你覺得這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

      「但是你要明白一個事情,新兵是大明的未來,也是整個軍隊的基礎,再厲害的將領若是沒有好的士兵輔助,那也只不過是紙上談兵。」

      「不要把我的仁慈,當成對你們的寬恕。」

      朱英冷冷的說道。

      宋忠在聽完之後,一下子就跪倒在了地上。

      「啟稟殿下,臣確實是有一些耳聞,只是沒想到有這般嚴重,更是不知道他們竟然膽敢插手於軍隊之中。」

      「請殿下給臣一次機會,臣一定會處理好此事。」

      朱英看向宋忠:「笑話,你當只是京師一地?」

      「大明各省,尤其是原十三省,哪個地方沒出現問題,監守自盜,不外如是,你想要我解散所有的地方錦衣衛嗎?」

      「我給你半年的時間,自上而下將錦衣衛內部的問題處理乾淨。」

      「該殺的殺,該罰的罰,若是半年以後,我再度調查還有此等現象,那你就好好的想一想,自己應該葬身何處吧。」

      宋忠沒想到這次太孫如此堅決,面上一狠,當即道:「殿下,錦衣衛有些人,並不聽從臣的吩咐,請殿下降下令旨,准臣有專斷之權,若半年內不能完成,臣自當提頭來見。」

      朱英有些詫異的看向宋忠。

      他知道這句話的意思。

      在如今的錦衣衛機構里,實際上是同時存在著兩大勢力。

      一派是以蔣瓛為主的老人,另一派則是以宋忠為主的新人。

      爺孫倆的關係好,可不代表他們手底下的人關係好,可不是誰都有血脈關係,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會存在競爭。

      蔣瓛是現在錦衣衛的都指揮使,也就是一把手。

      而宋忠是鎮撫使,相當於二把手。

      在原來的錦衣衛里,宋忠其實隸屬於蔣瓛,只不過得到朱英的賞識後,哪怕是說身份職位並沒有變化,但實際上情況已然完全不同。

      隨著宋忠不斷提拔自己的手下,也就形成了現在錦衣衛衙門裡的局面。

      「你的意思是,蔣瓛在這裡頭,有問題?」朱英淡淡的問道。

      宋忠回道:「臣並非是指蔣指揮使,只是很多情況,即便是蔣指揮使也不得而知,許多下面的人,都是借著蔣指揮使的名頭在行事。」

      「地方錦衣衛的主要成員,其中都是以當年有立下開國之功勳貴後裔,門蔭而入,其中牽扯到的勛貴家族,恐怕是囊括了半個朝廷。」

      「臣若要動起來手,怕是這裡頭阻礙甚多,若沒有殿下令旨,臣自認無法功成。」

      朱英看著宋忠。

      半晌,他對郭忠喊道:「郭忠,拿本宮的寶刀過來。」

      說是寶刀,實際上就是最普通的長刀。

      然而這普通的長刀因為朱英的關係,也變得不那麼普通。

      因為早年間朱英行商之際,便是拿的這把長刀。

      現在朱英自然沒有了自己動刀的可能,因此就把這刀一直放至於坤寧宮裡擺放。

      「令旨給你,本宮的刀也給你,若是半年後你還不能讓本宮滿意,便就以此刀自刎吧。」

      朱英看著手中的刀,想起了曾經的一些事情,微微的感嘆過後,就把此刀丟於宋忠。

      宋忠雙手穩穩接住刀身,恭聲道:「請殿下放心,臣一定能完成殿下所交代之事。」

      朱英點點頭,揮手讓其退下。

      這就相當於軍令狀了,但朱英也只能先把宋忠的後路給斷了。

      茹瑺身為兵部尚書,可謂是站在皇權之下第一隊列,而他自己卻沒有辦法去處理這件事,反而是要跟朱英來說。

      可見裡面牽扯的人,是有多麼的錯綜複雜。

      說得不好聽一些,怕一些皇室成員,都牽扯到了裡面。

      錦衣衛是情報部門,向來是皇帝直屬,然而地方錦衣衛遠離京師,在管束上,相對來說要鬆散一些。

      其實這些事情,蔣瓛知道,宋忠也知道,但他們不能說。

      茹瑺要說,是因為這個雷埋得太大,一旦炸開,首當其衝的就是他兵部。

      老朱立國之後,一直致力於文官的抓貪,抓腐。

      而朱英,則是針對於軍隊的腐敗。

      有道是貪心不足蛇吞象,為了錢財,許多人根本不會在乎這麼多,只要能有錢賺就行了。

      就像是當年的郭桓案一樣,宋忠這一去,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

      暹羅半島。

      雖然已經是到了冬季,但南洋這邊反而更加舒服,也沒有了往日的炎熱,多了幾分涼爽的感覺。

      如今在暹羅半島上,藍玉已經聚集了三十萬大軍,就等著季風到來。

      「涼國公,也不知道天竺那邊是個什麼情況。」

      曹震看著大海,不由是開口問道。

      藍玉卻不怎麼在意:「能是什麼情況,聽李景隆那小子說,天竺也就那個樣子,士兵戰力垮得很。」

      「再者我等有三十萬大軍,天下何處不能戰之。」

      「太孫也說了,天竺是一定要打下來,以後要跟南洋這邊一樣,當咱們大明的後花園。」

      「據說天竺物產豐富,極為富庶,可是個好去處。」

      聽到藍玉這麼說,曹震也不好說什麼了。

      其實曹震這樣的情況也很正常,因為完全沒有接觸過的關係,完全是兩眼一抹黑,所以才會有些擔心。

      「暹羅跟真臘的那些士兵,最近表現可好。」藍玉順口問了一句。

      曹震回道:「涼國公放心,這些士兵大多數也只是普通人,他們先前連飽飯都不怎麼常吃到。」

      「現在跟著我們大明,除了操練辛苦一些,但每日都能吃上飽飯,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天大的恩賜了。」

      藍玉點點頭。

      對於暹羅和真臘士兵,他還是比較看重,因為三十萬大軍暹羅和真臘分別有十萬。

      不僅僅是現在的二十萬兵。

      藍玉很清楚,朝廷那邊暫且來說,是不會再給他增派兵力了,但卻給了他練兵的權力。

      也就是說,藍玉可以在暹羅和真臘地區進行徵兵,然後進行操練。

      雖然藍玉沒有去過天竺,但不管從簡單的地圖,還是了解到的一些消息可以知道,天竺是有許多個王朝同時存在,並且疆域也很遼闊的地方。

      三十萬兵打一國問題不大,可一直打下去,問題就大了。

      而現在,大部分的軍隊後勤,也是由南洋這邊來負責,朝廷主要負責是在軍備和火器上面。

      當攻入天竺地區的時候,那麼暹羅和真臘,就相當於藍玉的後勤方了。

      「風!風!大風!!!」

      突然,軍營里傳到了大的呼喊聲,而藍玉這邊,也感受到了大風的吹拂。

      這是季風,也是能夠帶動寶船的大風。

      只有在這樣大風的吹動下,才能給寶船風帆提供足夠的動力航行。

      萬事俱備,東風已至。

      藍玉再不遲疑,立即整頓軍隊,開動寶船,前往天竺。

      ——

      吐蕃。

      歷經三月,傅友德率領大軍,幾乎把整個吐蕃給橫推了。

      征戰吐蕃的戰局,比傅友德想像的還要順利。

      現在的吐蕃早已經不是唐朝時期的強大王朝了。

      吐蕃王朝崩潰,分裂為了大大小小的諸多政權,主要有拉薩王系、阿里王系、亞澤王系和雅隆覺阿王系。

      四大王系內部又不斷分化,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割據政權。

      如阿里王系又分出了拉達克王國、普蘭和古格王國。

      吐蕃東部地區,則更加混亂,這裡「族種分散,大者數千家,小者百十家,無復統一」。

      北宋時期,青海一帶曾經建立了唃廝囉政權,但是時間也比較短暫。

      在長期的分裂狀態下,整個青藏高原形成了三部分,分別是烏思藏,康巴和安多。

      烏思藏又分為了前藏、後藏和阿里三部分。

      大明的烏斯藏都指揮司,其實並不在如今意義上的烏斯藏地區,反而是北部接近西域的邊境。

      名義上,烏斯藏都指揮使,管轄整個烏斯藏地區。

      傅友德領軍要打的,就是烏斯藏前藏,阿里。

      前藏就是拉薩和山南地區,阿里則是藏北高原上。

      這兩個地方,也是最麻煩的地方,高原反應最強烈的地方。

      傅友德之所以能在三月內橫推吐蕃,最關鍵的點不在於用兵,而在於用人。

      他利用各大政權之間的關係,將前藏和阿里地區的吐蕃政權,全部給孤立了起來,在許諾了一些好處之後,這些生活在高原地區的吐蕃人,自行組織了兵力,幫助傅友德橫推。

      其實能夠這麼順利,傅友德還需要感謝一下帖木兒。

      前些年帖木兒侵犯打下和吐蕃接壤的德里蘇丹國,從而進入到吐蕃境內燒殺搶掠,把整個吐蕃境內搞得是支離破碎。

      而當時投靠了帖木兒勢力的,就是前藏和阿里地區。

      然後草原被平定,帖木兒退走吐蕃,在草原遺留的軍隊現在也基本上被清除。

      因此太多的吐蕃土司完全不敢跟大明對著搞。

      現在的吐蕃挺貧困的,他們很難再進行一次戰爭,即便是那些貴族,也要為日常的飯食進行擔憂。

      這才是傅友德能夠順利的原因。

      當然,這跟明軍的強大,也是分不開干係。

      不過平定吐蕃後,傅友德的任務並不算結束,接下來,他還需要配合烏斯藏都指揮使里,那些德里蘇丹國的禁衛軍,反攻德里蘇丹國,復辟圖格魯克王朝。

      ——

      撒馬爾罕。

      帖木兒對大明的布局幾乎全部以失敗告終。

      第一次嘗到這樣大敗的帖木兒非常憤怒,但是憤怒並不能解決問題。

      帖木兒開始逐漸清楚,現在的大明是他很難招惹的存在。

      尤其距離遙遠的關係,誰發動遠征,誰就吃虧。

      所以帖木兒再次把目光放向了奧斯曼帝國。

      奧斯曼帝國的蘇丹,已經被帖木兒生擒,但這並不代表奧斯曼帝國的覆滅。

      因為巴耶塞特被俘虜得太突然,這就導致他並沒有定下王位的繼承人,他的四個兒子,開始了對王位爭奪的戰爭。

      其實現在的巴耶塞特還沒有被帖木兒處死,只是作為俘虜,一直關押在撒馬爾罕。

      帖木兒也不可能把他給放出來。

      因為爭奪王位的關係,奧斯曼帝國曾經征服的西色雷斯、馬其頓、索菲亞、薩洛尼卡和整個希臘北部這些地區,紛紛開始起義,宣布對奧斯曼帝國的脫離。

      包括稱臣納貢的保加利亞和塞爾維亞。

      可以說因為巴耶塞特的關係,現在整個奧斯曼帝國已經是四分五裂的狀態了。

      原本歷史上,帖木兒正在想辦法去進攻大明,這也就給奧斯曼帝國留了喘息的機會。

      然後帖木兒又病死在了東征的道路上,強大不可一世的帖木兒帝國,也變成了現在奧斯曼帝國的模樣。

      但是現在帖木兒沒敢再御駕東征大明,因此他只能再度打起了奧斯曼帝國的主意。

      這次帖木兒集結了十五萬大軍,再度開啟西征。

      面對帖木兒的軍隊,尤其是連他們國王都被俘虜了的情況下,奧斯曼帝國的士兵天生就有一種對帖木兒士兵的恐懼感。

      這個時期的帖木兒帝國,可以說是最為強盛的時期,哪怕是朱英,都只能是從海上,陸地上,施行緩慢的夾擊進軍,而這些土耳其人,又怎麼能夠抵抗。

      只是在戰爭初期,整個戰局就已經是呈現了一邊倒的情況。

      和大明作戰後,帖木兒更加重視了對火器的開發和運用,現在的帖木兒騎兵,可不是曾經只知道射箭的野蠻人。

      他們有著強大的火炮,火銃,訓練有素的騎兵和步兵軍團。

      曾經在大明屢戰屢敗,幾乎都要把自己信心都給打沒了的卡貝斯特,現在終於是在對奧斯曼帝國的征戰中,再度找回了丟失的信心。

      「不是我太弱,而是大明太強大。」

      想起在大明疆域裡的一些過往,再對比現在的情況,卡貝斯特心中感嘆。

      他再也不想去跟大明對戰了,那真是一段痛苦又折磨的回憶。

      



    上一頁 ←    → 下一頁

    異能之紈?寧小閑御神錄蓋世帝尊海賊之最惡新星極品上門女婿
    我當道士那些年滄元圖大明帝國日不落帝道獨尊隨波逐流之一代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