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皇長孫» 第795章 愛上旅遊的朱允熥.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皇長孫 - 第795章 愛上旅遊的朱允熥.字體大小: A+
     
      草原現在已經不是多大的問題。

      雖說還有韃靼,瓦剌在苟延殘喘,像是阿魯台這些部族也在四處躲藏,包括卡貝斯特的十萬騎兵。

      但實際上有歸化城在,可以說基本上已經平定了。

      靠著火車給歸化城不斷的運輸物資,在國力方面已經對草原進行了整體的碾壓。

      大明的軍隊占據了草原多處牧場,逼迫其他不願意歸降的部族只能躲避遷徙。

      但是他們又沒有能力來跟大明對抗。

      如果聚集大量的兵力被明軍發現,那就是個大問題了,因為現在明軍有數十萬騎兵,都不用拉著火炮,就能輕易的碾壓他們。

      最主要的是,因為禁運的關係,草原部族的生活越發艱難,活不下去的部族,最後也只能是投降一條路。

      不投降,就是死,投降還能吃飽飯。

      其實大部分的牧民都是想投降的,不願意的都是那些草原貴族,因為傳來的消息讓他們知道,投降後大明並不會保留自己的身份,他們將會變得跟自己眼中的奴隸一樣。

      這樣的情況,他們寧可戰死也不會願意。

      反正部族再難過,也餓不到他們。

      其實有不少大明的官員在朝會上提出,建議保留草原貴族的身份,瓦剌,韃靼,阿魯台那邊都來信了,只要大明願意保留他們的身份,他們便願意臣服大明。

      但是這個提議被朱英否決了。

      如果這樣做的話,跟以前又有什麼不同,這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的事情。

      想要徹底的瓦解草原憂患,那就只能是顛覆其社會的結構,完全的進行教化,讓其融入到漢文化之中來。

      搞什麼冊封,最後還不是那個樣子,等個幾十年,亦或是上百年,這些白狼眼還是會變得跟從前一樣。

      狼,要徹底馴化成為狗,才是看家的好幫手。

      朱元璋其實有些意動了,不過大孫堅持,他也就無所謂了。

      之所以意動,主要是歸化城真的是個吞金巨獸。

      按照目前的計算,大明的歲入有三成要消耗在歸化城,如今大明歲入可是數十億寶鈔,兩成就是每年起步十多億寶鈔的消耗。

      大明家大業大,用錢的地方也多,如果不是朱英到處搞錢,哪裡能支持歸化城。

      「咱大明的國庫收入都是大孫你搞出來的,既然你想這樣,咱也是支持你。」

      「錦衣衛那邊傳來消息,那些上奏的官員中,有不少都是收了草原那邊的好處,給他們說話,雖然還沒有實際的證據,但大致能確定。」

      「如今這些傢伙,手段也是越發隱秘了,若不是咱早就已經埋下了不少釘子,還真就發現不了。」

      朱元璋冷笑著說道。

      錦衣衛在開辦後,主打就是一個安排細作,簡單點說就是搞臥底。

      錦衣衛暗線人員的身份,很多並非是什麼功勳之人,或是某個管家,某個僕從,都可以是錦衣衛的暗線。

      這也是為什麼朱元璋能夠監察百官的原因。

      否則穿著那錦衣衛的官服在大街上晃悠,誰還能認不出來?

      其實之前在京師,有很多乞丐都是錦衣衛的暗線,不過隨著朱英清掃乞丐,他們也只能是換個身份。

      朱英聽著老爺子這麼說,便道:「看來是是時候收割一波了,正好現在歸化城也很吃緊,也該是讓他們給朝廷做貢獻了。」

      朱元璋哈哈大笑:「好,早該是如此了。」

      反腐。

      不管在哪個朝代,哪個時期,都是朝廷的主旋律。

      只不過有時候成功了,有時候失敗了。

      就古往今來的歷史中看,實際上失敗的次數還是占據多數的,畢竟世家為王的年代,說貪腐都有些過了,那分明就是他們自家的產業。

      大明的腐敗問題,從來就沒有消停過。

      現在的錢來得太快了,很多官員看著商人們簡直就是撿錢一樣,哪裡會不羨慕。

      官商勾結,從來就是來錢最快的法子。

      只不過有些貪得狠,有些貪得輕罷了。

      即便是想當清官的,自家宗族怎麼也需要給一些庇佑,守不住底線,自然也就越發厲害。

      一道令旨下達,朝廷鐮刀揮動,自然是大片的韭菜被收割。

      這是一次對大明全國範圍的清掃行動,不僅僅是針對那些被草原收買的官員。

      大量的錢財充公,大明的腰包一下子就鼓了起來。

      僅僅只是三個月的時間,至少收割了將近二十億寶鈔的數目,已經接近大明過半的歲入了,著實恐怖。

      不過這樣的事情也不能搞太久。

      從上層建築的視角來看,一旦搞久了,對整個大明的經濟進展也會有影響。

      總體局面把控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這個時候,關於朱棣的事情也正式確定,畢竟在五月份這個時節,也是非常適合打仗的。

      這次的北伐就比較輕鬆了。

      讓朱英沒想到的是,兩個王叔跑到了宮裡來。

      「太孫,你這樣可就不對了,難道你二叔我就不能打仗了嗎,去年在草原吃了那麼大的虧,我就一直想著什麼時候能報復回來,現在你讓老四去,可是沒把二叔放在眼裡。」

      朱樉不敢去面對父皇,但是在太孫這裡叨叨幾句是沒問題的。

      況且朱樉跟朱英的私下關係也不算差。

      朱棡也不爽道:「大侄子,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三叔我跟老四的那些事情,去年老四已經得了這麼大的威風了,你現在還讓他去,那可是三十萬的騎兵嗎,就讓老四統帥了。」

      「我不管,此次北伐,你二叔我也必須要去,可不能讓老四那傢伙再得意了。」

      面對兩位皇叔拉下臉面到這裡請求出戰,朱英也是沒想到。

      還好的是,對於燕王的具體任命還沒有下來,現在稍微改一下也不是什麼大的事情。

      「行吧,既然兩位叔叔也想要去草原活動一下筋骨,我這個當侄子的當然得同意。」朱英妥協道。

      聽到這話,兩王這才眉開眼笑的離開。

      他們前腳剛走,朱元璋就過來了。

      「咱聽說那兩個逆子過來找麻煩?」朱元璋氣勢洶洶的說道。

      到了才知道人已經走了,剛好錯開。

      當然,到底是剛好,還是有意,誰也不知道。

      「沒事爺爺,二叔跟三叔也是待在京師無聊,也想北伐,孫兒已經答應他們了。」

      朱英笑著說道。

      其實在最開始定下朱棣的時候,他就猜到會有這樣的可能。

      即便是朱樉不說話,朱棡也會絕對會找他。

      別看朱棡跟朱棣兩人在倭國一直好像還挺和平,實際上明爭暗鬥從來就沒有少過。

      到了他們這個身份,臉面才是最重要的,曾經結下的梁子,也沒人能夠解開。

      唯一能夠解開的也就是朱元璋了,不過從皇權的角度上來講,這樣的藩王爭鬥實際上更加符合朝廷利益。

      甚至當年兩兄弟之間的矛盾,說不定其中還有朱元璋的手筆。

      當年朱樉,朱棡,朱棣三人是所有皇子中軍事能力最為出色的,他們三人如果關係太好,顯然對於皇權的威脅很大。

      不過這些也沒人去說,終究是皇家的事情,歸於聖心獨裁。

      「讓他們三兄弟去也好,待在京師這麼閒著,還容易出亂子。」

      「倒是去渤泥的人,大孫可是安排好了。」

      朱元璋顯然對渤泥比較上心,當年黃森屏可是他親口賜名,現在又給願意給大明增加版圖,自然是要早點去辦。

      不過現在在軍事方面的事情,朱元璋已經完全放權於太孫了,他自己基本上都不怎麼過問。

      這也是為了更好的壓制淮西勛貴集團,完成換權。

      從根子上說,淮西勛貴集團真正的領頭羊,就是朱元璋本人。

      朱英聽著這話,嘆了口氣道:「我打算讓允熥去。」

      朱元璋有些詫異:「怎的讓允熥去,是他自己要求的?」

      朱英點點頭。

      「允熥原本不想當海外藩王,我就讓他去干大明海外貿易的事情,誰知道這小子對於海上的事情來了興趣。」

      「我聽著那邊匯報說,他對於行商之事不怎麼上心,反而是喜歡跟著商隊到處溜達,看各處的風土人情。」

      「就前些日子,渤泥的消息傳來後,他就來到我這裡,說是要跟著去渤泥。」

      朱英入宮後,朱允熥就完全沒了壓制。

      對於自這個同胞親弟弟,朱英當然是多加照顧。

      不管是海外藩王,還是其他方面,朱英大手一揮讓其自己開口。

      在朱允熥心裡,對於大兄當然是非常崇拜,他知道大兄早前搞出了偌大的群英商會,所以他請求加入到海外貿易商會裡去,走一走大兄當年的老路。

      不過很顯然,在行商這塊,朱允熥完全提不起興趣。

      畢竟從小生活的環境不同,在宮裡長大,怎麼可能去搞一些跟商人一般斤斤計較之事。

      但是跟隨著商隊往返各國,卻讓朱允熥喜歡上了這種旅遊的感覺。

      左右他是皇孫,還是當今太孫的親弟弟,在各方面當然都是最高級別,這就相當於世界旅遊了。

      聽著又蹦出了新的國家讓大明去駐兵,且聽說了關於渤泥國的事情,朱允熥頓時來了興趣,求著要過去。

      朱英無奈,也只好答應。

      「這孩子,算了,隨他去吧。」朱元璋隨口道。

      朱英道:「既然允熥去的話,那就多安排一些人跟著,畢竟渤泥那地方不同於咱們大明。」

      「孫兒想著,或許這也是個機會,前幾年滿剌加的國王拜里迷蘇剌請求臣服大明,孫兒也應允了,順手給了個冊封。」

      「滿者伯夷國那邊有使臣來大明提交抗議,不過孫兒沒有搭理他們,諒他們也不敢有什麼異動,現在允熥去渤泥,或許是個機會,藉此打開滿者伯夷國。」

      「倭國也是個海島國,既然倭國有豐富的礦藏,想來這些南洋島國或許差不多。」

      「現在草原那邊基本上都定下來了,也是我大明徹底掌控南洋的時候了。」

      「這些南洋島國擅長海戰,我大明現有蒸汽鐵甲船可鎮壓他們,也該是讓他們歸入我大明版圖之中的時候了。」

      聽到這話,朱元璋其實就已經明白,大孫這是要開啟大明徵伐之路了。

      這樣的路子,其實跟當年的蒙元是差不多的。

      不過現在大明底子厚實,經得住折騰。

      只是朱元璋皺眉道:「咱們大明現在已經很富裕了,那些蠻荒之地,將會使得大明的支出更加的龐大,大孫還是要想好才行。」

      現在平定了草原後,朱元璋就不怎麼想打仗了,依著現在大明的發展,在朱元璋的角度上來,沒必要搞什麼窮兵竇武的事情。

      只不過他知道,大孫心中有志向。

      連占城歸降這樣的榮譽都讓出來,明顯大孫的野心要更加龐大。

      朱英解釋道:「爺爺放心,這些島國還是有些東西的,呂宋那邊不是都發現了很多金礦嗎,就著現在大明的實力,這些小國還不至於讓大明傷筋動骨。」

      「他們可不是草原這麼麻煩,一些所謂的小國,加起來也就幾萬乃至於十數萬的臣民,可戰之兵不過數千,孫兒的想法是,安排個兩三萬兵分別征伐也就足夠了。」

      這是實話。

      打這些國家,還搞出幾十萬大軍出來,那真就是殺雞用牛刀。

      大部分的南洋小國,大明只需要出動一個衛所的兵力,就能輕易的進行碾壓。

      其中的難度是在於海上的運輸問題。

      現在朱英已經有了鐵甲蒸汽艦,極大的減小了海上的風險。

      再者說,就朱英這情況,不提前進行大航海,那又有什麼意義。

      「行吧,既然大孫已經想好了,那咱也不多說了。」

      朱元璋同意道。

      反正現在大明國庫的錢財已經多到花不完,且不過十幾萬兵力的調動,真就是個很小的事情。

      他也就懶得多問了。

      然而在這個時代,可不要小看這十幾萬兵力對於南洋格局的影響。

      只要操作得當,這十幾萬兵力,大致是能夠一統南洋海島諸國了。

      打下來是一回事,長久統治又是一回事。

      朱元璋明顯擔心的是長久統治的問題。

      而朱英正醞釀著,對於南洋這些海島國,或許可以發動大明的民間力量。

      比如只要願意去這些海島國的大明百姓,每人給五十畝田地,免賦稅五年?

      



    上一頁 ←    → 下一頁

    狙擊天才上門兵王盛寵萌妻神級龍衛籃壇紫鋒
    帶著火影重生日本東京斂財人生之新征程[綜]總裁寵妻很狂野烈火軍校三國遊戲之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