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皇長孫» 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皇長孫 - 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字體大小: A+
     
      第791章 李景隆的消息

      統治草原跟打敗草原從來都是兩碼事。【更新的章節最完整全面,無錯內容修復最及時,由於緩存原因推薦瀏覽器訪問官網】

      從紙面數據上來說,草原人口從來從來也就兩三百萬,這已經是草原承載的極限了。

      成吉思汗的年代,之所以那麼的強盛,也不是說草原人口多,而是他把許多征服的民族,都歸於了蒙古部族之中。

      現在的蒙古部落,就有許多都是被馴化過來的其他民族。

      或許有人想過,中原人口常以數千萬計,為何歷朝歷代不把草原人口全部遷徙過來。

      也就多了兩三百萬人,中原又不是養不起。

      這樣草原的邊患豈不是就沒有了。

      漢武帝表示,這個我熟。

      只能說想法很豐滿,現實太骨感。

      歷朝確實有這麼做過的,可惜最後還是以失敗而告終。

      別說兩百萬,便是百萬難民對於任何一個朝代來說,都是可以讓整個國家都動盪的災難。

      自己人都吃不飽呢,還想著讓別人吃飽,這不是扯淡嘛。

      只是漢武帝沒想到,千年之後,大明竟然可以來完成他當時未完成的理想。

      今年的草原特別冷,或者說每一年都要比上一年更冷。

      沒有了大明這個農耕文明的接濟,草原民的日子可不好過,更別提現在草原上大明還占據了那些本來就稀少的牧場,這簡直就是雪上加霜。

      可以預計,在今年冬天餓死的草原民,可能會達到數百年內的一個巔峰數值。

      就在草原到處遷徙的那些部族挨餓時,歸化城裡的草原俘虜們,卻過著有飯吃,有衣穿的好日子。

      可不是好日子嗎。

      大明每天可是管兩頓飯,還能有葷腥,雖說不能放開肚子吃喝,可每日都有七八分飽。

      所謂是獸人永不為奴,除非包吃包住。

      這些在歸化城服勞役的草原民,已經不想再回到過去四處流浪的生活了。

      唯一讓許多草原民比較頭疼的是,除了每日的勞作,他們還要上一個時辰的漢學。

      在黃昏落下時,會有人把他們集中起來,教導漢語,漢字。

      如此事情,在整個草原的歷史中,那都是開天闢地頭一遭啊。

      「也不知道朝廷是怎麼想的,讓這些蠻夷也要讀書,難道要他們考取功名,然後給咱們朝廷效力嗎。」

      「你可別這樣說,咱們朝廷上可是有很多大臣同樣是蒙古人。」

      「誒,我就是納了悶了,怎麼我們就沒碰到這好時候,小時候放牛拔草,哪有這等光景,讀書識字那都是地主老爺的事情,這才過了多久,就人人都要讀書識字了。」

      「這是好事啊,讓所有人讀書識字,是太孫殿下的令旨,咱們大明內現在各府,州,縣,都辦起了學堂,就連咱們鄉里,都有鄉辦學堂。」

      「聽說現在就是種田,都有講究了,可真是好世道啊。」

      負責巡查的士兵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很多人都有一種奇怪的感覺,就是這世道變幻得太快了,以至於讓他們感覺過了許多年一般。

      這樣的變化,是從京師慢慢輻射到地方,很多士兵在邊關數載,再回到家鄉的時候,已經是完全認不出了,真就人是物非。

      歸化城的建設在冬天也沒有停止,火車為歸化城源源不斷的拉來糧食。

      因著是春節的光景,自從朱元璋走後,草原上也沒聚集太多的士兵,百萬大軍留下了三十萬鎮守城池,由耿炳文擔任主帥。

      耿炳文在呼倫貝爾一戰中,得到了大的功勳,可以說沒有耿炳文,朱樉早就被殺或俘虜了。

      而大量火器滋養蒙古軍,必然會讓蒙古軍實力大漲。

      朱樉受罰,但耿炳文功不可沒,自然要大力嘉獎。

      老朱思來想去,最後還是沒給耿炳文封公,給了個草原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的官職,兼管歸化城三十萬兵馬。

      不是老朱小氣,概因現在不是打天下的時候了,所以封官當然要多多斟酌。

      回到皇宮的時候,老朱臉上的笑意就沒有停下來過。

      看似只有朱樉一場大戰,實則在朱元璋坐鎮大青山的時候,明軍小型戰鬥從來就沒有斷過。

      草原上,實際是很難發生什麼大戰,草原民南下劫掠的時候很兇殘,因為他們沒有退路,不然就是餓死。

      面對中原大軍,草原部族的慣例就是跑路,跑不過就打,打不過就投降。

      朱元璋可沒興趣帶著大軍四處浪,以大青山為中心,讓麾下士兵對整個草原進行地毯式的搜查。

      每一場的功績不明顯,但加起來效果就大了去了。

      最開始的計劃,其實朱元璋是想熬過冬天,然後趁著草原部族元氣大傷的時候拿下,不過因為朱樉的關係,提前完成了對草原的作戰計劃。

      所以這個時候朱元璋再呆在草原,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了。

      「大孫你是不知道,咱走的時候,還有源源不斷的部族投入歸化城來,自請為奴。」

      「這些傢伙一窮二白的,什麼都沒有,就是帶著的那幾頭牛羊,也瘦得跟排骨似的,擺明了就是想在咱這裡討些吃食,熬過這個冬天。」

      「咱大明糧食多啊,別說來個幾萬人,便是幾十萬人,那也養得活,結果你猜怎麼著,很多過來投咱的草原民,他們請求作為使者,幫著咱去說服更多的部族來投。」

      「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便就是如此了吧。」

      「咱走的時候呀就在想,當初還是沒把歸化城弄得再大一些,現在歸化城都有五十萬人了,且還源源不斷的有人過來,這要是再多些時候,估摸著歸化城都裝不下了。」

      「嘿嘿,大孫你猜猜,這次咱從草原上弄得了多少戰馬?」

      乾清宮裡,朱元璋和朱英烤著火,一手拿著剛烤好的番薯,邊吃邊對大孫問道。

      朱英當然知曉老爺子俘獲了多少戰馬,不過為了配合老爺子,故意問道:「十萬?」

      朱元璋笑意盈盈:「不對不對,再猜?」

      朱英道:「二十萬?」

      朱元璋哈哈大笑:「三十萬,足足戰馬三十萬餘,這次咱們大明再也不缺騎兵了。」

      「說起戰功,這次的頭等功應當還是屬於老四,老四倒真有咱的幾分本事,不費一兵一卒,就把朵顏三衛給拿下來,將近一半的戰馬,都是自朵顏三衛那裡來的。」

      「等到來年操練一番,咱手裡就能出四十萬騎兵,好個傢伙,這次可是賺大發了。」

      「那帖木兒怎麼也想不到,咱只是用了八個月的時間,就把草原給拿下來了,現在他們估摸著還在調兵遣將,等著來年開春跟著來打咱。」

      四十萬騎兵,這個數目是非常誇張恐怖的。

      要知道當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大帝國,手中的騎兵數目也只有三十萬。

      而現在占據了草原的大明,還沒有徹底的消滅瓦剌,韃靼,在明年騎兵數目就能達到四十萬,這自然是因為繼承了蒙元的遺留。

      成吉思汗之後,忽必烈入主中原,而作為蒙古帝國發祥地的漠北高原,自然就成了蒙古人的祖地。

      在蒙元統治中原的這近百年時間裡,草原得到了極為高效的發展。

      這是以農耕文明來飼養遊牧文明,為了更好的保證自己的統治,蒙元自然在養馬上非常的重視。

      所以草原的戰馬數目,以極其誇張的形式上漲。

      不過也正是養馬太多,而導致現在的草原沙漠化正在逐漸的趨於嚴重,畢竟總不可能指望這個時代的蒙古人搞環境保護吧。

      而在明初這個時候,正好可以說是草原戰馬數目的巔峰時期。

      因此朱元璋此番奪取了草原三十萬之數的戰馬。

      可見掃蕩了多少個草原部族。

      從來都是草原南下劫掠,這次換回大明北上奪馬了。

      「等到來年開春,帖木兒不過來,咱也要過去打他。」朱元璋憤憤道。

      他在心裡一直對於帖木兒很不爽,因為這傢伙欺騙了他多年的感情。

      虧他還以為帖木兒是真心臣服大明,原來是個白眼狼。

      有四十萬騎兵,朱元璋就有了莫大底氣進行西征。

      他完全可以效仿當年成吉思汗,直接打入中亞,建立疆域更為遼闊的大明王朝。

      「那要修建一條橫穿吐蕃的火車鐵軌才行。」朱英笑著附和說道。

      朱元璋不由一滯:「這得花多少錢財。」

      說完這話,朱元璋隨即笑道:「想來吐蕃各族深受帖木兒之患,對於咱修建火車鐵軌之事,必然是要多加幫忙的。」

      朱元璋這話,顯然就是想白嫖吐蕃的勞動力,不過這也正合朱英心意。

      草原都已經被大明統治了,吐蕃西域還能跑嗎。

      朱英道:「錢財的事情爺爺不用擔心,有孫兒在,自然能夠辦下來。」

      「前些日子占王那邊來了使臣,因受占城內幫派之亂,如今已然是民不聊生,是以占王請求歸附大明。」

      「占城的主動歸附,這對於咱們大明來說,也是一件值得慶祝之事,他們的使臣如今正居住於天界寺內,孫兒的意思是等正月初一大朝會之際,由爺爺來主導關於占城歸入大明事宜。」

      朱元璋一聽就知道這是大孫的手筆,便指著大孫說道:「你呀你,總是想把功績往咱這個老頭子身上放,咱都已經是半截身子埋進土裡面的人了,還能在乎那麼多。」

      「況且此番平定草原,對於咱來說已然是足夠了。」

      朱英笑道:「爺爺老當益壯,談什麼老,占城這是主動歸附,完全是因著爺爺的威嚴才臣服的。」

      朱元璋見大孫堅持,也就不再強求。

      隨著聊一些關於教化草原的事情。

      教化草原,關鍵的點還是在於糧食的供應上,如果沒有充足的糧食供應,那麼一切都是空談。

      除了糧食外,戰馬所需要的玉米飼料也是個重要的關鍵。

      幾十萬的戰馬,尤其還是聚集在邊關,歸化城一帶。

      大明自然不可能像是草原民一樣,帶著這些戰馬四處去找牧草,而歸化城周邊也不可能供應幾十萬戰馬,那麼戰馬的精飼料,必然要全部從大明這邊進口才行。

      保障精飼料的供應,才能讓戰馬在冬季不掉膘,從而穩定騎兵的戰鬥力。

      不得不說,如果沒有玉米,那麼大明完全不可能豢養如此之多的戰馬。

      現在整個西北種植的玉米飼料,幾乎被官府全部收走,就是為了滿足戰馬的需求。

      眼看著春節還有幾天的時間。

      一則消息傳入到皇宮之中。

      自洪武二十九年九月十八出發,帶領著大量船隊下西洋的李景隆,馬上就要回來了。

      如今已然是洪武三十三年末,此番下西洋,歷時三年多的時間。

      不過春節李景隆肯定是趕不上了,這次傳遞消息,是李景隆先行派遣出的快船進行通知,真正抵達京師的話,差不多要在正月底的時候。

      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要寶船要順著季風才能帶動,而年關之際,也是季風來臨的時候。

      對於這個消息,朱英很是振奮。

      要知道這跟歷史上的鄭和下西洋不同,此番李景隆出發,在政治任務外,還有著貿易任務。

      帶了那麼多的貨物出去,必然是要大賺一筆的。

      雖說現在大明國庫充盈,但因著北伐草原的關係,消耗上還是非常巨大,國庫至少一大半的錢財花在了打草原之上。

      現在打下來了草原,除了戰馬之外,基本上就沒什麼收穫了。

      牛羊倒是有不少,可這些牛羊都要在歸化城那邊飼養,也不可能拉到京師充入國庫之中。

      草原本就一窮二白,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王朝不喜歡征戰草原。

      今年的春節在朱元璋看來特別熱鬧。

      因為各地的藩王,包括在湖廣的朱橚也都回來了。

      看著一個個孫子,曾孫,這讓朱元璋笑得合不攏嘴。

      老朱家在他的努力下,終於是開枝散葉,越發龐大。

      正月初一,大朝會。

      此刻天氣還有些寒冷,因著人數太多,也只能在奉天廣場舉行。

      朱英以儲君的身份,站在朱元璋的旁邊。

      下面台階第一排,便是各個王爺。

      而今年開年的第一件事,便是占城歸附。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逆天神醫妃:鬼王,纏上全職抽獎系統一劍斬破九重天最強升級系統狙擊天才
    上門兵王盛寵萌妻神級龍衛籃壇紫鋒帶著火影重生日本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