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皇長孫» 第784章 掃蕩草原,建歸化城.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皇長孫 - 第784章 掃蕩草原,建歸化城.字體大小: A+
     
      三衛四首領當看到自己安排回老家的那些騎兵們陸續出現在大營時,就知道是徹底的完蛋了。

      他們怎麼也想不清楚,為什麼燕王要這樣做。

      要知道草原幾乎大多數地方都是沒有辦法農耕的,如果大明要統治草原的話,那就只能不斷從內地去輸送糧食。

      這樣的負擔,誰能承受得住啊。

      即便是朵顏三衛臣服大明,大明也只是讓他們自己管理自己,也不會給軍餉糧食什麼的,自然也不存在去統治他們。

      之前中原朝代打草原,都是為了平衡草原的勢力,誰強打誰,這也是一慣的做法,燕王朱棣這樣的行為,明顯是違背了這樣的做法。

      「不用著急,不僅僅是你們安排離開的這些人,包括你們各自老家的族人,本王也會派人把他們帶回來,好讓你們一家團聚不是,一家人嘛,總得是要整整齊齊的。」

      朱元璋哈哈笑道。

      這次的大勝讓他的心情極其舒暢,在洪武二十四年,朱棣招降蒙古乃兒不花,並曾生擒北元大將索林帖木兒,這是他一生之中最為驕傲的事情。

      現如今,又要加上一條了,平定朵顏三衛。

      不得不暢快啊。

      洪武二十年的時候,可是穎國公傅友德,涼國公藍玉,宋國公馮勝,大明三公率軍同樣是率軍二十萬,逼迫朵顏三衛,也就是當時的投降。

      現在朱棣僅僅是自己一人,就徹底平定了朵顏三衛,如此算來,他的功勞豈不是能夠比肩三公。

      收攏了朵顏三衛的散兵游勇後,朱棣並沒有急著立即出征,而是讓兩個兒子還有張玉朱能去將朵顏三衛老家的族人全部俘虜過來。

      這次最大的收穫,就是得到了戰馬近十萬,等於是讓大明的戰馬數目頓時飆升,不管怎麼去算,就這一項,都是朱棣的潑天大功。

      不過和草原騎兵不同的是,明軍士兵自然不可能騎上馬背就成了騎兵。

      騎術的訓練難度是很高的,每一名騎兵需要訓練的時間都很長,快則數月,少則半年。

      對於騎兵的要求,可不僅僅只是會騎馬而已,而是要求在騎馬的過程中,還能夠彎弓射箭,裝填火銃,對敵作戰。

      像是草原人那種在馬背上睡覺的本事,根本不是短短几年就能訓練出來的。

      不過大明這裡也有現成的騎兵人選,只是沒經過思想教育,暫時不能作為大明軍隊的一員。

      這些被俘虜的青壯,都要經過軍事學院的思想教育,合格之後才能併入到大明軍隊中來。

      這其中,要灌輸禮義廉恥等一系列的教化,草原人之所以被稱為蠻夷,就是他們太多的習俗都很原始,比如父親的妻妾死了,兒子可以繼承,當然這不包括自己的生母。

      這樣的事情,中原人是很難想像的。

      列如父親的妾室生了個兒子,又繼承了妾室的長子跟妾室再生個兒子,這關係,完全是亂作一團了。

      在這個時候,朱英曾經讓姚廣孝去做的洪荒神話體系,在這個時候就起到了很大作用。

      所有被俘虜的非大明人,首先接觸的,就是洪荒神話體系,摧毀他們原始的信仰。

      草原的信仰,主要是以狼圖騰,長生天為主,這樣的信仰實際上是非常單薄且簡單的,比起龐大的洪荒神話體系,完全是不在一個檔次。

      甚至就如今這個時代來說,洪荒神話體系可以說是在架構上最為完善了,尤其是佛本是道的觀念,更是能夠輕鬆的融合佛教文化。

      目前佛教文化在世界上都是有很大傳播面積,因為他的愚民思想,今生苦來世福的觀念,更加適合統治階級的利益。

      「這個小兔崽子,果然是不讓本王省心,殺性太重。」

      朱高煦雖然離開了,但他做下的事情,自然不可能瞞過朱棣。

      為了一己之私肆意屠戮,這樣的行為在軍中是為大忌。

      不過朱棣也只是罵了一句,就沒當回事了,老二的性格他很清楚,就是個莽夫,且貪婪,野心大。

      但是在帶兵作戰上,確實是把好手。

      朱棣收刮朵顏三衛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阿魯台這邊。

      畢竟這次的動靜很大,二十多萬人,逃跑個幾千數萬也很正常。

      阿魯台的阿蘇特部跟朵顏三衛聯姻的情況很多,這些人逃走之後,自然就來到了阿魯台這裡。

      「明軍這是想要幹嘛,他們竟然要把所有的百姓都擄走,是瘋了嗎。」

      聽到這個消息的阿魯台,整個人都不好了。

      這是釜底抽薪啊。

      沒有了百姓的基礎,還有什麼部落的未來,就現在來說,整個朵顏三衛都可以算是廢掉了。

      阿魯台不敢大意,立即派遣人手去探查燕王朱棣的動向。

      燕王朱棣這邊,在基本上收颳了朵顏三衛所有的百姓後,派遣了五萬人的軍隊,把這些人帶著向朱元璋中軍大營送過去。

      這二十多萬人,多數都會作為罪民去罰以勞役,年齡在十四歲到三十歲的青壯,則會被送到草原軍事基地的關押點進行改造。

      改造出來後,如果能夠在戰場上立下功勳,那麼他們的家人就能夠獲得大明戶籍,遷徙到大明邊關,或者是新建城池進行生活。

      在北伐之前,這些計策,安排,流程,都已經是確定好了的,有一整套詳細的方案,來對草原民進行教化。

      朱棣大勝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朱元璋這邊。

      「老四確實是有幾分腦子的,在打仗這塊,還算是不錯。」

      得到消息的朱元璋很高興,現在的草原強勢的部落就這麼多,在所有部落之中,朵顏三衛都算得上是排入前列。

      就西蒙古,漠北高原來說,也就是韃靼,阿蘇特,朵顏三衛最為強勢。

      現在三去其一,相當於明軍大勝。

      對付剩下的兩個,就要顯得輕鬆許多了。

      如果朱棣再把阿魯台也大敗的話,等於是漠北盡入大明之手。

      「陛下,韃靼部的蹤跡已經探尋到了,他們順著斡難河向貝爾湖東逃竄。」馮勝匯報導。

      朱元璋道:「老二那邊是個什麼情況了,老四都已經降服朵顏三衛了,他怎麼還沒動靜。」

      馮勝回道:「稟陛下,秦王並未對韃靼部進行追擊,而是直接率領大軍前往貝爾湖,或許秦王是想以此截斷韃靼部。」

      貝爾湖所在,便是蒙古族的發祥地,呼倫貝爾大草原。

      秦王朱樉顯然明白韃靼部太能跑,要是跟在後面追的話,肯定是要吃大虧的,在依仗強大的後勤保障下,乾脆是直搗黃龍,進軍呼倫貝爾大草原。

      只要占據了呼倫貝爾大草原,那麼韃靼部就只能跟大明一戰了。

      「算了,由他們去吧,建城的選址已經看好了嗎。」朱元璋問道。

      現在大軍所在,便是在後世名為呼和浩特的地方。

      當然,這裡還沒有城池,最早建設的歸化城,那也是在一百多年後了。

      「稟陛下,已經是看好了,於大青山之陰,黃河之濱,最為適合破土建城。」馮勝恭敬回道。

      朱元璋點點頭:「那就這般定下吧。」

      微微思索一番後,朱元璋下諭旨。

      「命藍玉,傅友德,各率五萬軍征伐草原各部,所見之民盡皆俘虜,用作勞役修建城池。」

      「遵旨。」

      在確定好橋頭堡後,朱元璋的大清洗開始了。

      這個時候,鐵軌基本上已經搭建了過來,能夠運輸大量物資,根本不用擔心後勤保障的問題,自然可以更大規模的掃蕩草原各部。

      現在是整個草原最為美麗的時刻,是草原綻放的時節,從三月三出徵到現在,已經是將近六月,用時近三月。

      大明的士兵,將會隨著嚮導,把草原上最好的牧場全部占據,逼迫草原各部跟明軍交戰。

      如果他們一味的躲避,那麼對於部落的影響會非常大。

      草原的夏季,所有的部落都要放牧牛羊,在這個時候才能讓牛羊更好的生長,如果不斷的遷徙,那麼對於整個部落來說,損失都極其巨大。

      現在大明擺出來的態度,明顯就是要在草原上建立城池,這就意味著他們可能會從夏季一直逃跑於冬季。

      但是現在草原民跟明軍的戰力完全不成正比。

      幾乎全軍配備火繩槍的明軍,根本不懼怕草原民的襲擊,明軍採用的是騎步協同的方式,大約一萬步兵就會配備一千騎兵。

      在一萬步兵中,除開攜帶的糧草,火繩槍外,還會有二十門火炮。

      強大的火器陣容,即便是數萬的草原騎兵,也不可能成功衝擊營地。

      他們會攜帶數月的乾糧,即便是腳步慢一些,也能穩穩的前行,逼迫草原部落的據點。

      同時朱元璋還成立了專門的運糧隊伍,對糧草進行補充。

      以這樣的方式,形成如同長城一般的阻斷,形成對草原部落的衝擊。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新建立的城池,朱元璋也同樣取名為歸化城,寓意歸附王化之意。

      歸化城開始建立的時候,可以看到每天都會有大量的俘虜不斷被帶過來進行勞役。

      他們都是草原各個部落。

      不是所有的草原部落,都能像韃靼,瓦剌,阿魯台那樣逃跑的,因為每個部落都豢養了屬於自己的牛羊,這是他們的糧食,不可能拋棄,在行動速度上自然就快不起來。

      明軍對於這樣的部落,都是直接俘虜,充當罪民,而他們的牛羊,自然就沒收了。

      唯一比較好的是,他們勞役的同時,也能夠每天吃到食物。

      其實對於大部分底層的牧民來說,反而是生活要比之前更好好過了。

      要知道草原貴族對底層百姓的剝削,可要比大明這般更加的徹底,在草原貴族的眼裡,底層百姓完全就是自己的私有財產,他們所有的一切都屬於自己,不能稱作人。

      到了大明這裡,即便是罪民,那也算是個人了。

      大明目前對於勞役的管理制度還是比較完善的,相比大明內部,草原這裡顯得要更加嚴厲許多,但給他們一口飯吃還是沒問題。

      這些勞役的罪民,每天都可以吃到兩頓,主要是參雜了番薯的大米。

      大米參雜番薯後,更加容易飽腹。

      過上個一兩天,還能見些葷腥。

      一般是宰殺掉的牛羊,內臟所熬煮的濃湯。

      高強度的勞作,如果不稍微補充一些營養,很容易把人乾死。

      除開那些草原貴族外,多數的牧民老實得很,完全沒有生什麼亂子。

      而對於所有的草原貴族,首先就是剝奪其貴族的身份,同樣是貶為罪民。

      就算是抓捕來的青壯,有騎馬射箭本事的,同樣是要先進行為其一月的勞作,才會視情況送到草原軍事基地去進行改造。

      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大明現在的俘虜太多了。

      其中燕王那邊過來的是大頭,其他零零碎碎加起來也不容小覷。

      目前總人數已經是逼近了四十萬人。

      這對於大明糧食的負擔也開始變大起來。

      不過好在是大明的糧食儲備一直很夠用,從海上貿易最開始的時間,也就是解除禁海時,朱英就開始有意識的引導對糧食的進口,尤其是南洋這塊。

      催生南洋莊園主,就是手段之一。

      大明江南世家組成的海上貿易商隊,每年都要繳納一定額度的糧食,才可以被允許第二年繼續擁有航海資格。

      朱英可不管這些糧食他們是以什麼手段,又是從哪裡弄過來,反正弄不來糧食,就要面臨巨額罰款,還有被剝奪海上貿易資格的情形。

      商人當然是要利益最大化,可是面對朝廷的條件,也只能想法設法去完成。

      因此豢養農奴,在南洋就成了非常熱潮的事情。

      尤其是崑崙奴最受歡迎。

      因為大明禁止運入崑崙奴,一經發現,就是勞役之災,為官者也要貶為庶民。

      崑崙奴烏黑一片,很難藏住,因此敢於冒險的也很少。

      基本上都是豢養在海外。

      崑崙奴力氣大,稍稍教導一下,就是農奴好手,現在南洋那些莊園主,手下都有大量崑崙奴勞作,為大明不斷的耕作糧食。

      這些年的儲備,別說明軍在草原上待一年,哪怕是待個三年五載的,也不會有缺糧的可能。(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末日輪盤權武風云大聖傳龍符修真聊天群
    他與愛同罪明日之劫逆天神醫妃:鬼王,纏上全職抽獎系統一劍斬破九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