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皇長孫» 第780章 朱高熾想去倭國了(國慶快樂)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皇長孫 - 第780章 朱高熾想去倭國了(國慶快樂)字體大小: A+
     
      藍玉帶著消息回來了,很快就傳到了五軍都督府。

      對於太孫的決定,淮西勛貴集團感覺到很委屈,傷心,認為是太孫拋棄了他們。

      他們又哪裡可能知道,如今能夠還活著,都應該是好好感謝太孫了。

      只是就現在這樣的情況,也沒有其他的辦法,總不可能造反吧。

      現在陛下的脾性已經有所收斂,可是他們已經找不到人去說了。

      大家都知道,陛下對於涼國公是有意見的,如果不是太孫在,指不定涼國公都被貶下去了。

      不管是曾經沖關還是後來暴打吏部尚書詹徽,這都是沒把朝廷放在眼裡。

      能夠跟陛下直接兌換的,也沒幾個了。

      馮勝那邊不屬於淮西黨,傅友德雖然也算,可擺明是不問朝政之事。

      「果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他們此刻感覺到,屬於自己的時代正在落寞,即便是再怎麼不甘心,也只能接受現實。

      雖說沒有再能立功的機會,可現在的爵位其實大多數人都很滿意了,尤其是俸祿這塊,朝廷確實沒虧待他們,太孫做的也沒話說。

      生活上,比曾經過得不知多麼安逸,就這樣的環境下,誰也不想強行出頭。

      況且,他們的兒子,許多都去了大明京師軍事學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算是子承父業了。

      譬如現在大明精銳騎士團中,許多百騎長,千騎長,就是他們的兒子。

      在藍玉回去後,朱英就讓錦衣衛對這些淮西勛貴們嚴密監視,雖說不擔心他們鬧出什麼大的事情來,但如果有那腦子轉不過來,想要鬧事的,當然是要提前處理掉。

      還好這些淮西勛貴們算比較識相,開始有些怨言,過了兩天也就這樣了。

      這就意味著,從現在開始,大明兵權開始朝著朱英全面傾斜。

      第二步就是對將領層次的換血,這次也讓他們有了個心理準備。

      ——

      燕王府。

      朱棣看著眼前的黑胖子,終究是有些感嘆道:「這幾年,辛苦你了。」

      在安南那等地方,怎麼可能不黑,畢竟是屬於熱帶。

      只是就算是很辛苦,可朱高熾的體重完全沒有下降的趨勢,不過倒也沒更胖。

      朱英也考慮到朱高熾的身體問題,所以給他專門安排了醫師進行調養,雖然還沒有根治這肥胖問題,但如今的朱高熾看上去要精神多了。

      「父王,兒臣不辛苦,在安南日常便是處理一些內政方面的事情,沒有像是父王還有二弟三弟需要跟倭國打仗。」

      「鄰國的占城也基本上在大明統治里,整體比較太平。」朱高熾笑著說道。

      此刻,徐儀華的目光轉向朱高熾身後,兒媳張氏旁邊跟著的小孩。

      「這是我的孫子嗎,都長這麼大了,快給我抱抱。」徐儀華眼神中很是驚喜的問道。

      洪武二十八年,張氏被封為燕王世子妃,朱高熾去安南不久,張氏就隨著過去了。

      她是指揮使張麒之女,性格豪爽大方。

      當年賜婚後,朱高熾獨自前往,張氏也不在京師等著,直接乘船過去找夫君。

      現在五年時間過去,孩子都快三歲了。

      朱棣也有些瞪大了眼睛看向了那小孩:「這是我的大孫子嗎,叫什麼。」

      朱高熾看著母妃將兒子抱在懷裡親熱的模樣,心裡也鬆了口氣,回道:「按照皇爺爺定下的規矩,他叫朱瞻基。」

      兩歲多的朱瞻基看上去很是靈氣,完全不似朱高熾這般,眼睛大而有神,瞧著徐儀華過來完全沒有害怕的感覺,反而是咯咯直笑。

      徐儀華抱著給朱棣看,朱棣看著非常高興,這可是第一個大孫子。

      歷史上,朱瞻基出生的時候,朱棣夢到了父皇,還給了他一個象徵權力的大圭,並對他說:「傳世之孫,永世其昌。」

      當然現在可沒這個事情了,畢竟朱元璋還好好的活著,這朱棣要是夢到了,可不是美夢,而是噩夢了。

      「你這孩子,大孫子都出生了,怎麼也不寫封信過來。」徐儀華有些埋怨道。

      她都不知道自己有孫子,當奶奶了。

      朱高熾苦笑道:「我派人傳了信,是從安南直接到倭國的船隊,後來才知道,船在路上遇了風浪沉了。」

      海上的危險是不可預知的,尤其是在如今的年代,看似繁榮的海路,每年總會遇到各種問題而導致發生危險,讓不少船隻沉入海底。

      朱高熾沒等到回信,開始還以為父王不想搭理自己,直到去年才知曉沉了。

      這也因為朱高熾在安南處理的政務很多,說是日理萬機都不為過,尤其是在水稻種植,水利灌溉這塊。

      安南能夠上貢如此之多的糧食,朱高熾有很大的功勞。

      朱棣沒有多說什麼,點點頭後,就去抱大孫子。

      「王爺,大孫子跟你長得真有幾分相似呢。」徐儀華把朱瞻基遞過去後笑著說道。

      朱棣仔細一看,眉眼之間,果然跟自己有幾分相似,當下笑得更加的開心了。

      朱高熾無奈的看著兒子在父王的懷裡玩樂。

      顯然父王跟母妃已經沒空搭理自己了。

      「你弟弟他們在後院裡,你去跟他們打個招呼吧,大孫子我先跟你父王帶著。」徐儀華笑著說道。

      現在朱高熾跟朱高煦,朱高燧的關係還是很不錯。

      因為朱棣沒有靖難不是皇帝,世子的位置兩人也沒法動搖,畢竟上頭還有個皇爺爺壓著呢,就算是父王想,那也得看皇爺爺答不答應。

      朱高煦也非常清楚,在皇爺爺那裡,大哥顯然要比自己吃香多了,因為調皮不讀書,皇爺爺更喜歡大哥。

      去後院的路上,張氏小聲道:「安南那邊已經穩定了,瞻基馬上就三歲了,你是燕王世子,長期待在安南像個什麼,或許你應該跟父王也說說,此番之後,一起去倭國。」

      朱高熾回道:「這還得看太孫的意思。」

      張氏道:「只要你向太孫請求,他自然不可能拒絕,現在父王和母妃都很喜歡瞻基,這可是個機會。」

      朱高熾只好回道:「我尋個機會說說吧。」

      在安南,朱高熾是大臣,很顯然朝廷這邊也不可能再給朱高熾封王。

      而且安南王室那邊,也已經得到了太孫的承諾,太孫月妃的兒子朱文南,聽這個名字都知曉是要封王安南的。

      況且太孫的各個妃子去封王各國,這在大明來說都已經是非常明顯的事情了。

      朱高熾開始沒多少想法,可張氏就不願意了。

      不管怎麼說,朱高熾都是燕王世子,未來肯定是要繼承燕王之位,那麼在倭國的燕城,才是日後真正要生活的地方。

      現在等於是在給大明打工。

      所以張氏就想著這次回京師,可以讓朱高熾去到倭國燕城。

      「你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應該為兒子想一想,他可是世孫,難道就一直待在安南嗎。」

      張氏聽出了朱高熾嘴裡的敷衍,當即就說道。

      朱高熾聽到兒子,這才認真道:「我明日便進宮求見太孫。」

      張氏這才滿意。

      這邊,徐儀華也在對抱著孫子的朱棣道:「此番熾兒回來,我看就不去安南了,等北伐的事情結束,就跟著我們一起去燕城吧。」

      朱棣聞言冷哼一聲:「這難道不是他當初自己的選擇嗎,好像跟在我的身邊,他就不自在一樣。」

      徐儀華說道:「你再怎麼不喜歡老大,也應該為你懷中的大孫子想想,況且老大是世子,他一直待在安南,以後怎麼繼承燕城。」

      朱棣道:「他有的是治理內政的本事,你還擔心他接管不了燕城嗎。」

      徐儀華當即有些生氣,從朱棣的懷中抱過大孫子:「我可不想大孫子一直待在安南那邊,幾年都不能見上一面,這次大孫子出生,我們都不知道。」

      「如果你堅持要這樣做,那你就帶著老二老三回倭國,我跟老大去安南算了,我可捨不得我的大孫子。」

      朱棣聽著這話,當下氣勢就下去了。

      「行了,都聽你的,讓老大一起回燕城。」

      「也不是這段時間的事情,沒必要如此著急,這次可是父皇要御駕親征,北伐草原,還不知道打仗打多久。」

      「說起來,太孫這一手真厲害,差點誤導我們。」

      朱棣的語氣中帶有幾分感慨,在路上的時候還提心弔膽,得到父皇好好活著的消息,這才落下心來,要不然他都有些不敢進南京城。

      感情是太孫擺了他一手。

      「我看或許是多想了,興許太孫根本就沒那個意思呢。」徐儀華一邊逗著大孫子,一邊回道。

      朱棣搖頭道:「絕不可能,不要小看太孫,他的手段比我們猜測的還要高深。」

      「我聽到消息,前日涼國公府上,聚集了大量的都督將軍,他們想要參加這次的北伐。」

      「但是藍玉從宮裡回來後,就告訴了他們父皇御駕親征的事情。」

      徐儀華聞言道:「父皇御駕親征,太孫那邊也管不到吧。」

      朱棣冷哼一聲:「通知我們回來,完全就是太孫的意思,父皇是後來才知情的,依照父皇對太孫的寵溺,他要是有什麼安排,父皇能不答應?」

      「真正對淮西勛貴們下手的,我看可不是父皇,而是太孫。」

      徐儀華奇道:「太孫不是一直護著淮西勛貴們嗎,怎麼這次突然下手了。」

      朱棣道:「他可不是護著淮西勛貴,他是護著藍玉。」

      「曾經他入宮的時候,可是得到了淮西勛貴的大力支持,當年淮西勛貴就代表了大明軍隊,他還有父皇的寵溺,如此誰敢說什麼閒話。」

      「狡兔死,良狗烹。太孫靠著建立的軍事學院,不斷滲透軍隊,現在淮西勛貴已經成了阻礙了,他借著這次北伐,就是想要奪取淮西勛貴手裡的兵權。」

      「我們這些皇叔,不過是他手裡的棋子罷了。」

      「這個大侄子,是真的不簡單吶。」

      捫心自問,朱棣對於朱英還是有幾分佩服的,不管是搞經濟,搞政治,搞軍隊,朱英的手段都讓他嘆為觀止。

      原來有些事情,還可以是這樣去辦。

      最早之前,大家都看不出什麼,這幾年的時間過去,才懂得朱英的布局多麼遼闊。

      這等潤物細無聲的手法,朱棣現在也感覺自己輸得不冤。

      朱棣現在早就沒了造反的心思,大明在朱英的治理下,達到如此程度,朱棣自問如果自己是皇帝,絕對達不到現在這樣的程度。

      是以不得不承認,朱英手段高深,卻也是真正的聖明之君。

      徐儀華此刻突然想到寧王,便道:「太孫整出來的火車,我們都還沒有坐過,聽說在科研司那邊,有個專門用作測驗的火車,明日左右也是無事,不如去體驗下。」

      這個消息徐儀華還是從你別處聽來的。

      太孫特意開放了科研司的火車,都可以坐著去感受,最近在勛貴圈子裡傳得神乎其神。

      因此徐儀華也生了興趣。

      朱棣點頭道:「不錯,我們也去看看,或許能在倭國也把火車建出來。」

      火車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其用處有多大。

      有了火車,就意味可以更好的掌控地方,朱棣當然也想在自己封國里弄出來。

      轉眼幾天時間悄然而過,因為北伐的事情在邸報上刊登出來,這讓整個京師的百姓都熱情高漲。

      大家議論紛紛,和吐蕃不同,這次可是跟草原打。

      大明建國至今三十三年,很多老一輩的都還是在蒙元統治下長大,回憶起曾經的日子,當真滿是唏噓。

      此番之戰,牽動大明國運,不僅要勝,且還要勝得漂亮。

      這邊大明雖還未宣布出征,但通往九邊的火車早正月過後,就已經是轟隆隆的開動了起來。

      大量的士兵,糧草,火器,不斷的被裝在火車上向著九邊駛去,開始做足準備工作。

      只等著三月三這日大朝會後,朱元璋就御駕親征,直達草原。

      御駕親征的決定,也代表了此次北伐的決心。

      其實朱元璋是很少親征的。

      倘若他知道朱棣後來搞什麼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必然會覺得荒唐。

      朱元璋的政策,是藩王守邊,天子守國。

      作為皇帝,就應該在後方發展經濟,支援指揮。

      這次之所以親征,首先是因為他自己的心愿,最主要的是現在大明有了大孫。

      他會帶上所有能戰之皇子,這樣即便出現了什麼意外,太孫也能順利登基。

      至於如果路上駕崩,身邊的皇子會不會對皇位有想法,這不在朱元璋的考慮之內。

      自古以來,政變跟造反完全就是兩碼事。

      司馬懿也好,李世民也好,他們可不是帶著大軍去攻打王宮,恰恰實際上是少數兵力出其不意,快速的控制王宮。

      哪怕是朱棣,如果沒有李景隆的裡應外合,他也不可能進得了南京城,最後也是失敗的局面。

      



    上一頁 ←    → 下一頁

    修真高手的田園生活神級反派醫毒雙絕:冥王的天才寵權少誘歡,寵妻成性末日輪盤
    權武風云大聖傳龍符修真聊天群他與愛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