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皇長孫» 第773章 朱元璋病重,太孫監國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皇長孫 - 第773章 朱元璋病重,太孫監國字體大小: A+
     
      第773章 朱元璋病重,太孫監國

      眼看著就要過年了,京師開始變得越發的熱鬧起來。

      即便再是寒冷的天氣,也絲毫阻擋不了孩子們在街道上玩耍的快樂。

      洪武三十二年年底的第一場雪,也在這個時候下了起來。

      鵝毛般的大雪,覆蓋了南京這座古老的城市,縱眼望去,儘是白茫茫一片。

      關於吐蕃的事情,朱英其實現在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當年蒙古人肆虐歐亞,靠的就是這一套游擊的打法,他們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從來不跟敵人正面對決,依靠騎兵的高機動能力,尋找敵軍的薄弱之處攻之,橫掃整個歐亞。

      吐蕃太大,堅城太少,簡直是騎兵的主場。

      即便朱英派出所有的大明騎兵過去,也只能是攆著帖木兒騎兵到處跑,況且現在跟北元又已經撕破了臉,借力打力也變得麻煩起來。

      計劃有變,隨著鐵軌的修建,大明應該先集中力量,將整個北元拿下,而後再以降服的草原騎兵去攻打帖木兒,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只不過對於吐蕃來說,情況就比較糟糕了。

      雖說凜冬降臨,讓帖木兒的騎兵也不能四處劫掠,可是吐蕃大多數土司的糧食都已經被搶光了,他們根本無法挨過這個冬天。

      可以預計到,大部分的吐蕃之民會在這個冬天被凍死,餓死。

      好在朱英心善,在入冬前下了一道緊急令旨。

      給烏斯藏都司城運送了大量的糧食,同時傳令吐蕃所有百姓,皆可到烏斯藏都司城避難。

      與此同時,還有源源不斷的糧食,布帛運往烏斯藏都司城。

      這些糧食主要就是以番薯為主,兼之以少量的大米。

      對於忍受饑寒交迫的吐蕃百姓來說,能有一口熱食,已經是天大的恩德了。

      「殿下心善,如此這些吐蕃之民亦是當感恩戴德,且也對吐蕃進行了一番清理,來年開春那些韃虜也很難再搜集到糧食了。」

      坤寧宮中,黃觀笑著說道。

      這段時間他也算是空閒了下來,畢竟現在蒸汽機的技術已經達到了瓶頸,暫且來說想要有更大的邁步幾乎很難。

      不管是蒸汽火車,修建鐵路,還是對蒸汽機的其他應用,暫且達到了穩定的狀態,因此黃觀也從中抽身出來。

      朱英嘆口氣道:「來年開春便是北伐,這一場戰,也不知道要打幾年才能結束。」

      「草原太大了,想要徹底納入到大明的統治中來,只能是以建城的方式,修建鐵軌通火車,而後慢慢占據整個草原,實行教化。」

      「唯有如此,才能是一勞永逸。」

      僅僅只是打敗,對於朱英來說其實意義不大,布局了這麼久,當然是想把草原隱患徹底解決。

      也省得後世再跑出個滿清啥的,就算是大明覆滅,重新在中原這片土地上建立新王朝,亦或是新時代的,也只能是漢人。

      黃觀拱手作揖:「殿下大義,如此徹底收服草原,我大明再無草原憂患,自可傳頌千古。」

      這番話黃觀是真心實意,真要做到了這一點,那麼朱英在歷史上,絕對可以號稱千古一帝,名垂青史了。

      朱英笑道:「行了,這些話就不用說了,北伐是爺爺的心愿,我意快速擊潰北元,不跟他們耗費太多的時間,只是我大明如今兵強馬壯,可能夠作為統帥的將領並不多。」

      「許多從學院結業的學子,他們的資歷,經驗尚且欠缺,北伐又事關我大明國運之事,我意挑選大明中所有將領,黃愛卿覺得如何。」

      聽聞這話,黃觀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深意,不由問道:「殿下的意思是,把秦王,晉王,燕王,齊王,也從倭國調遣回來嗎。」

      朱英道:「有些話不妨明說,爺爺對於淮西武將勛貴們,一直是心有芥蒂,現在的這些老將們,個個功勳卓越,已然是封無可封,賞無可賞,這等殲滅草原之大事,在爺爺的心裡還是想著讓自家子孫去做。」

      「我那幾位皇叔在軍事謀略上,自小就受到爺爺的教導,秉承了爺爺的天賦,行軍打仗不弱他人。」

      「且幾位皇叔去了多年,爺爺雖嘴上沒說,實則心中也是想念,趁著這件大事,也把大家都召集回來,也算是能夠團圓一次。」

      自古無情帝王家,但在朱元璋這裡就是個例外。

      雖說在老朱的心裡,最在乎的莫過於太子一系,但其他的皇子皇孫,怎麼說也都是自己的骨肉至親,感情上也是很重視的。

      黃觀也沒想到,殿下竟然如此不顧及藩王之事,要知道對於歷代王朝來說,藩王都是很大的麻煩,哪個皇帝不是想著辦法去壓制,殿下這邊卻完全沒有這個意思,反而是更加在意親情團圓。

      原本黃觀想勸說兩句,只是心裡一想,就現在的大明,哪裡還用擔心藩王之憂。

      太孫尚且年少,就已經牢牢掌控兵權在手,即便是所圖謀,又能掀起什麼風浪來。

      且黃觀看了看殿下身上穿著的衣裳,即使天寒地凍,也未是厚衣包裹。

      這非是逞能,在外行走的時候,黃觀都冷得直哆嗦了,殿下還是神態自若,甚至接近殿下身邊的時候,還能感受到熱氣升騰。

      傳言殿下有高深武功傍身,果然不虛。

      這等情況下,就是熬壽命,哪個藩王能夠熬過殿下。

      就在此刻。

      大殿門突然被撞開,朱英看去,只見劉和慌慌張張,搖搖晃晃的撞了進來。

      朱英見此,當即皺眉問道:「何事如此驚慌。」

      劉和哆嗦著跪倒在地:「陛下病重,請殿下速去。」

      朱英一驚,當即起身趕過去。

      這個時候的朱元璋並沒有在坤寧宮,而是在華蓋殿。

      當朱英趕到的時候,太醫已經到了。

      華蓋殿內殿,朱英看到太醫正在把脈,揮手止住了宦官宮女的拜見,便等候著。

      顯然太醫也是剛到,來了有三位太醫。

      這三位太醫朱英也認識,正是太醫院最德高望重的三人。

      朱英在此前就在太醫院安排了專用的馬車,所以才能趕來如此迅速。

      朱英看去,此刻老爺子閉著眼睛,也不知情況如何。

      沒多時,前邊的太醫走了過來。

      「拜見太孫。」

      朱英道:「免禮,陳太醫,我爺爺現在如何。」

      陳太醫白須白髮,有幾分清瘦,聞言當下回道:「我與劉太醫,張太醫已輪流為陛下把脈過,辯證之下,斷定為太陽陽明合症,此為太陽,陽明兩經同時受外邪入體。」

      「謂太陽之發熱惡寒無汗,與陽明之煩熱不得眠等症同見,表里之氣升降失常,故不下利澤上嘔。」

      「陛下年邁體虛,又過度操勞,致以雙邪之氣入體上沖而不受,方才昏厥。」

      「治法先解太陽之表,表解而陽明之里自和。若利則宜葛根湯表而升之,利自可止。嘔則加半夏,表而降之,嘔自可除。」

      「臣已經安排人去抓藥煎藥,待陛下更衣,則由劉太醫以銀針之法,先行為陛下散熱去邪,穩固中元,當可甦醒。」

      陳太醫說得很詳細,這是宮廷里的流程,他必須要詳細說清楚對陛下的把脈辯證結果,包括藥方還有治療的手段。

      在這裡說的每一句話,都會由專門的宦官進行詳細記載。

      朱英聽懂了,大致的意思就是受了寒,導致感冒,所以渾身怕冷發熱,上吐下瀉,然後老爺子就昏迷了。

      裡頭已經架起了火堆,而宦官宮女正在為朱元璋更衣擦拭,依然還有些淡淡的臭味。

      朱英聞言點點頭,他不懂醫術,自然要選擇相信太醫。

      再則說,每年在醫學堂投入這麼多資金,要是連老爺子這點風寒都治療不好,那他就真的會動怒了。

      朱英也不上前去影響,讓跟著的郭忠搬了一條椅子過來,他就在這裡等候著。

      裡頭朱元璋已經更衣,劉太醫打開藥箱拿出銀針,一邊給朱元璋扎針,一邊說著自己正在扎哪個穴位,旁邊宦官則進行記錄入冊。

      不多時,一聲悶哼傳來,朱元璋緩緩的睜開了眼睛。

      「咱這是怎麼了。」醒來的朱元璋明顯很是虛弱,看了看周邊的景象,下意識的開口問道。

      朱英連忙迎了上去:「爺爺,您受了風寒,這才導致昏厥過去。是劉太醫施針為爺爺暫緩症狀,那邊太醫院已經在煎藥了。」

      朱元璋聞言,微微抬起手,朱英連忙握著。

      「咱先前正在查閱奏章,沒成想腹中翻滾,頭疼欲裂,頓時就失了神志。」

      「看來咱真是老了,身體不中用了。」

      朱元璋說話的時候,有幾分費力。

      朱英連忙道:「不是多大的事情,最近天寒地凍的,爺爺也是偶染風寒,好生歇息一番就好了,沒多大的事。」

      朱元璋認真的看了看大孫,而後輕聲嘆息道:「咱剛才啊,看到你奶奶了。」

      朱英大駭,忙道:「爺爺切莫多想,此當為爺爺思念過甚。」

      朱元璋卻是偏過頭去,不想再聽,繼而說道:「咱有些乏了,大孫先下去吧。」

      朱英道:「孫兒哪也不去,就在這裡守著爺爺。」

      朱元璋轉過頭來,低喝道:「胡鬧,咱要你守著作甚,速速退下,咱得歇息了。」

      說到這裡,朱元璋微微一頓,對旁邊劉和吩咐道:「傳咱諭旨,自今日起,由太孫監國,獨斷乾坤。」

      旁邊劉和當即跪下回道:「遵旨。」

      朱英眉頭緊鎖,遲疑幾分後,對旁邊陳太醫使了個眼色,這才說道:「爺爺,孫兒先行退下了。」

      朱元璋沉默著沒有說話。

      朱英也只能走出後殿。

      前殿,朱英沒有走,而是等候著。

      沒多久,幾名太醫就出來了。

      朱英當即問道:「陳太醫,這是怎麼回事。」

      當時老爺子說出那句話,說看到你奶奶了,朱英對著老爺子的眼神,看到的是極度的思念,還有一種讓朱英感受到害怕的異常。

      陳太醫跟旁邊的兩個太醫對視一眼,兩人拱手退後,陳太醫這才嘆息道:「陛下怕是過度思念,從而在昏厥之際而神志模糊,從而看到了一些幻象。」

      「本來這算不得太大的事情,可陛下對於皇后思念過甚,此一幻象致以陛下陷入心疾之症,從而萬念俱灰,氣血低迷。」

      「倘若長久以往,臣擔心會使陛下龍體欠安,氣血失調,本身陛下所犯之風寒邪氣鬱結體內,若長期如此,只怕脾胃不和,進而食欲不振,病症難消啊。」

      病來如山倒,朱英完全想不到,昨日還好生生的,突然老爺子就這樣了。

      「可有什麼法子。」朱英不由問道。

      陳太醫道:「身病易治,心病難醫。要想陛下振作,首先就是先解除陛下心症方可。」

      「臣先為陛下治理邪氣之症,而後開一些安神理氣的方子以作輔助,不過當務之急,還是要先想個法子,讓陛下先振作起來。」

      這時殿門打開,朱英轉頭看去,來的是寧妃。

      「娘娘。」朱英拱手道。

      寧妃臉上焦急,問道:「陛下龍體如何了。」

      朱英遲疑了下說道:「無所大礙,此刻正在靜養。」

      寧妃道:「我先進去看看陛下。」

      當下,寧妃就向裡面走去。

      只是沒有多久,又出來了。

      朱英聽得清楚,老爺子說自己沒事要歇息,不要再來打擾他。

      寧妃長期陪在朱元璋身邊,當然是發現了異常,出來後就詢問太醫。

      陳太醫看了看太孫,見其點頭,這才把先前說的再複述了一遍。

      寧妃也沒想到,陛下竟然突然就有了心疾。

      不過寧妃到底是過來人,很快就想到了辦法。

      「等陛下歇息一兩日,身體好轉了些,到時候太孫讓小文承過來陪著。」

      「陛下最疼小文承了,他是陛下的開心果,有他在陛下的心病自然會散開。」

      朱英眼前一亮,趕忙向寧妃作揖:「多謝娘娘提點。」

      寧妃說道:「都是一家人,這也是我份內之事。太孫先回宮吧,我在這裡守著就行。」

      朱英想了想道:「那就有勞娘娘了。」

      現在老爺子讓他監國,分明就是不想再去處理政務了。

      雖說現在很多事情都是七部在處理,但實際上即便是走流程,許多安排還是要皇帝這裡恩准才能施行。

      之前都是朱元璋在辦,現在必須是朱英頂上。

      (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問道紅塵都市之無上真仙極品透視小仙醫魔獸戰神咫尺之間人盡敵國
    總裁在上:新妻,別喊疼頂級寵婚:悶騷老公壞死神級升級系統豪門男配是我弟[古穿今升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