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皇長孫» 第771章 伏擊之策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皇長孫 - 第771章 伏擊之策字體大小: A+
     
      卡貝斯特完全想不到,北元七八萬的騎兵就這麼突然輸掉了。

      北元派來的使者當然也不清楚此事。

      接見了北元使者後,卡貝斯特召集將領商量軍事。

      將消息說出來後,有將領嘲笑道:「這些生活在草原上的騎兵,還號稱自己是最兇猛的雄英,他們有著七八萬的騎兵,據說大明的騎兵連兩萬都不到。」

      「兩三人都打不過一個人,還要向我們求援,簡直是丟天可汗的臉面。」

      其他的將領也紛紛附議。

      在他們看來,北元軍跟他們同宗同源,同樣的天可汗的後裔,可太膽小怕事了。

      之前還被他們輕鬆的打敗,因此有些瞧不上。

      不過從西域撤退回來的將軍們,就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大將軍閣下,大明的騎兵非常厲害,他們全身都披著堅固的甲冑,我們的箭矢根本無法穿透,他們的火器哪怕是在很遠的距離,都有強大的傷害。」

      「之前在西域的時候,我們就是被這些明軍的騎兵打敗。」

      「請大將軍閣下一定要小心他們的騎兵。」

      說話的將軍,臉上還帶著後怕的情緒,似乎明軍都快要變成他們的噩夢了。

      原本有些輕鬆的其他將領,聞言也嚴肅了許多。

      去到西域的將軍,在一眾將軍中也是非常有地位的,連他都如此害怕,明軍的騎兵或許真的非常強大。

      卡貝斯特點點頭:「明軍的火器,確實是非常的厲害,這遙遠的東方帝國,有著全天下最為厲害的工匠,給他們鍛造武器和甲冑。」

      「北元跟對明軍很熟悉,他們既然求援,說明確實沒有勝利的把握。」

      「你們也不要嘲笑他們,當初我們雖然取得了勝利,但是北元騎兵的強悍,你們也是體會過的。」

      「這樣全身披甲的重騎兵,或許只有火炮才能夠壓制他們,但是我們也不能枉顧北元的求援。」

      「我意派出三萬騎兵對北元進行支援,諸位覺得如何。」

      卡貝斯特現在也不好干出背棄盟友的事情,主要的原因是他還想著北元能夠幫他搞到大明火車秘方。

      要是北元沒有承若火車秘方,現在的卡貝斯特當然是不可能派兵支援。

      三萬鐵騎,加上北元本身的騎兵隊伍,已然有十萬鐵騎了。

      這在任何一個國家,地方,都是絕對強大的力量。

      明軍只有一萬多騎兵,軍備再好又如何,磨都能磨死了。

      聽到大將軍閣下開口,眾多將軍也應承了下來,好幾位將軍都願意親自帶兵去支援。

      帖木兒軍隊和北元不同,他們雖然還沒有國家的稱號,但已經是成建制的整體,和北元那樣拼湊出來的大軍不同。

      「烏思那,這次的支援,就由你去負責吧。」卡貝斯特點名道。

      其他將軍本來還想爭取一下,但聽到是烏思那,就不再說話了。

      因為烏思那的姐姐,就是卡貝斯特的妻子。

      都喊小舅子上了,其他人心裡就算不滿,當然也不敢說出來。

      「遵命。」

      烏思那非常高興,因為這是個撈取功勳的好機會。

      在帖木兒軍事結構中,主要是以百人長,千人長,萬人長的構成,再之上就是統帥。

      烏思那本身就是萬人長,在卡貝斯特的命令下,還有兩位你萬人長隨行,但需要聽從烏思那的號令。

      帖木兒非常重視軍隊的地位,在整個帖木兒帝國中,軍隊人員的地位很高,同時他們需要功勳才能夠得以晉升。

      卡貝斯特能夠得到帖木兒的信任,統領整個侵入到大明的軍隊,說明他本身的地位就非常之高。

      在帖木兒的軍隊構成中,軍事力量的核心,是蒙古西征軍後裔與突厥附庸部落構成的河中軍事集團。

      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蒙古帝國鼎盛時期的武力水平,並因為自身的重要性而享有較高社會地位。

      卡貝斯特就是蒙古貴族,加上曾經在征花剌子模征戰的優秀表現,因此才會作為先鋒軍統帥。

      烏思那非常的興奮。

      三萬鐵騎是個什麼概念,除開大明外,幾乎可以摧毀這個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國家,即便是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也能給其滅國的威脅。

      動輒十萬鐵騎,在如今這個年代,也只有蒙古人才會如此之多的戰馬。

      大明這邊之所以要打造具裝騎士,實在是戰馬太少了,所以每一個騎兵對於大明來說都非常重要。

      當然,烏思那的三萬鐵騎也並非全是精銳重騎兵,其中重騎兵大約在五千左右的數目,這在卡貝斯特看來,對北元支援已經是完全足夠了。

      這才僅僅第二天的時間,總不能北元就敗了吧。

      次日,烏思那就帶著這三萬騎兵出發前往支援北元,他們不需要步兵,而是採取的奔襲的方式。

      因為只需要不到三個時辰,就能抵達北元大營,帶著步兵反而是一種拖累。

      「果然來了,穎國公真是料事如神啊。」

      「好了,趕緊回去通知。」

      一處小山坡處,兩名身穿大明服飾的探馬,看著遠方奔騰的騎兵,語氣中很是興奮。

      吐蕃地域廣闊,因此不可能說設下伏擊,因為你完全不可能知道對方從什麼地方經過。

      這裡並沒有什麼規定的道路,到處都能行走,傅友德想要進行攔截,也只能是散出探馬,發現蹤跡後再安排騎兵圍追堵截。

      不過大致的路線還是能夠猜到的,帖木兒騎兵只能是繞開徐輝祖的軍營,從側面行軍,這樣路程會拉長,也給了明軍騎兵阻擊的機會。

      烏思那雖然是靠著關係上位,但本身還是有幾分軍事謀略。

      他很謹慎,並沒有讓三萬大軍一起行動,而是分散成多股,不至於造成太大的震動,且這樣即便是被明軍發現了,也能起到一些迷惑的作用,讓明軍不知虛實。

      消息傳到明軍大營,眾多將軍興奮鼓舞,當即就要出騎兵去進行伏擊攔截。

      傅友德不慌不忙,對探馬詢問道:「可知這帖木兒派出了多少兵力。」

      探馬想到先前的畫面,回道:「約莫在五六千騎。」

      傅友德再問:「輕騎約多少,重騎又約多少。」

      探馬道:「皆是輕騎,未見重騎。」

      傅友德傳令道:「再探。」

      探馬不敢不從,抱拳作揖:「遵命。」

      徐輝祖等將軍很是不解,傅友德見此解釋道:「這帖木兒對於北元,要麼不援助,要麼便是大軍援助,北元尚且有騎兵八萬,這帖木兒曾與之對戰過,當然也知曉其戰力,派個五千騎毫無意義。」

      「帖木兒軍與北元之間的利益在於我大明,這帖木兒軍向來狡猾,且在西域已然領教過我明軍威武,則必然不會大意。」

      「既探之兵力五六千,還未見重甲,可見這只不過是帖木兒軍小股兵力,其中尚且有更多兵力在其他的路線,倘若我軍冒然阻擊,指不定還要入了他的圈套。」

      「我明軍騎兵具著重甲,比之馬力自當差了少許,想要殲滅帖木兒援救,則只能以合圍之勢,若在合圍之外還有兵力,則我軍將腹背受敵,即便能夠依仗軍備精良而勝,也是慘勝而非大勝。」

      眾將軍聞言,這才恍惚。

      而沒過多久,又有探馬來報,也發現了帖木兒的敵軍。

      短短片刻,傅友德散步出去的探馬,就報出了七八個地方。

      傅友德聽聞後,隨即命人拿來吐蕃地圖。

      吐蕃地形平坦,但也有不少山脈阻隔。

      傅友德等人根據現在所發現的帖木兒軍隊地區,開始推測可能行進的主體路線。

      主體路線指的是帖木兒軍雖然分散,也肯定也按照一定的路線前行,他們會在抵達北元大營前進行一個集合。

      否則一直散開,指不定有不少的騎兵都要迷路了。

      傅友德看完地圖後,目光轉向徐輝祖,很明顯是帶著考校的意思。

      對於這個後輩,傅友德很是欣賞。

      他們這一代人都老了,而未來的大明,是年輕人的天下。

      作為徐達長子,傅友德相信徐輝祖能夠給自己一個滿意的答覆。

      徐輝祖微微沉吟,隨即指向地圖上說道:「此多地平坦,即便能夠探查到其行軍路線,也不方便我軍阻擊,因此必須是選一峽谷之地,前後圍堵才能令其大敗。」

      「適合此地形之處有三,帖木兒軍皆有可能從中經過。」

      徐輝祖指著地圖上三個地方說道。

      傅友德問:「那你覺得應該是在何處設伏。」

      徐輝祖想了想,指向了其中一處道:「北側之路太遠,想要從這裡而過,帖木兒軍須多跑百里之地,他們尚且不知我方與北元情況,自然要保存體力方可,大致是不會選此路。」

      「南側之路太近,雖說用時最快,但太過於靠近我軍大營,依照對方行軍小心來看,選這條路的可能性有,但不高。」

      「唯有中側之路,遠近剛好,且峽谷短暫,能夠快速通過,即便有伏兵也能察覺不至於損失過大,因此我認為中路的可能最大。」

      聽著這番分析,眾多將軍紛紛點頭,覺得很有道理。

      傅友德讚許的點點頭:「帖木兒軍確走中路的可能性最大,但也不可忽視南路,南,中二路相差不過三十里地,除開騎兵設伏中路之外,亦可步兵鎮守南路,如若對方膽大,則有步兵拖延,中路騎兵亦可迅速回援。」

      「北路也不可放過,我等對於帖木兒之將並不熟悉,倘若遇上小心謹慎的將領,寧可多花一些時間也要走安全路線,也並非沒有可能。」

      「北路遙遠,探馬匯報及時,我軍也可快速迴轉,乃至於第四處北元營前伏擊。」

      「如此不管帖木兒軍如何選擇,自當不可避開與我軍交戰。」

      這一番話,頓時讓徐輝祖心悅臣服。

      說出來感覺簡單,可真正在面對戰爭的時候,就不會容易的想到這些。

      傅友德能夠有如此周密的安排,完全是來源於大大小小的數十年征戰。

      早期的傅友德,哪裡會有這麼多的謀略,不過是吃虧吃多了,經驗就變得豐富了。

      其實在傅友德的心裡,還有一個計策。

      那就是偽裝北元大營,對帖木兒支援的軍隊進行守株待兔,這也是個很不錯的法子。

      不過稍微考慮一番後,傅友德放棄了這個想法。

      首先北元大營所在之地地形開闊,一旦被察覺,對方輕騎兵有些追不上。

      其二傅友德想在阻擊的同時,對帖木兒大營發起攻擊,這個時候的帖木兒大軍派出了大量騎兵,其本身的實力自然就削弱了。

      在攻打帖木兒大營的同時,即便是阻擊不成,也能夠圍點打援,為此創造出更多的戰機。

      敵軍的弱點,更多時候不是自己流露出來,而是雙方主將博弈之間,迫使對方露出弱點。

      這次的機會很重要,因為如果讓帖木兒大軍得到了北元已經潰敗的消息,那麼對方肯定又再次跑路,這樣的拉鋸戰對於大明,吐蕃,都會變得非常麻煩。

      倘若能一擊而潰,則吐蕃定矣。

      這邊在商議完計策後,隨即傅友德就讓萬騎出發,留五千騎兵鎮守本營。

      一萬大明鐵騎,即便對方有三四萬的兵力,也足夠大勝了。

      除開一萬騎兵外,另外還有兩萬步兵拉著火炮過去。

      步兵的主要作用,是類似於趕羊。

      把對方趕到騎兵既定的路線去。

      就在大軍出動後,傅友德隨即下令大軍開拔,直逼帖木兒大營。

      北元大軍潰敗,已經不需要去擔心烏斯藏都司城了,僅僅是帖木兒大軍,幾乎不可能攻破都司城。

      即便烏斯藏都司城的城牆低矮,沒有了北元牽制,傅友德也能很快回援。

      徐輝祖這裡可是有著三十萬的兵力,加上大量的火繩槍,火炮,完全不怕跟帖木兒大軍的正面對抗。

      就像是徐輝祖猜測的那樣,烏思那選擇了中路。

      烏思那還是很小心的,先行派遣了百騎探路,確定沒發現危險後,這才總體前進。

      然而就在大軍過半之際,山體後早就準備好的明軍騎兵,直接就對烏思那夾擊而來。

      



    上一頁 ←    → 下一頁

    妖龍古帝我的神秘老公問道紅塵都市之無上真仙極品透視小仙醫
    魔獸戰神咫尺之間人盡敵國總裁在上:新妻,別喊疼頂級寵婚:悶騷老公壞死神級升級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