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皇長孫» 第694章:愛會轉移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皇長孫 - 第694章:愛會轉移字體大小: A+
     
      火繩槍。(由於緩存原因,請用戶直接瀏覽器訪問網站,觀看最快的章節更新)

      其實在目前的大明來說,並沒有表現出單兵神器的那種感覺。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最初的亮相是跟蒙古人交戰。

      蒙古人幾乎清一色的騎兵隊伍,即便是步兵,那也基本上都是奴隸兵,算不得真正的蒙古軍隊。

      蒙古騎兵的高機動性,尤其是在草原那樣開闊的場景下,就目前的軍備水準而言,幾乎是無解的難題。

      最讓人噁心的地方,就是每一個蒙古人,全都是在馬背上長大的。

      從小就開始牧羊,放馬。

      他們跟馬自小就一起長大,睡覺都是在馬上。

      一人雙騎的蒙古騎兵,完全能夠日夜兼程,直接就是在馬背上休息。

      所謂高機動性,到底是有多高?

      那便是十二個時辰內,吃飯,睡覺,除開隨便大小便外,全部都在馬背上。

      八百里或許有點誇張,在不換人換馬的情況下。

      但三四百里,完全不是問題。

      而這樣的蒙古人,最讓人頭疼的地方他並非是個例,而是大面積的普及。

      千里奔襲這樣的事情,在蒙古這邊幾乎是最為常見的事情了。

      在草原上,蒙古騎兵就是無敵的。

      三四百里在如今這個時代是個什麼概念,這會讓蒙古的敵人看吃灰都吃不到。

      我想來,就來。

      我想走,就走。

      即便是蒙古大敗,被朱元章趕到了草原上,元氣大傷的蒙古人也照樣是朱元章的心腹之患。

      大量修建邊關軍事重鎮,這才有邊疆塞王的出現。

      為的就是預防蒙古人。

      茫茫草原,是蒙古人的主場,哪怕是朱英,對此也沒有任何的辦法。

      火繩槍亮相後,確實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但也僅僅只是個烏龜殼。

      追,是不可能追上的。

      最後苦思冥想之下,只能採取同化這樣的策略。

      其實朱英還是小瞧了蒙古人。

      否則就不會發生朱棣被生擒這樣的事情。

      聽起來似乎有些誇張,畢竟朱棣在歷史上可是永樂大帝,親征蒙古六次。

      好吧,即便是親征蒙古六次,耗費了無數的大明國力,實際上還是沒有徹底解決蒙古人的問題。

      這本身就是個無法解決的難題。

      永樂大帝親征蒙古,那是在幾十萬大軍的保護下。

      現在的朱棣僅僅只有幾萬人,雖說騎兵多,實際上大明培養出來的騎兵跟蒙古騎兵差距還是很大。

      而在第二次大戰。

      就是大明出征安南了。

      安南跟蒙古不同。

      本身安南的火器能力其實並不低。

      如果不是朱英對於火器的重視,在火銃,火炮這方面,其實以目前安南的工藝於一些其他方面甚至優先於大明。

      而皇帝制度的弊端就體現在這裡。

      即便是安南火器不錯,但卻沒有朱英這邊大力發展火器的支持力度。

      尤其是在火藥顆粒化,大量增加火器傷害的情況下,壓制性就比較明顯了。

      再加上安南本身其實就是個爛攤子。

      安南王權早就開始落寞,權臣胡季氂肆無忌憚,各地軍閥聽調不聽宣,這就導致無法集中所有的力量來對抗大明。

      即便胡季氂最後造反,憑藉自身的能力使得多數安南當地軍閥聯合起來,但這就跟六國一般,各懷鬼胎怎麼能夠打出真正戰力。

      更多想的是怎麼保全自身實力,消耗盟友。

      以便在大戰之後自身有更大發展。

      唯一有些成色的,大概就是討伐倭國了。

      實際上火繩槍在對倭國的戰爭中,也不是特別出彩。

      這倒不是說倭國有什麼反抗的能力,其中的關鍵就在於大炮。

      倭國因為地理環境的關係地震頻發,這也就導致倭國的城牆大部分都非常的矮小。

      加上倭人身材也矮小,火不火繩槍的關係真不大。

      野戰上面倭人根本就不敢跟明軍對決,而在攻城戰上,大炮一響,城牆就垮。

      顯然是大炮比之火繩槍更加有用。

      這樣下來給人的感覺,火繩槍確實好用,但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誇張。

      實際上真是如此嗎。

      張力可以告訴你,並非如此。

      火繩槍這樣的火銃,真正體現恐怖的地方,在於小規模的作戰。

      還有最為關鍵的一條,普及性。

      於大明現在的個人遠程武器來說,大致就是火銃跟弓箭了。

      可弓這玩意,哪裡是這麼好用的。

      弓手,聽起來簡單,實際上難度簡直極為誇張。

      在很多述說中,對於個人武藝的強大,大致就是一句擅長騎射。

      這麼聽起來並沒有太大的感覺。

      然而不管是對於現在,亦或是從前的朝代,弓手,那就是個人武力值的象徵。

      比如關羽,馬弓手。

      比如張飛,步弓手。

      只有真正的勇武將士,才能有弓手的稱呼。

      可培養出一個弓手的難度,簡直是太高了。

      弓箭手培養起來有多難?

      首先是在消耗上,射箭可不是說開弓就行,還需要準度,這自然要消耗大量體力。

      而體力的消耗,則需要肉食的補充。

      簡單點說,餓著肚子,怎麼能開弓,相反,如果不天天練習,哪來的準度可言。

      吃食上,對於軍隊的負擔就很大了。

      在此前,幾乎七成往上的百姓,填飽肚子都是很大的問題,哪能無所顧忌的消耗。

      即便是現在,看似強盛繁榮的大明,也不可能對於天下士兵無節制的給予吃食。

      朱英這邊的軍隊每日消耗大量肉食,實際上也只是京師,或周邊的衛所。

      到了不是那麼繁榮,稍微偏遠的地帶,頂多也就三天一頓肉食,這就已經非常不錯了。

      所以要訓練出大量的弓手,顯然是很不現實的事情。

      目前朱英有發展職業兵的想法,但到現在至少七成的大明士兵,還是在衛所的關係上。

      只能是慢慢來。

      在這個點,就體現出火繩槍的好處了。

      張力的這百人隊,其實只是底層士兵。

      理論上說他們連一個弓手都不會有。

      可火繩槍出現了。

      不需要太強壯的體魄,火繩槍本身也不算重,簡單的瞄準就差不多。

      神槍手目前受到準度限制自然很難出現,但火繩槍關鍵就是入手簡單。

      一個新兵,只需要培養個十來天,就能輕鬆掌控火繩槍。

      如果提供大量火彈訓練的情況下,這個時間還能縮短。

      在呂宋。

      火繩槍的恐怖就是真正的體現了出來。

      像是張力這樣的百人隊,只需要幾次連射,就能輕鬆解決掉這土著里最為強壯的勇士。

      眾所周知,在冷兵器的對戰中,尤其是落後的地方。

      最強大的勇士,自然是衝到最前面。

      砰砰砰。

      就給解決掉了最強大的那一批。

      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簡單多了。

      「方才還叫得那麼兇殘,嘿,不給你們點顏色瞧瞧,還不知道爺的厲害。」

      張力踩在一名最強壯的土著人身上。

      不得不說這土著確實厲害,估摸著中了好幾發的情況下,躺在地上哀嚎還是有一種中氣十足的感覺。

      可惜在文明層級的壓制下,一身武力根本沒有發揮的餘地。

      整個村寨,輕鬆的被張力這百人隊所掌控。

      那躺在地上的土著,發出瘋狂的咒罵聲。

      張力自然是聽不懂的。

      而這個村落,則是屬於呂宋的米沙鄢人。

      米沙鄢人是呂宋人口最多的土著民,而在性格上,米沙鄢人也最為殘暴。

      在前宋時期,米沙鄢人經常乘船侵擾澎湖列島,破壞島上的農業生產,進而到泉州沿海作亂。

      歷史上的事情,張力等人自然是不知道的。

      而對於現在張力這些從倭國來的將士們,唯一接到的軍令,那就是發掘呂宋各島上的金礦,並且組織人員進行開採。

      這人員,自然不可能是大明人。

      朱棣這些藩王可不想消失傳到大明去,而是要直接對整個呂宋島進行封鎖,然後就是抓當地人進行挖礦。

      像是張力這樣的情況,於今日的呂宋來說,只是個片段的插曲。

      大量的士兵以百人為單位,迅速對整個呂宋島進行全面掃蕩。

      其實是有那麼幾個翻譯存在的。

      只是他們的作用太小了,關鍵是人太少。

      上百個百人隊,翻譯根本支援不過來。

      既然這樣的話,那就不需要翻譯了。

      這便是到了呂宋有史以來,最為黑暗的時刻。

      大量的呂宋島上土著,米沙鄢人,宿霧人,他加祿人,等等,直接變成了藩王軍隊下的奴隸。

      這些官兵可不是朱英操練過的,就素質來說,跟以往區別不大。

      尤其是在倭國待了那麼久的時間,對於本身的壓制早就徹底的放開。

      異族嘛,就沒那麼多的講究了。

      呂宋島開始大面積的淪陷。

      即便是有些地方確實給這些藩王軍隊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可在總體走向上,已經無力回天。

      哪怕是有些硬骨頭不好啃,藩王軍這邊直接就從船上拉來大炮。

      先給這村寨上個十幾炮再說。

      隨著藩王軍對呂宋島的掌控,大量的金礦也被發現。

      本身就是奔著金礦來的,自然早就安排了隨性擅長勘測的工匠。

      當一個個金礦被發現的時候,藩王軍顯然更為熱切了。

      這個消息,立即隨著返回倭國的船隻傳到四大藩王耳中。

      朱英的回歸,對於京師來說,似乎沒有引發半點波瀾。

      有著朱元章坐鎮,自然不存在什麼宵小。

      其實就現在的朝廷來說,朱元章和朱英的存在,徹底的掩蓋了朝臣們的光彩。

      不是說朝臣們才學不夠,而是朱英現在的改革速度,實在是太快了。

      歷史上每一次的改革,都充滿了血淚史,因為這會觸及到大量利益集團。

      可在朱英這裡,不管是官僚制度上,亦或是軍隊兵權上,民生經營上,都有一種水到渠成,沒有絲毫難度的感覺。

      這也就導致對於許多大臣來說,只需要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然後儘可能的讓太孫殿下最新頒布的政策落地就行了。

      而朱元章這裡,每天帶著小文承不亦樂乎。

      大孫嘛,是該多跑跑了。

      省得太過於備懶。

      「爺爺,你就不能把小文承放下來嗎。」

      朱英有些無語的看著老爺子,他可是有正事想要跟老爺子好好聊聊。

      奈何對面的朱元章,簡直是把朱英當空氣一般,只顧著跟小文承玩耍去了。

      「有什麼事你就說,沒看到咱跟小文承玩得正開心。」朱元章轉頭看了眼大孫,沒好氣的說道。

      朱英:好吧,果然愛是會轉移的。

      



    上一頁 ←    → 下一頁

    小閣老全能遊戲設計師綜漫之二次元旅行者萬界天尊美女總裁的超級兵王
    都市逍遙仙尊那時喜歡你無限恐怖完美盛宴超品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