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明末逐鹿天下» 第740章 皇帝的重視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明末逐鹿天下 - 第740章 皇帝的重視字體大小: A+
     
      汽車緩緩行駛在皇宮裡平坦的柏油路上。

      坐在車箱裡,都能感受到前方煤炭燃燒產生的炙熱。

      還好現在是冬季,坐在車廂里不算難受。

      皇帝蘇河沒有理會不斷響起的蒸汽機轟鳴聲。

      他看向大皇子蘇蜀,教導道:「蜀兒,你要永遠記住,上位者絕不能被任何東西裹挾。

      要選定最符合自身利益的選擇。

      就說法不責眾這件事,這就是文官通過輿論,想要裹挾君上的方式之一。

      與之相提並論的說法,還有與民爭利。

      聽到這種說法,只需要想一想,誰是眾?誰是民?

      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

      大皇子蘇蜀聽完父皇的教導,他大腦快速運轉起來,隨後眼前一亮,求教道:「父皇,您剛才的教導,讓兒臣有一些想法。

      歷朝歷代,百姓造反被抓住,頭目直接處死,甚至是採用凌遲這種酷刑。

      哪怕是從犯,大概率砍頭,小概率流放。

      除非是明末那種情況,無民不反。

      這樣才會只誅首惡,從者返鄉。

      文官對於農民造反,他們從沒有說過法不責眾。

      法不責眾一般都出現涉及官員或是讀書人身上。

      與民爭利更是前朝文官常掛在嘴邊上的畫。

      前朝百姓或是小市民,艱難的求活,每年攢下三五兩銀子,那都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他們是民,但卻沒有本事與朝廷爭利。

      能與朝廷爭利的人,無一例外,都是朝堂上的人,以及他們身後的大地主。

      兒臣現在能看明白,在一些文官眼中,只有他們是民。

      底層的百姓,連人都不算,只算是牛馬。

      父皇已經多次清理官場,剷除害民的官員。

      但這些官員,只是懼怕父皇,他們卻一直有著高高在上的優越感。」

      皇帝蘇河伸手揉了揉大皇子蘇蜀的腦袋,欣喜的說道:「蜀兒,父皇講過之後,你能舉一反三,快速了解其中的精華。

      你這個聰明勁,讓父皇很是高興。

      父皇非常贊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句話。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

      但真逼反底層的百姓,帝國傾刻間覆滅。

      想要爭取廣大底層百姓的支持,那就不能支持法不責眾。

      法律是維持帝國秩序的底線,底線一旦崩塌,帝國上下沒有了秩序,利益受損最大的一方,一定是皇室。

      犯法的人,永遠只是少數人。

      我們要團結大多數人,打擊少數人。

      正是因為他們是少數人,處理起來根本不用瞻前顧後,這些人掀起不了多少風浪。

      哪怕是朝廷官員集體辭官不做,父皇一道旨意開恩科。

      各地士子會蜂擁而至,通過科舉當官,填補這些官員的空缺。

      某些官員的威脅,根本沒有想像的那麼大。」

      大皇子蘇蜀聽完父皇說的話,他認真的點點頭,道:「父皇,兒臣已經記住這些話。

      儘量學會看清各方的利益,把百姓與官員分清楚。

      兒臣仔細回想父皇這些話,又結合兒臣平時看到的東西。

      兒臣認為底層的百姓、富裕的百姓、小地主或小工廠主、大地主或大工廠主。

      他們的利益訴求完全不一樣,他們應對朝廷政策變動的承受能力也不一樣。

      朝廷施政要關照最底層的百姓,儘量別觸動他們的利益。

      最底層的百姓基數最大,但從他們身上獲得的利益卻不多。

      兒臣了解過稅務局的情況,河南一省農民繳納的稅款,都沒有河南商會一千兩百六十八個商人繳納的稅款多。」

      皇帝蘇河看著大皇子蘇蜀,他更加滿意。

      這個兒子的發散思維有些厲害,能從法不責眾這件事,立刻考慮到各個階層百姓的負擔問題。

      底層百姓本就一無所有,從他們身上又能刮下來多少油水。

      但王朝滅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收割底層百姓太過。

      朝堂上吃得流油的袞袞諸公,又怎麼能向自己親朋好友下手。

      底層百姓刮不出油水,那也要榨出油來。

      這就是王朝末年,官逼民反。

      大皇子蘇蜀看到父皇面帶微笑,現在車子距離乾清宮還有一段路程。

      他趁此良機,再次詢問心中不解的問題。

      「父皇,我今日在朝堂上看的情況,這算黨爭嗎?

      古千道尚書被帶走,沒有引起多少風波,這與我心中的黨爭,完全不是一個樣子。」

      皇帝蘇河看到大皇子蘇蜀對朝堂事物很感興趣。

      他也準備讓蘇蜀接觸政務,一些事情現在教導正合適。

      皇帝蘇河收起笑臉,他語氣嚴肅的說道:「作為皇室,一定要警惕大臣結黨,朝廷各派黨爭不斷,這有利於皇帝的統治。」

      大皇子蘇蜀聽完之後,他一臉迷茫。

      「父皇,您說的話,兒臣怎麼聽不懂。

      您說警惕警惕大臣結黨,又推動朝廷各派黨爭。

      這不是兩件互相矛盾的事情。」

      皇帝蘇河沒有解釋,而是反問道:「父皇安排你們讀史書,就是想讓你們以史為鑑。

      現在發生的任何事情,在歷史上都差不多發生類似的事情。

      太遠的歷史父皇就不說,只說十幾年前的歷史。

      現在很多人,說起明朝滅亡的原因,東林黨有很大責任。

      孫承宗、袁崇煥這些人,是東林黨人。

      周延儒、錢謙益這些人,同樣是東林黨人。

      只是東林黨出身,就能把他們歸類成一類人嗎?

      黨內無派,千奇百怪。

      這些人因為某些共同的利益,他們走到一起,就被世人稱作某某黨。

      但這些人內部,有著不同的利益。

      他們因為理想、對於君王和國家的忠誠等等原因,根本就走不到一起。

      以明朝末年的歷史來說,還有一些人在某黨之間反覆橫跳。

      這說明以地域利益或師生關係,共同形成的黨派,沒有太強的約束力。

      黨派需要應對共同的敵人,他們還能聯合在一起。

      一旦敵人消失,這些人立刻就會分裂,互相打起來。

      皇帝要做的事情,那就是找出這些鬆散黨派各方勢力利益分歧點。

      通過分化拉攏的方式,讓他們無法緊密的團結在一起。

      多個這樣的黨派互相之間爭鬥,皇帝作為最終的裁判。

      這會讓皇權更加穩固,皇帝最怕某一方勢力占據絕對上風,出現權臣開始爭奪皇權。

      這種情況最危險,發展下去就是魏武帝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

      大皇子蘇蜀聽的小臉有些發白,他從沒有見識到父皇語氣這麼嚴肅。

      這件事一定是父皇認為一名合格皇帝,必須掌握的技能。

      蘇蜀用牙咬著嘴唇,產生的痛感讓自己大腦清醒,記住今日父皇所說的話,這對他萬分重要。

      他眨著懵懂的大眼睛,問道:「父皇的意思,兒臣了解大概。

      那就是放任百官的黨爭,父皇推出諸子百家,就有這個想法。

      諸子百家沒有引起更大的爭端,父皇又讓代表工廠主利益的官員與代表海貿利益的官員相鬥爭。

      但父皇這樣做,不怕帝國因為黨爭出現大問題。

      歷史書上都說,唐朝亡於牛李黨爭、北宋亡於新舊黨爭、明朝亡於東林黨爭。」

      皇帝蘇河輕笑道:「歷史書是由文官所寫,他們自然會把歷朝歷代滅亡的原因歸納於奸臣和昏君。

      漢武帝時期,出現巫蠱大案,太子都被卷進去。黨爭激不激烈。

      唐太宗時期,世家力量與科舉寒門嚴重衝突。

      寒門士子剛發展壯大,世家還在掌控朝堂。

      那時的黨爭要遠超唐末黨爭的激烈程度。

      依然出現了貞觀盛世,為隨後的開元盛世打下基礎。

      唐朝滅亡,那是藩鎮之禍。

      北宋滅亡,那是攤上宋徽宗這個蠢蛋,加上他的蠢蛋兒子。

      明朝滅亡,那是財政破產又遇到小冰河時期災害頻發。」

      大皇子蘇蜀略有所思的點點頭,他只懂了一點點,沒有完全懂。

      他看到路程所剩不多,繼續追問道:「父皇,那為什麼要警惕大臣結黨。」

      大皇子蘇蜀趁著自己年紀還小,沒有真正接觸到朝堂的事物。

      他要把父皇的態度弄清楚,這樣之後他做事時,才能有的放矢。

      要不然一旦觸碰父皇的雷區,他多年經營,將會毀於一旦。

      皇帝蘇河聽到這個問題,他都有所感觸。

      他之前對於大臣結黨營私,沒有太多的感觸。

      但魏時鳴與李志升兩人爭鬥時,表現出來的力量。

      這樣皇帝蘇河,切實感受到了一絲危機。

      他終於明白,為什麼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對大臣結黨那麼警惕。

      皇權受到了挑釁,這是所有帝王都不能允許的事情。

      皇帝蘇河的話好似冬天最嚴酷的風雪。

      「皇權絕不能侵犯。

      感受到皇權被侵犯,哪怕是那名官員再有能力,與他的關係再好。

      即便不處死,那也要把他們貶成白身,絕不能讓他們再接觸權力。

      官員結黨營私,那他畢竟有著不同尋常的野心。

      他一定是痴迷權力,必然會想方設法侵占皇權。

      這種人一定要處理掉,絕對不能讓他們成勢。

      多讀讀歷史,大臣結黨的危害,全部寫在史書中。」

      大皇子蘇蜀似懂非懂多點點頭,他又有些疑惑的說道:「父皇,那怎麼判斷大臣結黨,還是因為利益進行的黨爭。」

      這時汽車已經抵達乾清宮的門口,皇帝蘇河走下車,他示意大皇子蘇蜀跟上來。

      他看著跟在他旁邊,一臉求知的大皇子。

      皇帝蘇河耐心的說道:「判斷大臣是否結黨,這要看穿權力的本質。

      皇帝作為帝國內,唯一掌控至高無上權力的人。

      所有官員的權利,全部來自皇帝的分封。

      如果出現,某一些官員依附某一位大臣,他們就能獲得權力。

      這就是某一位大臣,他在嘗試分封權力。

      分封權力,這是皇權才有的能力,他就是在侵犯皇權。

      看不明白權力的流動,那就看利益的流動。

      大臣結黨,必然是因為利益聚集在一起。

      例如儒家與法家之爭,兩個學派的利益之爭松而散。

      當發現朝堂上因為某一具體的利益,出現利益同盟,那定是有人在結黨營私。

      父皇以前朝舉例,前朝有識之士為了緩解漕運危機,多次想要放開海運。

      但東林黨某一派系,掌控著海運的利益,他們怎可能放棄海運。

      一提到海運放開,必定是同一批人反對,這清晰明了。

      只要看透各方利益,發現大臣結黨不難。

      就是因為共同的利益,他們才能抱團走下去。」

      大皇子蘇蜀聽得很迷糊,但他認真記下來,這將是他今後做事與交友的準則。

      父皇說的簡單,但讓他去判斷,根本判斷不出具體情況。

      這就像有線電報看上去很簡單,但除了帝國之外,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復現出來。

      但他已經明白一點,自己在朝堂上的勢力要松而散。

      如果是擰成一股繩,成為左右朝政的勢力,很可能會受到父皇的教訓。

      大皇子蘇蜀謙遜的說道:「父皇的教導,兒臣一定謹記於心。」

      皇帝蘇河停在乾清宮門口,他聽完大皇子蘇蜀的話,先是嗯了一聲,隨後說道:「蜀兒,你因為前往海外,中斷了大學教育。

      這樣可不行,大學必須上,要與最強的一批同齡人交朋友,很可能還會在大學之中,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哪怕是皇子,那也應該交三兩個朋友。

      連幾位知心朋友都沒有,這樣的人生太寂寞。」

      大皇子蘇蜀躬身一禮道:「兒臣謹記父皇的吩咐,會合理規劃時間,前往大學接受教育。」

      他看著父皇走近乾清宮,召見朝廷重臣,商討國之大事。

      大皇子蘇蜀乘坐汽車前往坤寧宮,他要向母后仔細匯報今天的事情,詢問母后的意見。

      他太年輕,對於政務一點都不了解,父皇的教導還有很多沒聽懂。

      父皇教導他帝王之術,沒弄懂的問題,不適合向老師求教。

      大皇子蘇蜀只能向自己的母后求助,以母后這麼多年的經驗,應該能解決他疑惑的問題。

      皇帝蘇河回到乾清宮,他立刻召見古千道案件涉及的官員。

      有一些安排,他不好在朝會上說出來。

      朝會上說的話,短時間內就會傳遍全國。

      一些不適合的話,必定引起太大波瀾。

      古千道案只是露出海貿的冰山一角。

      皇帝蘇河不相信,只有古千道這一名官員從事走私。

      現在帝國必須要以雷霆之勢,打斷整個走私鏈條。

      這些偷盜關稅的勢力,皇帝蘇河絕不能容忍。(本章完)

      



    上一頁 ←    → 下一頁

    都市逍遙仙尊那時喜歡你無限恐怖完美盛宴超品相師
    天才寶貝的獵爹計劃殺神永生BOSS來襲:嬌妻躺下都市超級醫聖我的一天有48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