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明末逐鹿天下» 第597章 大戰之前(一)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明末逐鹿天下 - 第597章 大戰之前(一)字體大小: A+
     
      大華帝國西北,伊犁省伊犁府。

      陸元鵬坐在自家庭院內的涼亭里看報紙。

      他敲著桌子說道:「本人一介書生,不出家門便知天下事。

      報紙這個發明,真是太好了。」

      「陸兄還在感慨,子瞻不請自來,打擾了。」

      一位身高七尺,大腹便便,穿著綾羅綢緞的讀書人。

      他剛做人力黃包車來到陸府,管家認識這個人,立刻就放行。

      他最特別的一點,那就是腰間別著象徵舉人的個人印章。

      他走路的姿態很奇怪,仿佛每一步,都要彰顯舉人的印章。

      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一位舉人老爺。

      陸元鵬看到李子瞻到來,他站起身略微點頭,淡淡的說道:「歡迎李兄光臨寒舍。」

      李子瞻諂媚的說道:「陸兄客氣了,是我這段時間打擾陸兄了。」

      他們重新坐在涼亭旁,聊著近期的大事件。

      「陸兄,你對於蘇二牛一案,有什麼看法?」

      陸元鵬聽到李子瞻聊這件事,他眉頭微微皺起。

      他們交情不厚,不適合聊涉及皇家的案子。

      哪怕是相交甚厚,也不能聊這種涉及皇家的話題。

      普通百姓聊這些,官府不會管。

      官場內有一定身份的人,聊這些話題也沒有關係。

      他們都是舉人,還是伊犁府出身的舉人。

      大華帝國科舉取士,為了防止東南地區一家獨大,占據大部分進士名額。

      禮部對於錄取進士有著詳細的規定,每個省都有定額。

      浮動的名額,一般按照各省的納稅占比進行分配。

      伊犁省的進士名額,這些年都非常穩定,五到六人左右。

      歷屆數百舉人,競爭這五六個名額,那是非常激烈,各種辦法都會用出來。

      其他省份就有案例,有的舉人與舉人朋友相交甚密。

      他們聊一些出格的話題,轉眼之間就傳遍全城。

      這個舉人登報導歉,被禮部取消舉人的名額。

      十年苦讀,一舉考上舉人,大好的前途,因為嘴巴不嚴一朝葬送。

      陸元鵬擺了擺手,道:「這個話題涉及皇家,我們兩人聊不太合適。

      各家報紙針對這個問題,已經討論的非常清楚。

      李兄想要了解什麼情況,只需要多讀幾份報紙。」

      陸元鵬說完,他立刻從之前訂閱的報紙中,翻出幾份報紙遞給李子瞻。

      李子瞻接過報紙,尷尬地看著陸元鵬,他本意不是了解這個案件,只是想找個話題與陸元鵬繼續聊下去。

      他尷尬一笑,談論一些伊犁府的趣事,把這個話題略過去。

      「陸兄,咱們身處邊疆,這段時間朝廷又在向這裡增兵。

      朝廷也急忙修建通向伊犁的鐵路。

      我在報紙上看到,內閣大臣武弘義親自督辦鐵路修建工作。」

      陸元鵬不想談論蘇二牛一案,他聽到李子瞻主動轉移話題。

      他立刻附和道:「朝廷向西北增兵,這是今年最重大的軍事行動。

      我們要多了解,很可能科舉時,要考相關的內容。

      鐵路非常重要,內閣大臣親自督辦西北鐵路,這能彰顯出鐵路的地位。

      我們伊犁聯通鐵路,大量的棉花、肉類、羊毛、礦產就有了銷路。

      陸上絲綢之路,也能以鐵路為主幹道,開拓前往西方的道路。」

      他們兩人聊著類似的話題,主要圍繞今年的科舉考題。

      李子瞻從中收穫了很多,陸元鵬不愧是書香門第,家中有一位從四品的父親。

      他對官場的了解,確實超過李子瞻很多。

      他父親就說過,富登天子堂,窮為走貨郎。

      李子瞻知道自己家是巨富,他父親這麼說,只是自嘲而已。

      之所以這麼說,就是因為不了解官場,哪怕考中進士,也只是在知縣職位上蹉跎一生。

      等到弄明白官場的規則,成為官宦世家,培養出來的子弟,才能縱橫官場。

      現在大華帝國新立,官場之中的規矩不多,這才有他這種商人子弟,崛起的機會。

      李子瞻的偶像錢明義,他就是商賈出身,因為壓對皇帝的寶。

      錢明義現在是內閣大臣,位極人臣。

      這激勵著所有商人子弟,讓他們知道只要能力強,他們也能登上高位。

      有機會哪怕是機會渺茫,那也和完全沒有機會是兩種體驗。

      李子瞻覺得時機已經成熟,他詢問道:「陸兄,皇帝陛下的聖旨,在九月十日舉行百家爭鳴大會。

      陸兄認為這個大會對科舉是否有影響。」

      這個問題才是李子瞻前來陸府的原因。

      他的關係網,能了解這種隱秘信息的人,也只有陸元鵬一人。

      李子瞻一家剛來伊犁府不久,他們原先的關係網也很薄弱,對於一些隱秘的事情,根本不了解。

      陸元鵬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反問道:「李兄,你家鄉是杭州府嗎?三年前戶籍遷到伊犁府。」

      他對於李子瞻這種情況也有所了解。

      東南諸省教育發達,但學子也更多,只按比例來算,在東南諸省考上舉人和進士,那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因為進士的名額,按照各省進行劃分。

      很多人就動了歪腦筋,想到一個出色的主意。

      一些學子在杭州府等地,哪怕是拔尖的一批,他也未必能考中進士。

      但只要他前往雲貴伊吐這種邊疆省份,進士的名額必定能到手。

      這一批人,報紙上形容他們叫科舉移民。

      李子瞻就是一位科舉移民,他來到伊犁,就是因為這裡競爭不激烈。

      「陸兄,我貫籍確實是杭州府,但我的戶籍已經遷到伊犁府。

      戶籍遷入的手續,一點問題都沒有。

      我們一家人,絕不可能拿我的前途開玩笑。」

      李子瞻回答的非常認真,他一點都不避諱這件事。

      伊犁府的漢人,根本就找不出來,不是移民的人。

      往前數十年,這裡連一千名漢人都找不到。

      伊犁府對於科舉移民的排斥,沒有雲貴兩地那麼嚴重。

      陸元鵬繼續問道:「李兄在杭州府,是否加入一些學社或是學派。

      這個問題,李兄回答要慎重,這件事與我沒關,但與李兄的前途密切相關。」

      李子瞻對於這個問題,他非常好回答。

      「陸兄,我那時一心只讀書,哪有心思參與這些東西。

      參與到那裡,又不會讓我考中舉人和進士。」

      陸元鵬看著李子瞻態度非常堅定。

      他剛才的表情也很慎重,李子瞻如果撒謊,一切後果也由他自己承擔。

      「李兄,諸子百家大會確實會影響今年的科舉。

      具體怎麼影響,我也不清楚。」

      李子瞻神色緊張,立刻追問道:「陸兄,你是咱們伊犁省的文道魁首。

      關於那個諸子百家,咱們伊犁這裡有沒有加入的途徑。

      這個即將變革的時代,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演變,我們絕不能被時代拋棄。」

      陸元鵬看到李子瞻這個表態,他認為時機已經成熟。

      「咱們伊犁省,確實有一位朝廷重臣,他也是搞學問的大家。

      他如果有開立學派的心思,咱們拜入其門下,今後的仕途會更加穩妥。

      我再聯繫一些人,你也把這個消息宣傳一下。

      不要鬧的人盡皆知,只找一些能交心的朋友。

      我們在三天後,正式去面見這位大家。」

      李子瞻聽到陸元鵬這麼說,他對著陸元鵬深深的鞠了一躬。

      「陸兄的大義,子瞻銘記於心。

      今後有所差遣,子瞻萬死不辭。」

      陸元鵬扶起李子瞻,笑著說道:「子瞻兄,嚴重了。

      咱們兄弟的關係,互相幫扶,不至於如此。」

      ………………………………

      伊犁府,西北總督府邸。

      西北總督宋康年正在品茶,管家來報,他的弟子陸元鵬求見。

      宋康年把茶杯放下,吩咐道:「讓元鵬進來吧!」

      陸元鵬走進書房,他衝著宋康年行禮道:「弟子拜見恩師。」

      宋康年看著陸元鵬,他這幾年收的眾多學生之中,少數幾位弟子。

      在大華帝國,師徒關係可是堪比父子關係。

      老師與學生;師傅與弟子。

      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關係。

      老師對於學生,也只有傳道、授業、解惑這三種責任。

      學生犯事,不會牽連到老師。

      師傅與弟子,在某些領域,那是比兒子還要親的關係。

      師傅可以把自己的財產和人際關係,傳承給弟子。

      弟子有義務給師傅養老送終。

      弟子犯事,師傅也會受到牽連。

      宋康年看著這位弟子,才華出眾,一表人才。

      「元鵬,事情辦得怎麼樣了?」

      陸元鵬面帶笑容回復道:「師傅,弟子已經按照您的吩咐,把消息傳遞出去。

      師傅在明天,一定會收穫一大批學生。」

      宋康年聽到這個消息,他把桌上的茶葉一飲而盡,開心的說道:「好,太好了,為師要抓住這個機會,也給你們創造更好的未來。」

      他要抓住這個機會,趁著諸子百家大會回到京城。

      今年他也到了任期結束的時間,他在諸子百家大會上,令皇帝蘇河感到滿意。

      從西北這個邊疆地區回到京城,完全沒有難度。

      他之前不了解官場,受到其他人的牽連。

      現在已經變成一個老油子,不懼怕任何困難。

      陸元鵬隱隱約約能了解到師傅的想法。

      明日師傅所屬的學派,將會正式曝光,用以吸引那些學生。

      「師傅,弟子斗膽猜您所屬的學派,猜錯了請師傅不要責罰。」

      現在大華帝國思想體系較為混亂。

      諸子百家也是呈現碎片化,大多數學者認同某一家的觀點。

      他就能對外聲稱,這是某一家的某一派。

      哪怕勢力最強的儒家心學,在鄭王王仲策離開大華帝國。

      心學因為內部的鬥爭,沒有了統一的領袖,也是分裂成了各種派別。

      宋康年看著弟子興致勃勃的樣子,他心情正好,笑著同意道:「那你就猜一猜,為師這段時間教給你的學問,就包含了這種思想。」

      陸元鵬再次行禮,他開始與宋康年對答。

      「師傅,我先用排除法,您讓我讀儒家的四書五經,但對儒家態度都不太好。

      說朱程理學太過迂腐,陽明心學太過孤傲。

      不是儒家,也不是善辯的縱橫家與名家。

      您對墨家兼愛、非攻的學說更是嗤之以鼻。

      您曾經走江湖,對道家比較了解,您是繼承了道家學說。」

      「道家是道家,道教是道教,他們兩個可不能一概而論。

      為師早年確實行走江湖,憑藉鐵口直斷,名揚豫陝邊界。

      但道家的無為而治,一般人無法掌控,只是徒增笑料。」

      「師傅,最可能的道家都不是,我前面說的那幾家,你也沒有反駁,我應該猜對了。

      總不能是法家,您對律法可是一竅不通,不可能去京城出醜。」

      「師傅別瞪我,我想起來了,前段時間您給我講過畜牧業相關的學問。

      您一定是自創畜家,弟子真是佩服您。

      這個計策真高明,自創一個諸子百家,哪怕是理論一竅不通,其他人也沒有辦法反駁。」

      宋康年眼睛一瞪,道:「你小子怎麼想,什麼畜家。

      你不要名聲,你師傅我還要名聲。

      皇帝陛下的聖旨,沒說不允許自創百家,肯定會有人這麼做。

      他受到的挑戰,將會是比其他人更艱難。

      哪怕是內容有了些許變化,為師也要為自己的思想,找一個殼子。

      這樣說出去,咱們這一派的名聲才會更響亮。

      聽好了,咱們今後這一派就是農家,研究農業在各地的發展。

      農民占比最多,農業也最為重要。

      我們農家在這次諸子百家大會,一定會脫穎而出,展示屬於自己的精彩。」

      宋康年看著弟子陸元鵬崇拜的目光。

      他選擇農家,除了自己出身底層,對底層的訴求更加了解。

      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他身為西北總督,遠離大華帝國的核心區域。

      這次百家大會想要脫穎而出,必須要另闢蹊徑。

      大部分人下意識忽略的農家,那就是宋康年的殺手鐧。

      他都能預料到,選擇農家的人,一隻手都能數得過來。

      人數少,現在還不太完善的思想體系,被其他人攻擊的概率就會降低很多。

      宋康年硬著頭皮選擇儒家,他將會與數百個學者競爭。

      他講述的思想體系,未必會有其他人那麼出色。

      泯然眾人這個下場,絕不是宋康年想要的下場。

      他想要一鳴驚人,徹底擺脫這次的困境。

      宋康年之前就做了很多準備,他收學生也是為了完善自己的思想體系。

      本來目的就是出書,打響自己的名聲。

      他沒想到皇帝下旨,諸子百家學者進京辯論。

      這讓宋康年之前的準備,就成了他的助力。

      他現在已經完善自己的思想體系。

      這才決定廣招學生,讓農家發展壯大。

      他去京城,身邊只有幾個弟子,那也不太好看。

      ()

      1秒記住網:.

      



    上一頁 ←    → 下一頁

    總裁的私有寶貝神話版三國極品美女校長網遊之逆天戒指大唐神級駙馬
    和嫂子同居的日子老衲要還俗惡魔就在身邊妙手仁醫重生之軍嫂萌娃兵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