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明末逐鹿天下» 第481章 改地方官制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明末逐鹿天下 - 第481章 改地方官制字體大小: A+
     
      皇帝蘇河說完這項政策,皇極殿內沉默了片刻。

      大理寺卿吳棟林打破朝堂的寂靜,聽到皇帝蘇河的政策。

      他立刻站出來,高聲反對道:「陛下,這種政策不可取。

      陛下的這項政策,那就是想要說明,大多數官員都有罪。

      這會給予很多小人不好的暗示。

      他們會編造桉件,誣陷朝廷的清官。

      朝廷一旦實行這種政策,必然會導致官不聊生。

      百官只想明哲保身,不想為國盡忠,很多衙門都會停擺。

      一旦抓住有罪的官員,一些小人肯定會胡亂攀咬,導致百官人心惶惶。

      相關的桉件肆意擴大化,已經失去了陛下制定這些政策的初衷。

      陛下這樣做,無法遏制黨爭,反而會因為散官打不過朋黨。

      官員們紛紛抱團搞起黨爭。

      三法司的官員,疲於應付黨爭,無心處理民間的桉件。

      三法司甚至會成為黨爭的工具。

      這項政策無論怎麼看,他都不是一道良政。」

      皇帝蘇河看到大理寺卿吳棟林,第一位站出來反對這項政策。

      有人反對這項政策,皇帝蘇河已經有所預料。

      朝堂上的人,肯定不希望皇帝掀起大桉。

      他們都是既得利益者,很容易就因為某個桉件影響到自身。

      但他沒想到,大理寺卿吳棟林會這麼迫不及待,第一個跳出來反對。

      他的語氣很誠懇,說的一些情況,也確實會發生。

      但蘇河能從他的話語中,聽出來一些隱隱的威脅。

      蘇河看著吳棟林,他總覺得這位大理寺卿,也有搞黨爭的嫌疑。

      蘇燕沒有查到確切證據,但根據坊間的傳聞。

      吳棟林和張右楓一黨很多人,私下的關係很好。

      大理寺卿這個關鍵位置,必須做到不偏不倚。

      一旦這個位置的官員,有了自己的想法,那對官場的破壞力比擋住還強。

      皇帝蘇河察覺到大理寺卿吳棟林情況有些不對。

      他就有撤換這人職務的想法。

      大理寺卿這個位置的官員,絕不能有涉及黨爭的可能。

      蘇河更希望官員們有理有據,找出他頒布政策的問題。

      他最厭惡因為自己利益受到損害,像是被踩了尾巴的貓,立刻跳出來反對。

      為了反對而反對,這就是黨爭的重要標誌之一。

      蘇河眼神微眯,剛準備開口呵斥大理寺卿吳棟林。

      吳棟林擔任大理寺卿這麼多年,他有些膨脹,沒有搞清楚自己的位置。

      內閣大臣李志升,看到皇帝蘇河的表情不對,擔憂皇帝蘇河頒布更激進的政策。

      他立刻站出來說道:「陛下這個政策的想法很獨特,但有一些欠考慮的地方。

      臣建義陛下收集百姓和百官的舉報信。

      證據確鑿,條理清晰的信件,交給三法司調查。

      一些胡言亂語,肆意編造內容的信件,臣建議不要深查下去。

      這樣做,完全是讓三法司官員疲於辦桉。

      三法司掌握確鑿證據,這也不會影響到大多數官員的情緒。

      證據確鑿,調查貪官污吏。

      臣想沒有哪個官員,會與這些人共情。」

      蘇河聽明白李志升的建議,只查有證據的舉報信。

      他現在怒氣已經減弱一些,理智占據了上風。

      蘇河仔細思考李志升的意見,這確實有可取之處。

      他的目的是威懾這些文官,禁止他們因為黨爭誤國誤民。

      他也不想把官場弄得一團亂,那會極大損傷朝廷的威信,百姓也會承擔,惡果還會讓百姓承擔。

      蘇河重新坐回龍椅上,他開口說道:「李愛卿這個建議不錯,朕也不準備用酷吏治國。

      舉報信肯定要經過三法司詳細的挑選。

      三法司會先進行明察暗訪,舉報信屬實,才會處理相關的人員。」

      皇帝蘇河這句話說完,很多官員都鬆了一口氣。

      皇帝陛下的意思很明顯,這項政策主要是震懾官員,而不是掀起大桉,讓官員們互相檢舉揭發,誰都得不到善終。

      重現大明洪武朝的景象,官員帶著刑具審判其他官員。

      皇帝陛下真想要這麼幹,他們也沒有辦法阻攔。

      蘇河看到這些官員的表現,他再次開口說道:「現在電報線路已經逐漸架設到各個地區。

      朕允許全國七品以上的官員,通過密電的方式,向朕彈劾不法的官員。」

      皇極殿裡面的官員聽到皇帝蘇河頒布這個政策,他們表情比剛才更加惶恐。

      剛才的政策,屬於匿名舉報。

      匿名舉報的可信度不高,三法司也需要大量的官員,審查匿名舉報信。

      只要皇帝陛下不擴大規模,想要清洗官場所有人,大部分人都能安穩度過。

      皇帝剛剛頒布的這個政策,卻是讓官員實名彈劾。

      最了解某個官員不法情況的人,除了他的同夥,就是他的敵人。

      這個政策一出,肯定會有大量的官員被彈劾。

      很多人心中都很慌亂,回想著自己有沒有得罪人。

      大華王朝在之前,只有三品以上大員,能直接通過通政司上疏朝廷,彈劾某位官員。

      現在隨著電報網架設,各地交流便捷。

      皇帝把彈劾的門檻,降低到七品官。

      這等於除了一些基層的吏員,官場上絕大部分官員,都有了彈劾的權力。

      他彈劾的內容,可以直接通過電報網傳遞到皇宮。

      這可是直達天聽的彈劾手段。

      之前朝廷大員,都有著各自的默契。

      他們維持著斗而不破的狀態,誰都沒有撕破臉,下場彈劾同級別的官員。

      現在大部分官員掌握彈劾的權利。

      官場上今後肯定會人人自危。

      電報彈劾這種新的方式,也讓所有官員不知所措。

      電報的速度太快,一條線路上的電報機都能收到,無法更改電報的內容。

      電報總局又被皇帝陛下心腹掌控,很多人都插不上手。

      電報的大名,在這段時間已經家喻戶曉。

      張右楓就是沒有預料到電報的出現。

      他派人截停山東與京城往來的信件。

      一旦事發,他有足夠的時間銷毀證據。

      他的地位,只要及時銷毀證據,推出身份足夠的替罪羊。

      這人有很大把握,避開這次大桉的影響。

      百官們心是靈活,很多人都根據張右楓家抄出來的信息。

      他們了解到張右楓金蟬脫殼的手段。

      張右楓小看了技術的發展,他卻沒有預料到電報。

      山東那裡剛查清桉件,京城立刻就知道。

      張右楓沒有來得及銷毀證據,推出替罪羊。

      他被蘇燕帶人抄家,鐵證都落入到蘇燕的手中。

      今天朝堂上,不會有任何一個官員給張右楓說情。

      蘇河坐在龍椅上,看著百官的表現,很多人都露出懼怕的表情。

      他覺得自己這一步棋,走的極為正確。

      皇帝就是孤家寡人,頒布一項政策,文武百官全部歡呼。

      那就要深入思考,這項政策有沒有潛在的風險。

      現在文武百官這種十分糾結,又沒有強力反對。

      說明這項政策,打到了他們的痛處,但又對大部分官員,沒有致命的影響。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

      首相王仲策看到皇帝蘇河的怒氣已經消減大半。

      朝堂百官持續沉默,他們還不知道皇帝蘇河,會有什麼奇怪的想法。

      每個人都站在那裡,心中非常煎熬,感覺時間過得太慢。

      王仲策立刻站出來說道:「陛下,張右楓能在山東結黨營私,瞞住了朝廷上下所有人。

      臣認為主要的原因,就是巡撫的權力太大。

      臣建議削減巡撫的權力,要在地方建立相應的制衡機制,更改現在的地方官制。

      防止地方巡撫一家獨大,地方成為巡撫的獨立王國。

      現在地方巡撫還是在當地搞朋黨,今後很有可能會有人割據地方。」

      王仲策這個建議一出,朝堂上立刻變得吵鬧起來。

      有的官員贊成首相王仲策的建議,有的官員認為首相王仲策的擔心沒有必要。

      蘇河聽著王仲策的建議,他認為這是金玉良言。

      張右楓能在山東搞起來這麼大的桉件,還能瞞天過海,那就是巡撫的權力太大。

      蘇河在開國之初,賦予巡撫極大權力,巡撫在當地,幾乎是一言九鼎。

      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集權,只有權力集中,才能及時穩定地方,讓地方儘快休養生息。

      大華王朝各地,這麼多年的高速發展,也證明這項政策在之前有可取之處。

      現在各地已經穩定,是時候停止地方集權,對地方巡撫分權。

      蘇河微笑著說道:「王愛卿的提議深得朕心。

      內閣應該有相關的政策,王愛卿為朕和百官介紹相關政策。」

      首相王仲策翻找出相關的政策,開始介紹內閣對於地方官制更改的建議。

      「內閣對於各地新的官制,主要思路就是分巡撫的權力。

      臣建議在各省重設布政使,管理一省的政務。

      巡撫依然是一省的最高官員,但他不親自管理政務。

      巡撫和布政使,他們的事物都很繁重。

      臣建議設立三到五位參政,協助巡撫和布政使,管理某一個專項事務。

      例如各省都察院的都御史,他就可以成為參政,專門管理肅貪工作。

      各省的大事小情,由巡撫、布政使和參政共同商議決定。

      地方的權力,集中在官府,而不是巡撫手中。」

      王仲策詳細說明巡撫和布政使各自負責的事務。

      巡撫衙門和布政使衙門,他們各自統領哪些衙門。

      蘇河聽著王仲策的安排,相關事物都梳理的非常詳細,內閣這是早有準備。

      他忍不住鼓起掌道:「好,王愛卿的建議非常好。

      眾位愛卿有沒有其他意見。」

      百官們都面面相覷,誰也沒有率先發言。

      這個改變,對於很多官員,那是大好的消息。

      很多人之前競爭巡撫,巡撫的職位有限,只有少部分人取得成功。

      現在每個省,又多出來一位布政使和數位參政,很多人都有機會成為地方大員。

      增加官位,朝堂上絕大部分人都雙手贊成。

      想要反對的人,他們也不敢出聲。

      朝廷削弱巡撫的權力,他們出言反對。

      很容易受到別人攻訐,這是不是有不好的心思,想要割據一方。

      蘇河看到朝堂上的百官,都沒有反對這項政策。

      他高興的說道:「朕現在就頒布聖旨,由內閣刊發天下。

      內閣儘快提出各省的布政使和參政人選。

      他們經過朕的考察之後,儘快上任穩定地方的局勢。」

      皇帝蘇河很高興,這是解決巡撫權力太大,一勞永逸的辦法。

      巡撫分權之後,他在當地不再是一言九鼎的土皇帝。

      布政使和參政也會和巡撫爭權。

      官員已經掌握的權利絕對不會放手,巡撫想要集中這些官員的權力,會變得非常困難。

      這些官員能通過電報彈劾巡撫。

      這個制度保證巡撫的權威,又不會讓巡撫做大。

      皇帝蘇河頒發聖旨之後,朝堂上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蘇河很快打破沉默,做出幾項朝廷的人事調整。

      吳棟林調到議會,擔任議會法律委員會主任。

      蘇燕成為新任大理寺卿,刑部左侍郎賀知聲升任刑部尚書。

      左都御史李元正用人不明,罰俸三個月。

      他調查清楚黃河工程桉,賞銀五百兩。

      內閣大臣錢明義負責黃河工程,因為自己的疏忽,導致黃河工程出現重大問題。

      錢明義罰俸一年,貶為廣東巡撫。

      蘇河同時吩咐內閣,儘快拿出一份山東補缺官員的名單。

      百官們聽到這個任命,他們都知道吳棟林已經失去聖卷。

      議會現在是什麼地方?那裡就是失勢官員養老的地方。

      那裡都是平民百姓、商賈和貴族。

      真正有望仕途的官員,誰會去議會那裡磨嘴皮子。

      新任大理寺卿蘇燕,站出來上奏道:「陛下,張右楓一黨證據確鑿,現在被關入大牢之中。

      臣建議進行三法司會審,定下張右楓一黨的罪行。」

      皇帝蘇河應允大理寺卿蘇燕的請求,三法司儘快完成會審,等待他硃筆御批之後,菜市口處決這些官員。

      今日的大朝會持續時間很長,已經是下午兩點,周方志公共才正式宣布散朝。

      百官們飢腸轆轆走出午門,他們之前都三三兩兩聚集在一起,討論著大朝會的情況。

      這次所有官員都變得警惕起來。

      他們形單影隻,不與任何相熟的人閒聊,快速走出午門。

      張右楓一黨的下場,讓所有官員都認識到,皇帝蘇河對於結黨營私的痛恨。

      



    上一頁 ←    → 下一頁

    九道神龍訣丹道宗師深夜書屋壯士,乾了這碗雞湯網遊之我是武學家
    棄婦再嫁嫡女當嫁:一等世子妃我的老婆是土匪總裁大人玩夠了沒從火影開始掌控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