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明末逐鹿天下» 第476章 電報試驗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明末逐鹿天下 - 第476章 電報試驗字體大小: A+
     
      4337年(公元1640年),七月八日。

      這是值得歷史銘記的日子。

      這一天,大華皇家科學院研發的有線電報,將會發出第一份電報。

      今日不是大朝會,皇極殿外本該很冷清,現在卻聚集了大量的人員。

      他們都是大華王朝的重臣。

      閩國公張瑜亮向大都督李鳳鳴問道:「晉國公,你說有線電報這項技術,它能是真的嗎?

      我們現在真能做到,瞬息之間就能接收到來自幾百上千公里外的信息。

      這有點像神仙的法術,真是太令人難以置信。

      我希望這是真的,這項技術真實無誤,我們之後領兵出征,那就能隨時和朝廷取得聯繫。

      朝廷出現戰略變更,前方的將領能第一時間了解,及時調整作戰安排。

      軍隊缺少什麼物資或是出現意外的情況,都能及時得到朝廷的支援。」

      李鳳鳴點頭說道:「陛下這樣大動干戈,讓我們暫停準備南方的戰事。

      前來觀看有線電報發報試驗,這項技術成功機率很大。

      皇帝陛下判斷這項技術取得成功,才會把我們全部叫過來。

      電報這項技術真的成功,那將會革新現在軍隊的指揮體系。

      前線只要架設好電報,最基層的軍事單位就能直接和指揮部進行溝通。

      將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傳達到軍中的最前線。

      我們領軍之人都知道,一個戰略執行的好壞,要看基層軍官的表現。」

      魏國公蘇虎在一旁附和道:「我認為這項技術,應該會很快推廣。

      今後的軍隊用有線電報傳遞消息,這個東西可比通訊兵快多了。

      信息早一分傳達,那就奠定一分的勝機。

      有線電報可以把消息傳遞到很遠的地方,看陛下這麼大動干戈。

      消息從大華王朝的北方傳遞到南方,這完全沒有問題。

      隨著這項技術的發展,我們今後在海外開國,那也有機會互相交流。」

      閔國公張瑜亮笑著說道:「我相信早晚會有那麼一天,只希望到了那一天,咱們兄弟的感情不會變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

      大都督府的眾多將領,都在討論有線電報在軍事方面的應用。

      六部的官員,他們也在討論有線電報,他們更加關注有線電報的出現,它對於官場的影響。

      內閣大臣錢明義聽完這些官員的討論,他感嘆道:「有線電報這個技術,我弄不明白它是怎麼實現。

      但我們知道這項技術的便捷性,這項技術瞬時間就能傳達消息到極遠的地方,它比信鴿和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還快。

      我們應該提前適應這個變化,千萬不要被弄得措手不及。」

      錢明義心中很明白,有線電報這項技術出現之後,會給官場帶來極大的震動。

      隨著信息傳播速度陡然加快,一些小地方的陰暗面,很快就會傳播到全國,造成極為嚴重的影響。

      某些官員想憑藉山高皇帝遠,用自己的權利來牟利,很快就會被曝光。

      之前朝廷確實無法有效管理距離中樞較遠的地方,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隨著朝廷的政令,能瞬息之間傳達到全國,這將會給官場帶來極大的變化。

      不適應這個變化的官員,都會被淘汰出局。

      首相王仲策聽著官員的討論。

      他們的主要討論方向,都是有線電報技術出現之後,官場上的變化。

      王仲策用眼角的餘光,看到皇帝蘇河和幾名學者,正在從皇宮向這裡走來。

      他之前一直沒有出聲,突然開口道:「你們都是國之重臣,眼界太窄了一些。

      看問題不要局限於個人私利。

      有線電報的出現,能讓朝廷能及時了解,全國各個地方的變化。

      這能讓朝廷掌控每一個地方,權臣和軍閥都極難出現。

      我們大華王朝的江山,肯定會比以往的任何一個朝廷,更加的穩固。」

      皇帝蘇河聽到首相王仲策的話,他讚嘆道:「王愛卿說的沒錯,哪怕是朝廷末年,朝廷對京畿地區也沒有失去掌控力。

      有線電報網鋪設全國,任何一個地區,都將會變成京畿地區。

      朝廷對地方的掌控力,將會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

      皇帝蘇河誇獎王仲策之後,他笑著說道:「當然了,這一切的基礎,那就是有線電報技術,真的取得成功。

      秦子爵,朕接下來就不越俎代庖,收發電報的工作交給你。」

      秦書激動萬分,他終於等來這個重要的時刻。

      他前幾天製造出電報機,得到皇帝陛下的認可。

      他們就爭分奪秒,架設一個聯通京城和天津的電報線路。

      下屬負責架設電報線路,他負責改進電報機,讓這種機器更容易被操控。

      秦書這幾天,還要抽出時間與其他人討論電報機的編碼。

      京城和天津兩地距離一百多公里,這個距離不近也不遠,是現在有線電報的最佳通訊距離。

      距離弄得再長一些,秦書怕信號衰減的太厲害,丟失一段信息,發報試驗失敗,這反倒不完美。

      秦書得到皇帝蘇河的吩咐,他開始操作電報機,進行發報試驗前的準備。

      現在這個電報機已經十分精巧,它與那天給皇帝蘇河展示的原型機相差極大。

      秦書與大都督府合作,已經初步完成電報機的編碼。

      他們選取軍用密碼之中的拼音編碼,作為電報機的基礎編碼。

      通過兩種信號,把拼音進行編碼。

      其他的衙門使用電報機,可以在基礎編碼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加密。

      電報機發報裝置很簡單,就是一個長柄按鈕。

      長按這個長柄按鈕,電報機顯示高壓信號,短按這個長柄按鈕,電報機顯示低壓信號。

      電報機的接收端,它是由電磁鐵等多種部件組成,可以在紙帶上自動打出相應的信號。

      秦書有節奏地按下電報機的長柄按鈕,電報機響起噠噠噠的聲音。

      他轉頭看向皇帝蘇河道:「陛下,我們已經和天津的電報機聯通,是否發送信息。」

      蘇河笑著點頭說道:「給天津方面發報,詢問河北巡撫王言虎,河北舉人上京趕考的情況。」

      秦書點點頭,他不斷敲擊著電報機的長柄按鈕,噠噠噠的聲音連續響個不停。

      他很快站起身,看向皇帝蘇河,恭敬的說道:「陛下,臣已經發完報,等待天津的回文。

      天津發回正確的答桉,那就證明有線電報可以聯通兩地,信息交流十分暢通。

      有線電報技術研發成功,可以正常應用。」

      蘇河等待著電報機接收來自天津的信號。

      他希望這次有線電報技術能研發成功。

      有線電報技術取得成功,那才真正是不出門卻知天下事。

      大華王朝龐大的疆土,將會緊密聯繫在一起,這些地方再也沒有機會分離出去。

      電報機上面的綠燈閃爍,它響起了噠噠噠的聲音。

      所有人屏住呼吸,觀察著電報機的表現。

      電動機拖動著紙帶,一條上面印著長短不一信號的長條紙帶,被電報機吐了出來。

      皇帝蘇河看到這種情況,他鬆了一口氣。

      電報機能吐出紙帶,那就證明它接到來自天津的消息。

      哪怕是傳遞的消息殘缺不全,那也證明有線電報選擇的技術方向正確。

      只要再堅持研發一段時間,早晚能看到可以傳遞信息的電報機。

      秦書等到電報機停下來,他把紙帶撕下來,交給晉國公李鳳鳴。

      李鳳鳴看著紙帶上的簡單信號,電報的編碼是他帶著參謀部的參謀編寫出來。

      他不需要翻譯,直接看著這些信號,就能了解上面的信息。

      李鳳鳴欣喜的說道:「陛下,有線電報發報試驗很成功。

      這是河北巡撫王言虎發來的舉人名單。」

      蘇河聽到這個消息,他欣喜萬分,高興的說道:「有線電報研發成功,這是國之幸事。

      有線電報項目組,所有人爵位提升一級,每人獎勵一萬兩銀幣。

      有線電報取得成功,大華王朝將會穩如泰山,任何一個地方的動向,都瞞不過朝廷的眼睛。

      朝廷能以最高效的方式,調動全國的物資。

      無論是外敵入侵,還是某地遭受天災,朝廷都能及時反應。」

      蘇河知道,一個國家走下坡路,標誌性的事件,那就是輸掉幾場關鍵的戰爭。

      或是連續遭受到天災卻沒能有效救災。

      大明王朝的敗亡,這兩方面都占了很大的比重。

      有線電報出現之後,朝廷就能以最快的速度,集中全國的力量。

      無論是調動軍隊抵抗敵軍,還是調動物資應對災難,效率都得到極大的提升。

      秦書立刻向皇帝蘇河鞠躬道:「吾皇萬歲,臣代表團隊所有人,感謝陛下的賞賜。

      我們團隊絕不會停止不前,會繼續研發電報技術。

      臣感覺電報技術遠沒有達到極限。」

      在場的所有大臣,聽到有線電報技術取得成功,他們都熱烈的鼓起掌。

      魏王蘇虎好奇的問道:「我看到秦子爵敲電報機,這種工作很複雜。

      新手未必能適應,信號敲錯了怎麼辦。」

      秦書雙手一攤,道:「敲錯信號,那只能敲下錯誤指令後,重新發送正確的信號。

      信號缺失或錯位,都會導致信息殘缺。

      最好的辦法,就是提前訓練好發報員,讓他們保證百分之百正確。」

      首相王仲策走上前問道:「秦子爵,你研發的這個電報機,傳遞信息最遠能傳遞多遠,每一條信息的成本大概是多少?」

      王仲策知道有線電報技術取得成功,皇帝蘇河肯定會在全國各地架設電報網。

      他必須要問清楚電報機的效率和成本,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核算出建造電報網的預算。

      秦書看了一眼皇帝蘇河,他看到皇帝微微點頭,這才向首相王仲策介紹道:

      「我們現在的技術,每一條線路只能傳遞一路信息。

      它不需要考慮多重信號的影響,但這也導致架設電報線路的成本急劇升高。

      電報機運行的成本極低,只是人員成本和發電成本。

      最主要的成本是電報網的架設成本。

      每一條電報,我估算成本在一百文左右。

      根據我們的測算,只要提高電壓,電信號就不會衰減太嚴重。

      電信號能傳遞上千公里遠,還能保證信息的準確。

      每兩台電報機直聯的方式,這需要的成本太高,一般用於特殊用途。

      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在各地建設電報局,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中轉傳遞。

      只要制定好發報的秩序,不會造成混亂。」

      王仲策了解到這個成本,他露出了笑容。

      每條一百文的費用,這真是太低廉了。

      朝廷現在用三百里加急,把文書送到東南地區,最少也要花費十幾兩銀幣。

      首相王仲策走到蘇河身邊,他語氣堅定的說道:「陛下,電報網要儘快建起來。

      不說這個電報網其他的優點,只是節省的八百里加急費用,那就足夠架設一條上千公里的電報線路。」

      蘇河笑著說道:「王愛卿,架設電報網,不用內閣出錢,現在內閣正在籌集軍費,只能勉強維持收支平衡。

      朕的內帑出錢,架設電報網。」

      皇帝蘇河這話一出,誰都沒有再爭搶電報網的歸屬。

      皇帝蘇河的意思很明白,電報網只能控制在皇室手中,不允許任何人染指。

      有線電報取得成功,蘇河返回皇宮,人群也從皇極殿前散開。

      這台電報機和發送的內容被人整理好,保存在博物館之中。

      蘇河回到乾清宮,立刻叫來麒麟衛祝師丁德貴。

      他準備讓丁德貴出任電報總局局長,負責管理全國的電報業務。

      電報的接收和發送,必須由蘇河的心腹掌控。

      蘇河通過電報,給全國各軍下達命令,給各省巡撫下達命令。

      一旦電報網被其他勢力掌控,在特殊時刻截斷關鍵的電報,那將會出現極為嚴重的問題。

      丁德貴很快來到乾清宮,作為皇帝蘇河的心腹,他默默等待皇帝的吩咐。

      「德貴,朕準備讓你出任電報總局局長。

      電報總局在全國架設四條主要的電報線路。

      皇宮聯通各大都督府都督、各省巡撫的線路。

      內閣聯通各省各府各縣的線路。

      大都督府聯通各軍的線路。

      還有開放給民間使用的電報線路。

      其他的電報線路,比如鐵路局的內部電報線路,由電報局配合相關衙門架設。

      電報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嚴格的保密。

      朕把這件事情交給你來負責,希望你不負重託。」

      丁德貴站得筆直,聽到皇帝蘇河交給他的任務。

      他恭敬的回道:「請陛下放心,臣一定會議辦理好這件事,絕不辜負陛下的重託。」

      蘇河看向丁德貴,這人是他的心腹,平時負責紫禁城的保衛工作。

      丁德貴的能力很出色,蘇河相信他能做好這件事。

      蘇河特意交代道:「架設電報網,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培養可以被信任的發報員。

      每一名發報員,都要經過玄武衛的審核。

      電報總局優先架設前往山東的電報線路。

      黃河新大堤即將啟用,在大堤上也架設電報線路。」

      丁德貴接受到皇帝蘇河的命令,他立刻走馬上任,架設大華王朝的電報網。

      明末逐鹿天下

      



    上一頁 ←    → 下一頁

    首都是地球一號紅人蒼穹之上極道特種兵都市劍說
    九道神龍訣丹道宗師深夜書屋壯士,乾了這碗雞湯網遊之我是武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