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明末逐鹿天下» 第467章 啟發思想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明末逐鹿天下 - 第467章 啟發思想字體大小: A+
     
      蘇河來到樓下時,彩鳳閣學者辯論會已經開始。【,google搜尋】

      他與參加學者辯論會的人,簡單聊了幾句,才知道這些學者的身份,大部分都是人文大學的老師和學生。

      其中主要是學生為主,老師寥寥無幾,還不是那幾位知名的老師。

      蘇河看到這種情況,他非常失望。

      但他還是決定留下來聽一聽。

      蘇河經常去華夏大學和人文大學,與學校知名的教授討論各大派系的思想。

      他對於貫徹大華王朝的主要思想,依然沒有太好的選擇。

      心學的優缺點都極為明顯,它適合作為官場的思想,不適合應用到全國。

      諸子百家思想,都有著各自的優缺點。

      無論是以哪個為重,都會產生。類似獨尊儒術的惡果。

      現在聽一聽底層學者的思想,蘇河也許會看到不一樣的風景,起到觸類旁通的作用,給予他靈感,啟發他的思想。

      人文學院作為大華王朝,最頂級的兩所大學之一,希望這些學生不要讓他失望。

      大華王朝稅收連年增加,對外戰事烈度不算高。

      朝廷有了大筆資金,除了完善小學教育之外,很大的一筆錢,都投入到大學教育之中。

      禮部聯合多個部門,陸續建立數所大學。

      理科最頂尖的大學,是華夏大學,他背後有著大都督府、工部、少府等衙門的支持。

      這所大學非天才不可進入,它有文科課程。

      華夏大學之前一家獨大時,文科實力還不錯。

      大華人文大學建立之後,這所與國子監和吏部深入合作的大學。

      它在理科無法撼動華夏大學的地位,但在文科領域,已經全面碾壓華夏大學。

      其中華夏大學等理工科大學,不對外招生,只招收大華王朝國內的學生。

      今後也只會對最堅定的藩屬國開放。

      人文大學卻來者不拒,主動接納來自倭國、越南、暹羅,甚至是歐洲的留學生。

      蘇河很樂意,讓這些外國留學生,享受五千年華夏文明的濃厚文化底蘊。

      給外國培養再多的學者,都不會讓這些國家的實力,取得進步。

      甚至會進一步撕裂這些國家,培養出一大批親近大華王朝的官員。

      這簡直是一本萬利的選擇。

      蘇河傾聽著這些年輕學者講述自己的思想。

      辯論會,本來是持不同觀點的兩方學者上台辯論。

      但因為主持人因為身體原因無法主持辯論會,彩鳳閣的管事只能臨時調整。

      讓這些年輕學者,介紹自己的學說。

      只要他的學說,能引起在場學者的共鳴,就會得到彩鳳閣的獎勵。

      一名年輕的儒家學者,他穿著傳統的儒袍,站在台上口出狂言。

      「儒家學說絕不落後,有問題的是人,不是儒家。

      朱程理學確實有很多糟粕,但這不是宋明懦弱的原因。

      朱程理學在大宋朝,根本不是主流學說。

      不能把因為欺負孤兒寡母上台,懼怕武將造反,重文輕武導致宋朝懦弱的原因,怪罪到儒家身上。

      朱程理學是大明朝的主流學問,但大明前期武力一點都不落。

      後期是官員腐敗,不是儒家學說不行。

      孔夫子的儒家學說,能傳承上千年,已經融入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它是維持文明存在的基石。

      能傳承上千年的學說,肯定有其獨特的生命力。

      儒家傳承上千年,社會一直很穩定。

      現在朝廷或明或暗打壓儒家,導致百姓思想混亂,已經呈現出些許惡果。

      現在楊朱思想大行其道,特別是商人把利己思想,發揮到了極致。

      楊朱思想的核心,為先賢所唾棄。

      『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楊朱思想大行其道,國將不國,每個人都明者保身,不為國家作出貢獻,這個國家很快就分崩離析。

      之所以形成國家,就是百姓需要由國家把他們組織起來,應對各種各樣的災難。

      所有人都利己,國家存在的基礎就會消亡。」

      這名儒家學者稱讚儒家思想,以楊朱思想為利劍,大肆批判商人群體。

      台下立刻就有人忍不住,一名穿著華麗的學者,登上台打斷了這人的話。

      「這位兄台,你所講的話有些偏頗,我們雜家的思想,更有利於這個時代。

      楊朱思想是家財萬貫,卻不拔一毛利天下。

      現在我們國家身家億萬的商人,他們每年交的稅,比一縣之地的農民,交的稅還多。

      好滋味一家罐頭公司,去年交稅五十萬兩銀幣。

      朝廷有了賦稅,才能訓練軍隊,應對各種突發的災難。

      大華王朝為什麼這麼穩定,從來沒聽到哪些地方,有農民起義爆發。

      就是因為農民家家戶戶都有田地種植,農稅還不重。

      為什麼農稅不重,因為工商業繳納了大量的稅收。

      我們這些學者,能在這裡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爭吵,就是因為朝廷從工商業那裡,收集到了足夠的賦稅。

      這才能養得起我們,在這裡空談。

      這是利一家,進而利萬家,怎麼能說這是楊朱思想。

      哪個商人不拔一毛,偷稅漏稅,自有朝廷法律嚴懲。」

      蘇河看到不斷有學者上台,這些年紀更大的學者,只是介紹自己的學派,他們談論的東西非常保守。

      他聽的有些昏昏欲睡,這種堪比八股文的東西,根本無法讓他觸類旁通。

      蘇河正在打瞌睡時,他立刻被一句話驚醒。

      「亞聖孟子有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這種言論在任何一個王朝,都是被皇室極為警惕的言論。

      他看到這是一個年輕學者,聽著他還要說些什麼?

      「皇帝的權力太大,出現明君那是國家的福分,但歷史上明君有幾位,絕大多數都是昏君。

      為了防止昏君誤國,我們必須要限制皇帝的權力。」

      這名儒家學者還沒有說完,立刻就有一名老者快步衝上台,把他拉了下去。

      有一名中年人站了出來,他憤怒的說道:「黃毛小兒,胡言亂語。

      我是人文大學法學院教授李文韜。

      今天給大家介紹,我們這一派的治國思想。」

      李文韜看到台上有人在公開場合宣傳,限制皇帝的權利。

      喊幾句民為貴,不會出現問題,提出這個想法,那很可能會碰觸禁忌。

      他立刻站出來,消除這些話的影響。

      要不然今天的事情傳到皇帝耳中,在場的學者,所有人都會喪失前途。

      李文韜聲音洪亮的說道:「律法就是秩序。

      從人類蒙昧之時與民約法,到有成文的法條出現。

      這代表著秩序逐步被建立。

      只要朝廷維護法律的公平,朝廷就能有序的發展。

      凡是破壞法律的人,那都是亂臣賊子。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我希望今後所有法家弟子,都能維護律法的公平公正。」

      蘇河聽著李文濤的法家思想,這人學問不高,但有著一股正氣。

      隨後又有墨家、縱橫家等學者上台。

      這些學者講述他們的學問,所說的思想,有一定的推陳出新,但感覺與時代脫節。

      蘇河推動諸子百家思想再次復甦,他是想再現百家爭鳴的場景。

      現在看來,取得的效果不算好。

      這些人搞出來的諸子百家思想,蘇河總感覺其中有一股暮氣。

      一名穿著布衣的年輕學者想要上台。

      台下有人呵斥道:「李文秀,你既不是諸子百家學派,又不是人文大學的學生。

      你一個工程學院的學生,不去造你的自行車,為什麼要來參加屬於我們學者的聚會。」

      他語氣毫不留情,可見與李文秀,有著極深的矛盾。

      李文秀沒有理會這個人,憑他強壯的身體,硬擠上了台上。

      他無視台上正在準備發言的學者,用手指著台下說道:「你們年紀不大,思想已經是老古董,只知道照本宣科,不看社會的變化。

      古代是什麼樣,那時是只有貴族識字,官位代代相傳的時代。

      百姓們根本不會了解這些思想,只知道埋頭種地。

      古代先賢思想的核心,就是為了維持官員群體的穩定,根本不在乎底層百姓的死活。

      其中以儒家效果最好,成為所有王朝的選擇。

      法家代表著秩序,約束底層的百姓,這才有了外儒內法,法家有機會代代傳承。

      看著歷朝歷代,底層百姓的生存狀態,就知道我所言不虛。

      現在是什麼時代,是所有人民智大開的時代,朝廷已經不再採納愚民政策。

      已經擺脫愚昧的百姓,他們不會相信你們的思想。

      前往各地做生意的商人,他們不會相信你們的思想。

      工廠里的工人,他們不會相信你們的思想。

      只有部分官員,喜歡你們這些思想。

      你們這些老古董,全都過時了。」

      台下的眾多學者,聽著李文秀的發言,有人氣的直哆嗦。

      很多人在台下怒罵,準備把李文秀趕下台。

      蘇河給侍衛們示意,讓他們過去維持秩序,他準備聽一聽李文秀的學說。

      李文秀看到台下只是怒罵,連一個把他趕下台的人都沒有。

      他狂笑兩聲道:「你們這一群鼠輩,只是寫幾篇不明所以的文章,就以為自己的本領極大。

      眾人皆醉我獨醒,我才是時代的弄潮兒。

      我發現先賢的思想,全都是恥於言利。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利之一字,道盡了世間百態。

      利民,利國,利天下,以利治國,才能築就大華王朝萬世不朽的根基。」

      李文秀語速極快,他分別從利民,利國,利天下三個方向,闡述著他以利治國的思想。

      李文秀剛說完他的思想,立刻就有學者忍不住。

      他們高喊著:「君子厚德載物,怎能以銅臭治國,小人才言利。

      真讓這小子得逞,朝堂上全是貪官污吏,不會再出現為民請命的人。」

      很多人極為憤怒,想要衝上台暴打李文秀。

      李文秀看到自己惹了眾怒,他機靈的跳下台,憑藉強悍的身體,從人群中擠了出來。

      蘇河看這些學者的學生,他沒有發現賢才,但這些人的學說,為他提供了一些靈感。

      特別是李文秀的學說,對蘇河的觸動極大,讓他放下了對資本的成見。

      諸子百家的思想,有些方面確實跟不上時代。

      最精華的思想已經成為文明的一部分,融入社會的各個角落,不需要朝廷刻意推動。

      只有法家最特殊,朝廷必須要維持法律的公平公正。

      李文秀以利治國,這種說法太過露骨,內核就是以資本為主。

      蘇河覺得這段時間,他完全是多慮了。

      資本確實有著極大的缺點,但它真的能讓一個國家,快速強大起來,並能調動所有人的力量。

      這條道路已經被證明,能一直走下去。

      但太過露骨,不利於朝廷的統治。

      蘇河決定以資本為核心,加漢人至上這種思想輔佐,經過些許修飾之後,成為大華主流思想。

      他想到這裡,就準備離開彩鳳閣,召集人才完善這個想法。

      蘇河突然聽到台上,傳來口音及重的漢語。

      「多謝大家,給我發言的機會。

      我是倭國學者山上鳩夫,現在在人文大學留學。

      見識到大華的繁華,我認為倭國人想要有所作為。

      只能脫倭入華,內附成為大華王朝的一部分。

      這樣才能把國家從德川幕府殘暴的統治中救出來。」

      山上鳩夫剛剛說到這裡,一名扎著丸子頭,穿著木屐,倭國武士打扮的人。

      他立刻跳上台,一拳頭就把山上鳩夫擊倒在台上。

      「你這個賣國賊,我們來大華學習,那是為了什麼?

      我們是要學到本事,回國之後發展我們的國家。

      你這個投降派,我要打死你。」

      山上鳩夫大聲喊道:「河野小犬,你快住手,這裡可是大華王朝,不是在江戶。」

      河野小犬無視山上鳩夫的話,依然對他拳腳相加。

      倭國留學生立刻分成兩派,他們在彩鳳閣打了起來。

      學者辯論會發生鬥毆,再也沒有辦法進行下去。

      彩鳳閣的管事,立刻跑出去,找來巡捕維持秩序。

      蘇河返回閣樓,拿出紙筆記下自己現在的想法。

      他寫完之後,想到倭國留學生,已經分成兩派。

      他立刻想起大華駐倭大使李知恆的奏疏,扶持倭國各地的大名,讓倭國陷入內鬥。

      等到時機成熟,只需要派少量的軍隊,就能控制倭國的局勢。

      朝廷現在應該給李大使更多的支持,把倭國肢解成數個國家,徹底斷絕其崛起的希望。

      ()

      1秒記住網:.

      



    上一頁 ←    → 下一頁

    紈?棄少秦吏校園絕品狂神茅山捉鬼人早安,總統大人!
    農家子的古代科舉生活天才兒子腹黑娘親英雄聯盟之指尖浮生火影之禍害首都是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