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明末逐鹿天下» 第三百六十六章 北撫南攻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明末逐鹿天下 - 第三百六十六章 北撫南攻字體大小: A+
     

    鐵路通車的消息,隨著炎黃日報的報道。

    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大華的百姓,都了解一種比馬跑得還快的鋼鐵機器。

    王伯諾也安排好,蘇河交代的事情。

    4335年(公元1638年),一月二十三日。

    今天是大華王朝大朝會的日子,很多官員都乘坐馬車趕往皇極殿。

    工部員外郎李天魁特立獨行,他騎著一輛自行車來到皇極殿。

    「李員外郎,你騎的是什麼東西?只有兩個軲轆,它不會摔倒嗎?」

    李天魁看到是一個禮部的老學究問他,笑呵呵的回答道:

    「開始不習慣,等到騎習慣之後,就不會摔倒。

    自行車跑的速度和馬差不多快,它卻不吃草料,也不會生病。

    馬匹現在太貴了,我家境貧寒,可養不起馬。

    自行車只需要二兩銀幣。」

    「年輕人,特立獨行,不好。」

    李天魁聽著這人的話,他卻有不同的想法。

    所有人都坐馬車,他卻騎著自行車。

    這代表著他對新事物的接受程度。

    最關鍵的是,表現的獨特類型,直接在人群之中凸顯出來,陛下能直接記住他這個人。

    在官場上為官,沒有什麼事,那是比能讓陛下記住還重要的事。

    李天魁走近皇極殿,今天可是他第一次參加大朝會。

    他這個剛剛升遷的員外郎,終於也能參與到大朝會之中。

    聽同僚們談論,今天主要的議程,就是各個部門爭奪預算。

    議會已經同意今年的預算,內閣報上去的預算是總預算。

    具體到每個部門,

    就需要大家各憑本事爭奪。

    今後吃肉還是喝西北風,就看今天的成果。

    ………………………………

    蘇河坐在龍椅上,看著在朝堂上爭論不休的六部尚書。

    為了各自的部門,多爭取一點預算,他們差點在朝堂上打起來。

    蘇河有些慶幸,李鳳鳴阻止了他,沒讓他把軍費拿到朝堂上。

    陸軍部和海軍部,爭奪軍費也十分激烈。

    這種情況,如果讓他們討論軍費,還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情況。

    這些文官只是吵一吵,那些脾氣暴躁的武將,真在皇極殿打起來,事情就不好收場了。

    工部尚書張德志捋著他的長鬍子,怒氣沖沖的說道:「工部必須要拿到三百萬兩銀幣的預算。

    今年的水利工程已經到了收尾階段,不能讓預算拖後腿。

    我們必須要保證,各地的水庫建設好,水渠聯通到每一片田。」

    戶部尚書錢富文立刻反駁道:「你這是瞎扯,水利和道路的錢款,那是專款專用。

    這個款項和工部一點關係都沒有。

    我們戶部的預算才重要,現在還沒有完全調查清楚,百姓的戶籍檔桉。

    需要把百姓歸檔,完整記錄每一個百姓,這需要龐大的預算經費。」

    宋康年距離力爭道:「禮部的作用極為重要,科舉我就不提了。

    我們還要派很多大儒,去草原地區傳播孔聖人的學說。

    這都需要充足的預算,屬於我們禮部的預算,誰都不能爭。」

    首相王仲策,看到這種亂糟糟,如同菜市場一般的情況。

    他輕咳兩聲,道:「你們爭什麼爭,預算要切合實際,不是報上來多少錢,朝廷就會撥下多少錢。

    我會派人專門審核你們彙報的項目,發現哪個魚目混珠,虛報預算。

    哪個部門直接扣除相關的預算。」

    王仲策這話一出口,爭奪預算的六部尚書立刻啞火。

    哪個部門沒有虛報預算,如果真按這個規定,到時候會被扣除多少預算?

    王仲策看到六部尚書安靜下來。

    他拿出奏疏走向中間位置。

    王仲策用他的實際行動,告戒六部尚書,事情到此為止。

    有什麼事情可以內部商討,不要在所有人面前撕破臉面。

    六部尚書看到王仲策,強行進行下一個議題,他們也沒人敢反對。

    「陛下,西南都督府的陶桂帆師長,已經拿下烏思藏地區。

    所有反抗的僧侶,全部被槍決。

    活佛組織僧侶,在布達拉宮拚死抵抗。

    陶桂帆師長炮轟布達拉宮,消滅所有反抗勢力,布達拉宮也損毀嚴重。

    當地僧侶請求朝廷,儘快安排活佛轉世程序,並修繕布達拉宮。

    我們殺雞儆猴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烏思藏地區其他活佛,已經向我們表示臣服。

    同意陛下制定的活佛轉世制度,下一世活佛由陛下抽籤指定。

    烏思藏地區也會進行改土歸流,活佛喪失所有權利,由我們派遣官員管理地方。」

    蘇河聽完王仲策的彙報,語氣嚴肅的說道:「番邦地區畏威而不懷德。

    對付周邊的勢力,我們要時刻記住,槍頂在他們的腦門上,這些人才會坐下談條件。

    關於烏思藏地區,按照之前商定的計劃管理。

    只要朝廷掌握活佛轉世,烏思藏地區進行改土歸流,並在當地駐留一隻強軍。

    當地穩定完全沒有問題。

    關於布達拉宮,這屬於僧侶的住所,就交給新一代活佛管理。

    朕等到烏思藏地區的僧侶來到京城,就會安排活佛轉世流程。

    他們可以向信徒籌集錢款,修繕損毀的宮殿。

    國家沒有沒收布達拉宮,這就是給活佛面子。」

    烏思藏地區物產極為貴乏,但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這裡的勢力,可以居高臨下,派出騎兵直接進攻青藏高原周邊城鎮。

    騎兵向北切斷河西走廊,導致中原和西域交通斷絕。

    唐朝的滅亡,就與吐蕃切斷河西走廊,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還是在現在,青藏高原能起到的作用。

    隨著技術的發展,等到可以利用青藏高原資源的時候,就會發現這是一塊寶地。

    蘇河根據後世的經驗,他知道活佛對於烏思藏地區極為重要。

    只要朝廷掌握活佛轉世,烏思藏地區就會非常安穩。

    總參謀長李鳳鳴,看到王仲策談完烏思藏地區。

    他立刻站出來說道:「陛下,我們徹底控制烏思藏地區,大華王朝的版圖,已經超過大明的鼎盛時期。

    我們現在掌控的地域,北至外興安嶺,南至海南島,西至烏思藏,東至濟州島。

    北方的敵人,只剩下苟延殘喘的岳托。

    南方各地的土司,也已經完成改土歸流工作。

    現在大華王朝內部,前所未有的安穩。

    各地已經剿滅山匪流寇,也沒有土司作亂。」

    蘇河讚許道:「大華皇家軍隊用付出了血淚,犧牲數萬人,才能讓國家真正的和平。

    我們每一個大華人,都不會忘記軍隊的付出。」

    內閣大臣李志升聽到蘇河的誇獎。

    他站出來說道:「陛下,將士們的付出值得尊敬。

    華夏大地經過數十年的戰亂,已經千瘡百孔,正在漸漸恢復元氣。

    大華王朝放眼望去已經沒有敵人,微臣認為應該適當調整軍費。

    各地的戰爭已經結束,今年的軍費不止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三百萬兩銀幣。

    微臣認為,這與大華朝廷的現狀不相符。

    微臣看到這些錢款,主要都是更換新武器裝備的費用。

    軍隊利用之前老舊的武器,已經能擊敗所有敵人,奪得天下。

    現在已經消滅所有敵人,微臣認為沒有必要,再給軍方更換新的武器。

    哪怕是確實有必要更換,也不能急劇增加軍費,應該緩慢替換。」

    蘇河看著李志升的表現,他不是反戰派,也不是激進派。

    李志升是大多數官員的縮影。

    他們接受了蘇河一些新知曉,但心中還受儒家思想支配。

    還有文官集團天生的本能。

    一旦王朝完成了統一之戰,文官勢力就開始膨脹,並抱團打壓軍方。

    歷朝歷代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以大宋和大明情況最為嚴重。

    蘇河知道他必須站出來,讓所有官員都認識到,大華皇帝的態度。

    他要是莫棱兩可,這些喜歡胡亂猜測的官員。

    一定會開始打壓軍方,給軍方工作造成更大的難題。

    蘇河用眼神掃視著文武百官,語氣鄭重的說道:「朕認為戰爭遠沒有結束。

    我們能憑藉堅船利炮,攻破倭國。

    一旦我們鬆懈,沒有強大的軍力保證自身。

    憑藉我們大華王朝的富裕程度,肯定會引來豺狼虎豹。

    荷蘭人已經能佔領台灣,西班牙人都能來京城做生意。

    他們已經能派遣足夠的軍隊,來到我們的海疆。

    現在老實的做生意,只是我們實力強大。

    一旦我們露出頹勢,必然會被群起而攻之。

    還有北方草原,突然之間崛起一個類似蒙古的勢力,我們要怎麼辦?

    烏梁海地區已經發現俄國人的蹤跡。

    這說明西方人已經打到北疆地區。

    你們都看過世界地圖。

    他們能從遙遠的本土,打到烏梁海地區。

    俄國人的戰鬥力和對領土的野心,都非常強大。

    如果我們不重視,這些俄國人,早晚有一天會打到中原地區。」

    蘇河這些話說出來,大朝會的文武官員都沉默不語。

    很多文官覺得陛下,只是在危言聳聽,有些杞人憂天。

    很多武將覺得陛下說的有道理,就應該提高軍費,發展軍隊,護衛國家的安全。

    李志升再次拱手說道:「陛下不應該窮兵黷武,至少應該把重心放在國內。

    不能讓軍隊的擴張,影響到國內的發展。

    微臣去各地視察,發現很多百姓依然在吃紅薯和窩窩頭。

    他們哪怕種植小麥水稻,家裡也不捨得吃,就是因為玉米面比白面一斤便宜幾銅幣。

    國內還有很多百姓,窩窩頭都吃不飽,溫飽都沒有解決。

    我們至少要保證,百姓付出辛勤的勞動之後,能吃得起飯。

    老臣作為內閣大臣,這些話有些刺耳,但一定要講出來。」

    蘇河看著李志升,這個人能被文官集團推出來。

    看來是有些人,摸准了他的脾性。

    知道李志升這麼說,他不會對李志升進行處罰。

    蘇河語氣嚴肅的說道:「朕不是窮兵黷武的人,一切軍事行動的花費,都不會讓大華王朝的財政無法承受。

    北方的利益重大,但局勢更為複雜,蒙古部落利益交錯。

    朕對於北方,以撫為主,以武為輔。

    利用強大的武力,威懾北方的蒙古部落。

    同時維持北方蒙古部落的局勢,不讓某一方發展壯大。

    利用大秦統一天下的策略,遠交近攻。

    不斷同化與我們相鄰的蒙古部落,並與距離較遠的蒙古部落交好。

    這是長達數十年的戰略安排。

    以強軍鎮壓局勢,以文化同化蒙古部落。

    北方地區只需要維持幾支強軍,軍隊投入不會太高。

    我們主要的進攻方向在南方。

    李愛卿剛才也說過,很多百姓家裡吃不起飯,連溫飽都沒有解決。

    這是什麼原因造成,這是我們大華王朝人口太多,可耕種的土地太少。

    哪怕是我們分配土地,有限的土地再騰挪,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

    節流沒有用,必須要開源。

    向哪裡開源,向土地肥沃的地區開源。

    北方地區那是戈壁和草原,沒有辦法種糧食。

    南方地區卻是土地肥美,一年三季的良田。

    現在的氣候多變,各地旱災水災頻發,土地承載能力有限。

    如果奪下南邊的良田,向那裡移民,就能有效解決人多地少的問題。」

    蘇河直接把大華王朝,今後的戰略說出來。

    這是堂堂正正的陽謀,大華王朝所有謀划都有跡可循。

    蘇河不怕任何人知道,大華軍隊能粉碎一切敵人。

    敵人的實力太弱,人心又不齊,即便知道也沒辦法應對。

    文武官員,很多人第一次聽到北撫南攻這個戰略。

    他們剛想在朝堂上議論這個戰略。

    冬!冬!冬!

    巨大的鼓聲,響徹整個皇極殿。

    「鳴冤鼓,誰敲響了鳴冤鼓。」

    「出大事了,鳴冤鼓設立以來,第一次被敲響。」

    「還以為鳴冤鼓是擺設,他真能被人敲響。」

    「有什麼冤屈,順天府衙不能解決,都察院不能解決,必須要敲響鳴冤鼓。」

    蘇河聽到鳴冤鼓的響聲,他吩咐道:「鳴冤鼓響,今天朝會提前結束,眾位愛卿可以留下來觀看朕審桉。」

    「來人,把人帶到皇極殿。

    有什麼冤屈,朕親自為他解決。」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https://,數據和書籤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上一頁 ←    → 下一頁

    最強贅婿大帝好色嬸子電影世界大盜何以笙簫默豪門小甜妻
    太初都市之最強紈?從契約精靈開始機戰無限朱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