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明末逐鹿天下» 第三百三十一章 金榜題名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明末逐鹿天下 - 第三百三十一章 金榜題名字體大小: A+
     

    首相王仲策,拿着4333年科舉名單,遞給蘇河觀看。「陛下,根據考生選擇的科目,考生沒有做出選擇,默認成績最高的那一科上榜。今年一共錄取三百名進士,其中進士科一百八十人,律法科五十五人,工科四十七人,數學十八人。」蘇河皺着眉頭說道:「數學和工科的太少了。今後要加強工科的教育,隨着工業化的進程,國家需要很多技術性官員。現在還是缺少足夠的學生,這一屆科舉,傳統士子佔據七成。又不能讓工科的人濫竽充數,也只能消減工科的進士人數。」科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公平。哪怕少錄取進士,也不能讓一些水平不高的人,獲得進士身份。王仲策看着蘇河翻看這些進士的章。他繼續說道:「陛下,根據我們定下來的進士錄取規定。甘肅和雲南這兩省,教學水平最低,只錄入保底的一名進士。其中甘肅的那名進士,在工科排名百名開外。真按成績,有五十多人成績超過他,完全靠保底錄取上來。表現最好的省份是漢中郡,進士名額達到封頂的二十人。東南地區表現的不好,江蘇、安徽、浙江和松江郡這四個地區。它們是原來傳統的東南地區,佔據着大明南榜大半名額。現在這四個地區加一起,只有三十五名進士。」蘇河放下手中的試卷,笑着說道:「王愛卿,你可別小看東南地區。那裏風興盛,可不只是說說而已。現在我們科考,考的題目不是儒家理學。東南士子一時無法適應,等再過幾年,他們就會追趕上來。我看了幾張試卷,判卷基本沒有發現問題。禮部就按照這個名次,公佈榜單。」大華王朝,沒有殿試這個流程,科舉根據成績確定狀元。禮部尚書宋康年得到命令之後。禮部再檢查一次科舉榜單,發現沒有問題后,正式公佈進士名單。為了防止大量試紙聚集在公園。進士名單同時交給炎黃報社,通過炎黃日報,向民間公佈這個消息。方以智和陳貞慧兩人在酒樓中喝酒。方以智笑着說道:「冒兄剛剛大婚,我們就不要打擾冒兄的好事。陳兄,希望我們兩人都能中榜。」陳貞慧興緻不高,道:「我覺得自己答的不太好。至少有十道題,沒有答出來,這次科舉真的落第了,我就在京城等待一年。明年再考不上,我就考個舉人,當一名小官,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後輩身上。」酒樓的小二,興奮的高喊道:「狀元樓的眾位客官,貢院放榜了。」在酒樓中的眾多士子,聽到這個消息。他們沒有等小二說完話,立刻快速向樓外跑去。這裏就離貢院不遠,穿過一條街道就是貢院。方以智和陳貞慧聽到消息,他們也跟着人群跑出酒樓。趕到貢院時,這裏已經被圍的水泄不通。有賣報的攤販,在一旁高喊道:「炎黃日報上面有最新一期的中榜士子和科舉考題解析。」眾多考生,紛紛購買一份炎黃日報。陳貞慧搶到一份炎黃日報,他語氣有些糾結的說道:「早知道報紙上有中榜的信息,我們就不用着急來貢院看榜。」他說完,立刻打開報紙,查看中榜的士子。狀元是漢中人李天魁,榜眼是廣東人張智機,探花是四川人王牧雨。陳貞慧看到這裏,他發現前三甲,沒有一個是東南士子。當看到第四名,陳貞慧驚喜的說道:「方兄弟,你是第四名,你中榜了。」方以智聽到陳貞慧的呼喊,他立刻拿過來報紙,仔細查看自己的名字。科舉第四名,方以智,籍貫江蘇南京,考號后四位8565。這次科舉,每個考生都發放令牌,令牌上有長達九位數的考號。

    哪怕是同姓名同籍貫的人,也能被考號區別出來,不會鬧出找錯人的烏龍。方以智看到他高中進士,露出了欣喜的神色。現在已經考中進士,只要在通過國子監的選拔,就能當一名官員。他們方家就不會沒落下去,繼續維持着書香門第。陳貞慧羨慕的說道:「方兄弟,你這次發達了,竟然考出第四名的好成績。」方以智擺了擺手,道:「陳兄,別這麼說。別人能記住前三甲,第四名和最後一名,又有什麼差別。只恨我實力不濟,沒能取得前三甲。」陳貞慧聽到方以智這麼說,他想了想。自己以往確實只關注前三甲的情況,第四名到最後一名,那也只是一名普通的進士。陳貞慧皺着眉頭說道:「報紙上說,進士科今年只錄取一百八十名進士,這還是增加恩科的情況。我都已經看到一百五十名,還沒有我的名字。看來今年我是沒有希望考上進士。我還要麻煩冒兄,讓他幫忙在京城找個工作。我是不準備回南京,回到南京。我看到破敗的陳家會非常難受。別人的奚落,我會更加難受。」陳貞慧喋喋不休,講述着他今後的準備。能否考上進士,將會影響他的一生。陳家是江南的豪紳大族,擁有的土地極多。必定會被新朝重點針對。南京城破,家族絕對不會選擇抵抗。但家族的財富,一夜之間被清空,家族中很多人都對新朝有着恨意。他這種來新朝科舉,沒考上又灰熘熘回到家族。陳貞慧都能想到,自己今後回到家族,會遭遇什麼樣的對待。「進士科,第一百八十名陳貞慧。」陳貞慧激動萬分,大聲念出來這個結果。「我中舉了,我中舉了,我中舉了。」陳貞慧左手緊攥著報紙,右手一扯,把他的帽子拋向空中。他披頭散髮,站在貢院前,瘋狂的大叫。方以智看到放浪形骸的陳兄,他卻沒有制止。陳兄只是壓抑的太久,突聞喜訊,一時控制不住。每年科舉都有人,看到自己中榜之後,欣喜的發瘋。方以智等了一段時間,看到陳貞慧嗓子有些啞,眼神漸漸恢復清明。他這才走上前,握住了陳貞慧的手。「陳兄,我們兩人都高中進士了。」陳貞慧聽到方以智的聲音,他完全恢復正常。「咱們去貢院前的金榜看一看,我都不敢相信自己金榜題名。」陳貞慧有些恐慌,他害怕炎黃日報把名次寫錯了。貢院的榜單,有所有考生的排名。他可是最後一名,只要名次錯一位,那他就與進士無緣。炎黃日報上面報道了進士的名額。還有很多不死心的士子,或是和陳貞慧一樣心情的人。他們不斷向著貢院前方大榜前走去。貢院附近有白虎衛的士兵和順天府衙門的巡捕維持着秩序。一陣狂風吹來,陳貞慧裹緊了自己的大棉襖。他和方以智已經走到,貢院大榜之前。左邊用着金榜,書寫着上榜的進士。右邊就用普通的紅底黑字,寫着落榜的士子。陳貞慧看到自己的名字,就在進士科金紅相間,金榜最後一位。他這才徹底放鬆下來,自己已經高中進士,今後的身份就完全不一樣了。「這次科舉有人作弊,大家跟我去皇宮之前,請皇帝陛下主持公道。」陳貞慧聽到一道綿細的聲音,他立刻向著聲音的方向望去。這個人他認識,浙江士子趙方權,名次就在他的後面。這人和他僅有一分之差,遺憾落榜。趙方權看到無人應答,他撕心裂肺的吼道:「你們看看金榜上的名字,進士科竟然還有十三位女人。什麼時候,女人也能考進士。女人當官,這要把名教放置在何處。」陳貞慧笑着搖搖頭,道:「這人只是小丑一個,都沒有人響應他。新朝的科舉,已經比較公平。更何況是新朝態度更強硬。」陳貞慧把目光,看向在貢院附近,站着筆直的白虎衛士兵和順天府的巡捕。這些人手持的步槍,他們可是真敢開槍。炎黃日報在科考之後,接連聯刊發幾篇章,介紹往屆鬧事考生的下場。皇帝陛下根本不怕這些落榜士子的威脅。陳貞慧看到趙方權鼓動了兩句,沒有人想跟着他鬧事。趙方權很快就被敢來的巡捕抓走。陳貞慧激動的說道:「方兄弟,咱們回酒樓慶祝。現在朝廷正是百廢俱興時,希望我們能補一個肥缺。」貢院門外的士子很快散去,考中的欣喜若狂。沒有成親的進士,還被京城的富商和小貴族盯上。沒有考中的士子,準備第二年再戰,大多數人已經習慣落榜。陳貞慧和方以智正準備趕往狀元樓。他們就被一個衙役追到。「兩位進士,這次的主考官,王仲策王大人在德貴樓宴請上榜的進士。」衙役通知完這個消息,他就騎着馬離開。方以智聽到這個消息,他向陳貞慧催促道:「陳兄,你快回客棧換一身衣服。你不能這個樣子去面見王大人,給王大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方以智和陳貞慧快速返回酒樓,換一身新衣服。他們乘坐馬車,來到京城的德貴樓總部。他們來到這間高達七層的酒樓。看到酒樓附近的停車位,停泊著很多豪華的馬車。陸續有穿着士子服的讀書人,趕到了德貴樓這裏。他們剛走進德貴樓,就有人迎接。「兩位進士,請你們出示令牌,驗證你們的身份。」令牌,他們一直都隨身攜帶。令牌在國子監也非常重要,只有等到從國子監畢業,正式分配職位,才結束這個令牌的使命。陳貞慧和方以智出示令牌,他們跟隨夥計,來到德貴樓最頂層的大廳。方以智看到,這裏已經來了二百多名進士。他們立刻與這些進士互相交流。他們都是同年,今後在官場上,那就有了一定的聯繫,關係比陌生人要近一些。很快所有進士都來到德貴樓,沒有一個人缺席。進士們很快按照地域和關係遠近,形成了一個個小圈子。黃昏時分,德貴樓開始上菜。他們上的菜,是一種叫做火鍋的新型吃法。在寒冷的冬天,火鍋是一道較為合適的菜。有官員近期通知他們,讓他們先吃飽飯,王大人隨後就到。這些新晉的進士,開始還很拘謹,不敢動快子吃飯。漸漸有人忍不住,肚子咕咕響,這才開始吃飯。首相王仲策和禮部尚書宋康年、國子監祭酒蔣方鼎。他們在隔間觀察這些進士的表現。從現在開始,他們就已經進入朝廷的視野。王仲策說道:「玄武衛那些人,一定在暗中觀察。希望這些人別做出格的事情,要不然他們就白白寒窗苦讀數十年。」他們三人等到進士吃飯結束,已經擺上飯後甜點。王仲策領頭,他們三人走到大廳之中。士子們看到這三位官員走進來,他們立刻起身拜見。陳貞慧和方以智對視一眼,看到這三位官員走進來。他們就感覺事情已經超出了預料。他們本以為,主考官王仲策邀請他們。這是和大明一樣的座師與學生的關係。他們這些人,今後就屬於王仲策一系的人。現在禮部尚書宋康年和國子監祭酒蔣方鼎也來到現場。那就不是他們所想的那樣。國子監祭酒蔣方鼎是哪個派系,眾多士子不清楚。但禮部尚書宋康年,他和首相王仲策,絕不是一個派系。從炎黃日報的報道和宋康年成為禮部尚書之後的表現,就能看出來兩人理念不同。宋康年上台,科考與王仲策息息相關的心學,就漸漸式微。這種細節也能看出來,兩人不是盟友。王仲策看到這些士子行禮后,他笑着說道:「你們都是國之棟樑,即將進入國子監學習,成為管理一方的官員。有些東西,我們要提前教導你們。我邀請禮部的宋大人,國子監的蔣大人,為你們講述進入國子監應該怎麼做和分配官職相關的問題。」王仲策、宋康年、蔣方鼎三人給這些進士,講述在國子監學習和分配官職,他們將會遇到的問題。主要是告戒這些進士,他們已經成為準官員,享受官員帶來的權力,同時也承擔作為官員的義務。同時也鼓勵這些進士,好好學習成為國之棟樑。宴會結束,每一名士子都收穫良多,他們非常開心,等待國子監開學。京城之中,科考剛剛結束,有人欣喜,有人失落。大華王朝高層之中,隨着東海艦隊總督馮三秋入京,也引起了軒然大波。



    上一頁 ←    → 下一頁

    大宋的智慧翻窗做案:老公手下留情都市特種兵之暗影殭屍保鏢鳳囚凰
    遮天贅婿重生影后小軍嫂超級卡牌系統修真歸來在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