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明末逐鹿天下» 第一百五十二章 此戰關鍵在后勤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明末逐鹿天下 - 第一百五十二章 此戰關鍵在后勤字體大小: A+
     

    開元4238年,大明崇禎四年。

    十二月初八。

    臘八節代表著這一年已經接近尾聲,新年即將到來。

    從這一天開始,百姓們都準備過節。

    最后一天的除夕節和大年初一的元旦節。

    這兩個節日是一年間最重大的節日。

    臘八節,往年的百姓們,從今天開始就準備年貨,迎接新年的到來。

    現在漢中的百姓,已經察覺到硝煙的味道。

    不斷在漢中集結又奔赴各地的軍隊。

    打開官倉,運輸大量糧食的民夫。

    加強巡邏又執行宵禁的漢中城。

    種種反常的跡象,讓百姓心中充滿了疑慮。

    直到《漢中周報》公開了戰爭的消息,呼吁秦王府之下所有百姓,眾志成城團結一心,一起抵擋殘暴的明軍。

    秦王府之下所有百姓,知道明軍集結重兵攻打這里。

    戰前凝重的氣氛,讓他們都沒有心思準備過節。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天下興亡,受傷最重就是普通百姓。

    他們在蘇河入主漢中,沒有受到太大傷害,但也見識到平時的高官顯貴,土豪士紳的下場。

    百姓還沒有忘記明軍的殘暴。

    明軍真的打進來,一定會割下他們的腦袋,說他們是黃衣賊,拿去立功。

    不同的百姓,他們表現出的態度也完全不同。

    農民們為了保護自己分到的田地。

    他們把丈夫兒子送到戰場,告訴丈夫孩子,一定要打勝仗,保護屬于他們自己的土地。

    農民們拼盡自己所有的能力,幫助秦王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

    城中的小市民,他們收集好細軟,看到形式不對,就準備跑路。

    精明的商人找尋商機,越混亂的時候,他們的機遇越多。

    還有一些隱藏起來的大明忠良,他們摩拳擦掌,準備迎接大明天兵入城,剿滅可惡的黃衣賊。

    ………………………………

    蘇河在秦王府后殿中,看著王文君在他面前,擺放的幾個小盒子。

    “這么短時間,你們就把我說的幾味藥,全部研制出來了。

    這真是太神奇了,我還以為只能成功一兩味藥。”

    “夫君,這些藥,怎么可能是我們研制出來的。

    除了藿香正氣水,你提供較為詳細的藥方,這味藥是我帶領醫生們,經過多次實驗配置出來。”

    王文君直接否定,研究出一味效果出眾的藥方,需要非常長的時間,短時間內不可能辦到。

    “夫君,是你提供的很多政策,吸引一些具有獨家傳承的人,把自己獨有的配方獻了出來。”

    王文君給蘇河介紹,這些藥物的來歷。

    蘇河聽完王文君的敘述,他覺得自己兩手準備非常正確。

    他讓王文君集結眾多醫生,研制幾味蘇河印象深刻的藥。

    他知道研究陌生的藥物,耗費很多時間,很可能趕不上這場戰爭。

    蘇河想到歷史上,有很多中華瑰寶都失傳,獨特的藥方就是其中之一。

    每經歷一場戰亂,就有大量的珍貴資料消失。

    特別是明末和清末,這兩場動亂,耗時都非常長,影響非常大,導致數億人死傷。

    明末的清軍,屠光了四川一個省的人口,并把黑鍋扣在張獻忠頭上。

    大量掌握技術的人,還沒有來得及傳承,他就帶著獨門技術死亡。

    現在還沒有經歷大規模戰亂,中醫正處在鼎盛時期,應該有很多沒失傳的藥方。

    蘇河發布詔令,只要有人獻上有用配方。

    直接獎勵爵位和大量銀幣,了解醫術的人,還能進入衛生部,成為一名官員。

    這個配方專利屬于獻方的個人,專利有效期內,每年都會分得一份不菲的專利授權費。

    這個政策,對于一些祖上闊過,但后人不爭氣,陷入貧困的中醫世家子弟很有吸引力。

    王文君拿起一個幽黑色的粉末,介紹道:“夫君,這種藥粉,對于外傷很有效。

    它配合青霉素使用,能讓很嚴重的外傷快速恢復。

    它除了沒有云南白藥那種救命的效果。

    對于外傷的治療,比你說的云南白藥效果還好。

    這種藥沒有名字,根據藥物的顏色,我就把它命名為黑藥。”

    王文君介紹完,又拿起一份膏狀藥物。

    “夫君,這是丹參膏,對于身體虛弱、中暑等癥狀,都有很強的療效。

    它能補充人體元氣,讓人受傷之后,盡快恢復過來。”

    蘇河看著王文君,一連拿出十幾種藥物。

    這些都是針對特殊疾病的藥物,能被王文君挑選出來,效果都非常強大。

    特別有幾味藥,專門針對蛇毒和毒蟲咬傷的治療。

    這些藥物的出現,填補了軍醫很多疾病無藥可治的窘境。

    患病能治療和必死,這對士兵的影響完全不一樣。

    王文君說完感慨道:“夫君,你這個政策真是太優秀了。

    我了解一下這些人,他們有很多人,家傳醫術已經失傳了。

    這些藥方都是孤本,典籍上根本沒有記載。

    沒有這個政策出現,再過一兩代人,這些藥方就容易失傳。

    歷史上就有很多珍稀藥方,就是這樣失傳。”

    蘇河聽到王文君這樣說,他想到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想法。

    “文君,你應該知道《本草綱目》,這是名醫李時珍寫的醫書。

    這上面有很多經典,但也有一些偏方,未必適應所有人。

    我覺得咱們應該利用漢中醫院這個絕佳的平臺,編寫一本全面的藥典。

    詳細記錄每一種病,應該怎么治療。

    這樣能為后來的醫生指明方向,也能讓更多的經典藥方流傳下去。

    全面的藥典太復雜,需要的時間和人手都非常多。

    我建議先邊編寫一本常見病治療要點,讓鄉衛生所推廣,看一看是否有效。”

    蘇河認為這種藥典,最大的效果是方便培養鄉村醫生。

    鄉村醫生不需要懂得太多,只要識字和了解藥性,能按方抓藥,這就是一名合格的鄉村醫生。

    這主要是為了緩解,農村基本沒有醫生的問題。

    現在百姓的平均壽命才三十多歲,這個壽命太低了。

    三十歲正是壯年,卻因為某一些常見的疾病死亡。

    這非常不利于社會的發展。

    培養出大量的鄉村醫生,至少能讓農村平均壽命,提高到四五十歲。

    還能減少很多鄉村嬰兒的死亡。

    王文君眼睛一亮,驚喜地說道:“夫君,這真是一個好主意,這本書真編寫出來,能救活很多人。”

    咚咚咚。

    房門被敲響,女警衛在蘇河的示意下,打開房門。

    曲清漪走進來,站在蘇河旁邊恭敬的說道:“秦王殿下,科學院化學所牛所長派人傳來消息,青蒿素萃取完成,經過驗證真能治療瘧疾。”

    蘇河聽到這個消息,他精神一振。

    青蒿素研發出來,進軍西南地區,就完全沒有了阻礙。

    他立刻趕往科學院化學所。

    ………………………………

    科學院化學所所長牛犇,看到蘇河到來后。

    他拿著一個小玻璃瓶,驚喜的說道:“老師,在您的指導下,我們化學所終于提取出青蒿素。

    并經過詳細的實驗,它能治療您說名為瘧疾的疾病。

    效果還非常好,簡直是您說過的特效藥。”

    蘇河看著眼前這一小瓶藥物,這就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

    他接到曲天的信件,意識到西南地區非戰斗減員太嚴重。

    它讓西南地區調回來幾千名被蚊子叮過的士兵。

    讓曲天他們,用玻璃瓶灌了許多營地周邊的污水,這里有蚊子的幼蟲,它們就攜帶著瘧原蟲。

    同時讓西南的部隊,加強蚊蟲防治。

    他讓四川都督府,必須給每一個士兵,都配備蚊帳。

    軍隊也清理營地周圍的水溝,消滅蚊蟲的孳生地。

    瘧疾有一定的潛伏期,這些看似健康的士兵,在被蚊子叮過之后,可能已經感染瘧原蟲。

    現在發病的士兵,根本沒有辦法從西南走回漢中。

    這隊士兵,有人在半路上,就出現了瘧疾的癥狀。

    他們來到漢中后,漢中醫院和化學所相配合,再加上顯微鏡這種先進儀器。

    漢中的醫生,已經搞清楚了瘧疾的罪魁禍首。

    有幾位英勇的重癥士兵,死亡后請求解剖他的尸體,牛犇等人找到了瘧原蟲。

    他們和污水中發現的瘧原蟲對比,發現這是同一種寄生蟲。

    青蒿素提取有很大的進展,這些患病的士兵,正好檢驗青蒿素的效果。

    證明青蒿素有效性后,牛犇立刻通知蘇河。

    “老師,我們化學所,已經研制出青蒿素工業化提取的技術。

    我們把這些專利,轉交給制藥廠,它們負責生產青蒿素。

    我們和漢中醫院醫生合作,搞清楚青蒿素治療瘧疾,這種藥物的用量用法。”

    牛犇非常開心,搞自己喜歡的化學研究,還能拯救非常多的軍人。

    青蒿素注冊專利,還能為化學所所有研究員,帶來龐大的錢財。

    他們只需要專心搞科研,爵位、名望和錢財都不缺。

    蘇河對身旁的錢明義交代道:“明義,你要親自督促制藥廠,把青蒿素、青霉素、大蒜素列為最重要的藥物,保質保量制造好。

    還有一些藥物,今天會交給你。

    你督促制藥廠,讓他們盡快形成工業化生產。”

    錢明義立刻回應道:“秦王殿下請放心,青霉素和大蒜素,制藥廠已經大量生產。

    青蒿素和其他藥品,制藥廠也準備足夠的工人和原材料。

    我們會立刻設計生產線,盡量讓這些藥進入量產階段。”

    蘇河滿意的點點頭,吩咐道:“盡快讓藥品投產,生產出一部分青蒿素,立刻送往四川等地。

    那里的瘧疾爆發起來太厲害,必須用藥物遏制住。”

    錢明義拿出筆記本,記下蘇河的吩咐,他會督促制藥廠,盡快生產這些藥物。

    蘇河考察一會兒科學院,交代牛犇繼續研究各種化學反應和雷汞等擊發藥。

    他離開科學院,前往兵工廠視察火器的生產情況。

    線膛槍和線膛炮及其彈藥,能否供應上軍隊的消耗。

    后勤保障跟不跟得上,是這次戰爭能否勝利的重要因素。

    他們乘坐馬車,走在漢水南岸。

    沿著漢水,是一排排水車及其工廠。

    為了提供足夠的動力,有的水車都快到河中心。

    這些水車帶動著傳動軸轉動,驅動著大大小小的機器,生產各式各樣的產品。

    車隊快來到兵工廠,前方突然想起一片嘈雜聲。

    “漢水是大家的漢水,你們怎么能私自筑壩蓄水。

    你們兵工廠要用水,我們鋼鐵廠難道就不用水。

    沒了我們鋼鐵廠生產的鋼材,你們兵工廠還能生產武器嗎?”

    “秦王殿下下達嚴令,必須要保證武器的生產。

    我們五班倒生產武器,漢水流速時刻都在變化,有時候還斷流。

    必須要筑壩蓄水保證機器的運轉,伱們趕快讓開。

    你們竟然膽敢影響我們兵工廠開工,鬧到秘書處那里,你這個總經理都要被擼下來。”

    “齊明貴,你不就是有個好老師,我也不是沒有人撐腰。

    你去打聽打聽我蘇二寶,當年在蘇家村,我也是一號人物。”

    蘇河仔細聽了一會兒,發現是兵工廠總經理齊明貴和煤炭鋼鐵公司總經理蘇二寶在爭吵。

    “錢明義,把他們兩個叫過來,讓其他工人回去生產。

    圍在這里干什么!有這個精力,多生產一些產品。”

    錢明義很快帶著齊明貴和蘇二寶,來到蘇河的馬車旁邊。

    “你們怎么回事,身為兵工廠和鋼鐵廠的負責人,你們兩個不組織工廠生產,怎么還在這里吵了起來。”

    蘇二寶委屈的說道:“秦王殿下,這真的不怪我,兵工廠實在欺人太甚。

    我也想冶煉出更多的鋼鐵,讓前線不會因為缺少鋼鐵,導致武器不足。

    兵工廠派人在我們廠的上游筑壩蓄水,導致我們廠附近的水流太慢。

    沒有辦法帶動機械,只能靠人力維持工廠的運轉。

    機器效率不足,這太影響工廠的運轉,我就來這里找說法。”

    齊明貴雙手一攤,無奈的說道:“秦王殿下,現在是冬季,今年的降水比往常又少。

    本來是枯水季,又遇到降水減少。

    漢水現在水流更少,為了保證兵工廠正常生產。

    我們只能筑壩蓄水,讓水車全力開動。”

    蘇河聽明白這兩人遇到什么事情,這件事情他也沒有辦法解決。

    受到天氣影響,漢水流速減弱,導致工廠效率變低。

    這就是水力機械天然的缺點,受到地點和環境限制。

    今年秋冬季節下雨更少,他接到暗衛的匯報,漢水上游降雨也十分稀少。

    根據以往的經驗,明年又是一個旱災年。

    田家鵬等人經過計算,漢水的流速比現在還低。

    這與他的記憶也相符,這幾年小冰河現象加劇,北方各地連年大旱。

    蘇河看著廠房眾多的工業區,自己必須要早做準備。

    這些工廠也沒辦法轉移到四川。

    四川優秀的地方,已經建立起基本的工業體系。

    這些工廠轉移過去,那就是在重復建設,提升不了多少工業實力。

    四川很多河流水流太湍急,這種河流不適合建工廠。

    漢中是他的統治區,實質上的都城。

    漢中也必須保留強大的工業實力,才能讓各個地方爭相模仿,推廣工業體系。

    蘇河看到這種情況,他知道蒸汽機的研發,現在要提上日程。

    趕在明年枯水季之前,要把可堪一用的蒸汽機研制出來。

    鏜床的出現,能加工線膛槍和線膛炮,蒸汽機汽缸的加工,就變得毫無難度。

    蘇河知道蒸汽機的原理和簡單的蒸汽機結構,制造出蒸汽機,沒有多少難度。

    “你們兩人不要以鄰為壑,私自筑壩讓下游的工廠怎么辦。

    漢水動力不足,現在也沒有辦法解決,只能在水流高峰期,提前安排好工人加快生產。”

    蘇河也沒有好的辦法,他沒有辦法控制漢水的流量。

    只能讓這些工廠根據水流變化,及時調整好產能。

    找地方另建一座工廠,這根本不現實。

    比如兵工廠,它需要上下游龐大的產業鏈配合。

    離開漢中工業區,所有原料和半成品部件,都靠其他地方轉運。

    制造一支線膛槍,成本突破天際,生產效率卻變得極低。

    蘇河視察兵工廠和臨近的鋼鐵廠。

    這兩個工廠是最為重要的核心工廠。

    蘇河參觀完這兩個工廠,他對這次戰爭更加有信心。

    工廠的工人積極性很高,秦王府直營的公司,工人待遇都很好。

    工人工資比的上一名小吏,又有升職的機會。

    工廠的工作,比繁重的種地工作要輕松。

    蘇河通過《秦王律》對工人最低工資和勞動最大時間和強度都有限制。

    這些工廠勞動強度很高,但不會出現大英工業革命時期,每個工人工作不到五年就會累死的程度。

    蘇河起事推翻大明朝和士紳,他是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不是換個方式壓榨他們。

    戶部、都察院和刑部,都會對工廠進行督查。

    無孔不入的報社記者,也會盯著工廠的情況。

    工人也加入祖廟,會有祝師團結工人,反應工人的情況。

    兵工廠和鋼鐵廠,機器的效率很高。

    隨著專利制度的完善,工匠能憑借改進機器,獲得他們之前幾輩子都無法獲得的利益。

    這完全激發了工匠的創新性。

    有很多工匠連字都不認識,他們就憑借工作經驗的積累。

    制造出很多實用的機器,改進了工廠的效率。

    齊明貴告知蘇河,這些機器因為水車運行緩慢,效率沒有達到最高峰。

    漢水流量更強時,機器的運轉效率更高。

    蘇河已經意識到,動力就是限制現在漢中工業發展,最大的一把鎖。

    ………………………………

    蘇河來到都督府后勤部。

    姜之魚帶領屬下,已經建立完善的軍隊后勤體系。

    蘇河手中拿著一把做工粗糙的滑膛火槍。

    它的槍管都不是用鉆頭鉆出來,而是通過鐵板卷制。

    “姜之魚,你猜一猜,這柄火槍值多少錢。”

    姜之魚仔細的觀看秦王手中的火槍。

    “秦王殿下,你手上的這個火槍,做工有些粗糙。

    它是遂發機結構,槍上也有刺刀,看樣子就是我們之前裝備的火槍。

    它就是槍管質量太次,由工匠卷制而成,這還是生鐵制造。

    看生鐵的光澤和顏色,含磷量有些超標,這樣的生鐵很脆。

    它如果裝藥和我們之前的火槍差不多,非常容易炸膛。

    我們這里的工廠,已經沒有這種劣質的產品。

    秦王殿下,這支火槍應該就是大明生產的火槍。

    我們兵工廠滑膛槍出廠價五兩銀幣,線膛槍出廠價八兩銀幣。

    這個價格,已經給兵工廠留下足夠的利潤空間。

    這支槍各方面都不如我們的滑膛槍,我最多出三兩銀幣,再多就是冤大頭。”

    蘇河笑著說道:“三兩銀幣,你太小瞧它了,這只火槍是大明朝制造的火槍。

    一支這樣的火槍,大明朝出價十六兩銀子。”

    姜之魚震驚道:“這支火槍能值十六兩銀子。”

    蘇河把這支火槍,像扔垃圾一樣,直接扔在一旁。

    “工業體系不一樣,大明朝現在還是以手工業為主。

    這還是崇禎換上徐光啟一系人馬,貪腐沒有那么嚴重。

    大明朝沒有辦法獲得廉價的鋼鐵,使用手工打造火槍。

    他們的成本很高,每一支火槍成本就在十兩銀子以上。

    只憑借我們兩方火器價格的差距,這次戰爭我們就贏定了。”

    蘇河看到這支火槍,他就認定這次戰爭必勝。

    戰爭拼的就是綜合國力,大明某些方面拉胯一些,他們某一方面補上短板。

    這樣的砝碼不斷積累,就會影響勝利的天平。

    “姜部長,你負責軍隊的后勤,現在準備的怎么樣。

    此戰勝利的關鍵,就看你們后勤部。”

    漢中最后一只部隊,李大壯率領的近衛軍開拔。

    他們和大明朝的戰爭已經進入倒計時。

    姜之魚聽到秦王說,他們后勤部影響著戰爭的勝負。

    他感覺肩上的重擔更加沉重,他也更加自豪,自己的部門被秦王這么看重。

    “秦王殿下,我們已經和各大工廠、儲糧局糧倉建立聯系。

    整個后勤體系,分為內線和外線。

    內線的運輸速度更快,利用我們四通八達的水泥路,通過四輪馬車快速把物資運輸到前線。

    外線主要是招募民夫,通過馬車和獨輪車運輸物資。

    每一支運輸隊,都有軍隊負責保護。”

    姜之魚說話的同時,展開后勤交通圖,向秦王詳細介紹,他們后勤部規劃的整個后勤體系。

    7017k

    閱讀明末逐鹿天下最新章節 請關注()



    上一頁 ←    → 下一頁

    初婚有刺魔禁之萬物凍結我的功法全靠撿婚不由己,總裁情深不負總裁的女人
    兩界搬運工深情不枉此生全服最強刺客吞噬星空東方夢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