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武俠仙俠 » 道起終南» 第八十五章講學?講道?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道起終南 - 第八十五章講學?講道?字體大小: A+
     
        皇城。

        文院內。

        人頭攢動,乾京城內內無數的權貴,學子,聽到消息后,蜂擁而至。

        就連大乾皇帝,也帶領許多皇族前來。

        大乾帝國的文院副院長,雖無實權,但是,在大乾帝國卻是尊貴無比。

        不僅可以隨時入宮,在大乾帝國的任何一座城池都會奉為上賓,可與煉神尊者媲美。

        玄陽年紀輕輕,剛入帝都,就被八位院長共同舉薦為文院副院長,必然有過人之處。

        文院的八位院長,可不僅僅是文道大家,還是武道高手,只是知道其武道修為的人不多罷了。

        可以說,玄陽的舉薦是大乾帝國,近百年來最重要,最有分量的舉薦。

        今日前來聽玄陽講學的,無論是帶著善意;還是帶著惡意的,都會來湊一湊熱鬧,看看玄陽是何方神圣,究竟有多少能耐。

        文院最大的禮堂。

        玄陽與八位院長高坐。

        忽然間一道溫潤的聲音傳遍禮堂。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玄陽口中的四句偈語響徹大廳。

        隨著偈語的傳出。稍稍有些噪雜的禮堂瞬間一片安靜,只有玄陽溫潤的聲音回蕩。

        這四句偈語意境高遠,直指人之本性。

        廳中今日的來客,都是大乾帝國的精英,其中不乏文道大家。眾人心中仔細一琢磨這四句偈語,便心神震動。

        玄陽這四句偈語的意思是;人本來是沒有善惡之分的;當人動念的時候,動念的本身卻是有了善惡的概念;能正確分辨善惡就是良知;以良知為標準,按照善惡去行動就是格物。

        廳中的文道大家,從玄陽四句偈語中,仿佛看到一個新的文道世界,學派雛形。

        文道的進步,學派的開創,比之武道更加困難。明陽界無數年的時間,能推動文道更進一步的,無不是青史留名的人族大賢。

        因為,武道修行到最后,與文道息息相關。

        明陽界很多的煉神尊者,都是文道大家。因為,武道的修行,在先天武師之后,就是神秘的煉神武尊。無數年來不知有多少的先天武師因為神魂孱弱,無法突破。

        而文道,是明陽界已知的最好的鍛煉神魂的方式。

        當然,佛教和玄門中也有秘傳,且不說效果如何,佛道兩門對于這些秘法都是捂得死死的,不說普通人,就是很多佛道自家人都不知道。

        廳中的不少人意識到,玄陽今日極有可能開創新的文道后,廳中更是靜寂無聲,眾人滿懷期待。

        若是玄陽今日能順利開創文道學派,哪怕僅僅是雛形,今日的講學,也必然在明陽界的歷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親身參與創造歷史的神圣感,讓廳中的大多數人渾身戰栗。

        這可是有可能傳唱千古的。

        對誰來說都是第一次。

        玄陽講完四言偈語后,便開始詳細的闡述《心學》。

        《心學》的恐怖,讓玄陽極有信心。

        地球世界中《心學》在理學盛行的時代尚能逆勢崛起,影響后世無數人。

        在明陽界這個文道發展滯后的世界,更不用說了。玄陽相信,今日之后,明陽界的文道中,必然有《心學》的一席之地。

        《心學》講的是理。

        哪什么是理呢?

        《心學》中,只要格物致知來達到一顆沒有私心物欲的心,心中的理就是世間萬物的理。

        天理不是靠空談的,而是靠格物致知、靠實踐、靠自省,這就是“知行合一”。

        心中有天理,無私心,就好比世間有規矩,有規律。

        有規矩就能丈量世間萬物的方與圓。

        明陽界的文道普遍是一種以心靈為本體,通過心有“同然”的預設,以“類”概念構成論證的邏輯前提,由此來達到“以一知萬”的目標。它通過一種類比性的辨識和推論,用某種有限意義上的一致主義的方式,來確證忠孝仁義之類的道德原則的普適性。

        這與《心學》的“知行合一”大大的不同。

        可以說,玄陽的《心學》甚至顛覆了明陽界以往的文道認知和基礎。

        廳中聽講的都大乾帝國的精英,都有一定的文道修養。

        玄陽對《心學》講解又是淺顯易懂,深入淺出。

        當眾人大致明白《心學》的道理的時候,無不震動。但是,每個人心中又都感覺,文道本該如此。想反駁卻是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不過,好在的是,大乾帝國的精英,都是武道傳家,頗有實用主義的意思。那些窮經皓首,專修文道的雖然也有,但是,受到大環境的影響也是思想開放。

        所以,《心學》的講學倒是一帆風順,眾人毫無抵抗的便接受了。

        提出“知行合一”的《心學》不僅僅適用于文道,對于武道也相當適用。

        其實,《心學》并不是實用的學問,而是求學的態度和方法,無論你學什么都可適用。

        這就是道。

        當意識到玄陽在講道的時候,廳中的每一個人心中都是無比激動。

        大乾帝國,甚至整個明陽界,能講道,或者有資格講道的寥寥無幾。

        沒有到那個境界,講的東西就是再厲害,那也是術,不是道。

        因為,道是普適性的,對任何人都有益的。

        而且,每一個聽道之人,都會在其中,找到符合自己的大收獲。

        由此可見講道之難。

        沒有足夠的境界和實力,根本無法講道。

        玄陽在文院講學,在這之前,根本沒有人會想到玄陽把講學弄成了講道。

        但是,現在已經沒有人關注這些了。

        他們把自己的每一點心神都放到玄陽的講道中。

        玄陽今日的講道,無論是武道,還是文道,都有著極大的推進作用。

        其實,在洪荒世界中,大能開講,講的都是道。

        講道,在洪荒世界,也是圣人大教衡量門下弟子,能否出世師,開宗立派的基礎。

        比如說;鴻鈞道祖在紫霄宮三講,講的就是道。

        三千紫霄宮中客,同聽道祖講道。但是,修行方向卻各不相同。

        即便是一同在昆侖山誕生,相伴無數年,共同拜入鴻鈞道祖門下的三清,其道也各不相同。



    上一頁 ←    → 下一頁

    柯南世界里的巫師神級奶爸我有一座冒險屋費先生,借個孕穿越諸天萬界
    惡漢贅婿當道重生軍嫂攻略遊戲之狩魔獵人第一神算: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