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武俠仙俠 » 這個御史能處,有事他真噴» 第93章 天符帝和世家的殺意,爭儒家代表人物開宗立言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這個御史能處,有事他真噴 - 第93章 天符帝和世家的殺意,爭儒家代表人物開宗立言字體大小: A+
     

        李青的聲音,回蕩在承天殿內。

        除了天符帝、大皇子和二皇子之外。

        世家官員們,全都臉色無比難看。

        “世家大族的奴仆,都是奴籍,他們眼里只有利益,沒有家國大義,必然不會參軍入伍。”

        工部侍郎出列,  幽幽地說道。

        借糧已經觸碰到世家的利益了,要是還把奴仆給調走了,那損失就更加慘重了。

        必須得止損才行。

        “沒錯,奴仆都是賤籍,心中毫無大義,上了戰場只會成為累贅。”

        “那些賤奴,誰給他們飯吃就跟誰走,平日里最是貪生怕死,沒有絲毫骨氣。兩軍交戰,恐怕會成為逃兵,影響軍心,影響士氣。”

        “萬萬不能征召奴仆入伍,此舉甚是荒謬!”

        “奴仆參軍入伍,于大周百害而無利。”

        一個個朝中官員,紛紛開口。

        世家大族之所以能夠聯起手來與皇權抗衡,除去身居要職,皇帝必須用他們治理國家之外。

        他們手中充足的錢糧和人手,也是最關鍵的依仗!

        世家大族豢養大量奴仆,只要有需要,  瞬間就能組成一支數量可觀并且擁有不俗戰斗力的軍隊。

        讓他們把自身用大量錢糧豢養的奴仆,投入到軍伍當中,  那無異于釜底抽薪。

        龍椅之上,  天符帝心中掀起了一片驚濤駭浪。

        李青所言,若是成功實施,  無異于一次對世家大族的沉重打擊。

        但他也明白,只要他態度強硬,  朝廷向世家借取錢糧還能實現。

        如果強行征召世家豢養的奴仆入伍,  只怕世家們會將矛頭一致對準皇權。

        戰爭還未打響,大周內部就亂了。

        天符帝問道:“朝廷向世家大族借糧草之事,諸位如何看待?”

        承天殿內的官員們全都沉默了。

        向世家大族借取糧草,將原本該由百姓們增加賦稅的糧草,轉嫁到他們頭上。

        這不是明擺著要吃大戶,把他們世家大族當成冤大頭。

        這誰能愿意?

        就在現場一片沉默的聲音當中,在天符帝的臉色已經陰沉到可怕的地步之時,一道聲音響了起來。

        禮部侍郎李璨出列,高聲道:“國難當頭,百姓能賦稅,我等世家大族豈能置身事外?

        我承州李家,愿意借糧給朝廷,并且不用利息!惟愿大周能痛擊敵寇,揚我大周國威!”

        李璨一番話,說的是義正詞嚴。

        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明,承州李家支持李青。

        “好!愛卿一片赤誠之心,李家拳拳報國之心,朕心甚慰!”

        天符帝心中大喜,但還是一臉嚴肅地看著李璨,  批評道:

        “民間借錢糧尚且要利息,朝廷借李家錢糧,怎能不付利息?雖然愛卿有心報國,但朕還是要批評你。若真不收利息,這豈不是陷朝廷于不義?”

        “愛卿只管將錢糧借給朝廷,該有的利息,朝廷一分都不能少!”

        李璨臉上的表情明顯愣了一下,但很快就反應過來,連忙說道:

        “陛下圣明!不愿世家遭受任何損失,是臣考慮不周,險些陷朝廷于不義,請陛下恕罪。”

        兩人一唱一和,看得在場其他的世家官員們一愣一愣的。

        這雙簧唱的。

        天符帝看著臺下一眾官員,道:“禮部侍郎已經代表承州李家借錢糧給朝廷,眾位愛卿,想必都如李家一般明大義,知報國。”

        朝中的世家官員,現在就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前一刻他們還說自己等人懷著一顆拳拳報國之心,定會全力配合朝廷。

        現在又有李璨打了個頭陣,做了個典范。

        這里面最高明的地方,就在于一個借字。

        朝廷找世家大族借,而不是索取!

        并且等到戰后,還按照利息進行結算。

        朝廷先天上就占據了大義,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

        國難當頭,誰要是在這個時候說出一句反對的聲音,那便是不思報國、懷有異心。

        必然會遭到天符帝以雷霆手段鎮壓。

        可真借錢糧,又嚴重的涉及到了家族的切身利益。

        一時之間,他們看向李青和李璨的眼神,無比的幽怨和陰沉。

        如果眼神能夠殺人,提出這個方案的李青和率先表態得李璨,怕是已經被世家官員們的眼神給碎尸萬段了。

        “盡忠報國,本是大周子民義務,更是臣等職責所在。陛下,臣代表楊家,愿借錢糧給朝廷。”

        最終,從小便與天符帝關系密切的殿閣大學士楊郢站出來了。

        如今大勢所趨,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

        不如趁早表明自己的心意,反而會在天符帝那里留下好感。

        要是真當朝廷強行征取,那事情就鬧大了,甚至還會落得個心懷異心、不思報國的惡劣名聲。

        “臣亦代表司馬家,愿借錢糧給朝廷。”

        殿閣大學士楊郢之后,丞相司馬眕也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態度了。

        有了這兩位大佬帶頭,其余官員,也只能不情不愿地表示報國之心。

        這個時候要是還認不清形勢,還不識時務,那就站在大周的對立面,站在道義的對立面。

        他們心中都十分憋屈。

        感覺自己完全是被李青用道德和家國大義給綁架了。

        以至于現在不得不借錢糧給朝廷。

        “好!諸位愛卿,都心懷家國大義!你們的拳拳報國之心,朕清清楚楚地感受地感受到了。”

        “此戰勝利之后,朕要為你們世家大族,立一塊豐碑!”

        “豐碑豎立在宣天門,按照借朝廷錢糧進行排序,將世家大族的功德刻在豐碑之上,讓所有百姓都知曉爾等世家為大周作出的功績!”

        天符帝又是一劑猛藥下去。

        頓時讓在場官員們臉色大變。

        按照借朝廷錢糧高低進行排序刻在豐碑上。

        這豈不是說排名靠前的世家,將得到百姓們的無數贊譽。

        反之排名靠后的世家,如若借的錢糧太少,會遭到百姓們的唾棄。

        到時候不但錢糧借了出去,反而落了罵名?

        大皇子看著大臣們的反應,心中感慨:李青以道德和家國大義把世家架上去,迫使他們捏著鼻子也只能借錢糧給朝廷。此乃陽謀。父皇同樣深諳此道,豐碑一立,這是恨不得逼著世家掏出血本啊!佩服!

        “李青,你說說你那軍功爵制。”

        搞定了錢糧問題,天符帝的心情大好。但后續征兵的問題,也必須得到解決。

        他現在也很想知道,李青究竟有什么方法,能夠在朝廷不強行征兵的情況下,激勵百姓自發參軍入伍,甚至連那些世家大族的奴仆都愿意投入軍伍當中。

        世家官員,聞聽此言,再次心中一凜。

        生怕李青又想出一個陰損的計謀出來。

        不過很快,他們又放下心來。

        戰爭就意味著會死,并且戰死的概率還很高。

        除了世家子弟之外,普通百姓如果不是迫不得已,沒有人會愿意參軍入伍。

        李青道:“陛下,人族七國,皆存在世卿世祿之制度。軍伍當中,在選拔將領之時,也基本上實行親親尊尊之路線。

        除非個人勇武特別之高,戰場所立功勞特別之大,否則很難有晉升的渠道。

        士兵冒死戰斗,所得賞金不過八兩,再無其他賞賜。

        對士兵而言,他們不是為國家戰斗。

        更像是國家花錢雇傭他們去戰場上戰斗,為了一些銀兩戰斗。

        因而士兵們大多時候,不會抱著必死之心,與敵人激戰,導致戰斗力無法發揮到極致。”

        天符帝和在戰場中摸爬打滾數十年的二皇子聞言,都輕輕點頭。

        李青所言,的確是事實。

        軍中將領,基本上都被軍伍世家所把控。

        普通士兵除非特別出類拔萃,得到賞識,否則很難有上升的空間。

        李青頓了頓,又道:“臣以為,可廢除世卿世祿之制度。軍伍當中,一視同仁。有功者晉升,按照功勞得到賞賜,甚至賜予爵位。

        將官爵之遷與斬首之功相稱,而非得上級賞識,通過其他關系晉升,以此激勵所有軍中將士奮勇殺敵!

        軍中爵位,當與文官爵位同等,同樣能得到朝廷的封賞,得到土地,得到地位!

        臣粗略將軍中爵位分為二十級,凡斬敵人首級一顆,便可以獲得爵位一級,并且還有與爵位相對應的田宅。

        斬殺敵人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越高。如若能斬敵人首級五顆,更能擺脫奴籍!

        軍中賞罰并行,立功有賞,無功者罰,賞罰分明。以軍功之大小,決定將士尊卑爵秩等級的高低。

        總之軍功爵的原則,便是從親親尊尊、世卿世祿,改為不分親疏、不殊貴賤。

        最終使朝堂當中,誕生更多的鎮國公,更多的神威將軍!”

        李青一番粗略的軍功爵制,就像是一塊巨石,丟進了波瀾不驚的湖面當中,瞬間在朝堂之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在場所有官員,都滿臉驚駭地看著李青。

        軍中若是實施這個制度,那世家功勛把持軍隊的時代,將徹底成為歷史。

        不需要幾年時間,軍隊當中,將會誕生無數個憑借戰功殺上來的平民士兵。

        并且,沒有任何將軍敢不遵循這個制度,敢反對這個制度。

        一旦他們反對,麾下的士兵將會瞬間嘩變!

        只要敢堵住普通士兵的晉升之路,那便是他們的殺父仇人。

        任你在軍中地位多高,任你在戰場中立下多少赫赫功勞。

        也會頃刻間遭到麾下士兵的叛變!

        二皇子呼吸急促,目光灼灼地盯著李青。

        一直以來,他苦于麾下沒有能征善戰的將士。

        若是由士兵按照軍功爵制一路殺上來,不正是他所需要的軍中人才嗎?

        他心中無比激動,躬身對天符帝說道:

        “父皇,兒臣以為,李大人軍功爵制將極大的利于軍中改革,極大地鼓舞士兵的士氣,極大地促進他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

        “此策,定將為我大周打造一支不畏生死、敢于與敵人浴血拼殺,將生死置之度外的無敵之師!”

        龍椅之上,天符帝也陷入到了極大地震撼當中。

        李青的軍功爵制,不但能夠為他解決兵員問題,更大的作用在于鼓舞士氣,讓全軍將士看到一個能夠為之拼殺的目標。

        只要立功,就賞賜爵位。

        功勞越多,爵位越大。

        爵位的重重好處,將大大改善他的家庭條件,讓一家老小不愁吃穿。

        如此一來,大周將士,哪個不奮勇殺敵,哪個還會在乎生死?

        天符帝拍案而起,從龍椅上站起身來,目光當中,全是激動和興奮。

        口中連連說道:“好策!好策!”

        “離國變法之后,國運昌隆,國力比之從前,提高甚多。”

        “離國能變法,我大周亦能變法!”

        “傳朕旨意,吏部官員,速速擬定詳細的軍功爵制,并將此制昭告天下!”

        吏部官員心中長嘆一聲,大周生死存亡的這種關頭,誰敢阻止天符帝推行新政改革軍中制度?

        更何況,還有離國變法迎來國運昌隆這件事珠玉在前。

        一眾世家官員,全都苦著一張臉,眼神十分陰郁。

        軍功爵制,不但會極大地吸引他們世家大族所豢養的奴仆群情激昂,爭相參軍入伍,立功授爵,擺脫奴籍。

        更會造成軍中格局重新洗牌。

        天符帝此時卻管不了軍中功勛世家的想法,朗聲道:“李青接連為朕獻上兩條好策,激勵我大周將士奮勇殺敵。敕封萬年縣男,食邑一千石,官升兩級!”

        萬年縣,位于盛京之外二十里。

        是一座特別繁華的縣城。

        一般情況下,以萬年授爵,都只會敕封給皇室宗親。

        而官升兩級,意味著李青這個剛剛踏入朝堂不到兩個月的臣子,將一步登天。

        從從六品晉升到從四品!

        四品大員,已經是朝中棟梁之臣。

        再上一步,就是真正手握大權的高官。

        不過李青代領御史臺御史左中丞,已經邁入了高官層次。

        “謝陛下!”

        李青答謝之后,回到自己的席位上。

        天符帝藏在九旒冕冠后面的眼睛,光芒閃爍。

        對李青進行重賞,一方面是因為他所獻上的兩策,的確能解決當下大周所遇到的最大問題。

        另一方面是想要盡快提升李青在民間的影響力。

        好讓他完善儒家大道之后,能夠迅速拉攏一大批的寒門士子,為朝廷培養出一批足以抗衡世家大族的力量。

        但同時,天符帝內心深處,對李青的殺意越來越濃烈。

        李青所提出的“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還有那“民為水,君為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即便觸及到皇權至上的尊嚴,但事后天符帝也會冠冕堂皇地拿出來拉攏民心。

        可誰提出民貴君輕社稷次之,誰就是皇權的眼中釘肉中刺。

        皇帝要的,是一個忠于君王的臣子忠臣,而不是忠于百姓的良臣!

        殿前陪同天符帝朝會的大皇子,眼中滿是對李青的欣賞,但心里也殺機沸騰。

        只要時機到了,只要李青完成他該完成的事情,就是他的死期。

        ……

        朝會一直開到下午。

        散朝之后,天符帝拉著丞相、六部尚書在乾元殿商議國事。

        李青離開皇宮,心里想著,如今已經在朝堂中站穩了腳跟,該著手立言之事了。

        三不朽當中,立德最難,立功次之,立言再次之。

        但即便如此,古往今來能夠立言之人,也屈指可數。

        “我現在門生太少,僅有王琰和王薪二人。無論是聲望還是影響力,都太低了。”

        “只是立言,而沒有大量讀書人信奉推廣,就如同之前的知行合一致良知一般,并無多大效果。”

        “提升我在文壇中的聲望和影響力,是當務之急。唯有如此,方可開宗立言。”

        “而提升文壇聲望和影響力的方法,可通過廣收門生或學說辯論來達成。”

        學說之爭,不死不休。

        當年儒學和法學之爭便是如此。

        孔圣落于下風,才有了后來的孔子誅少正卯。

        人死了,便是有再好的學說,也爭不過別人。

        李青至少通過學說之爭,成為儒家學說代表人物,成為儒家中令讀書人敬仰和佩服的大儒。

        才會最大程度上,讓他開宗立言的效果達到極致。

        ——

        (ps:并非誣蔑和貶低孔子,書友們可以查一查孔子誅少正卯這一段歷史。古代學說之爭,的確非常殘酷,都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7017k

        



    上一頁 ←    → 下一頁

    第一神算:紈?顧少的獨家摯愛終極獵殺餘生皆是喜歡你AWM[絕地求生]
    王者榮耀之最強路人王邪風曲媽咪17歲:天才兒子腹影視世界旅行家特種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