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都市言情 » 尋寶神瞳» 第五百零九章 大明人的遺作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尋寶神瞳 - 第五百零九章 大明人的遺作字體大小: A+
     
      原始森林是越往裡走海拔越高,不時就能看到有面積不算太大的水坑,裡面積蓄的都是天上的雨水,正好給森林裡的動物提供淡水。

      繼續朝裡面深入,就看到了一些奇異的果樹,上面結出的果子大多數都有成人拳頭大,青紅相間,碩果纍纍。在果樹之間有不少鳥雀在啄食果子,還有一些沒見過的小動物攀爬在樹上專門撿那些已經發紅的果子吃。

      只是當幾十隻猴子從其他樹上跳躍過來後,那些鳥雀小動物被嚇的紛紛逃竄,估計這些看起來可愛的小猴子可能就是這片森林裡的霸主。

      李墨抬頭看看那些果子,想想還是沒有摘個嘗嘗。他走過密林朝外看去,透過樹縫可以看到四周汪洋大海,在目光所及之處沒有看到類似商輪之類的影子。從這也可以判斷出,他這是在朝海拔更高的地方攀登。

      大約在密林中穿行了約半小時,李墨終於見到一個面積很大的湖泊,目測直徑至少是個三十米的不規則圓形。這裡的水很清澈,沒有任何的污染。

      李墨蹲下雙手捧水,很清涼。

      有了水源,那就有了活下去的資本。

      李墨高興的跳起來,然後沿著湖泊朝一個方向走著,手中的砍刀一直揮舞著掃蕩那些灌木藤蔓。在這個湖泊四周是很大的一塊平地,在平地的一邊是個高約十多米的山壁,無數粗壯的藤蔓沿著山壁生長。

      當李墨走到那處山壁之下時,異瞳按照習慣先掃視一下,然後他就看到了在那些藤蔓的後面居然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山洞,大多數洞口還是距離地面三米以上的位置。

      異瞳的力量再次朝洞內延伸,然後就看到一道道了藍色光暈從某些物體身上透射出來,這裡的山洞曾經住過人類。

      李墨又一一看了其他山洞,裡面的殘留物都有藍色光暈反應,只是他還沒看到一個來自六百年前的完好的古物。

      儘管如此,李墨依舊很是興奮,他開始用砍刀整理著那些藤蔓。一來厚背砍刀的品質非常好,二來李墨的力量又強大無比,所以那些手臂粗細的藤蔓根本抵擋不住刀鋒。

      他選擇一個空間稍微大一點的山洞,等清理掉四周大部分藤蔓後才發現有一個爬梯一直延伸到洞口。可惜那些爬梯經過六百年的風吹日曬早已經腐朽不堪,用手輕輕一捏就散了骨架。

      李墨也不急,走到另外一邊看了七八顆樹,然後簡單修整一下子,再用那些藤蔓來綁定,花了一個多小時終於完成一個三米左右的爬梯。他穩定好爬梯,慢慢的朝上攀登,終於踏入了第一曾經居住過人的山洞

      這個山洞有些潮濕,可能是常年被藤蔓遮擋的緣故,但現在溫和的陽光直接照射進來,讓洞內明亮無比,濕氣也逐漸的消散。山洞內約有四米深,裡面還保留著一張樹木打造而成的床,只是此時已經無法使用。而地上則散落著一套盔甲兵器,和一根腐朽斷裂的木架。

      李墨蹲下來仔細看看,是一個頭盔,皮甲和一柄刀。盔甲沒什麼可看的,倒是那柄刀吸引了他的眼光。

      刀鞘是木製的,用了幾塊鐵皮固定,過了幾百年刀鞘已經沒有用。刀柄也表面之前應該纏繞了一層防滑的工藝,反正表現鏽跡斑斑,他輕輕的抽出刀。

      刀身的鏽斑較少,但是刀刃卻有好幾處明顯的缺口。這柄刀刀身較為平直,刀尖為略上翹的圓弧形,刀尖至刀背15到20cm處有開刃,一般稱為反刃。

      「雁翎刀!」

      李墨對這種刀型之所以熟悉,是因為這種明朝軍隊的制式標配兵器,無論是官丞還是士兵都會佩戴。它相當於將平頭手刀的刃部後移,收出銳利的刀尖來,並且刀尖微微上揚,整個刀身形如雁翎。

      作為古代著名的軍刀,雁翎刀的形成離不開華夏歷史,從環首刀到唐刀再到雁翎刀逐步演變形,雁翎刀的形制往前最早可追述到盛唐時期。

      起步於盛唐,盛行於大明。評書戲劇里常說的『大將生來膽氣豪,腰橫秋水雁翎刀,就來源於此。

      雁翎刀也經過了很多長時間的演變,部分明早期的雁翎腰刀無反刃,形式上更近於金戰刀的樣式,有反刃的雁翎刀在明朝中後期定型,而到了清代,部分雁翎腰刀的反刃甚至縱貫整個刀背。

      現在李墨可以百分百的確認,撿到的第一把刀是華夏明朝時期錦衣衛的秀春刀,而眼前這柄刀則是明朝軍隊制式兵器雁翎刀,也就是在六百年前曾經有明朝軍隊的人落難到這座孤島上。

      這套盔甲兵器先放在一邊,李墨準備去其他的山洞裡看看有什麼新的收穫。他臨走前在山洞裡望一遍,沒想到在洞璧上似乎還有字跡。剛進來時,洞壁上長滿了一種藤蔓,也沒注意到。

      李墨忙用砍刀清理掉那些藤蔓,露出那些刻畫上去的字跡。李墨伸手摸摸,這是正楷字體,好像講的是一個事件。

      「會中官奉使將航海通西域選壯士江南時,行伍士卒百方避,君不避,遂從在麾下,最見親信不舍,數歲間三往,涉萬里外,來返無恙。四往歸途,遇海嘯風暴,船偏位,擱孤島海灘。船毀生百五十八,欲苟活,遇海盜,遂殺。後十餘年,終余吾,了去。」

      在最後面還留有二字『趙忠』。

      這算大明人的遺作吧。

      古人作文就是有點不好,不夠大白話,讀起來不但彆扭,還要仔細揣摩才能明白其中的意思。

      研究了許久,李墨才大概弄個大差不離。在明朝時『中官』指的是有官職的太監,開篇講到有一位中官太監受到皇命要出海,需要招收一批人,沒有人敢去,只有這個叫趙忠的願意追隨,成為了中官太監的得力的左膀右臂。前三次出海都順利返回,到了第四次出海在歸來的途中遭遇了海嘯風暴,使得船偏離方向最後擱淺到這座孤島上。

      船毀,而僥倖活下來的總共還有一百五十八人,本想在這裡苟活下去,沒想到在這座孤島上還藏有海盜,最後雙方大戰,全殲海盜,大概過了十多年,其他人一一死去,只剩下他最後一個人,生活無望最終自我了結殘生。

      通篇翻譯過來的話,那位中官太監自然是指鄭和,趙忠跟隨著鄭大人四次下西洋,最後一次歸來途中落難到這座孤島上,苟活十餘年後還是終了殘生。

      當年永樂大帝朱棣為了讓天下信服他的皇位來的正,於是開通海禁,派人下西洋,一來是為了打擊海盜,宣揚大明國威,二來主要也是為了和沿海諸國進行海上貿易,增加財政收入。在先後七次下西洋的過程中,到底死了多少人誰也不知道。

      。

      



    上一頁 ←    → 下一頁

    王牌神醫透視邪醫混花都BOSS主人,幫我充充全職高手一指成仙
    他比時光溫暖首席上司,太危險一夜甜蜜:總裁寵妻入骨大道朝天帝少心頭寵:國民校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