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醉迷紅樓» 第1092章 10月18 (3)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醉迷紅樓 - 第1092章 10月18 (3)字體大小: A+
     
      “皇上……”

      看著隆正帝嘴角那抹觸目驚心的殷紅,驚怒中的贏祥心憂的喚了聲。

      他明白隆正帝為何會吐血,不是因為畏懼憤怒,更不是因為害怕,而是因為傷心,悲憤。

      隆正帝不是昏君,他為了天下萬民,殫精竭慮。

      有哪個皇帝如他,空置著偌大的宮殿,只住在上書房內,一日只睡不到兩個時辰,其余的光陰,都交給了國事。

      要知道,這不是一日兩日,而是長年累月啊!

      連他這個半步天象的絕世高手,都覺得有些吃不消了,可隆正帝卻甘之如飴。

      有哪個皇帝如他,身為天下至尊,可一日三餐,卻儉略的還不如臣子家。

      只因為天下遭災,黎民罹難,雖有萬種美食,也難以下咽。

      贏祥知道,隆正帝沒想過會得到文官的認可,甚至也沒想過得到宗室和勛貴的認可。

      但他以為,他會得到天下萬民,得到真正有德行的人的認可。

      這也是隆正帝聽說桐城四老,愿意進京為他祝賀時,欣喜若狂的緣故。

      可是……

      在他收復了西域,建立了可追秦皇漢武之功業時,在他就要禱告上天之刻,這些代表天下萬民民心民意的人,卻站出來,以“成仁取義”不畏懼滿門抄斬的姿態,傲視他這個帝王,罵他為“倒行逆施”之賊!

      這才是隆正帝嘔血的原因。

      心痛,心碎,心寒!

      莫說隆正帝,連贏祥都為之憤怒!

      這些耋耄老人,這些德行昭著名滿天下的睿智之人,難道眼睛都瞎了嗎?

      難道,他們就看不到天下萬民的變化?

      今年一整年,天災不斷。

      大旱造成數省絕收,黃河長江又齊齊泛濫肆虐。

      可因為朝廷的努力,終究沒有死太多百姓。

      甚至到了現在,絕大部分流民,都重回故土,安居樂業。

      熬過今冬,明年將會是一個好年份。

      這難道不是功德?

      為何他們會如此苛待一個一心為民的帝王?

      贏祥怔怔的看著下方須潔白的顧千秋,思之不通。

      ……

      顧千秋的話,讓所有人都震驚了。

      歡呼聲頓,禮樂聲止。

      唯有烈烈風,和數千士子書生的誦書聲,回蕩在天地間。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唯其義盡,所以仁至。

      讀圣賢書,所學何事?

      而今而后,庶幾無愧。

      何其大義凜然,不畏生死。

      卻也如一道道利箭,射向了祭壇上的隆正帝。

      欲將他萬箭穿心!

      “先生!!”

      文官之,當朝大學士,內閣次輔張廷玉,滿臉震驚不信的看著顧千秋,聲音嘶啞的喊出聲。

      他是顧千秋的得意弟子,他與顧千秋情同父子。

      所以,他才能在此盛事中,請得顧千秋出面,以化解隆正帝與士林文人間的矛盾。

      在顧千秋點頭之時,他欣喜不已。

      而顧千秋,也將他愿意出面的理由說的很明白:

      當今陛下,愛民如子,為明君也。

      可誰又能想到,德高望重的顧千秋,會說謊,會欺騙。

      “衡臣,你可還記得,當日你拜入我門時,為師教你的第一句話?”

      顧千秋一身浩然之氣,絲毫不愧,目視張廷玉,高聲問道。

      張廷玉聞言,面色沉重,緩緩點點頭,啞聲道:“先生教弟子,若學學問,先學做人。

      而何為人?

      一撇為忠義,一捺為仁孝。”

      “那你可學會如何做人?”

      顧千秋問道。

      張廷玉眼中噙淚,面容痛苦,道:“先生之言,弟子無日不敢忘啊!”

      顧千秋聞言,白眉一豎,厲聲道:“你不敢忘?那你可還記得太上皇待天下之德,待你之恩?那悖逆……”

      “先生!!”

      沒等顧千秋再說出難聽之言,張廷玉痛苦之極,跪倒在地,道:“先生,是您親口所言,陛下愛民如子,是明君啊!”

      顧千秋冷笑一聲,道:“若非如此,老夫又如何能在皇天后土間,在天下萬民前,斥此狼心狗肺之昏君!!

      他以為,靠著屠戮忠良、窮兵竇武,就可封禪祭天,就可為所欲為,掩蓋他的滔天罪行?

      簡直是荒謬!

      大道行于世間,爾豈不聞:天地有正氣!!”

      “善!”

      其余三老,齊聲稱贊。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

      下則為河岳,上則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

      ……”

      隨著四老齊聲誦讀,其身后的數千士子書生,也齊齊誦讀起這正氣歌。

      不止如此,就連許多本站在文官隊伍中的官員,也開始滿面激昂的附聲誦讀。

      站在數十步祭壇臺階上的隆正帝,看到這一幕,面色愈慘白,細眸泛紅。

      心里喃喃道:他們有正氣,那朕又算什么?

      千古之后,世人又該如何評價朕的功過?

      桀紂之君?

      無道昏君?

      更加讓他悲傷的是,那上千本該主憂臣辱,那些食君之祿的大臣們,除了一個張廷玉外,竟沒一人站出來,替他辯解兩句……

      看看宗室諸王吧,看看他們面無表情的臉上,眼中是何等的激動,激動他這個皇帝丟人現眼,遺臭萬年。

      看看武勛親貴們,他們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口,漠視他這個帝王受辱,無動于衷。

      再看看那些文臣百官,他們……他們甚至都在無聲的誦讀,一起當面批判他這個無道昏君。

      從三皇五帝至今,有哪一個帝王,受過此等奇恥大辱!!

      “噗!”

      “皇上……”

      看到隆正帝口中溢出不斷的殷紅,贏祥心焦如焚,道:“皇上,臣弟這就下去,帶兵先把他們抓起來。一切,都祭天之后再說吧。”

    />
      隆正帝聞言,慘笑一聲,道:“十三弟,那些,可都是名滿天下的大儒,和整個神京的讀書人啊。

      他們的門生,遍布天下。

      他們的父輩,皆為朝中重臣和勛貴。

      抓了他們……

      朕為天下敵。

      父皇,這就是你的后手嗎?”

      隆正帝眼前,似乎出現了幻影。

      那個雖不高壯,卻身形如天的白老人。

      贏祥聽到隆正帝之言,面色一變。

      卻又不能干耗下去。

      今日一事若無法善終,隆正帝威嚴將喪盡,還有何面目,做這天下共主?

      ……

      “先生,您若對陛下有建議,待今日事畢,再入宮面諫豈不更好?

      先生,您先下去吧!”

      張廷玉苦苦相求。

      他不是軟綿的性子,在追討國庫欠銀期間,他親自動手殺的人都過一手之數。

      可是,他此時面對的卻是天下文宗,德高望重的大儒,更是他的恩師。

      他只能跪地相求。

      顧千秋卻笑的極灑脫:“今日來,老夫就沒想過要活著回去。

      顧家此刻滿門戴孝,三十六口人,除卻老夫外,他們已經準備好了三十五口棺木。

      顧家一門皆讀圣賢書,皆知春秋大義。

      為圣道而死,死得其所。”

      “先生……”

      張廷玉苦痛難當,卻一個字再也勸不出。

      顧秋秋算是殉道者,他們應該自知,僅憑如此,雖能落了隆正帝的面子,卻動搖不了他的皇位。

      所謂吾以吾血薦軒轅,匡扶圣道,是他們最崇高的榮耀。

      這樣的人,又如何會輕易退卻?

      張廷玉技窮矣。

      周圍百姓們的議論聲紛紛響起,指指點點。

      有心懷叵測的官員,在不斷慫恿年輕官員,讓他們去站在士子隊伍里,壯大書生們的聲威。

      宗室王公們在看笑話,等待機會……

      而武勛親貴們,漠然不動。

      看著這一幕幕,張廷玉心都在滴血。

      這般下去,如何得了?

      ……

      祭壇下方最近之處,原本候在此處的大明宮總管蘇培盛面色駭然的看著這突然驚變的一幕。

      再看看站在祭壇上搖搖欲墜嘔血的隆正帝,和跪地哭求卻毫無用處的張廷玉,蘇培盛心里一陣陣寒,更心急如焚。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再這樣下去,要出大事的!

      若不是張廷玉三番五次將顧千秋的話截住,說不準他會再說出什么驚世駭俗的話來。

      真真是瘋了,這些人真真是瘋了!

      他們連闔族的性命都不要了。

      難道他們以為,鬧到這個地步,他們這些人能落到什么好?

      不能再這樣鬧下去了,絕不能再這樣鬧下去了。

      可是,該讓哪個來救場呢?

      十三爺要是沒陪陛下上祭壇就好了,有他在,總能想法子。

      可十三爺為何現在還不下來?

      張廷玉……

      張廷玉也沒法子了,不止張廷玉,所有那些文臣,都不會有好辦法。

      他們畢竟是讀書人,奈何不得那四個名滿四海的文宗。

      更何況,孔家和孟家兩家家主,還擺出了孔圣和孟圣的牌位。

      誰敢在二圣面前壓人……

      宗室就更不用指望,別的不說,剛出了大風頭的皇五子贏晝,此刻嚇的連話都不敢說,指望他出頭,怕是要幫倒忙。

      可是除了他們,還能找誰?

      聽著那聲聲不息、愈宏大的誦書聲,蘇培盛只覺得腦袋都要炸了,仿佛那不是誦書聲,而是催命魔音般。

      他強忍著頭疼,目光又移向一邊,尋求助手。

      武勛親貴?倒是可以出面的人物。

      他們的富貴皆來自沙場,不需敬孔圣。

      可是……這段日子以來,陛下明里暗里在打壓武勛。

      比如,奮武侯府。

      甚至包括這次晉秦梁為國公和太尉。

      要知道,秦梁與都中勛貴,大多不合群。

      武威侯府,也少與其他勛貴府第來往。

      晉升秦梁為國公,成為武勛之,便是在給其他所有勛貴難看……

      再者,前段日子還抄了不少勛貴的家。

      大秦開國百年來,這些勛貴們聯姻結親,早就一損俱損一榮俱榮了,七連八連總能連上親戚,這是一仇。

      還有為了安頓流民百姓,又逼迫一些大貴族賣了許多田莊土地,這又結一仇。

      如此一來,勛貴中心懷怨望的不知凡幾,想讓他們出頭,根本不用想。

      臣子們還需擔心一朝天子一朝臣,可世代富貴的勛貴們卻根本不用擔心。

      只要不犯大錯不謀反,不管換誰當皇帝,他們家族都能世享富貴,何須出頭去得罪那些大儒。

      況且,就算他們肯出頭,也沒幾個能抗的住天下文宗和滿神京的讀書人啊!

      不,有一人可以!

      蘇培盛掃過勛貴隊列的目光忽然一亮,落在那個年輕的身形上。

      身負榮寧二公之望,自身又建立下無數驚天動地的大功。

      真論起來,剛剛晉升為國公的秦梁,都是受他的恩惠。

      整個武勛一脈,都呵護著他。

      雖無一兵一卒,卻能影響到至少五大軍團。

      這樣的潛在影響力,絕對能扛起此事!

      只是……

      想起最近這位主和隆正帝鬧的不可開交之事,蘇培盛就頭疼不已。

      以這位主的性子,怕是……

      就在蘇培盛猶豫不決時,忽然聽到耳中的誦書聲一變:

      “孟子曰:王何卿之問也?

      王曰:卿不同乎?

      曰:不同,有貴戚之卿,有異姓之卿。

      ……”

      聽到這里,蘇培盛真真汗毛都炸了起來。

      眼睛里滿是駭然驚恐之色。

      因為,這篇文章摘自孟子章句,“齊宣王問卿”。

    r />  也正是這一篇,被數代帝王,斥為大逆不道,使得孟子后人地位遠不及孔圣之后的緣故。

      因為這一篇中,有一君王痛恨至極的“歪理邪說”。

      那便是: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

      此時此刻,這些書生們在此百官萬民前,讀此章句。

      他們是想廢帝嗎?

      這背后,到底是何人在操縱?

      根本不敢再往深處想,哆嗦著身子,蘇培盛便快步走到了勛貴隊伍邊,一直走到最前……

      “寧侯!”

      見賈環目不斜視,好似沒看到他的到來,蘇培盛弓著身,哀聲喚了聲。

      看了半天大戲的賈環,轉過頭,看著蘇培盛,道:“蘇公公,有何指教?”

      想著當初賈環總是親切叫他一聲老蘇,蘇培盛心里難過之極,可此時此刻卻不是難過之時,他老臉上擠出笑容,眼神中卻滿是哀求,道:“寧侯,還請看在往日的情面上,幫陛下一把吧!”

      “混帳賤婢!”

      蘇培盛話音落地,賈環還未來得及開口,就聽后面傳來一道厲喝聲。

      只聽聲音,賈環就聽得出,這是溫嚴正的聲音。

      心里一聲嘆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現世報來的太快……

      溫嚴正看著蘇培盛厲聲道:“內侍焉敢干政?你想害得賈環被天下萬民唾罵嗎?”

      蘇培盛聞言,面色煞白,老邁的身軀瑟瑟抖,他不敢反駁溫嚴正,只是看著賈環,如泣血般喚了聲:“寧侯啊!”

      這時,下方那數千學子書生,也終于誦讀到了那句名傳千古而又大逆不道的箴言:

      “君有大過則諫反復之而不聽,則易位。”

      這一刻,無數人為之色變!

      ……



    上一頁 ←    → 下一頁

    妖孽奶爸在都市最後一個使徒逆天至尊帝國總裁霸道寵符皇
    毒妃戲邪王:馭獸大小姐穿越火線之一槍飆血嬈人公主(網王NP)一不小心潛了總裁重生之都市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