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壽寧侯» 第四百二十章 蘿卜刻的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壽寧侯 - 第四百二十章 蘿卜刻的字體大小: A+
     

    “那又如何?”仙游公主一聽到洛雨荷三個字,便發自內心地不滿,“你以為我在流鬼國是游山玩水去了?我跟你講,那邊的形勢錯綜復雜,遠比你想象中要嚴重的多!”

    張鶴齡一聽,頓時來了興致,問道:“究竟是怎么回事?”

    “當時,納蘭永振已經帶人在流鬼國最南端建立了港口,并與當地的土人部落有了初步的交流……”仙游公主仰著頭想了想,然后說道,“名字太多我不記得了,只記得最大的兩個部落是科里亞克和楚科奇,但是,其北部的羅剎國已經逐漸在侵占流鬼國的領地,土人還都是使用石頭和木棍,羅剎人已經使用火槍了,根本打不過。”

    “羅剎人的勢力擴張到哪里了?”

    “大致上……有半個流鬼國了。”

    張鶴齡心中暗道,沒想到羅剎人動作還挺快的,看來,要抓緊了。

    如果讓羅剎人占領了堪察加半島,再想搶回來就難了。

    “自從納蘭永振帶人上島之后,對當地土人提供了很多幫助,還給了他們大量物資,再加上流鬼國曾經有過向中原朝貢的先例,他們便懇請大明可以出兵幫他們解決羅剎人之患。”

    “然后……你就去了?”

    張鶴齡已經隱隱猜到仙游公主做的事了,以她這種頑劣的性格,怎么可能老老實實去旅游?

    “當然!”仙游公主挑了下眉毛,說道,“本公主可是代表大明皇室去支援流鬼國土人部落的,而且有圣旨在身……”

    “等一會!”張鶴齡不解,問道,“你哪來的圣旨?”

    “找納蘭永振寫的。”

    張鶴齡:……

    仙游公主皺眉道:“哎呀,反正他們又不認識,裝裝樣子罷了。”

    “就算他們不認識漢字,起碼知道這種級別的文書,總要有個大紅章子吧?”

    “有啊,用蘿卜刻的。”

    張鶴齡:……

    “怎么,”仙游公主嗔怒道,“你還想治我欺君之罪?”

    “不是,”張鶴齡滿臉為難,咗著牙花子說道,“回頭我給你補一份真的吧,萬一人家保存下來,留給子孫后代,到時候一看是假的,多丟人啊!”

    “那好吧,不過這不是重點,你先不要打岔,”仙游公主繼續說道,“以科里亞克部和楚科奇部為首,眾土族部落首領愿意尊大明為天朝上國,條件是我們幫助他們擊退羅剎人的入侵。”

    張鶴齡點點頭,道:“納蘭永振這一點做得很好。”

    “什么?”仙游公主不解,問道,“明明是本公主出面的好不好,這跟納蘭永振有關系關系?”

    張鶴齡笑笑,道:“你若是不去,納蘭永振就不能自己用蘿卜刻個章子了?就算他不敢刻,也會向朝廷上奏,朝廷權衡之下,自然會下發圣旨。”

    仙游公主大為不滿,道:“你的意思是,本公主只是去湊數的?”

    “當然了,公主大人親自前往,更顯得我大明乃禮儀之邦,而且還記著曾經只來中原朝貢過一次的流鬼國,當地土族部落定心存感激,更容易誠心歸附。”

    仙游公主聽完,面色這才緩和一些,說道:“你知道就好。”

    “公主辛苦!”

    “你記著答應過我的事,仙游女王!”

    張鶴齡想了想,如果堪察加半島能夠順利歸入大明版圖,把功勞算在仙游公主身上,加封個女王不過分吧?

    她就是看洛雨荷當上女王,心中嫉妒而已,現在也無非是要個名分,至于其他的,并沒有那么重要。

    “放心吧,這件事交給我了!”

    仙游公主臉上終于露出笑容,說道:“那好,等京城的事忙完了,我馬上就過去。”

    “還要去啊?”

    張鶴齡臉色滿是詫異,仙游公主上次去流鬼國是被自己騙去的,那地方冰天雪地,天寒地凍,好不容易把你接回京城來,還去干什么?

    “當然,我成了女王,那里就是我的土地,各部族都將成為我的子民,我當然要過去了。”

    張鶴齡無奈,只得說道:“這不是還沒冊封呢嗎,還不算……”

    “不行!”仙游公主態度很堅定,“若是現在不管,等羅剎人把地占了,把人殺了,到時候我這個女王還怎么當?”

    張鶴齡想了想,人家說的也對。

    “其實你不用著急,納蘭永振不是還在呢嗎,他是王守仁的弟子,辦事還算靠譜,眼下的事交給他去處理就是了。”

    “但是他沒兵啊!”仙游公主說道,“納蘭永振帶去的大多是農戶,建造港口,開墾荒地還可以,但是打仗就不行了,我特意把趙德龍和他帶的錦衣衛留下,但是還不夠,人太少了,你要盡快派兵馬過去,否則,羅剎人隨時可能會南下。”

    張鶴齡詫異地問道:“你把趙德龍留下了?”

    仙游公主點點頭,道:“是啊,怎么了?”

    “那誰護送你們回來的?”

    “我們不用護送啊。”

    “簡直是胡鬧!“張鶴齡皺眉道,”萬一路上遇到海盜倭寇等流,怎么辦?”

    “你放心吧,現在海上風平浪靜,就算有些小毛賊,但是,只要看到是大明的船,一般人不敢動的。”

    “那也不行,凡事都有個萬一,萬一你們出了事,讓我怎么辦?”

    仙游公主聽到這番話,反而心中一股暖意涌來,平日里張鶴齡對她態度恭敬,從來不敢大聲說話,今天真情流露,這番話還挺暖心的。

    “好吧,我以后注意。”

    見公主服軟,張鶴齡也不好意思發脾氣,便說道:“以后一定要記住,出門在外,安全第一。”

    “知道了,你一個大男人,怎的這么啰嗦?”

    “好吧,不說這些了,你告訴我,現在都是誰留在流鬼國,各自負責什么職務?”

    “嗯……”仙游公主想了想,說道,“現在是納蘭永振負責民政事務,趙德龍負責軍事,然后,婁素珍也留下了,暫時替本公主留守。”

    “婁素珍?”張鶴齡很詫異,“你把她留在流鬼國了?”

    “怎么了?”仙游公主警惕地說道,“她現在是本公主的貼身侍女,本公主不在的時候,要代為管事的。”

    “不是,她……算了,既然你已經吩咐下去,就這樣吧,我和內閣商議一下,看看接下來如何打算。”

    當天晚上,靖王府張燈結彩,熱鬧非凡,猶如過年一般。

    晚飯間,張鶴齡看著滿屋子的人,特別是自己的一兒一女,心中不禁感慨,來到這個世界五年了,不經意間,已經把這里當成家了。

    如果能夠像現在這般,一輩子做個逍遙快活的王爺也不錯,但是,弘治皇帝還在昏睡中,朝中大事還等著自己去處理呢。

    畢竟弘治皇帝的病也是因自己而起,罷了,就算欠你的。

    什么時候等你醒了,老子第一時間跑路,直接出海,躲得遠遠的,監國輔政這種活實在太累了,誰愛干誰敢,反正我是不干了!

    在劉健外出的這段時間,內閣暫由謝遷帶領,張鶴齡將流鬼國一事,以及自己的下一步打算說了出來,謝遷等人開始討論這些舉措的可行性。

    畢竟又是一次開疆拓土的壯舉,不容小覷。

    李東陽率先提出疑問:“流鬼國地處極北之地,常年冰雪,不適合耕種,朝廷花費大量人力物力,是否值得?”

    楊廷和說道:“我朝與羅剎人之間沒有發生過直接沖突,如果增兵過去,與羅剎人的梁子算是結下了,況且那些土人部落尚處于未開化的年代,就算得到這塊土地,也不見得就是什么好事。”

    “不錯,”謝遷說道,“太宗時期,大明版圖擴張,覆蓋之廣,歷朝歷代都無與倫比,但是到了仁宣時期,不僅沒有加強對外圍的管理,反而主動放棄,這才有了仁宣之治,由此可見,一味地擴張也并非是件好事。”

    謝遷這番話,也正是眾人所擔憂的,因為事實證明,一味地擴張并非就是好事。

    土地歷來是各個王朝重視的根本,在農耕時代,土地對于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土地即財富的思維主導下,歷代王朝都將開疆拓土視為王朝興旺的根本和象征。而且,每個朝代都會把開疆拓土的皇帝視為英明之軍,被后世子孫所稱贊,但是,仁宗朱高熾卻開始收縮大明的勢力范圍,到了宣宗朱瞻基,更是直接放棄了大片國土。

    更難得的是,此舉并沒有遭到當世以及子孫的唾罵,反而成就了仁宣之治。

    所以,開疆拓土并不一定就是王朝盛世。

    明朝初期,朱元璋也是有相當的雄心,對外的主要方針是懷柔遠人,目的是創造一個相對安穩的環境,以恢復社會的經濟生產,改革元朝遺留的吏治,同時,極力修復在元朝被破壞地很厲害的宗藩體制,恢復中華宗主國地位。

    不是老朱不想擴張,實在是打仗打多了,百姓不堪重負,必須休整,凡事都要講究個循序漸進。

    而到了永樂時期,明朝國力有一定恢復,加之朱棣本人雄才大略,其對外開始了大規模開拓,征安南,設交趾布政使司,這是自五代十國時期,交趾脫離中國四百年后又一次回到中原王朝的統治。

    在東北地區,朱棣派心腹太監亦失哈多次帶領探險隊前去收服,并建立奴兒干都司招撫女真部族;在西南,其大力經營云貴,甚至在貴州建立布政使司,這是貴州歷史上首次有了省級建制;在西北,設置哈密衛,并派使者通西域。

    此外,朱棣更是多次御駕親征漠北,攻打北元分裂后的韃靼與瓦剌。先是冊封瓦剌三王,使與韃靼對立,等到瓦剌興盛后又助韃靼討伐瓦剌,不使任何一方獨大。

    更厲害的是,朱棣還開啟了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航海活動——下西洋,此舉大大加強了中國對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甚至在蘇門答臘島都設置了舊港宣慰司,這應該是古往今來,中國名義上國土所到達的最南的范圍。

    縱觀整個永樂朝,大明在世界的威望相當高,一度達到“四夷率土歸王命,都來仰大明。萬邦千國皆歸正,現帝庭,朝仁圣”的盛世氣象。

    但是,自從朱棣去世后,明朝的外交政策突然翻轉了,改為全面戰略收縮。

    自仁宗皇帝朱高熾開始,以經濟空虛為由,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大明的擴張之路就此中斷。

    一年后宣宗皇帝朱瞻基繼位,曾短暫的重啟下西洋,其實就是讓鄭和去告訴南洋諸國,大明朝換皇帝了,給你們通知一下。從此以后,下西洋的活動再也沒有過。

    其次,放棄安南,因為當地叛亂不斷,消耗了大批資源,宣宗皇帝直接決定放棄,廢止交趾布政使司。

    東北方向,放棄大規模招撫政策,奴兒干巡視工作徹底停止,成為一種虛設機構,從此以后,東北地區逐漸被女真族占領。

    此外,對西北等地的交流也徹底終止,沒有明朝的干預,北元勢力又團結在一起,這也間接釀成了后面的土木堡之變。

    不僅如此,宣宗皇帝在處理外交事宜上態度極其消極,比如降低外國朝貢使團的接待規格、限制其朝貢頻率、減少對西南等地土藩事務的干預等。

    但是,這父子兩人在位的十一年期間,可以說是明代歷史上少有得吏治清明、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時代,史稱“仁宣之治”。

    由永樂皇帝時期的開拓政策轉為全面收縮,甚至放棄大片國土,卻成就了盛世并受到好評,這也是歷史上很罕見的。

    其根本原因在于,明朝國力已經相當疲憊了。

    朱棣在位期間,連年征戰導致國力消耗極大,開拓奴兒干都司、經營安南、五征漠北、下西洋、遷都北京,每一項都是要消耗巨大人力物力的,永樂末年,雖然稱盛世,但明王朝國力已經到了極限。若再不做出改變,明朝有重蹈隋朝末年的危險。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

    歷史就在眼前,不得不慎重。



    上一頁 ←    → 下一頁

    主神崛起絕品仙尊覆漢小小逃妃震江山最強網路神豪
    無敵踩人系統步天綱火影之主神系統艾維亞的霸道公主劍道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