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大明壽寧侯» 第四百零五章 朵顏3衛真的是去幫忙的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大明壽寧侯 - 第四百零五章 朵顏3衛真的是去幫忙的字體大小: A+
     
        “大明壽寧侯 新()”查找最新章節!
        張鶴齡并不想在此地久留,京城傳來消息,仙游公主等人已經回來了,趕緊把事情忙完,回家去看老婆孩子要緊。

        漠南都司的事情交給楊一清,榆木川都司的事情交給劉大夏,大漠深處的兩河衛有牟斌。至于這位熱愛大明朝的白寅同志,楊一清自然有辦法讓他掀不起風浪,自己就不需要過多操心了。

        接下來要處理的,就是遼東羈縻州和羈縻衛所。

        其一是兀良哈三部,也就是朵顏三衛;

        其二是女真三部,也就是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衛。

        所謂羈縻,“羈”就是用軍事和政治的壓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經濟和物質利益給以撫慰,實質上屬于地方自治的制度,在明朝稱為土司制度,承認其首領在本民族和本地區中的政治統治地位,平時大部分事務均由州內首領自己管理。

        本來,羈縻政策是多民族融合的一個過渡階段,但是弊端也很明顯,就是中央集權對各地土司控制程度不夠,很容易鬧點事出來,比如說,某土司或者某部的誰誰又叛亂了。

        之所示要加個“又”,是因為在明朝,這種事出現的太多了。

        朱棣登基以后,一改洪武時期的邊疆政策,在北方廣建衛所,其數量之多,覆蓋面之廣,是后代所無法比擬的。但就其效果而言,卻是好壞參半,特別是對流動性較大的草原部落,與推行政策的本意相差甚遠,時叛時降的草原諸部使朝廷不勝其擾。

        眼下張鶴齡所擔心的兩處,即朵顏三衛和女真三衛,都將成為大明日后的隱患。

        就在中路大軍和韃靼部鏖戰之時,朵顏三衛陳兵八萬,準備向遼東進發,到達錦州城下的時候,但是發現明軍已經召集了五萬邊軍,一副守株待兔的模樣。

        朵顏部可汗兀南帖木兒和瓦剌可汗阿喇哈青森思考的問題差不多,我是來撿便宜的,可不是來拼命的,而且蒙古騎兵擅長的是野戰,本就不擅長攻城,萬一我跟你打的正焦灼,你后面再來五萬援軍,那我不是完犢子了?

        雖然大家都是蒙古人,但是對不起,我名義上還是大明的朵顏衛,跟你們韃靼和瓦剌不是一伙的。

        至少我們這邊日子還過得去,沒必要以命相搏。

        自永樂朝以后,朵顏三衛與明朝一直保持著通貢互市的關系,但同時與韃靼及瓦刺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屬于典型的騎墻派,搖擺于明、蒙之間。需要我是蒙古人的時候,我就是蒙古人,需要我是明人的時候,我就是明人。

        說白了,哪邊有好處,我就是哪邊的!

        說起朵顏三衛和大明的關系,還真的是錯綜復雜,自洪武年間,明代大將馮勝北伐,建立大寧城,朵顏等部一看打不過,干脆投降吧,于是干凈利落地歸附了明朝。

        朱元璋雖然是乞丐出身,但喜歡讀書,把統治術學的非常透徹。他知道蒙古遠離內地,漢人管理起來難度大,就采取以夷制夷的策略,讓蒙古人來管理蒙古人。設立了泰寧衛、朵顏衛、福余衛三個衛所。但又對三衛不放心,便命令第十七子寧王朱權坐鎮大寧府當政委,統管全局。

        老朱同志那是打天下的主,東蕩西殺,勵精圖治,有著用不完的精力,所以縱觀整個洪武朝,海內歸心,天下太平,沒一個敢出來跳的。

        之后到了建文朝,朱棣發動靖難,但是要用一個藩王的兵力對抗全國的兵力,根本打不過啊,在這種情況下,他打起了朱權的主意。《明史》上記載,當時朱權實力雄厚,“帶甲八萬,革車六千,所屬朵顏三衛騎兵皆驍勇善戰。”也就是說,朱權除了有八萬甲士、六千戰車外,還有朵顏三衛下面眾多驍勇善戰的騎兵。

        朱權雖然兵多將廣,但是人家朱棣根本看不上,唯獨欣賞能征善戰的朵顏三衛。于是就派人跟朵顏三衛接觸,表達了自己對他們的器重,還送去了綾羅綢緞和不少珠寶。

        朵顏三衛雖然一直在寧王朱權身邊,但朱權非常霸道,依仗著自己是皇族,做事獨斷專行,飛揚跋扈,從來不跟三衛的負責人商量,以至于沖突不斷,王府的人和朵顏三衛的人打架,他跑出來直接把人家處死,氣得朵顏三衛差點就投奔了韃靼。

        但是朱棣不同,人家也是堂堂親王,卻如此瞧得起自己,又是寫信又是送禮物,比朱權可強多了。于是,朵顏三衛奉著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當然,更重要的是看在錢的面子上,當時就對朱棣表示,我們愿意死心塌地跟著你干。

        朱棣大喜,便精心策劃了一場陰謀,與朵顏三衛里應外合,順利地制服了寧王朱權,正式把朵顏三衛收到自己的軍中。

        蒙古騎兵驍勇善戰,都是打起仗不要命的主,這樣一來,雖然朱棣在總兵力上還是遠遠不能與中央軍抗衡,但他依靠這些強悍的騎兵,最終奪取了江山,改朝永樂。

        也有一種說法,說朱棣曾經許諾朵顏三衛,如果能幫自己奪得江山,便將大寧一帶的土地割讓,雖然這個說法并未得到證實,但是結果卻是寧王改封到江西,朵顏三衛真的得到了大寧一帶的土地。

        然而,當朵顏三衛在執掌大寧大權后,表面上屬于大明,跟韃靼和瓦剌勢同水火,但一直立場不堅定,左搖右擺,采取兩邊倒的外交政策,其實就是玩兩面三刀,盡量誰也不得罪,在明朝和蒙古之間搞平衡。這樣一來,蒙古和明朝兩邊都對朵顏三衛有求必應,爭相拉攏。

        明永樂二十年,韃靼大汗阿魯臺起兵造反,朱棣第三次北伐,但是在進軍途中,并沒有找到阿魯臺,因為人早就帶著族人提前逃跑了。朱棣一怒之下,把阿魯臺沒有來得及轉移走的帳篷一股腦兒燒掉,把留下來的牛羊牲口,全部往家里趕。

        雖說是大獲全勝,但是,畢竟沒打到人,這也不解氣啊,于是,在班師回朝路過大寧的時候,突然對朵顏三衛大打出手,把朵顏三衛揍的落花流水,同時也是一頭霧水。

        大哥,好端端的,你揍我做什么?

        朱棣之所以要打擊朵顏三衛,有兩個直接的原因。

        一是因為朵顏三衛雖然與明朝親善,實際上又和韃靼的阿魯臺眉來眼去,甚至暗地里幫助阿魯臺打擊明朝。

        二是朵顏三衛犯起了老毛病,不斷南下打草谷,侵擾明朝邊關的老百姓。

        經過這場戰斗,三衛輸地服服帖帖,不得不有所收斂。

        但是,有句話叫做好了傷疤就忘了疼,等三衛元氣恢復后,又不斷南下騷擾大明邊鎮。

        現如今,韃靼部南下的時候,朵顏三衛竟然也集結了大軍,準備落井下石,那好啊,不去揍你一次,看來是真的說不過去了。

        做好準備工作后,張鶴齡命令大軍從榆木川開拔,直接來到大寧。

        大軍在朵顏衛駐地之外的三十里安營扎寨,正準備召集眾將領商議下一步的作戰計劃,沒想到,朵顏部的使者到了。

        “朵顏衛指揮同知花當溫都拜見靖王殿下!”

        朵顏衛指揮同知,相當于副汗,也就是白寅同志曾經那個角色。

        “花當大人是吧?”

        “不敢,”花當溫都趕忙說道,“靖王殿下直呼下官名諱便可。”

        張鶴齡點點頭,道:“你是蒙古人吧,漢話說的不錯。”

        花當溫都說道:“下官乃大明的官員,自然要學會說漢話,不止下官,朵顏三衛上至指揮使,下至黎民百姓,都說漢話,因為大家都是大明的子民,向往中原的禮儀。”

        張鶴齡算是看明白了,敢情是朵顏三衛看到自己大軍來了,估計是打不贏,便直接敞開大門,笑臉相迎。

        咱朵顏三衛是大明的正式編制,喜迎王師有什么問題?

        “這個花,花當……”

        張鶴齡實在頭大,這些名字太拗口了,根本分不清誰是誰。

        “下官花當溫都。”

        “你就說,這次前來,所為何事?”

        “指揮使大人得知靖王殿下親征,大敗北元殘部,如今王師歸來,路過此處,特地派在下前來迎接,并略備薄酒,為殿下接風洗塵。”

        張鶴齡笑了笑,路過此處,還真會用詞。

        你以為說我路過,就不打你了?

        “看來,朵顏三衛對大明還真是忠心耿耿啊。”

        “那是當然,朵顏三衛向來忠于大明朝廷。”

        “可是……”張鶴齡話鋒一轉,語氣開始變得冰冷,“為何本王聽聞,朵顏三衛集結大軍,向遼東進發,這又作何解釋?”

        “這……其中定有誤會。”

        花當溫都額頭汗珠滲出,臉色十分緊張。

        “有何誤會?”張鶴齡冷冷地盯著花當溫都,說道,“希望你能說出個理由來,若不然,韃靼部是何下場,你應該知道。”

        花當溫都噗通跪在地上,說道:“殿下息怒,這其中確實有誤會啊!”

        “最后再給你一次機會,說,什么誤會?”

        “我家指揮使大人得知韃靼部達延汗準備南下,作為大明的子民,當然不可袖手旁觀,便集結朵顏、泰寧和福余三衛全部兵力,準備與韃靼部決一死戰,以示報效朝廷之忠心。”

        “這么說來,你們是想出手幫忙?”

        “回殿下,正是!”

        “那為何不向西,反而向南,兵臨錦州城下!”

        “這個……”花當溫都腦子急轉,“是因為我們得到情報,韃靼部準備進攻錦州城,因此,這才調集兵馬去鎮守錦州,后來聽聞殿下親率大軍北伐,大敗韃靼部,這才收兵回了大寧。”

        張鶴齡有些無奈,因為這個說法……似乎還真說得過去。

        事實上,朵顏三衛并沒有和遼東的邊軍正面交戰,只是對峙一番,然后就撤了。

        現在人家說了,是來幫忙的,聽到明軍大勝的消息,便撤兵回去,這……完全說得過去嘛!

        你還別說,這一番話圓的滴水不漏,朵顏衛真他娘的是個天才!

        可是,我是來揍你的,也不能就這么回去啊。

        找個什么理由呢?

        琢磨了一會,張鶴齡心中暗道,找什么理由啊,就揍你了,又能怎樣?

        于是,朵顏衛指揮同知花當溫都莫名其妙地被揍了一頓,鼻青臉腫地回到大寧。

        “大汗,那個靖王欺負人啊,不分青紅皂白就把我給打了,你看我的右眼,腫的都睜不開了。這兩國相戰還不斬來使呢,他也太不講究了!”

        “為何打你啊?”

        “說是因為我進門的時候,先邁的左腳。”

        “這有何關系?”

        “人家說,按照規矩,要先邁右腳才對。”

        朵顏可汗兀南帖木兒也是滿臉無奈,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嗎?

        可是能怎么辦,去討個說法?

        人家十萬大軍在外面等著呢,就怕你不去!

        “這個,花當,你先不要急,這是靖王那廝的奸計。”

        花當溫都睜著一只眼睛問道:“什么奸計?”

        “他是想惹怒我們,然后伺機舉兵征伐,你可千萬要淡定,不可意氣用事,正中他人下懷。”

        花當溫都心中暗道,我淡定個錘子,打你一頓你能淡定不?

        兀南帖木兒繼續說道:“我們現在必須一口咬定,大軍南下不是沖著錦州城去的,我們是去幫忙的,這樣,他就沒有理由與我開戰。”

        “可是,靖王還說了,讓大汗自己過去解釋。”

        “解釋……什么?”

        兀南帖木兒坐不住了,把我人打了還不算,還要我去解釋,解釋什么?

        “解釋我們兵發錦州一事啊。”

        “不是說了,是去幫忙的嗎?”

        “可是人家讓你去啊,還說了,等你三天,三天后還不見人,就要出兵了。”

        “豈有此理!”兀南帖木兒氣得直跳腳,吼道,“此人欺人太甚,欺人太甚啊!”

        花當溫都說道:“大汗,淡定,這可能是靖王的奸計,你可千萬不要中計啊。”

        “淡定個屁!”兀南帖木兒怒道,“簡直是騎到頭上拉稀,如何能淡定?”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409章 朵顏三衛真的是去幫忙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大明壽寧侯》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上一頁 ←    → 下一頁

    峽谷正能量最強抽獎系統諸天萬界天影鋼鐵皇朝
    農家小媳婦我的老千生涯小青銅你別慫我家後門通末世劍王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