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722章 墮落的帝國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722章 墮落的帝國字體大小: A+
     
      「太上皇浴血拼殺打下得江山,就要被你們葬送!」

      蒲剛掙扎著站起,顧不上身上繩索綁縛,拼命朝廣德帝龍椅方向撞去。

      江流兒等人連忙拉住。

      劉堪神態從容,從龍椅上站起,示意江流兒退下,神情淡然:

      「父皇已經駕崩,朝廷裁軍完畢,今年秋季,朕將率領天下臣民,為太上皇舉辦喪禮!這就是結局。」

      「父皇去了!他的田稅制度、兵製法制,都要變!是天道,是大勢所趨,不是一兩個人螳臂當車能夠阻擋的!」

      「便是你們死光,朕也要改變。」

      蒲剛掙脫束縛,抬腳上前踹廣德帝。

      旁邊侍立的大總管李菊英尖叫道:

      「攔住他!護駕!護駕!」

      劉堪推開李公公,面不改色道:

      「踢朕一腳,朕死不了!」

      皇帝盯著蒲剛憤怒變形的臉,鎮定自若道:

      「朕繼承皇位時,不過20歲,父皇攝政六年之久,六年所見,窮兵黷武,內外交困,朕無時無刻不在想,如何才能拯救大齊。」

      「父皇制定的制度,弊病叢生,蓑衣衛殺人如麻;百姓形如木偶,軍隊權重,尾大不掉。朕不改變,大齊就要二代而亡,你們也會死無葬身之地。」

      蒲剛怒目而視,使出全身力氣咆哮道:

      「太上皇沒有死!太上皇只是不見了!等他老人家從倭國回來,看他怎麼收拾你們,你們這群····」

      因為極度惱怒,第八兵團主官臉色漲紅,像被人扼住了咽喉,半天說不出話來。

      劉堪上前拍了拍蒲剛後背,嘆口氣道:

      「父皇自幼讀書少,靠著慈聖太后教讀書認字,後來他老人家以武力奪得天下,大齊開創之初便重武輕文。雖說後期有所扭轉,但對文士,始終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猜忌。」

      「這是不對的。」

      廣德帝回望一眾支持自己的文官:

      「馬上得天下,焉能馬上治天下?

      如太初三年(1648年)始詔行科舉,四年(1649年)下詔停止。

      《大齊律》就明文規定:「文官不許封公侯」。

      齊初大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都督同知也是從一品,而六部尚書卻是三品官。文臣在太初年間時不僅品級比武臣低,而且動輒得咎,許多人被莫名其妙地被太上皇發配到庫頁島,比如那個倒霉悲催的江南文士張岱。

      「朕今後將禮遇文士,提高文官品級,以扭轉我朝重武輕文之傾向。」

      「朕要將六部尚書升為正一品。朕要大開科舉,下詔薦舉優通文學之士,並一起授官。」

      吳甡、洪承疇、方宗績(方孝孺八世孫)等人老淚縱橫,叩拜感激:

      「陛下厚待天下士人,我朝陽春煦日,老朽心花怒放。」

      後來的歷史證明,大齊文官的地位提高了,說話也大膽了,他們不必再像太上皇執政期間那樣動輒得咎。

      正因如此,劉堪得到了士大夫們的衷心支持,這正是後來劉後(劉雨菲)伐齊時,大批文臣甘心為廣德帝殉難的重要原因。

      劉堪伸手指向前方,宛若神仙降臨人間,用一種不可置疑的語氣對面前的武將說道:

      「蒲將軍,朕知你碧血丹心,忠於大齊,忠於太上皇。」

      「武定元年,當年朕還在襁褓之時,王恭廠大爆炸,父皇下落不明,大齊兵凶戰危,將士們死的死,逃的逃。你率孤軍堅守臨清,在山東堅持了一年之久,大齊能延續,父皇母后能活下來,都是你的功勞,朕從登州取道遼海,前往遼東,你帶兵親自護送至文登縣城,我們母子才得平安。」

      蒲剛搖頭嘆息道:「都是過去的事了,陛下還提他作甚?」

      廣德帝神色凝重:「當然要提,朕也是性情中人,別人對朕的好,朕都記得。無論你做什麼,朕都不會殺你。」

      「只是,人死不能復生,新陳代謝,自然規律,不得違背,太上皇不在了,他老人家的喪禮,很快就要舉行,父皇一生功績,也可蓋棺定論了。」

      廣德帝說到這裡,從懷中取出本書,正是方宗績撰寫的《深慮論》。

      「方先生是前明建文朝忠臣方孝孺的後人,他學富五車博古通今,有經天緯地之才。他告訴朕,適時的改變,也算是遵守「祖法」。所以,太上皇之前的規制,朕都可以改。」

      方宗績叩拜道:「謝陛下謬讚,行寬政,赦有罪,平冤獄,乃是當下最迫切之事。」

      「赦免太初年間因有罪而被黥面充軍的軍士。任用一些被治罪流放的官員,他們有的屬於當初用法過苛,有的屬於被佞臣故意網羅罪名。希望陛下留意。」

      廣德帝對劉招孫時代對文官的嚴刑峻法,早已不滿,早在他還是太子的時候,就決定對那些冤假錯案,進行矯正和平反。

      「臣諫言輕賦斂。」

      說話的是孫奇逢,孫奇逢,字啟泰,號鍾元,明末齊初理學大家。晚年講學於輝縣夏峰村十餘年,從者甚眾,世稱夏峰先生。

      天啟三年,明朝滅亡後,齊廷屢召不仕,人稱孫征君。

      與李顒、黃宗羲齊名,合稱明末齊初三大儒。

      廣德帝掌權後,派人將孫征君從保定老家綁到南京,原本尋死覓活,準備為前明殉葬的大儒,在與廣德帝幾番交談後,備受感動,決定效命新朝,開啟改革之路。

      「我朝江浙田賦重,尤以蘇松為最。加之近年戰亂頻仍,當地老百姓早已不堪其苦,逃亡逋欠。陛下應天承命,文治武功,當輕徭薄賦,臣建議明年江南富民,少交一半租賦。聖天子海納百川,不與民爭利。允許各屯堡礦場買賣,以提高產礦效能·····」

      「你們,你們要把大齊變成前明,你們這群敗家子!」

      蒲剛口吐鮮血,倒地不起。

      ~~~~~~

      對蒲剛等叛將的審判一直持續到第二天。

      最後,廣德帝以「謀逆」、「大不敬」、「都城行兇」等十八條罪行,宣布判處蒲剛等十八人絞刑。

      康敬修、吳甡等一眾大臣見狀,立即為蒲剛求情,他們懇求廣德帝看到蒲剛勞苦功高,為大齊立下赫赫戰功的份上,饒他這次不死。

      廣德帝心知肚明,若真殺了蒲剛,第八兵團將士怕是要立即造反,其他兵團也難保會繼續忠於大齊。

      於是,他只得順水推舟,表示看在群臣面上,可以饒蒲剛這次不死。

      至於那位蒙古將領昂拉爾,就沒有這麼幸運了。這位蒙古台吉被當眾處斬,殺他的理由是剋扣戰兵兵餉。

      蒲剛被流放至庫頁島,永遠其不許再返回關內。

      第八兵團直接被遣散,分散整編至其他七個兵團。

      ()

      1秒記住網:.

      



    上一頁 ←    → 下一頁

    萬古第一神次元手機網遊之末日劍仙系統之鄉土懶人抗日之超級戰神
    都市之少年仙尊歐神綴術修真路白月光男神自救系統[快百煉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