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659章 漳州四十九日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659章 漳州四十九日字體大小: A+
     
      八月十八日,泉州士紳郭顯計劃率家丁殺鄭氏餘孽,打開來鳳門,引導齊軍入城。

      曾國祚提前偵知,派兵焚毀郭府,將郭顯全家一百餘口悉數誅殺。

      八月十九日,明軍開始在泉州城中大肆搜索齊軍細作,屠戮縉紳百姓。

      泉州血流成河,晉江江口被血水染紅。

      與此同時,投降大齊佛朗機人將城中明軍兵力、火炮位置告知王增斌。

      鑑於曾國祚、朱聿鍵正在泉州城內喪心病狂屠戮百姓,王增斌果斷下令,放棄圍城之策,立即強攻。

      八月二十日,第七兵團集中所有炮火全力攻打來鳳門。

      同日,晉江江面的第六艦隊艦船,也加入到對來鳳門的炮擊。

      第七兵團總訓導官擔心火箭和艦炮會對港口造成嚴重破壞。

      畢竟太上皇三令五申,要求務必要保全泉州。

      王增斌不以為然道:

      「太上皇說是讓保全泉州百姓,現在百姓受難,怎能坐視不管,港口破壞還能修葺,百姓死了怎麼復生。」

      二十一日,來鳳門上空升起兩隻熱氣球,引導海軍艦炮轟擊明軍大營。

      明軍大潰。

      當日,齊軍由來風門突入泉州府城,殺曾國棟,擒偽明帝朱聿鍵,殲滅鄭氏餘孽。

      八月底,泉州境內七縣悉數平定。

      九月初九日,偽帝朱聿鍵被押回南京,交由蓑衣衛會同三法司審訊。

      九月十五日,偽帝朱聿鍵以「謀逆」「大不敬」「僭越」「勾結倭寇」等一八零八道罪行,在紫金山南麓明孝陵(朱元章陵)前凌遲處死。

      閩浙經略張允修馬不停蹄前往泉州主持清丈畝工作。

      謝陽亦派遣商會幹吏前往泉州接收鄭氏田畝資產、商鋪貨船,修葺港口。

      至於恢復商業秩序,安撫閩商,不必贅述。

      九月初,由商會牽頭,朝廷與閩商出資,組織民夫修葺港口,清理港口淤泥,一期工程投入三百萬兩白銀,投入民力十萬餘人。

      ~~~~

      九月初,齊軍繼續西進,九月初八日,第六艦隊兵不血刃占領廈門。

      明軍殘餘勢力,夥同盤踞廈門的倭寇海賊,一起逃往漳州。

      向西進入梅州潮州的通道被粵東山賊斷絕,一路向西轉進,被迫在此中斷。

      這樣以來,漳州成為東南各路反齊勢力最後的大本營。

      九月十五日,第七兵團進逼漳州,十六日,第六艦隊從海上封鎖漳州守軍退路。

      同日,王增斌遣使者入城談判,要求守軍立即棄城投降,太上皇只誅元兇,從者全部免死。

      陳錦,字律芳,泉州人,幼年家貧,有臂力,受海盜鄭芝龍接濟,天啟二年中武舉。

      弘光八年,為泉州游擊,弘光十年,因圍剿韃齊海寇不利,坐免。

      弘光十二年,投靠鄭森,遂為鄭成功心腹。

      遼南海戰,鄭氏敗走倭國,陳錦臨危受命,留守漳州,組織反抗韃齊。

      陳錦計劃「一年準備二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

      廣德初年,他策劃數起對浙江、山東的襲擾活動,「斬韃虜甚眾。」

      可惜獨木難支,廣德三年韃齊南征以來,明軍屢戰屢敗,一路轉進,直至漳州。

      半年前,陳錦被隆武帝封為閩浙總督,節制東南軍務(準確說是福建三府之地)。

      泉州城陷之際,陳錦家卷在泉州被亂兵所殺。

      隆武帝被韃齊凌遲處死。

      國讎家恨,容不得這位福建軍頭投降——在他看來,投降也難逃一死。

      議和,當然不是他考慮的問題。

      有了薩摩藩大名(其實是一群浪人)的支持,而且幕府大概率也會發兵援助,加上聚集漳州的八千多名殘兵,陳錦覺得自己還是有一戰之力。

      漳州總督府,王增斌親筆書信被撕成粉碎。

      因為暴怒,身材瘦小的陳總督操著一口閩南話罵道:

      「塞連木!(干你馬),首批收跌(滾!)韃齊想要議和,頭殼壞!」

      旁邊一個同樣身材矮小的倭國武士附和道:

      「陳總督,江戶大將軍的援兵,已在路上了,韃子在泉州殺了那麼多日本武士,劉招孫要付出血的代價!」

      陳錦點點頭,沒有再說什麼,在他看來,即便倭國不出兵,鄭森也會派人回來增援的。

      他對面前五花大綁的齊軍使者吼道:

      「把這韃子腿腳砍了,扔下城去!」

      齊軍使者面不改色,大笑道:

      「太上皇憐憫百姓,王將軍才讓我來勸和,你等不知進退,不知死活,連累漳州百姓,漳州不比泉州,大齊不會投鼠忌器!屠城,在所難免!爾等都要陪葬。」

      聽到屠城兩字,自稱薩摩藩使臣的大坂浪人倒吸口涼氣,臉色大變。

      浪人剛要勸說陳總督幾句,卻見陳錦勐一揮手:

      「推下去!砍了!」

      當日,王增斌派出的議和使者被明軍五馬分屍,屍體扔下漳州城頭。一同被殺的,還有齊國商會在漳州的掌柜夥計二十餘人,蓑衣衛眼線若干人。

      廣德三年九月十六日。

      慘烈的漳州圍城戰正式拉開序幕。

      ~~~~~

      後世每到春節,漳州一帶都有吃春餅、春卷的習俗。

      其實本地這吃春餅的來歷,和三百多年前,發生在漳州的這場慘烈的圍城之戰有著密切聯繫。

      夢吳越先生曾聽漳州友人介紹,當年由於齊軍圍城曠日持久(共計六十九日),加之明軍搶奪百姓糧食,造成漳州城中大飢,餓死無數。

      屍體相藉,埋葬不及,百姓只得用草蓆裹屍,委棄路旁。

      漳州百姓為紀念這段慘痛歷史,以春餅擬作草蓆裹屍,以示不忘,流傳至今。

      每到立春,春分,春節,漳州家家戶戶,男女老少皆聚食春餅、春卷,遂衍為習俗。

      談遷《南遊錄·紀聞下》:

      「壬辰漳州受圍,城中百姓才餘一二百,第宅萬間,率門戶洞開。此一二百人指溝中白骨,歷歷數其生前姓字。告人又城危急時,有士人率妻子閉戶,一泣而卒,鄰舍兒竊煮食之,見腸中累累皆紙絮,鄰舍兒亦廢箸自絕。」

      談遷,史學家,原名以訓,字仲木,號射父,浙江海寧人,明亡之後流落福建。

      《南遊錄》為廣德年間在福建所見所聞,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據《帝國年鑑》《太祖實錄》及《漳州府志》《明史稿》等記載,廣德三年,齊軍主力兵團海陸並進,在攻取長泰、平和、詔安和南靖等地之後,擊敗閩浙總督陳錦於江東,遂圍逼漳州。

      四鄰居民入城,各依所親,以避戰亂。

      漳州守將殺齊使,堅守不出。

      第七兵團嘗試幾次強攻,發現傷亡過重,遂轉為圍困。

      「聚十三萬戰兵(十萬為明降軍),砌築八十七座木寨,環樹二層柵木,外挖兩重溝濠,增設火炮三百八十七門,艦船一百零二艘,棋布星列,渾如鐵桶,日夜敦促明賊納降。」(《帝國年鑑》第二卷平閩紀要·第000074頁)

      十月初五日,倭國朱印船三十艘至廈門外海,第七艦隊羊裝撤退,放倭船入九龍江,艦隊封鎖出海口。

      初八日,倭船行抵九龍江北港,遭受兩岸齊軍炮兵夾擊,急忙後撤至江口,又被第六艦隊截擊,五十艘倭船,兩千餘倭寇,於廈門外海全軍覆滅。

      漳州圍城日久,外援斷絕,明軍搜刮百姓藏糧,不從者皆處死,城中斗米直五十金。

      城中糧盡,食人炊骨,死者不計其數。

      十一月初二日,極度飢餓的守軍主動打開鎮遠門。

      齊軍長驅直入,占據漳州,元兇陳錦舉家自焚,倭寇頭目井上十一郎被擒,押送南京,等待凌遲。

      城中八千明軍,戰死餓病而死,凡三千人,余者悉數投降大齊。

      城中百姓,十餘二三,十三萬百姓銳減至五萬。

      歷經四十九日的漳州圍城,終於結束。

      自此,福建歸於齊國治下。

      據《小腆紀年附考》卷十八記載:

      「初,齊軍十三萬,急攻城,久未克。時,秋汛九江暴漲,齊軍築堤鎮門山,激水灌城。城中食盡,人相食,枕藉死者七萬。門巷海開,落落如游噓墓,饞鼠飢烏白晝蹲几上,解圍後存者才三四萬人人。有土人素康慨,率妻子一慟絕,鄰舍竊煮食之,見死者腸中累累皆故紙,字瑞隱然可辯,鄰舍亦廢箸而絕。」

      



    上一頁 ←    → 下一頁

    最強惡魔妖孽係統重生之特種兵的呆萌妻修真高手的田園生活神級反派醫毒雙絕:冥王的天才寵
    權少誘歡,寵妻成性末日輪盤權武風云大聖傳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