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658章 泉州之役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658章 泉州之役字體大小: A+
     
      「貧道可助陛下早日飛升,只是這起死回生之術,恐不濟事。」

      「哦?」

      「目下正值盛夏,淮南暑氣瀰漫,驕陽似火。人死之後,快則半日,遲則兩日,屍體便將腐爛····恕道行淺薄,恐不能復活林將軍。」

      「罷了,死去何所道,托體如山阿,朕只是一說。」

      雖然這樣說,劉招孫還是露出失望之色。

      他對張真人的道行本就不抱什麼希望。

      所謂道法仙術,終究只是虛幻,用以慰藉人心。

      「陛下,瓜州死難的將士,須儘快在當地下葬,近日四時不正,遲則,形神俱滅。」

      「朕知道了。」

      香案升起裊裊青煙。

      羅文章逃出生天,後患無窮。早知如此,當初就該派大軍直接蕩平瓜州。

      「原想著減少百姓傷亡,沒想到最後死的人更多。」

      張一行見太上皇滿臉疲憊,便勸說道:

      「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皮日休這首《汴河懷古》,說盡煬帝修運河的功績,而今淮揚已然平定,漕運也已廢止,隋煬帝是千古暴君,而陛下,則將名垂青史。」

      劉招孫慘然笑道:「名垂青史?張真人可是說笑?」

      「貧道出家人,如何誆騙陛下?」

      太上皇心道,誅殺德川家光便能羽化成仙,這還不是誆騙嗎?

      不過此時,他沒有責怪張一行的意思。

      林宇戰死,禁衛軍傷亡殆盡,舊臣又少了一批,再死幾個,自己就真成孤家寡人了。

      「是功是過,留給後人評說吧,只是為此付出的代價,太慘重了。」

      張一行撫須笑道:「貧道雖是方外之人,然這幾日也有聽聞,陛下已控制淮揚鹽業,獲利千萬,如此,國用大饒,又將造福多少蒼生。無量天尊,諸天神魔,善哉善哉!」

      想到商會在揚州淮安等地收繳千萬白銀,百萬畝良田,沉重的心稍稍覺一絲寬慰。

      「福建未平,又冒出一個什麼隆武帝,兩廣陽奉陰違,還有西南數省····想到這些,朕便覺心驚肉跳,不知又要死多少人。」

      見太上皇滿臉愁容,張一行正欲上前勸慰,殿外傳來弗朗西斯科粗重的鼻音。

      「陛下,慈寧宮的宮女,迎候您過去,太后與柳太妃,邀請陛下賞花。」

      太上皇請張真人為閩地祈福。

      「陛下,泉州有何事?」

      劉招孫向真武神禱告一番,回頭對張真人道:

      「受隆武帝蠱惑的鄭森餘孽,禍亂泉州,威脅福州,第六兵團和第七兵團正在合力圍剿,但願少死些人吧。」

      出了大清宮,領大祭司往慈寧宮走去。

      佛朗西斯科詢問起死回生之術,見葡萄牙人一臉期待,劉招孫搖頭道:

      「人死豈能復生?都是假的。」

      大鼻子歐洲人嘟囔一聲,略顯失望:

      「哦,還以為張道長和中世紀的女巫一樣,懂得神奇魔法,能讓死人從墳墓中爬出來。」

      「你那不是起死回生,是活死人黎明。」

      劉招孫忽然站住,鄭重其事道:

      「修短隨化,終期於盡,人,終究是要死的,朕也會死。」

      「修短隨化,終期於盡?」

      佛朗西斯科細細揣摩,他不知道,這是魏晉時期王羲之在《蘭亭序》的名句。

      劉招孫獨自一人走在冷清的紫禁城中,身邊沒有一名衛兵和太監。

      身邊那些人,要么正在帝國各戰場浴血拼殺,要麼已經長眠地下。

      或許朕能活三百歲,或者能活到五百歲,不過到最後時刻,朕也會死。

      慈寧宮。

      不等宮女稟告,太上皇便推門而入,徑直走向後花園。

      金虞姬柳如是在花園賞花。

      他來到金虞姬身旁,低聲道:

      「林宇戰死了,在瓜州,前幾天的事情,蒲剛下令封鎖消息,朕剛才知道。」

      慈聖太后手中拎著的澆花噴壺,落在地上。

      ~~~~

      泉州,一個在歷史上並不算著名的城市。

      相比長安、南京、洛陽等長期作來說,它顯得籍籍無名。

      這樣一座平平無奇的城市,於宋元時期迅速崛起,成為當時全球重要港口城市。

      《隆慶府志》記載:「泉居八閩之南,山勢蜿蜒,不見刻削,海港逶迤,不至波揚。」

      南宋乾道元年,宋廷因「福建廣南皆有市舶,物貨浩瀚,置官提舉實宜,唯兩浙冗蠡可罷」,招罷兩浙市舶司,留下泉州、廣州兩地提舉市舶,兩地港口地位由此並列。

      泉州地處晉江入海口,連通內地海洋,擁有包括後渚港在內的諸多深水港。

      南宋嘉泰四年,兩廣巨富蒲氏家族「家資益落」,蒲開宗舉家遷往泉州,繼續開展香料貿易。

      淳佑十年,宋廷提舉蒲開宗之子蒲壽庚為泉州市舶,在此期間,大量阿拉伯人來到泉州,極大促進泉州經濟發展。

      元末,各派勢力在泉州相互爭鬥。

      「泉民先經回寇塗炭,繼為友定荼毒」,商業遭到嚴重破壞。

      加之明初海禁政策打壓,倭亂影響,這座依靠海外貿易的城市,漸漸走向衰落。

      除了人禍,泉州港衰落的原因,還有淤積。

      在泉州港興盛的時期,遠洋貨船可以一直開到九日山腳以及洛陽江口,而到了明末,洛陽江口幾乎成了灘涂。

      太初三年,鄭氏海盜集團在遼南海戰中慘敗,鄭森退往倭國,投靠幕府德川家光。

      鄭森的潰逃,造成鄭氏勢力四分五裂,也直接導致明國在福建統治的全面崩潰。

      廣德三年,浙江江蘇新政完成後,第七兵團(騎兵團)奉命由浙江南下,進入福建,沿途幾乎沒遭遇任何抵抗。

      史書記載,(明軍)不戰而降者,「大小官一百九十一員,馬步兵兩萬三千人」。

      廣德三年六月。

      第七兵團前鋒越過仙霞嶺,於汀州擊潰殘明軍隊,斬首千餘,隆武帝朱聿鍵、魯王朱以海率殘部狂奔逃竄,後逃入泉州,作困獸之鬥。

      七月初,第六艦隊炮擊泉州城。

      此時,駐守泉州的明國福建總兵曾國祚,兵力四千,負責防守泉州周圍的縣城以及要塞。

      守軍有「浙直兵一千七百名,本地土兵一五百名」共計三千二百人。

      以及薩摩武士七十七人,佛朗機諸國水手商人四百五十人。

      火炮艦船齊備,周圍還有左良玉殘兵一部三千人。

      廣德三年七月十五日,第七兵團主官王增斌令第一營、第二營會同登陸洛江口的第六艦隊一部,共計八千人馬,合力圍攻泉州。

      史料記載:「一時山海並發,四面蜂起,各鄉村叛民為之羽翼,建立寨堡,城中奸徒為之腹心,意圖內應」明賊拼死抵抗,而城外各據點很快被齊軍攻克。

      八月初五日,第七兵團主力抵達泉州府城之外。

      曾國祚見形勢危急,親率數百名騎兵,開門衝擊齊軍大營。

      王增斌令第一營營官張進、第二營營官楊顯才迎戰,吳阿衡遣孟進寶等人由水路夾擊明軍。

      趙國祚大敗,撤回城內。

      經此一戰,泉州明軍傷亡過半,七十餘倭寇悉數被殲,倖存的十多名佛朗機人夜縋而出,向齊軍投降。

      齊軍所向披靡,周邊鄭森殘部,惶惶如喪家之犬,爭先向晉江逃竄,泉州由此成為孤城。

      八月初八日,第六兵團主力與第七兵團主力在泉州城東崇福寺順利會師。

      吳阿衡和王增斌已經多年未見,兩位主官在寺廟禪房坐定,來不及敘舊,便立即商議接下來對明軍的殲滅戰。

      為了穩妥起見,王增斌建議先紮營:

      「敵寡我眾,海賊沒有援兵,我等糧草充足,可做長期圍困,待其自亂,不攻自潰。」

      吳阿衡對圍城不感興趣,海軍作戰力求速戰速決,閃擊戰是第六艦隊一貫風格。

      「第六艦隊剛炮擊完漳州,幾艘艦船都受損嚴重,急需休整,船和人都拖不起,趁著那個姓曾的已經喪膽,我們全力攻擊,勢必攻破此城。」

      「說的是。」

      王增斌表面和顏悅色,內心卻有些猶豫。

      第六兵團是騎兵團,主要兵種是騎兵。

      讓騎兵承擔攻堅戰,不是王增兵想要的,他計劃長期圍困,是要等其他兄弟部隊忙完,抽調增援,用步兵全力攻城。

      吳阿衡說不動王增斌,只得同意圍城,不過他表示只提供遠程炮火支持,不派水兵登城。

      「有艦炮轟擊便足夠了。」

      就這樣,兩位兵團主官一致決定,對泉州城做長期圍困。

      八月十八日,泉州士紳郭必昌之子郭顯,率家丁於城中縱火,縱馬高呼:

      「韃子只殺曾國祚,不殺我們,我等隨良民,不可和朱聿鍵同歸於盡!」

      曾國祚,河南信陽人,原為信陽衛所千戶,武定初年投降大齊,太初元年復叛齊軍,投靠南明,後隨鄭森餘部竄逃福建,鎮守泉州。隆武帝入泉州後,封曾國祚為平賊將軍、太子少保。

      ()

      



    上一頁 ←    → 下一頁

    最強惡魔妖孽係統重生之特種兵的呆萌妻修真高手的田園生活神級反派
    醫毒雙絕:冥王的天才寵權少誘歡,寵妻成性末日輪盤權武風云大聖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