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奇幻 都市言情 武俠仙俠 軍事歷史 網游競技 科幻靈異 二次元 收藏夾
  • 放肆文學 » 軍事歷史 »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第535章 欽犯
  • 熱門作品最新上架全本小說閱讀紀錄

    挽明從薩爾滸開始 - 第535章 欽犯字體大小: A+
     
      太初皇帝在瀋陽大正宮,召集留守文武大臣,商議朝政。

      劉堪今年剛滿六歲,不能參與核心決策,依照慣例,朝政大事仍由慈聖太后金虞姬、東太后楊青兒垂簾聽政。

      武定皇帝窮盡所有,終於將齊國打造成一架精密龐大的戰爭機器。

      早在太上皇禪位之初,內外權力的厘定便已十分清晰:

      遇有戰事,太上皇統兵在外,號令天下兵馬;內部民政管理,則交由兩宮太后和顧命大臣處理。

      由於武定皇帝常年征戰在外,所以,在劉堪親政之前的十幾年,帝國實際統治權,其實就落在以下幾個勢力之間。

      以金虞姬、楊青兒為首的後黨集團;以孫傳庭、楊通為首的酷吏集團;以馬士英、侯詢為首的文官集團;

      各股勢力與軍隊盤根錯節,至少在大清洗之前,各個兵團在朝中都有自己的代言人。

      不管是太上皇的脾性,還是帝國的極權性質,都不可能允許這種拉幫結派長期存在。

      考慮到大齊草創,百廢待興,所以遲遲沒有對原先的政治結構進行調整,準確說是大清洗。

      ~~~~~

      瀋陽,大正宮。

      小皇帝劉堪正襟危坐在寬大的龍椅上,俯視著一眾文武大臣。

      司禮監大太監李菊英環顧四周,對眼前烏泱泱的人群道:

      「有事稟奏,無事退朝!」

      按照慣例,文武百官沉默不語,等待小皇帝宣布退朝。畢竟眼前早朝基本屬於禮儀性質,朝中大事,會由幾位顧命大臣私下商議。

      就在李菊英準備上前攙扶小皇帝退下時,忽聽大殿之上有人開口道:

      「戶部主事縛百科,有要緊事稟告聖上。」

      正要打卡回家的大臣被這聲叫喊驚住,紛紛朝這個莫名其妙闖出來搞事的戶部主事往來。

      小小一個戶部主事,正六品的小官,擱在平日,就是排在最後面的人物,哪裡有說話的資格,也不知今天這唱的是哪出?

      劉堪畢竟只有六歲,第一次經歷這樣的事情,連忙回頭望向他的兩個母后。

      周圍群臣竊竊私語,慈聖太后面有慍色,東太后沉聲道:

      「陛下勿憂,且讓他說。」

      小劉堪聽了母后楊青兒的話,奶聲奶氣道:

      「准奏!」

      縛百科絲毫不顧周圍同僚詫異的眼神,手持笏板快步上前,跪倒行禮道:

      「陛下,今年河南各州縣春耕在即,而種子耕牛奇缺,連鐵犁也是不足,河南巡撫多次派人來催促,不知司禮監有沒有將奏摺呈遞陛下?」

      「大總管東方公公現和太上皇一起,事務繁雜,司禮監的事,縛主事找咱家便是。」

      李菊英豎起蘭花指,不陰不陽。

      「河南春耕的事,前幾日聖上便下旨讓各府縣去辦了,縛主事莫非不知?今日來問,是何道理?」

      群臣傳來一陣哂笑,一些人冷冷站在旁邊不發一言,等著看好戲。

      「陛下明鑑,」縛百科一臉正色,手捧笏板,情緒忽然變得激動起來:「河南前年水災,去年旱災,又遭了瘟疫,各地官府遵照朝鮮命令,不許百姓隨意出城,還給百姓發了宵禁的紅牌子,今年天氣轉暖,春耕提前,要是這樣,春耕如何進行?再說,各州府倉庫那點糧食耕牛,根本不夠百姓用啊。」

      劉堪瞪大眼睛盯著縛百科,金虞姬和楊青兒皺緊眉頭,縛百科說的這些,不是沒有道理。

      「還請陛下明示,戶部該如何答覆河南巡撫?」

      這位戶部主事不依不饒,繼續道:「陛下請示下,河南幾百萬農戶等著春耕啊。」

      大正宮中如炸鍋一般,文武大臣們議論紛紛,明眼人都看得出這是馬士英要向後黨發難,須知這個戶部主事縛百科正是馬閣老的門生,兩人關係匪淺。

      河南艱難,人盡皆知,這位縛百科一番高談闊論,最後把問題拋給了小皇帝,說是其心可誅也不為過。

      劉堪嘴唇蠕動,好幾次想要說話卻沒說出口。

      金虞姬楊青兒互看一眼,楊青兒伸手撩起珠簾,準備出來發話,這時殿下傳來一個熟悉聲音。

      「縛主事多慮了,侯大學士剛從徐州回來,這次南朝支付的歲幣與茶葉,布帛瓷器,前日便到遼南旅順港口,先不必入國庫,直接賑濟河南,如此甚好。」

      說話的正是孫傳庭。

      不等縛主事反應過來,便聽坐在龍椅之上的皇帝劉堪下令道:「好,便依孫閣老所說去辦。」

      ~~~

      退朝之後,孫傳庭叫住了走在前面的馬士英。

      「馬閣老,康應乾喬一琦殷鑑不遠,這大權在握的滋味固然是好,不過若是分不清輕重,到頭來下場可不比他們兩個好。」

      馬士英撩起蟒服寬袖,舉起笏板,孫傳庭以為他是要打自己,連忙往後退了兩步。

      「多謝孫閣老提醒,剛才在殿上,是本官唐突了。」

      孫傳庭知道馬士英脾氣,最是擅長表面文章,輪手段,此人遠在康應乾之上,只是因為投靠較晚,而且當年宋應昇叛亂,他也表態不清不楚,所以一直得不到武定皇帝重用,現在靠著熬資歷,終於成了大齊首輔,一旦得勢,便有些得意忘形。

      「同朝為官,當勠力同心,這些見外的話,就不說了,太上皇連年征戰,這朝中之事還得靠馬閣老多多分擔。」

      兩人閒扯幾句,乘坐轎子,各自回府。

      ~~~~~~

      瀋陽廣積門,手戴鐐銬的黎雁宏,跟著群罪犯踏上了前往寧古塔的旅程。

      與黎雁宏一起的,主要是些表現較好的戰俘,以及從刑部放出來的死刑犯。

      根據齊國法律,如果他們能在寧古塔立功,無論是開墾土地還是防禦城池,只要服役年滿五年,便可獲得自由身,當然,不能再返回原籍。

      對囚徒和戰俘來說,前往寧古塔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因為,在保甲制度嚴密的大齊,一個犯人的命運是悲慘的,幾乎寸步難行,即便刑滿出獄,也會受到周圍百姓歧視,而建立軍功,無疑是最快最有效的洗白身份的方式,大齊崇尚軍功。

      「寧古寒苦天下所無,自春初到四月中旬,大風如雷鳴電激咫尺皆迷,五月至七月陰雨接連,八月中旬即下大雪,九月初河水盡凍,雪才到地即成堅冰,一望千里皆茫茫白雪」。

      黎雁宏倒吸口涼氣,早知如此,還不如讓太上皇一刀殺了來的痛快。

      一名身材肥胖的囚犯來到面前,此人本是個江南布商,擅自進入山東販布,被鎮撫司送到了這裡。

      「老東西,你有家眷在遼東嗎?」

      黎雁宏連忙回道:

      「有的,還有一兒一女。」

      「那你不能逃走,走了,家人要受牽連,這輩子怕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這位小兄弟犯了什麼事?」

      黎雁宏望著面前一個年齡尚小的囚犯,感覺這孩子和自己兒子差不多大。

      「他爹讓是南陽大戶,讓太上皇給滅了,家產也充公了,他寫詩咒罵皇帝,就被送到這裡了,」

      「哦。」黎雁宏哦了一聲,安慰那少年道:「原來還是個公子哥兒,這事兒在各地都有,想開些,你還活著不是?」

      公子哥兒充滿哀憐的瞟了眾人幾眼,扭頭沒說話,朝遠處去了。

      「你們幾個可要看緊他,這賊子和咱們都不相同,與官府有血海深仇,若讓他在路上做什麼歹事,咱們幾個遭受牽連,吃不了兜著走!」

      幾個囚犯還在竊竊私語,忽然一隊精騎呼嘯而過,驛道升起陣陣煙塵,正在路上蹣跚前行的囚犯們紛紛抬頭朝騎手望去。

      布商指著遠處騎兵背影,低聲對周圍幾人道:「知道嗎?這就是押送咱們這趟去寧古塔的活閻羅?」

      「活閻羅?是誰?」黎雁宏好奇問道。

      「你不知道?」

      「不認識,他為啥叫活閻羅?」黎雁宏常年在關內活動,當然不知道活閻羅大名。

      周圍幾個囚犯立即向老黎露出一副鄙夷之色。

      「他啊,是鎮撫兵的大頭頭,只聽皇帝號令,管著全國幾千鎮撫兵人,平日裡權勢遮天,和蓑衣衛差不多厲害,說殺誰就殺誰,知府巡撫見了,也要給這活閻羅幾分面子。」

      「這麼厲害,派來押送咱們?不是殺雞用牛刀嗎?」

      「你瞎說什麼,咱們是去屯田立軍功,不是去送死!」一個從南方送來的矮個子囚犯,一臉鄙夷道,這人算是最倒霉的一個,他本是湖廣襄陽府人,跟著師傅學了五年占卜算卦,結果頭一天上街練攤兒,就被鎮撫兵逮住,大齊嚴禁各類道門迷信,這位剛剛出師的小徒弟,當時被作為典型,直接押送瀋陽,坐了兩年大牢後,被發配寧古塔。

      「可莫亂講話,媽的,口風不緊要倒大霉的,」

      一臉晦氣的算命先生現身說法,再一次向周圍講述起他當年被捕的荒唐經歷。

      「娘希匹龜兒子挨千刀的,老子攤子剛支起來,一個買賣沒做,就被雷子(鎮撫兵)給點了,非要說老子勾結白蓮教,要殺老子。」

      黎雁宏已經忘了活閻羅的事,好奇問道:「那你真的是白蓮教?」

      「老子只算命,不信那勞什子玩意兒,」

      眾人鬨笑幾聲,布商打斷眾人,冷冷道:

      「虧你們還笑得出來,寧古塔,怕是有大事兒要發生了,恰好讓咱們幾個趕上了,倒了血霉啦。」

      ~~~~~~

      楊通縱馬掠過路邊緩慢行走的人群,和囚徒拉開幾十步距離後,勒住韁繩,這時,一直跟在他身後的禁衛軍營官吳霄策馬上前。

      「老吳,前面就是十里舖了,有一個咱們的驛站,可以讓兄弟們歇息一下。」

      吳霄點了點頭,招呼幾個手下帶前面探路,幾匹快馬打著呼哨消失在驛道盡頭,雖然是第一次前去寧古塔辦差,不過他和楊通頗為熟悉,兩人在開原時便一起喝過酒。

      人在馬背上上下顛簸,連綿不絕的山丘一直延伸向天際,路仿佛沒有盡頭,從瀋陽出發已有五日,還沒走到一半路程。

      「這些囚徒挨了二十殺威棒,如何能走這麼遠的路?」

      這一路走來,吳霄不止一遍這樣嘀咕。

      「老吳,咱們押送的這些,可都是死囚,或是叛逆大齊,或是擔負著幾條命的大案,送去寧古塔倒是便宜他們了。」

      最後,沉默寡言的楊通忍不住提醒吳霄,讓他知道此行的目的。

      「大軍還在後面,就低安排這些囚徒先去增援,能拖延幾日就是幾日吧。」

      吳霄是禁衛軍出身,然而對刑部和蓑衣衛的事情了解不多,於是趁機向楊通打聽:

      「聽聞太上皇準備清洗一批貪官污吏,把他們送往寧古塔,不知可有此事?」

      他們到了十里舖,鎮撫兵們手持刀槍棍棒,驅趕囚徒們就近安營紮寨,楊通將左臂上上鐵鉤子取下來,朝裡面加了點棉絮,這樣可以讓他的手臂更暖和一些。

      兩人坐在篝火旁向火。

      「你聽誰說的,我不知道。」

      。

      



    上一頁 ←    → 下一頁

    凌天戰尊超級黑卡鄉野誘惑無敵葯尊激情燃燒的歲月
    驚世毒妃:輕狂大小姐三國之最強皇帝從我是特種兵開始打卡快穿之我才是女主鳳唳九天